标题:
江苏丰县校车事故与领导的眼泪。校车问题上别指望政府发慈悲
[打印本页]
作者:
QINGFENGJIAN
时间:
2011-12-15 13:42
标题:
江苏丰县校车事故与领导的眼泪。校车问题上别指望政府发慈悲
12月14日下午,江苏徐州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丰县校车事故中八位受伤学生名单。图为江苏丰县公安局副局长在答记者问时谈到事发当天抢救孩子情景时落泪。
12月15日讯 昨日清晨,常州的高架上出现了令人心酸的一幕:孩子们在寒风中推着一辆老旧的校车,其中两个男孩重心不稳,跪倒在地上。这一幕被拍成照片发在网上后,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
网帖: 寒风中,孩子们推校车 昨日上午8点左右,在常州各大地方网站,一篇名为《这几天校车新闻不断,今天在常州高架上却看到了这心寒的一幕》的帖子被众多网友所关注。和以往帖子引起的争论不一样的是,帖子上的评论几乎出现了一边倒的情况。
发帖人“蓝色精典”描述了早晨上班在高架上看到的一幕:边听广播边在高架上开车,新闻里面正好在播关于徐州校车的事故,突然眼前出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一幕,居然有好几个小孩在推一辆将近报废破校车,太不可思议了,最近各地都在严抓校车的事情,而我们常州居然还没有把这校车当回事,大家来评评看呢?
帖子里的两张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八九个小学生正在帮助一大人推一辆大客车,也许是因为车子太重,两名男孩重心不稳,直接跪倒在了地上,推车的过程中,身边的女孩稚嫩的脸上露出了天真的笑容。寒风瑟瑟中,一群孩子伸出稚嫩的双手,他们似乎并不知道如此的举动可能为他们带来怎样的后果,他们只是一群“听话”的孩子。
热议: 为孩子搭建起安全的港湾 帖子一经发出,短短四个小时,已经有上万名网友加以了关注并评论,而在微博上也被网民们疯狂转载。近来的校车事故频发,校车也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在原帖内,网站的编辑也动情地写道:希望能够给所有的网友乃至全社会的人警钟敲响,请从现在开始,就把这些如花的生命捧在手心里,用我们的共识和行动,尽我们最大的可能,为孩子们搭建起安全的港湾。 此外,多数网友对校车的安全提出了质疑,并且对学生下车推车的举动表示出不可思议,对学生的安全表露出了忧心。“如果没有楼主的照片,有多少网友会知道居然常州也有这样子的校车,居然还让孩子在高架上去推!高架上能推车吗?校车的现状真是令人痛惜愤慨,真的,别害孩子了。”一名网友说道。
很多网友直呼看了太心酸,“小孩是最无辜、最天真的一个群体,请多为他们考虑下,无论从法律,还是从资金等!不要等到出了事情再有所动作!祝福这些孩子们早日能摆脱这种连最起码的安全都得不到保障的校车!”
12月14日,谈起这次校车事故,首羡镇茌李庄村83岁的老教师痛心不已。
教育局领导鞠躬道歉
校车又出事故了!上次是在甘肃,这次是在江苏。这次的具体死亡人数,还不清楚,但几十个是肯定有了。
像上次事故一样,这次也是引发舆论大哗。人们痛惜年幼学童的过早离世,想想他们父母的伤心欲绝,感同身受,实在是人间悲剧。
不过,随后出现的一些现象——比如事发地政府一刀切地禁止所有校车继续使用,学生们不得不乘坐家长们更简陋的三轮车一类的交通工具上下学——却提醒我们,情绪冲动不能代替冷静的分析。找到办法,未来尽量避免类似的事故,才是最重要的。
校车问题,说到底,仍是一个“穷”字。因为穷,才无法购买使用高标准的安全校车,因为穷,才不能雇佣高水平的校车司机,因为穷,才没有宽敞平坦的公路,因为穷,才没有离家近的更多更好的学校。
但是,除了穷,还有另外一些因素和校车事故有关,那就是种种的政府管制。
政府管制教育,因此人们只能听任教育官僚安排他们子女的教育事务,被动地服从他们撤并学校、搬迁学校的决定。政府实行计划生育,导致乡村凋敝,就学人口不足,教育事业日益衰落。政府管制人口流动,人们无法自由进入城市,无法自由搬迁,只能保持成本高昂的分散居住状态。政府管制土地交易,农业地区无法实现集约化的经营,农民很难富裕,很难大幅改变原有的生活状态。
当然,所有这一切都不是交通事故的必然原因。交通事故的发生,偶然因素是主要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投入更多的资源,一定会有助于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和事故发生后的伤亡率。
那么,现在短期内有可能大量投入资源,解决校车问题吗?一说到此类话题,大家就会想到社会中那个最大的财主——政府。在我们这个国家里,遇到大小事情,稍微有钱的个人和企业,往往都难逃被逼捐骂捐的待遇,那个最有钱的政府,又怎么可能不被人拉出来呢?
但政府可不像个人和企业那么好对付。政府并没有自己的钱,任何让他们出钱的要求,都必定会转化为伸向你我纳税人的贪婪之手。对政府的要求越多。纳税人损失越大。更令人无法接受的是,政府的实际收益还越多。实际上,他们很愿意听到你们提此类要求。对他们来说,那简直是正中下怀。
有鉴于此,在校车事故这一类事务上,我们应该永远向政府要求“请你们停止做……”,而不是“请你们尽快去做……”
解除政府的各项管制,不会立刻改变穷这一事实,但改变的速度其实比人们想象的快得多。同时,没有了政府的各种管制,教育这个极为重要的社会事务,会取得大得多的发展空间,人们会有更多的选择。
需要投入的资源不仅是钱,还有人们的精力和关注。而这些,只能在一个人们自由行动的环境中才能成为现实。
同时,既然问题的根本在一个穷字,我们就不要指望能有短期彻底的解决方案——除非自欺欺人。任何短期解决方案,实际上都必定在其他方面恶化局面。比如一刀切的校车禁令,唯一的作用就是在接下来的寒冬中,让无数幼童和他们的家长天天挨冻受苦,并面临更大的交通不安全——区别只是分散面对。
我们应该承认,有校车可坐,对许多地方的学童来说,已经是一个不小的进步。相比他们原来的步行、自行车、三轮车,可以遮风挡雨的机动车,即使拥挤,条件也已经好了许多。
当然,还有巨大的改善空间,校车可以更好,司机可以更专业,道路可以更优良。能够实现这些改善,好得很,但我们必须首先确保自己提出的建议,不会让学童和家长退回到步行、自行车和三轮车的程度上。
实际上,正是因为穷,校车只不过是现实诸多不尽如人意之一而已。教室是不是也该维修了?学生的营养足够吗?教科书辅导书课外书丰富吗?教学器材该有的都有了吗?计算机教学普及了吗?体育锻炼达到健康要求了吗?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水平令人满意吗?
因为穷,这些方面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甚至可以说,如果有了新的资源投入,校车并不见得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任何复杂的社会事务一样,教育问题也不是一维的,而是多方向多角度的。解决的办法也不会是简单直接的。
解决的办法不会是简单直接的,但促成各种有效解决办法出现的激励却是简单明了的,那就是让人们自己做主,自由选择。有了自由,人们首先会变得富裕。这是至关重要的。
那些以诋毁经济发展来自我标榜的人确实错了。经济发展的意义,不是生活更奢侈,而是让人们有了更多的资源和条件去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富裕意味着财务自由,也就意味着更大的个人自由。
在自由的人们面前,那些政府根本无计可施的事情,往往会有巧妙高效的解决办法。即使不是完美的,也是足以令人惊喜的。
更重要的是,自由选择让人们为自己的生活承担起责任。这不仅能让人们获得自尊,还能从根本上减少政府管制造成的层出不穷的麻烦和纠纷。
或许,不管到了什么时候,都会有不幸的交通事故。但人们至少应该拥有竭尽自己能力避免类似悲惨事故的机会,而不是只能眼巴巴地指望着“老爷们”发慈悲。我们不需要什么人的慈悲,只要他们放手,不再干涉我们的生活,世界就一定会好很多。
作者:
轻舞飞扬
时间:
2011-12-16 10:12
处处都有不公正。
作者:
谢勇森
时间:
2011-12-16 22:30
吴奸民,没有校车坐的孩子们喊你来看看你所谓的弱国心态。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