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豆瓣内涵文】什么是天下第一奇毒
[打印本页]
作者:
舌在足矣
时间:
2011-11-8 00:39
标题:
【豆瓣内涵文】什么是天下第一奇毒
师父问:“什么是天下第一奇毒?”
七师弟说:“我愿走千山、渡万水,收瘴疠,品花草。菌菇蕊叶,阴阳调和,遍览医典,以求生克。研磨细琢,鼎炉蒸熏,使毒无色无臭,无迹可寻,无药可解。”
师父摇了摇头。
六师弟说:“我愿杀猛兽、捕蛇蝎,采矿石,粹金铁。提配方,做分析。细密纪录,研究结构。集万物之邪诡,合天地之残忍,使人见血封喉、当者立毙。”
师父摇了摇头。
五师妹说:“我愿红妆素裹、描眉画眼。习箜篌、按玉笛,摹工笔,绘写意。四书五经、淫词浪曲,饮食茶酒,德容言工,以至于婉转承应、品箫媚术,无一不精。令天下男子皆为我裙下之臣、入幕之宾。那时节,任凭我端给他们喝孔雀胆、鹤顶红,他们也甘之如饴。”
师父擦了擦鼻血,摇了摇头。
四师弟说:“我愿研究风的吹送,水的流动,人的饮食习性,牛马的走向爱好。我愿参透天地星辰的运行,探寻世间的规律,绘制出一幅图像。我只要一小撮毒药,不必见血封喉,只要能生生不息的繁衍。我将毒药下在一条合适的河中,自会被合适的荇藻吸收,自会被合适的男子吃到,自会传递给另一个女子的嘴唇,自会传递给衣服、器物、牛马与孩子,自会有带毒的蒲公英被风吹送到天涯海角,沾染上花草、楼阁、船舶、笔墨、胭脂、簪钗、甲胄、门扉,自会从手脚、口唇、眼睛、肌肤上入肠胃、进骨髓,日积月累,深不可治。”
师父立刻停下给身上拍爽身粉的动作,摇了摇头。
三师弟说:“我愿苦读孙吴兵法,精通三韬六略,烂熟经史子集,旁涉诗词歌赋。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唇舌鼓摇三百国,胸中甲兵十万人。那时我自荐为相,出谋划策,结党营私,欺上瞒下,取朝纲,揽大权。那时,管你忠臣良将,都敌不过我信口开河。任你尽忠报国,抵不住我十二道金牌。为所欲为,毒施人鬼。”
师父摇了摇头。
二师弟拍案而起,横眉冷对朝诸位师弟和师父环视一圈,一字一句的说:“尔等卑鄙无耻、毒辣残忍的鼠辈!!!”
然后摔门而出。
后来,他们听说,二师弟走得很远,去投了义军。他娶了义军头目一个嫁不出去的丑女儿,成了义军的名将。他爱兵如子,衣食与士兵待遇相同,肯为士兵吸吮伤口的脓液。他清廉无私,有赏辄分,家无余财。他遇敌则冲锋在前,撤退则单骑断后,知人善任,贤达开明,有过则改,兼听则明。他甚至还是位良医,亲手救过无数将领的性命。他微笑着说,“我以前学毒,好歹也有点用处么。”
岳父死后,二师弟成了义军的领袖。他率领大军以少击多,以一场背水大战奠定了中原大局;他命忠诚的部下袭取东南,楼船如林,一鼓而定。他又亲自率军进取西北,拓荒万里,诸小国纷纷请求入朝依附。天下已定,他又和好友兼宰相一起谋划更新的制度,休养生息、以慰百姓。他忙于军政大计,唯独没有考虑自己的地位。他日夜操劳,不近女色,始终只忠于自己那丑陋的原配夫人。
最后,在都城,他拒绝登基为王。他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群臣上表,他再次拒绝,并威胁说如果再逼他为王,他就要匹马出行,挂冠归隐。百姓们箪食壶浆,拜倒在宫门前,号哭连天,说若他不允,则天弃吾民矣。他泪流满面的下跪在百姓面前,被迫从命,遂为王。
师父看了看徒弟们,慨叹道:“你们还务于雕虫小技……看看你们师兄的志向!”
后来:
王威加海内,于是免去诸将权,把他们圈养在宫中。
王营造了复杂精致的制度,装备了精良的设备,并收天下百姓的兵器,随后用两场干脆利落的戡乱,向天下夸示了御林军和普通百姓之间压倒性的差距。
王设立了精密的信息处理机关,控制了百姓们的每一个信息源头。
师父在老家出门少。但他每次出门,都发现身边的人越来越少。他好奇的打听又有哪些邻居过世了,但大家都说不出所以然。师父发现自己头发掉得越来越多,容颜日益枯槁。
后来,深夜,有一乘车来,几个持戈卫士把师父带进了宫廷。
王在百丈高的露台见师父。他拒绝师父行君臣之礼,反而向师父行了师徒之礼。他微笑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他说,师父当年对徒儿的教诲,徒儿一刻也不敢忘。
师父问,怎么个不敢忘呢?
王拉师父到露台栏杆边,俯瞰河山秀丽。王向师父指了指天边,如紫罗兰一般绽放的云。王向师父指了指滔滔大河,如鲜血一般殷红的流水。王向师父指了指亿兆黎民的脸,那像桑叶一样绿的肤色。王笑了笑。
师父问,怎么呢?
王说,我记得七师弟的创意。他要用植物的阴阳生克调出毒药,无色无味。我记得六师弟的创意,他要从动物、矿物身上提炼元素,来合成见血封喉的毒药。我记得五师妹想用女色,我记得四师弟要研究下毒的路线,我记得三师弟想成为奸臣。我一直记得。
王说:
我现在,可以随便在儿童的饮品里加毒药,让他们提早衰竭。
我现在,可以随便在百姓的茶饭里加毒药,让他们短寿。
我现在,可以随便在女子的饭食里加毒药,让她们不育。
我现在,甚至可以一高兴便坑埋百姓。他们的声音,不会被别人听见。
王回过头问师父:
现在,师父,你知道何为天下第一奇毒了吗?
师父退了两步,看了看他。师父说:没人阻止得了你了吗?
王笑笑。
师父说:你难道什么都不怕了吗?
王笑笑。
师父说: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排行第二?
师父说:你有没有想过,你为什么从来没见过自己的大师兄?
师父说:你就没有想过一种可能,比如,你的大师兄天赋异禀,击败我之后叛出师门,而我培养你们,就是企图击败他?
师父说:你就没有想过一种可能,比如,你的大师兄一直藏在你左近?他的手段还高你一筹,可以随便毒死你?
师父说:你有没有想过,你有一个技艺还在你之上的大师兄,他又怎么甘心被你超越?你有没有想过,他随时都可能用一种更绝妙的手法,来让你败北?
师父说: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王想掩盖自己笑不出来的表情,失败了。
师父说:你现在知道什么是天下第一奇毒了吧?天下第一奇毒就是对一切的不信任,不信任导致恐慌,恐慌甚至胜过死亡。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1-11-8 13:58
写得很好。有一段很不准确,附在下边。
其实这种人掌权以前,就是坏蛋,绝不可能这么好,没这种先例。当然,这一段也可以理解为“道听途说”,传闻或宣传的。
但是,恐怕还是会引起误解。很多人总以为某些恶人是掌权以后才变坏的,这就凭空宽赦了他们在掌权以前犯下的重大历史罪行。
<<<<<<
后来,他们听说,二师弟走得很远,去投了义军。他娶了义军头目一个嫁不出去的丑女儿,成了义军的名将。他爱兵如子,衣食与士兵待遇相同,肯为士兵吸吮伤口的脓液。他清廉无私,有赏辄分,家无余财。他遇敌则冲锋在前,撤退则单骑断后,知人善任,贤达开明,有过则改,兼听则明。他甚至还是位良医,亲手救过无数将领的性命。他微笑着说,“我以前学毒,好歹也有点用处么。”
岳父死后,二师弟成了义军的领袖。他率领大军以少击多,以一场背水大战奠定了中原大局;他命忠诚的部下袭取东南,楼船如林,一鼓而定。他又亲自率军进取西北,拓荒万里,诸小国纷纷请求入朝依附。天下已定,他又和好友兼宰相一起谋划更新的制度,休养生息、以慰百姓。他忙于军政大计,唯独没有考虑自己的地位。他日夜操劳,不近女色,始终只忠于自己那丑陋的原配夫人。
最后,在都城,他拒绝登基为王。他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群臣上表,他再次拒绝,并威胁说如果再逼他为王,他就要匹马出行,挂冠归隐。百姓们箪食壶浆,拜倒在宫门前,号哭连天,说若他不允,则天弃吾民矣。他泪流满面的下跪在百姓面前,被迫从命,遂为王。
作者:
|||
时间:
2011-11-8 14:50
为什么我觉得这种结局是精神胜利法?
作者:
typee
时间:
2011-11-8 15:23
天下第一奇毒就是对一切的不信任,不信任导致恐慌,恐慌甚至胜过死亡
这个结论还真够扯淡的
首先说信与不信不应该由主观意识决定,而应该又客观事实证明,如果一个人喜欢用主观意识决定他是否相信某样东西,那就是盲目的信,也就是常说的迷信,那与SB在YY有什么区别?
然后就是,普通的不信任并不会导致恐慌,只有一个人对自己以前深信不疑的东西之后开始产生怀疑和不信的时候,那才会导致恐慌,因为客观事实无法证明他们深信的东西是正确的,。
而社会的发展正是那些对以前的理论或思想产生怀疑的人推动的,没有怀疑和不信就没有新的发现和创造。
最后还有一句:对于文章所说结论,你信不信?我反不信。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1-11-8 16:07
标题:
回复3楼和4楼
我以为这个结局还是有意义的。
关键不在于“不信任”,而在于“绝对不信任”,实际上也就是绝望。
绝望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力量。
真正毁灭世界的,不是绝望。绝望者没必要毁灭世界,他只要毁灭带给他绝望的那个人就是了。比方说:卡扎菲。因为这个世界上的绝望,终究有一个来源,就算你找不准,你也可以把目标对准视野中最大的那个家伙。
真正毁灭世界的,是希望。例如共产主义、伊斯兰原教旨主义。
一旦人们真正绝望了,就可以无所不为,也就无可阻挡了。当然,能不能绝望是另一回事。毕竟现实世界还不像文中的那个世界那么邪乎。
作者:
nannv
时间:
2011-11-8 16:22
:( :( :( :( 貌似深刻,其实很平常。
作者:
typee
时间:
2011-11-8 17:19
标题:
回复 5# nkpoper 的帖子
你认为有绝对的不信任存在吗,当然这里的绝对是是指多所有事件的绝对,我是就不信,因为有很多的判定是逻辑判断,一个逻辑判断的问题反过来问,那么判断者的答案就因该是相反的,不存在一个答案为“真”的同时又为“假”,所以不存在绝对的不信和不信任。
然后来说说绝望,如果一个人真的绝望了,那么他做一件事和不做一件事对于他来说都已经没有意义。虽然他无所畏惧,但同时也因该无所作为才对,所以如果一个所谓绝望的人还在行动那就证明他的内心还是有希望存在。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1-11-8 18:25
标题:
回复 7# typee 的帖子
呵呵。你这个较真方式不对啊!
“绝对”的意思是“接近绝对”。
至于绝望的意思,是没有希望。关键在于:希望是什么。并不是想做的事都算是有希望的。
你想死,也可以达成目的,但是这个目的却谈不上希望。
使人们勇往直前的力量,在于希望的断绝。如果一个人总想在战斗中幸存下来,那他就不可能勇敢。如果一个领导者总是希望战争结束以后,到处还是炊烟袅袅,鸟语花香,那他就不可能打赢战争。当人们对未来的结果不关注的时候,他们就可以根据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来行事:谋害我者,死。
[
本帖最后由 nkpoper 于 2011-11-8 18:26 编辑
]
作者:
typee
时间:
2011-11-8 19:30
标题:
回复 8# nkpoper 的帖子
是你没有搞清楚才对。
有没有希望跟一件事是否能成功没有决定性的关系,那只是一种主观意识。而是否成功取决与客观事实,而如果有人认为死是他的目的,那当然是他的希望。
希望的减少会让人变得疯狂,就像我前面说的自己深信不疑的东西开始被证明不正确的时候,那些人就会疯狂的用各种方式想证明自己的正确性,而那是的人还也没有绝望,而在他所认为的正确性被一次又一次的证实是错误而他自己没有办法证明自己的正确性之后,那时的他才会感到绝望然后放弃,所以真正绝望的人是不会像你说的一样勇往直前的,而是会放弃一切的。
作者:
舌在足矣
时间:
2011-11-8 20:10
标题:
回复 4# typee 的帖子
您难道没看出这二师兄就是我朝政府么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1-11-8 20:13
标题:
回复 9# typee 的帖子
你的定义,根本不符合语言习惯。
例如:论及一件事,我们说“没希望了”,意思是“事态好转的可能性已经消失”,而不是“没有愿望”。OK?
作者:
typee
时间:
2011-11-8 20:18
标题:
回复 10# 舌在足矣 的帖子
我当然看出来了,但是这不能说明反对二师兄的人就一定是正确的,就像当时的共产党反当时的国民党一样,难道因为当时国民党是错误的你就能说明所以反对他的就一定正确。
作者:
typee
时间:
2011-11-8 20:25
标题:
回复 11# nkpoper 的帖子
语言习惯?
既然是讨论问题,当然是用讨论的方式了。
那么现在看来你说的意思就是当发现对一件自己有利的事开始变得不利的,这就叫没希望了,然后通过疯狂的对事件进行干扰之后发现事件又变得对自己有利了,那么又有希望。
我去,按照这个那这个所谓的语言习惯,你不觉得这希望也变的太快了吧。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1-11-8 20:46
标题:
回复 13# typee 的帖子
没希望的意思是:干预也白搭。
例如,医生说:没希望了,回家想吃啥就吃点啥吧。
这就叫没希望,至于病人能吃点啥,病人想安乐死,甚至把仇人也捎走,都跟“没希望”不矛盾。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1-11-8 20:51
人们仇恨卡扎菲,有各种原因。很多人亲人被杀,还有人半生贫困,这些原因都是绝望,而不是希望。你宰了卡扎菲,死人也不能复生,你过去的日子也不能回来。
但这不是人们不去宰了卡扎菲的原因。宰了他是没用,但是报仇是动物的本能;只要是有这个能力的动物,你去欺负一下它试试,就知道了。
如果人们仅仅为仇恨而战,他们自然能一往无前;如果为了美好生活而战,恐怕就要缩手缩脚了;而为了天上的72个处女,为了共产主义理想而战...那就很容易坏事。
作者:
typee
时间:
2011-11-8 21:08
标题:
回复 14# nkpoper 的帖子
如果是那样就不是你所说的语言习惯,而是我说的主观意识,以你刚才的例句就是这个意思,因为医生说没希望,是医生的主观意识,也就是说医生对于自己要做的事(把病人救活)内心感觉不可能了,但是这与病人的内心是不一样的,因为病人内心要做的事是很多的,比如他本来做某件事,或是报仇(不一定是现在),而突如其来的所谓生命要结束了会让他改变原来的计划,比如他本来想有钱后再做什么事,但现在没时间了所以会用所有的钱马上去做,报仇也是一个道理,不同的只是,他对”继续生存下去“(当然有很多病人并不相信医生的话)没有的希望,但对”活着的时候想做什么事“还是抱有希望的,因为事件难度不同所以对希望的放弃也是不同的。
比如,你在中国出现混乱的时候”杀掉全国所有包括外逃的官员“和”杀掉你们村的某个官员“相比前者可能你会感到绝望,但后者你会感到很有希望。
作者:
typee
时间:
2011-11-8 21:13
标题:
回复 15# nkpoper 的帖子
你说的那不是绝望,其实那个想法与陈胜吴广的想法一样,回去也是死,反抗也会死,但是如果反抗成功就可能活,这就是一种希望。
当然这里因该改为,不反抗必死无疑,反抗也会死,但反抗成功就可能活
[
本帖最后由 typee 于 2011-11-8 21:16 编辑
]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1-11-8 21:27
标题:
回复 17# typee 的帖子
陈胜吴广也没得善终。真的。当时他们说的是:亡亦死,举大义亦死,死国可乎!
当然,没有100%必死无疑的道理,也许都有那么万分之一的生路。其的意思是说:逃亡,死亡率极高,举大义,死亡率也极高,反正是别想平平安安地过日子了.......
只有这种时候,人类才可能根据其本能行事,喜欢干什么就干什么。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1-11-8 21:31
标题:
回复 16# typee 的帖子
语言习惯,就是说”病没希望了“,就是要死了。这无论对医生的这项医疗而言,还是对病人而言,都是最重要的一个判断(一般人总是最看重这种事吧)。你非要找点不相干的希望,那有什么意思呢?汗。
一个人再怎么样,只要他意识还在,那总会有你所谓的那种”希望“。因为人类的思维过程,很难完全排斥希望。你可以排斥所有重大的希望,但是最基本,比方说:我希望去上厕所。那总是要有的。甚至也经常能实现。
但是,较这种真有什么用呢?
作者:
typee
时间:
2011-11-8 21:55
标题:
回复 18# nkpoper 的帖子
这与善终没关系,我是在谈他们的想法,我说过了,主观意识和客观事实是不同的,是否善终与他当时怎么想的没有太多联系,所以有句话叫做: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还有那是吴广说的话,大意是:现在逃走也是死,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这样好吗?
陈胜说的在这里: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这段大意说:(以下是复制的)天下的人苦于秦朝的统治很久了。我听说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应当立为国君,该立的国君是公子扶苏。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现在有人听说并不为什么罪名,二世就要将他杀害。老百姓大多听说他很贤明,却不知道他已经死了。项燕是楚国的大将,屡次立功,爱护士卒,楚国人很爱戴他,有的人认为他战死了,有的人认为他逃走了。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装说是公子扶苏和项燕,向全国发出号召(倡导),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简单点讲就是冒充某个德高望重的知名人士(这人已经死了)的名义起义,这样就会得到响应不至于反叛之后被围剿反而还能壮大自己。
想一想也知道像陈胜这种机会主义者会轻易就绝望了吗?很明显陈胜发现他说的事对于吴广开始说的更有希望。
[
本帖最后由 typee 于 2011-11-8 22:00 编辑
]
作者:
typee
时间:
2011-11-8 21:58
标题:
回复 19# nkpoper 的帖子
我去,在病人没生病之前或是还不知道自己生病的时候,你认为那时的病人会思考你说的问题吗?当然不会,但是他很可能会思考我说的那些问题,我这样说你明白吗?
所以在那之前你说的东西有没有希望都与他无关,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而我说的那些是否有希望已经被他列入考虑范围。
也就是说医生说的话只是让病人多了一内心判断希望和绝望的事而已,是现实中也确实存在不相信医生话的人。
[
本帖最后由 typee 于 2011-11-8 22:03 编辑
]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1-11-8 22:15
标题:
回复 21# typee 的帖子
关键是:哪个层次的希望。
你非要拿底层的希望来说事,那就没办法了。最底层的希望总是不可能没有的。
陈胜吴广是不是机会主义者,内心到底有没有希望,这是个心理学问题,但是他们却是拿绝望为号召的。绝望是前提。不是因为诈称扶苏项燕就可以引导戍卒起义,那不过是人们不得不起义以后,采取的技术性手段罢了。即便是绝望了,去杀人,也要讲究武艺,不能直着脖子让敌人杀不是?
诈称扶苏项燕或者任何一套美妙理论,都是不可能引导戍卒起义的,但是绝望可以。
作者:
typee
时间:
2011-11-8 22:31
标题:
回复 22# nkpoper 的帖子
层次不就是我说的事件的难度吗?
还有你说的那正好是证明了希望的存在,简单讲就是很多人感到绝望了已经不想做任何事的时候,突然有个人站出来说:如果怎么怎么做做成功了,我们就可以活下来。这时正是让很多人正好感到了希望的存在,所以才会拼了命的去做。如果真的一直绝望,那还做什么,因为根本就不能改变任何事。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1-11-8 22:36
标题:
回复 23# typee 的帖子
如果绝望,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降低一个层次。
比方说:癌症没治了,这个就只能不治,认死,在死前尽可能享受生活。中国医院有一个混账思路,就叫”生命不息,化疗不止“,硬拿着没希望当有希望,这是白白折腾病人。
再比方说:那帮戍卒,知道自己肯定是过不上良民的正常生活了,所以,才会举大义。举大义,也不能保证安全,实际上也未必就比逃亡更不容易死(你想想看...逃亡抓不住的可能性,与举大义不死的可能性,很难说哪个更大吧?),但是举大义有别的好处。
只有当人们没有退路或认定没有退路的时候,他们才会向前,这不是因为向前比后退好,而是因为他们退不回去。
作者:
typee
时间:
2011-11-8 23:07
标题:
回复 24# nkpoper 的帖子
所以又回到那个根本问题了,独立思考
你说”硬拿着没希望当有希望“又说”逃跑和反抗那个更容易死“注意这些思考对于那大部分(非陈胜之类的人)来说是很难做出判断的,也就是说在他们看来是没有任何希望(注意是同一个层次)的,但是正是像陈胜和”医生“这些家伙通过自己的思考认为自己的做法会有希望,想想看在同一件事上你已经觉得没有办法了,但是突然有个人告诉你他有办法,难道你就不想试试那种办法?当然结果不一定是好的,我说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当然这里面也有欺骗,所以信不信他们的话是你的事,而你内心的希望与事实的结果也不一定相同,可能也完全相反。
还有对于你说的陈胜的想法做一下解说,你所逃亡比大义活下去的可能性要大,那要怎么看,如果是逃亡,那么你以后可能要永远过逃亡的日子,那是怎样的日子(跟现在逃亡可大不一样,也就是说就算逃出去了也很有可能会死),而且抓到也会玩完,但是对于大意来说,我说了陈胜不是机会主义者吗,冒充某人的名义,这样会有人响应,所以如果真的成功,不需要躲藏,而且活得也不会这么惨,还有很多人追随,这样比起来可能后者好很多吧。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1-11-8 23:17
标题:
回复 25# typee 的帖子
我跟你说:真的没治。
不是说癌症,而是说革命;癌症只是我们打比方说没治,革命确实是真的没治。因为即便革命成功,很多损失也已经造就了。如果非要捞回来,比方说不革命,我不能当官发财,不能实现共产主义(或别的主义)理想;革命成功,我就要当官发财,实现理想。这就捞回来了,差不多也要坏事了。
当然,你可以用”捞回来“,来糊弄一下人,激励一部分有野心的人,以利于革命。但实际上,还是捞不回来。我们的生命已经被浪费了。难道不是么?更不用说那些生来贫苦的人了。
至于陈胜吴广,如果他们以逃跑为明智,也不等于说秦朝不会灭亡。因为总会有”傻子“出现。只要秦朝灭亡,谁会再追究他们的逃跑罪行呢?
个人以为:他们真要是跑了,或者说他们之前那些跑了的人,还真有可能是更明智一些,从活下来的几率上讲。而他们举大义,如果说是机会主义者的话,那就是他们有野心。不过,革命领袖虽然有野心,其追随者的野心终究要小得多,用野心来诱惑,不如用绝望来引导。
作者:
typee
时间:
2011-11-8 23:34
标题:
回复 26# nkpoper 的帖子
看来你没懂我说的,机会主义者当然是自己的野心,也就是说我说的那些成功之后的东西只对于陈胜和吴广这样的头领自己而言,而对其他人就是我开始说的”你们觉得没办法吗?死路一条(就像吴广开始说的反正都是死我们不如冲进去死,为”国家“做贡献),我给你们指条出路“
注意这不叫用绝望引导是用希望引导。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1-11-8 23:59
标题:
回复 27# typee 的帖子
为国家做贡献,那个不叫生路,那个叫一种比较痛快的死法。
这就比方说,如果敌人冲过来,喊”缴枪不杀“。我们看看实在打不过,也只好投降了。(民主国家的军队都是这个德性的)
但是,如果我知道落入敌手就是死路一条,那我就要跟大家喊一声:投降也是死!咱们跟他们拼了,宰一个是一个,为国家作贡献也是好的。
至于我这么喊完以后,万一赢了,回头得个铁十字骑士勋章什么的,当然也未可知;而且我也可能就有这个打算。只不过陈胜吴广确实是死了。
[
本帖最后由 nkpoper 于 2011-11-9 00:01 编辑
]
作者:
typee
时间:
2011-11-9 00:22
标题:
回复 28# nkpoper 的帖子
我没说那个是生路呀,那是吴广开始说的,那句话的意思就没有出路啊。
也就是说吴广认为反正活的几率(注意这里的几率是和陈胜的方法相比,但是因该还是有几率,而在吴广看来这种方式因该比逃跑好,否则吴广因该提出逃跑,也就是说即使几率很低的情况下吴广也并没有绝望)不大,不如就战死沙场,死得也光荣,而陈胜却说,我倒是有个办法可以不用这么死,那个办法前面也已经说过了,而在吴广看来陈胜的办法似乎比他的办法更有希望,所以才同意了。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1-11-9 08:53
标题:
回复 30# nanaca 的帖子
你是在什么地方被我给驳倒了,到这个地方进行这种无聊的报复?汗。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