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李明真:中南海的两场贻笑天下的败仗
[打印本页]
作者:
菜鸟搬家
时间:
2011-11-17 01:59
标题:
李明真:中南海的两场贻笑天下的败仗
2011-11-16
内容摘要 : 当今中国大陆上最“火”的两个人,一个是盲人维权律师陈光诚,一个是艺术家艾未未。火到什么程度呢?
当今中国大陆上最“火”的两个人,一个是盲人维权律师陈光诚,一个是艺术家艾未未。火到什么程度呢?
咱们先说陈光诚,在国内陈光诚的不值几毛钱的小破房被几百人包围着,监控着。除了警察之外,中共当局还动用了大量的民间力量。据知情人提供的证据,这还是中央级别的指令。一个貌似强大的政权动用千人甚至以上的人力、物力,对付一个手无寸铁的盲人,竟然还打了一场持久战。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呢?意义何在呢?要说这中共坏到了极致,其实也蠢到了极致。对陈光诚的“战争”正是中共坏到极致和蠢到极致的最好展示。
陈光诚本是为了反对中共的计划生育为民维权,原本名声不大,也没有红遍海内外,可是中共愣是把一个瞎子推到大马路的中央,然后判了一个违反交通秩序罪。因为案情蹊跷离奇,这盲人陈光诚被中共推进了人们的视觉范围,陈光诚就这样开始“火”了起来。随后陈光诚出狱,按理说一个残疾人,遭此劫难着实令人同情,人与人之间本就是互相关照着生存的关系,来一些人看望一个含冤的盲人,怎么说也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正常体现。可这蠢到极致的中共,愣是雇了上百的打手,一批一批的将看望陈光诚的民众给打了回去。结果怎么样?盲人陈光诚“火”遍全世界。这不还惊动了国际警察美国国会。美国国会特意为陈光诚召开听证会,且意欲组团前往中国临沂看望谁也看不到的陈光诚。都发展成国际事件了,牵动了全国的老百姓对执政党的质疑,老百姓说:这样的政权就应该推翻。借用郎咸平先生的话说:完了,政治上破产了,维稳失败了。
为什么说中共失败了呢?我们想啊,陈光诚维权要的是什么呢?公道和公理呀,那不能为民做主给予公理和公道的政权是不是就应该交权下台。聪明的陈光诚用他与中共的较量告诉中国人民的就是这个道理,而且陈光诚成功了。中国老百姓一面倒的力挺陈光诚,被打得头破血流,依然前仆后继奔赴东师古村。而对中共的所作所为,中国人深恶而痛绝之,这就使得人心极大程度的背离中共。一个残疾人因独自对抗强权中共而成了中国人民心中的英雄。而就因一个盲人能让这么多中国人在政治上对中共表态反对的,这中共还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蠢”。
我们再看另一个被“火”了的艾未未,看报导艾未未是个艺术家,但我知道艾未未却不是因为他的艺术。最早知道艾未未是因为他为四川地震中的孩子们喊冤。后来当他“被失踪”时,就引起了同样有被失踪经历的我的格外关注。中共顶不住来自国内国外的压力,释放艾未未以后,这愚蠢极致的中共就想了一个自以为聪明的愚蠢的办法妄图加害艾未未。什么办法呢?罚款1,522 万,15日不上缴,每日再罚款20万。中共算定艾未未一时绝拿不起这笔钱,那它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抓捕艾的妻子,没收艾的所有财产,这样艾未未将生不如死。
坏吧?一个政权对一个自己的百姓坏到这种份上,古今中外没见过吧?在艾未未的问题上愚蠢的中共同样把自己坏到极致的一面毫无保留的展示给了中国人民。被逼得无奈的艾未未弱弱的在微博上说:借钱给我吧,赢了我还,输了我也还。接着这事情就有了戏剧性的发展。艾宅成了钱窝,百元大钞变成了“飞机”一张一张的飞进了“爱的怀抱”。艾未未就这样“火”得一发不可收拾了。
说来也真有戏剧性,这中共一直引导中国人不关心政治向钱看,可艾未未事件中,中国人却用钱掌掴了中共的脸,明确表态反对中共。事件发展到现在,早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上升到政治高度了,而这全国人民戏剧性的参与政治的背后的推手,正是最怕人民参与政治的中共自己。
艾未未的脸笑圆了,为啥?赢了呗。全国人民也从陈光诚悲壮性的情绪中,暂时解脱成喜笑颜开坐看中共怎样收场的心态。其实无论结局如何,中共在人心上已经输的一败涂地。
得人心者得天下,中共把两个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老百姓,毫不犹豫地推上了政治舞台。然后用尽强大的政权力量打了两场失败的再不能失败的政治大败仗。哎呀!你说蠢也得有个限度吧,这中国被这样一群愚蠢至极的东西领导,还想建成超级大国称霸世界?作梦吧!
而这艾未未和陈光诚的事件还有一个令中共更发抖的效果。据报导,参与艾未未和陈光诚事件的其中很多是年轻人。年轻人呀!代表着什么?意味着什么?中东革命的经验告诉我们,年轻人的参与代表着觉醒和希望,意味着中国推翻中共的“茉莉花革命”有了先锋。完了,中共政权的根基破产了,政权的崩塌也就是个时间问题了。
郎咸平教授断言中共没人看得懂经济,我今天也在这里推断,中共其实也没人懂得搞政治。历史上堪称政治家的,唐朝的李世民、清朝的康熙帝、乾隆爷。作为政治家不但要把国家管理的国富民强,自己也得青史留名吧?而当今中共朝中除了敛财、争权,有管理国家的人才吗?根本就没有,要不怎么能出现政治上,一个政权对两个百姓的让人贻笑天下的败仗?
文章写到这,就有了感慨,不知道因为害怕中共,嘴里总念叨自己不参与政治的中国人有何感想。同情陈光诚吧,就是反对共产党,赞赏艾未未吧,也是和共产党唱反调,怎么都能和共产党扯上关系,也就是怎么都能被参与了“政治”。但总不能没了表情吧?怎么办哪?不幸生在了中国,在一个充满了诡异的无处不政治的国度,想远离政治还仿佛真就成了天方夜谭。
我劝这些为难的朋友,既然躲也躲不掉,那就索性政治一把,不敢像陈光诚和艾未未一样站出来公开反对中共,那就“翻墙”到海外退党网站上尽情声讨中共,然后匿名声明退出中共的一切组织── 与中共脱离关系。我告诉你,会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感觉爽极了。而且胆量会由心而生,从此以后,你会觉得自己真是个腰杆挺直的中国人,不信你就试试。
作者:
nannv
时间:
2011-11-17 09:01
标题:
支持楼主的观点!专制成就了英雄!!
:lol
:handshake
作者:
wzhx
时间:
2011-11-17 10:19
说真的以前并不认识陈光诚,最近才知道。
作者:
a981234
时间:
2011-11-17 10:34
与其说造就了英雄,更不如说是中共道德、智商无下限的表演。
中共,还有什么更无耻的手段?全世界正期待着
作者:
后来
时间:
2011-11-17 10:43
搜索“艾未未”结果是:
作者:
后来
时间:
2011-11-17 10:43
已经过滤了不符合相关法律和法规的网页!
作者:
ak2307
时间:
2011-11-17 19:58
分析的还不赖,
不过呢,那个退的网站是轮子办的吧
爱大胡子,跟轮子无关
作者:
hbunny
时间:
2011-11-17 20:07
冬尸骨村也一战成名
作者:
wzkryq
时间:
2011-11-17 21:56
哎真是的一个好好的人如果当官时间长了的话脑袋就会不断的退化啊
可怕啊
作者:
internalauditor
时间:
2011-11-17 22:09
的确是蠢到家了
作者:
rcx920
时间:
2011-11-17 22:37
钱捞的太多了,把脑袋撑坏掉了
作者:
wer25668
时间:
2011-11-18 15:03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艾未未
性别 男
籍贯 金华[来源请求]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出生 1957年5月18日 (54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
学历
中国北京电影学院
美国帕森设计学院辍学
著作
《黑皮书》
《白皮书》
《灰皮书》
《鸟巢》
《老妈蹄花》
《冯正虎回家》
《一个孤僻的人》
《美好生活》
《念》
《童话》
《模》
艾未未(1957年5月18日-[1]),中国艺术家,中国艺术文件仓库艺术总监[2]。同时活跃于建筑、策展、摄影、电影,以及社会文化评论[3][4]。艾未未是已故诗人艾青之子,他曾在美国居留与工作,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担任主要场地或称“鸟巢”的国家体育场设计艺术顾问[5][6][7][8]。
艾未未除从事艺术创作,还关注维权活动,并对中国内地多个涉嫌政治腐败而引发的事故进行调查,包括毒奶粉事件、汶川大地震中因政府兴建学校偷工减料,而倒塌导致大量学生死亡事故、声援被迫害的维权人士等。因其行动及言论曾受到政府的软禁和暴力对待[9]。
2011年4月3日,艾未未于北京被当局扣留,但超过法定期限一个多月仍未被起诉,[10][11]中共透过传媒指控艾未未涉嫌逃税等多种不当行为,[12] 后来公安机关声称查明艾未未涉嫌经济犯罪。他被扣留事件触发外界关注及部分人的声援,有不少评论认为他被捕的原因是他参与维权活动及抨击中共有关。[13][14] 同年6月22日,艾未未获当局取保候审。[15]
目录 [隐藏]
1 早年生活
2 艺术生涯
2.1 早期
2.2 展览
2.3 建筑
2.4 著作
2.5 讥讽之作
3 维权之路
3.1 调查汶川大地震
3.2 声授维权人士
3.3 工作室突遭拆除
3.4 网络评选被淡化
3.5 参与游行示威
4 政府指控及限制人身自由
5 中国政府及其媒体评论与争议
6 牵连
6.1 抄袭争议
6.2 北京发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涉嫌巨额逃税案
6.3 涂鸦抗议潮
7 外界评论及声援
8 荣誉
9 相关著作
10 参见
11 参考资料
12 外部链接
[编辑]早年生活
第十二届文献展展品,《模》
第十二届文献展展品,《客人的住处》
艾未未1957年于北京出生,为已故中国现代诗人艾青与高瑛之子[16],其妻路青为画家,居于北京草场地村[17]。中共发起的反右运动期间,艾青一家于1958年被流放新疆并在新疆石河子居住了十六年,后于1975年全家返回北京[18]。
1978年入读北京电影学院,同期的学生包括中国导演陈凯歌与张艺谋[19]。1981年至1993年艾未未主要居住在美纽约,并就读纽约帕森设计学院,后因一门课未通过而被学校停止发放奖学金,最后更离开学校而成为非法居留者并以街头画像或打零工[20]。他所混迹的纽约自身公寓,成为许多中国艺术家在美国的中转站,此外他亦同时成为一位积极的街头抗议者,参与了许多街头抗议活动,并多次与纽约警察发生肢体冲突,也曾拍下警察对别的抗议者实施过度暴力的照片[20]。1987年在美国举办《旧鞋、性安全》艺术展,被艺评家称为“引人注目的新达达主义”[21]。在1989六四事件中, 获得“六四血卡”。但1993年4月父亲艾青患病,他返回北京照顾父亲并放弃了美国居民身分[22][23]。
返回北京以后他协助成立北京东村,该地成为很多实验艺术家的家园。他出版了一系列三本的书,名为《黑皮书》、《白皮书》和《灰皮书》[24]。1999年艾未未在北京东北部的草场地建了自己的工作室和房子,这是他的第一个建筑项目,他从这时候开始从事更多的建筑项目并成立了名为发课工作室的建筑事务所[25]。
[编辑]艺术生涯
[编辑]早期
1978年艾未未与马德升、王克平、黄锐、李爽、钟阿城、曲磊磊等人创办最终于1983年解散的星星画会[26],艾未未至今仍有参与星星的集体美术展,例如1989年的《星星画会十年展》与2007年的《原点:星星画会回顾展》[27]。1981年至1993年主要居住在美国纽约并曾就读纽约帕森设计学院[28],这段时期深受杜尚颠覆正统风格的影响,制作的艺术品大多是以现成物件改装的概念作品。他在1994年更为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担任副导演。
[编辑]展览
2000年时与冯博一在上海举办“不合作方式”艺术展[29]。他的作品《童话》、《模》于2007年参加第十二届卡塞尔文献展,其中《模》被大雨摧毁,但艾未未没有修复,并认为大自然的力量令作品更出色[30]。在2010年艾未未被邀请创作一个作品来补充丹麦哥本哈根因租借到上海参加世博会的美人鱼雕像而造成的空位,他建造了一个能现场直播小美人鱼世博会情况的闭路电视系统网站,来表达中国人都处在某种监视之下的真实生活[21]。2010年9月19日,艾未未与左小祖咒参加了2010大声展[31]。
[编辑]建筑
艾未未在建筑设计上充满了个人主义的风格[21],他在1999年设计及建造位于北京东五环外草场地村的艾未未工作室[25],2003年瑞士的建筑事务所赫尔佐格和德梅隆(Herzog & de Meuron)设计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时他被聘为该项目的艺术顾问[6],还在2006年于纽约哈德逊河谷区设计一所私人住宅[32]。
[编辑]著作
1994年至1999年主编中国前卫艺术刊物《黑皮书》、《白皮书》、《灰皮书》[24]。
[编辑]讥讽之作
一虎八奶图
艾未未艺术作品《一虎八奶图》,被媒体解读为讥讽中共政治局九名常委而惹争议。作品中的艾未未手巧妙地遮住下体,代表着“党中央”(挡中央);双手安稳地置于左膝上,表明坚定的左倾立场。画面最左的女子,戴着眼镜坐在没有靠背的椅子,象征知识分子有地位、有架子,但却靠不住;而她拨弄头发,始终侧身向着党中央,也说明知识分子再怎么卖弄,仍被政府牵着走。最右的女子体态丰腴,挂玉佩、戴手表,是资产阶级;她有地位也靠得住,双手向身体右侧摆,代表“右倾”立场。在这幅画里,党中央与资产阶级相隔甚远,好比台面上的关系,但两人还有另外一张单独合影,则象征背后的官商勾结。画中的短发女子原先没有地位,仅能站着陪笑,但后来被党中央拉去靠着坐,代表新闻媒体受控制。至于从头到尾只能站在椅后,身体被遮住最多的,则是没有地位、也时常被无视的农工阶级。中国作家顾晓军表示,该图太真实和太大胆,真实得没有任何一丝一缕的掩饰与编导痕迹,是大胆与其对艺术的诠释[33][34]。
[编辑]维权之路
[编辑]调查汶川大地震
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大批校舍倒塌造成数千师生死亡,遇难学生家长抨击校舍可能存在建筑问题,质疑当局为何在坍塌的校舍周围其它建筑物却能够经受地震的冲击[35]。 2008年5月,艾未未在其新浪的博客里陆续公布了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死亡的具体的学生名单,但这些数据不久后便被管理方删除[36]。
2008年12月5日艾未未发起了公民调查志愿者活动,对512大地震遇难学生的具体数据,如;学校、姓名、年龄、班级、家庭住址、家长联系方式等进行调查,截至2010年3月,公民调查共找到5212名遇难学生名单。2009年10月开始,艾未未以他发起的“公民调查”的名义向中央、四川省级、县市级以及基金会等100多家不同政府机构申请公开512条完整信息,包括灾情核查、捐款使用明细、坍塌校舍调查报告、以及遇难师生具体情况等近万条信息,但却没有得到任何正面回复。[37]
[编辑]声授维权人士
2009年8月12日,艾未未与调查汶川大地震遇难学生校舍工程质量的志愿者等人,应四川维权人士谭作人律师邀请而作为证人前往成都出庭。据称当天凌晨在酒店遭到成都公安的拘禁及殴打,该过程被拍摄成纪录片《老妈蹄花》并上传至网络。9月14日艾未未在德国慕尼黑美术馆布展期间头痛加剧被送到德国慕尼黑大学医院,后经诊断为“脑出血”[38][39]。 同年11月,艾未未的女助手从北京到日本东京成田国际机场探望并采访因被上海当局拒绝返国而滞留于机场管制区内的维权人士冯正虎,并将过程剪辑成记录片《冯正虎回家》[40]。2010年4月6日前往成都金牛区西安路派出所报案,要求警方对其在2009年8月12日被殴打事件立案侦查。5月4日,艾未未工作室完成纪录片《美好生活》并上传网络。该片记录了冯正虎回家的故事。5月6日,发布制作近两年的杨佳案的全程纪录片,《一个孤僻的人》及其续集《王静梅》。5月12日,发布纪念“512地震遇难学生”的《念》。
[编辑]工作室突遭拆除
2010年1月11日,艾未未在上海马陆的艺术工作室遭到强拆,该根据上海嘉定区马陆镇的引进艺术家规划而兴建的工作室,在建筑完工不久,突然接获马陆镇当局通知,称其违反《城乡规划法》决定予以拆除。[41][42][43]。艾未未在一个电话采访中谈到,强行拆除行为和政府之前的举动完全不一致。他说:“他们不仅批准了这个工作室,甚至市长在一次针对这个地区发展的讲话中,还用我做了宣传”[44]。负责兴建工作室的吕恒中认为,强拆与艾未未追查造成6死5伤的杨佳袭警案有关。而据中央社报道,杨佳袭警案发生在2008年7月1日的上海市闸北区政法大楼,造成6死5伤事故。对此艾未未还特地发布过讲述杨佳案全部过程的记录片“一个孤僻的人”,“希望人们不要遗忘”。[45]
[编辑]网络评选被淡化
2011年1月26日,新浪网在其收藏频道推出“2010新浪艺术权力榜”评选活动,艾未未成为网友投票的第一名,但1月27日凌晨早上六时左右此评选页面突然消失而被“2010年度艺术权力榜最具网络人气艺术机构评选”代替[46],2月16日, 在“2010年度艺术权力榜最具网络人气艺术机构评选”中,网友投票艾未未所设计的三影堂,令其得票数快速增长达到5000多票而位居榜首[47],然而到了当日晚间8点投票截止前,主办方新浪网偷偷篡改投票数目,将原本嘉德的3400多票改为5000多票,而三影堂的5000多票改为4500多票[48][49],有网友电询新浪,但新浪员工表示不知情也拒绝透露详情。随后在2月21日,于798艺术区品画廊举行的颁奖典礼中艾未未与助手到现场入口处抗议,还在牛博上发表了文章[50][51],过往2009年六四二十周年前夕,艾未未的新浪、搜狐和网易博客同时被彻底关闭,但艾未未在防火长城之外的牛博国际博客未受到影响。
[编辑]参与游行示威
2010年2月22日,北京朝阳区金盏乡长店村的创意正阳艺术区亦遭强制拆迁,有目击者称200多名身分不明的人到园区内打伤艺术家、砸坏物品,包括日本艺术家岩间贤在内的8人被打伤,并且有挖掘机毁坏房屋。艾未未当天下午与近20名艺术家拉起写着“公民权利”及“严惩凶手除黑打恶”的横幅到北京长安街游行示威,原来他们预定要走到天安门广场,不过在距离广场两公里处就被赶到的大批军警和公安人员拦阻[52][53],第二天《环球时报》英文版罕有地对事件进行了报道,但报道该事件的记者文涛在20天后被开除[54]。
[编辑]政府指控及限制人身自由
2010年11月,艾未未的支持者数百人星期天聚集在其即将被强拆的上海工作室,参加“河蟹”宴,而艾未未本人仍被当局软禁在北京家中,无法成行[55]。
2011年4月3日,艾未未原本计划经由香港转飞台北,筹备10月在台湾举办的一个展览,但在北京上机前被边检人员带走[56][57],公安并搜查了艾未未工作室,把八名工作人员带至朝阳区南皋派出所问话[58]。同时新浪微博上以“艾未未”为关键字搜索系统显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搜索结果未予显示”,同时新浪屏蔽了有关艾未未被拘留的微博内容。
2011年4月11日路青告诉美联社记者称警方未告知她艾未未拘留地点、理由及时期,并于4月10日搜查了工作室,带走了一些文档、电脑和硬盘[59]。
2011年5月16日,律师刘晓原会见了艾未未的母亲高瑛及妻子路青[60],路青在5月15日在秘密关押地点见到了艾未未,并称艾未未身体状况良好,未被关在医院或监狱,但没有进一步说明艾未未的居住条件。路青猜测艾未未在外被监视居住[61][62]。同一天,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称艾未未事件应信任中国司法[63]。
2011年5月20日,《文汇报》援引新华社的消息称“艾未未涉经济犯罪查明”[64]。 2011年5月21日,艾未未的姐姐高阁反驳了官方对他的偷漏税指控[65]。
2011年6月11日,艾未未被扣留第69天。艾未未的妻子路青及失踪的发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员工的家属再次联名致信公安部、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检察院、北京市纪委及北京市政法委[66]。
2011年6月22日,中共官方媒体新华社报道北京市公安机关鉴于艾未未认罪态度好、患有慢性疾病等原因,且其多次主动表示愿意积极补缴税款,依法对艾未未取保候审。[15] 艾未未对媒体表示“自己很开心回到家里,但由于仍在保释阶段,无法接受媒体采访”。[67][68]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Chatham House)的中国问题专家罗德里克·维(Roderic Wye)认为中国政府释放艾未未与中国总理温家宝访问欧洲没有联系。[69][70]
2011年6月23日,艾未未表示,因为在取保候审期间,接下来一年内他不被允许离开北京,也不能接受采访,不能上网。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表示,针对艾未未的调查将继续进行,艾未未不允许离开北京。[70] 路青在接受美联社电话采访时表示当局不允许艾未未谈及被拘禁和释放的原因,且艾未未仍受到便衣警察监视跟踪。[71]
2011年6月24日,柏林德国外交政策协会的专家桑德施奈德(Eberhard Sandschneider)认为,艾未未获释有可能是中国领导层面向最近访问的东道主德国与英国所做出的和解姿态。[70]
2011年6月28日,刘晓原律师透露当局要艾未未补交总数约200万美元的税款及罚款。艾未未本人拒绝对此事表态。[72]
2011年7月15日,艾未未在接受自由亚洲电台的采访时,首次回应了中国政府当局称他就偷漏税案“认罪”的说法。他说:“我觉得认罪要建立在对我实行逮捕和起诉的程序上,然而这个程序从来没有完成过,没有真正的被逮捕或者起诉过,所以我觉得是一件很滑稽的事情。 " 谈及偷税案件时,他说:“所有关于税务案的内容都是不清晰的,而且也不能进行公开的听证,所以我觉得这方面是很明了的。”[73]
2011年11月1日,艾未未收到北京市税务局的罚款单,额度高达1500万人民币,限期15天补缴税款。[74][75]
2011年11月2日,艾未未的母亲高瑛和弟弟艾丹以艾青故居为抵押物签署抵押声明。随后有网友发起“成为艾未未债主”行动,表示要为艾未未借款。[76]
2011年11月7日,艾未未工作室已收到借款近530万人民币,艾未未承诺“每一分钱都还”。[77]艾未未称自己决不会用网友的钱缴税,他将把这些钱放在一个公开安全的地方,以后有机会将全部退还。[78]中共官方媒体《环球时报》当天发表社评称“艾未未‘借钱还税’搞得太戏剧性”。[79]
2011年11月9日,艾未未的母亲高瑛谴责中共当局向艾未未追缴税款。[80]
2011年11月14日,北京税务部门拒绝接受艾未未依法缴纳的保证金。[81]
[编辑]中国政府及其媒体评论与争议
亲政府媒体
2011年4月6日凌晨,新华社英文版发表短信引述公安部门消息指“艾未未因为涉嫌经济犯罪正依法接受调查”,不过报道很快就删除,但香港亲中共报章《文汇报》仍刊登了出来[82]。中共官方报纸《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时报》于4月6日发表社评“法律不会为特立独行者弯曲”[83],于4月18日发表社评“西方给艾未未的庇护太特殊”[84]。4月15日,香港《文汇报》发表文章“艾未未真面目:五玩艺术家--五毒俱全”[85],指艾未未为艺术,玩政治,玩法律,玩感情,玩良知,文章对其行为诋毁。报道又指艾未未涉嫌逃漏税、重婚罪和网络散播淫秽物品罪被当局控制正在接受调查[86][87]。5月12日,《环球时报》发表社评“汶川,千面中国的一个真实表情”,社评中称“中国以涉嫌经济犯罪逮捕艾未未,禁止街头“茉莉花革命”,却引起西方舆论的一片争议”。[88] 6月24日,《环球时报》发表社评“西方总想给中国法院‘批条子’”。[89]
中国政府
2011年4月7日凌晨,中国官方新华社发布简短英文消息说,艾未未因为“涉嫌经济犯罪” 正在接受警方调查,随后,新华网对该消息进行删除,但有网民对此消息进行截图存证。随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也对此消息进行证实,称被扣查的著名艺术家艾未未涉嫌经济犯罪案被调查[90]。
争议
香港时事评论员刘锐绍认为,官方新华社发表针对艾未未的文章是试图抺黑他。如刘晓波等不同政见人士入罪前,都受到文章抺黑,这种亦是中国政府惯用的技俩,他称中国政府应让艾未未有抗辩的机会。[91]《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时报》英文版,于2011年06月27日发表社论,指胡佳、刘晓波、艾未未等人所以获西方称许,是缘于西方对中国政府的偏见,并非基于对中国社会及世界和平作出贡献。文章又称,艾未未等人均无一例外反对中国的政治体制,因此才被西方称许,并非因对中国社会及世界和平有所贡献,最终会被西方社会遗忘[92]。
[编辑]牵连
[编辑]抄袭争议
最先在香港上环街头出现的“谁在害怕艾未未?”肖像涂鸦
香港艺术家将艾未未头像投射到警署大楼表达不满
香港发起的1001张椅撑艾未未及被捕异见人士的行动
2011年04月,在艾未未被捕后,新华社发表文章指其涉嫌经济犯罪正接受调查,文章又指艾未未在德国展出的作品是抄袭艺术家岳路平的另作品[93]。但岳路平在新浪微博发表二千多字公开声明,题目是“请新华社别滥用我的名字”。声明指自己的名字被新华社招募成为一颗棋子,其本人并不情愿[94]。2011年4月17日,岳路平在网志称受到恐吓,他又表示事情本是艺术界悬案,与政治无关,新华社如此渲染,对艾未未很不公平。[95]
[编辑]北京发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涉嫌巨额逃税案
中国警方说 北京发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涉嫌巨额逃税。 [96][97]
[编辑]涂鸦抗议潮
2011年4月13日,香港上环街头出现多个白色漆油的艾未未肖像涂鸦,旁边更有中英文字句写道“谁在害怕艾未未?”,估计目的是抗议当局拘捕艾未未[98]。警方把这个刑事毁坏案案件,交由专门调查严重罪行的重案组来处理,事件引起了香港部分人士质疑警方的政治中立性[99]。有评论认为在香港随处可见广告涂鸦,但这次警方出动重案组调查,难逃政治打压之嫌,只会弄巧反拙。[100][101],而事件没有平息,其后在多处位置出现同类涂鸦[102],有人甚至将艾未未的肖像投射到共军驻港部队总部、湾仔警察总部等建筑物的外墙及警车等渲泄[103]。
[编辑]外界评论及声援
2011年4月4日,身在悉尼的计算机人工智能博士后研究员阮吉建立了“我爱未未 i Love Weiwei”博客[104]。
2011年4月23日,而在香港,超过一千名港人游行要求中共当局释放艾未未[105][106]。
2011年5月2日,是艾未未被当局扣押一个月的日子。香港民主派号召民众在维多利亚公园椅摆出一个巨大的“囚”字,象征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囚牢,要求中国当局释放艾未未以及包括刘晓波在内的所有政治异议人士。[107]
2011年5月30日,在腾讯的QQ浏览器介绍网页中出现“aiww”、“释放”、“64”字样(截图),设计者用十分隐晦的方式抗议官方逮捕艾未未,随后腾讯将网页上的"#aiww#"改为了"#love#"[108][109]。
2011年6月9日,艾未未部分专访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会议上首次公开[110]。
2011年6月22日,香港新世纪出版社的负责人鲍朴认为艾未未突然被释放可能和马上到来的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有关。[111]
文艺界
2011年3月29日,由记者兼纪录片制作者Alison Klayman拍摄的纪录片《Who's afraid of Ai Weiwei?》(谁在害怕艾未未)在美国公共电视台(PBS)Frontline播出[112][113]。Alison Klayman于4月4日撰文“艾未未不是罪犯”
[114]。
2011年4月3日,美国著名建筑师Lebbeus Woods在自己的网志上声明“不再接受中国的任何项目,直到艾未未被释放”[115]。
2011年5月15日,香港有艺术工作者继早前的声援艾未未游行后,再次举行游行活动要求当局释放艾未未和其他异见人士,高喊“释放所有政治犯”等口号[116]。
2011年5月28日,英国作家Hari Kunzru撰文声援艾未未[117][118]。
2011年6月4日,中国流亡作家贝岭在中正纪念堂用1001张椅子排出“艾未未”三个大字[119]。
2011年6月15日,著名的英国雕塑家阿尼诗·卡普尔宣布取消他原定在北京举办的展览,以抗议中国政府关押艾未未。[120]
2011年6月23日,著名的英国雕塑家阿尼诗·卡普尔表示,艾未未获假释令他振奋,但是卡普尔并不相信艾未未逃税。[121]
政界
美国 2011年4月21日,驻华大使洪博培在时代杂志时代百大人物评选中为艾未未撰文[122]。
中华民国 2011年4月6日,行政院陆委会主委赖幸媛在立法院表示艾未未此行访台目的单纯而与政治活动无关,呼吁大陆方面立即释放艾未未[123]。2011年6月4日,中华民国总统马英九发表六四事件纪念专文,并提到希望大陆当局早日释放刘晓波、艾未未[124]。
德国外长韦斯特韦勒、英国外交大臣威廉·黑格、法国外交部、美国国务院要求中共当局立即释放艾未未[125][126][127]。
国际组织
2011年4月4日,国际特赦组织亚太地区主任山姆·扎里费(Sam Zarifi)指艾未未没有参与任何“茉莉花”运动,他遭到拘捕似乎没有任何理由。[128]
2011年6月22日,国际特赦组织亚太地区副主任凯瑟琳·巴珀(Catherine Baber)认为中国政府释放艾未未是为了转移批评。同时国际特赦组织呼吁中国政府释放艾未未工作室的其他四名被非法拘禁的助手文涛、胡明芬、刘正刚和张劲松。[129]
2011年6月23日,国际特赦组织再次要求中国政府表明艾未未工作室助手的下落。[130]
2011年4月6日,人权观察组织要求中国政府应立即释放艺术家、批评家艾未未,并停止恣意打压异议人士。[131]
2011年6月22日,人权观察组织亚洲倡导促进事务部主任,索菲·理查森 (Sophie Richardson)认为中国政府拘捕之后又释放艾未未是出于政治目,中国政府释放艾未未也是国际舆论压力起效果的一个例子。[132]
[编辑]荣誉
2010年3月,艾未未于比利时根特大学的政治与社会学系获得荣誉博士学位[133]。9月获颁德国卡塞尔市公民奖“理性棱镜”奖[134];12月香港天文学会会长杨光宇成功向国际天文学会申请将小行星83598命名为艾未未星[135][136]。同年英国《艺术评论》杂志把艾未未评为“现代艺术界最有影响力的100人”中的第十三名[137]。
2011年6月,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授予艾未未为荣誉院士[138]7月,德国柏林艺术大学授予艾未未教授职位[139]。
2011年10月13日,艾未未被英国《艺术观察》杂志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艺术人。[140]
[编辑]相关著作
作者:
lkblade
时间:
2011-11-18 15:36
艾未未是流氓的态度对流氓,进退自如。陈光诚就惨了,真的被双方推到风口浪尖了。
作者:
woaihe
时间:
2011-11-19 01:54
看看司马南是怎么回应的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IyNTgxMjUy/v.swf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