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美食专栏作家布连森(Anya Von Bremzen)生长在苏联时期的莫斯科,从美食角度而言,那本是一段荒寒贫瘠的岁月,人人排队拿面包,罐头往往是平常人家唯一的肉食来源,而且相当难得。这样的背景,怎能长成她那经验丰富的味觉素养呢?最近读到一篇她数年前发表在《纽约客》的小文章,才晓得那是因为她的身份不一般。布连森的妈妈恨透了共产党那一套意识型态教条,更不喜欢共党干部种种讲关系走后门的行径,所以她和自己父亲的关系也不太好。布连森的外祖父与自己的女儿不同,是个死硬派党员,二次大战期间被史达林派任海军情报首长,称得上功在党国。可她的女儿坚持自食其力,在夜校教英文,一个月赚取六十卢布生活费,勉力支撑母女俩的生活。问题就发生在这个小孙女——布连森身上,她念幼稚园的时候正是苏联人民生活最艰难的时期之一,许多小朋友都因为喝了学校里用腐肉煮的罗宋汤致病。似乎嫌这还不够,当时很多老师都想对付人权不断膨胀的班级,而他们的办法就是在冬天把窗户开大些,让寒风解决掉那些令人头痛的小孩。小布连森的唯一出路就是入读专为党中央高层后裔开办的幼稚园;然而,这却违反了布连森妈妈的原则,逼着她向父亲低头,认祖归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