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法國報紙摘要:一周內兩個中國幼童死於車輪之下
[打印本页]
作者:
無恥下流
时间:
2011-10-26 16:37
标题:
法國報紙摘要:一周內兩個中國幼童死於車輪之下
今天十字架報世界欄發表該報同仁馬洛維奇向讀者介紹中國對其社會黑暗面產生的疑惑的文章寫道,在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裡,中國竟發生兩個幼小的孩子被卡車碾壓,而路人見死不救的令全中國,全世界人震驚的事件,北京懲罰“遇險不救”行為立法的打算和中國公眾輿論的憤怒都不會很快改變這種現狀。
如何解釋見死不救的現像?
十字架報文章在講述了年僅兩歲的小悅悅遭到卡車碾壓,路人漠視,最終不治身亡和四川一個五歲男孩子下學路上遭到一輛翻鬥卡車碾壓的兩起惡性事件在全中國引起強烈憤怒的前前後後。對如何解釋這種見死不救的漠視現像,十字架報說,遇到上述如此慘烈的車禍,中國人的第一條件反射自然應該是幫助遇難者,但是某些先例卻讓人望之怯步,一些救死扶傷的人曾被錯誤地指控為事故的肇事者。十字架報文章引述一位不願透露姓氏的上海心理學家的解釋說,在當今的中國社會,“幫人”成了“找麻煩”的同義詞。大部分中國人生活在一種深深的非安全感之中,而社會保險極其有限,私人保險非常昂貴,退休體制也存在問題,這一切都敦促人們要盡量地自我保護,明哲保身。
中國極端個人主義日益猖獗
一周內兩個幼小的兒童慘遭車禍的悲劇進一步證實了中國社會中的極端個人主義日益猖獗。一位年輕的北京工程師認為,哪怕或者更確切地說由於經濟日新月異地發展,大家都只是想到自己的生存和如何多賺錢,根本不顧其他人,也不相信任何人,恐怕受到競爭者的趕超。
公眾輿論憤怒可否改變明哲保身?
上海心理學家還分析認為,毛澤東所強加給中國人的馬列主義打碎中國傳統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德倫理秩序,特別是文化大革命期間因為所謂的政治問題,兒子揭發老子,妻子揭發丈夫或姊妹,兄弟之間互相揭發的悲慘年代而導致禮崩樂壞,在人們眼中,人與人的關系就是競爭的關系,而不是從前生活得那樣有安全感。
中國公眾輿論對這兩起慘烈的悲劇義憤填膺是否會改變某些東西,十字架報繼續引述上海心理學家的分析認為,哪怕中國政府有立法懲罰“遇險不救”行為的打算,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恐怕這種各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現像並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變的。
作者:
当然海飞丝
时间:
2011-10-26 17:10
这尼玛要先追父母的责~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