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英媒:文化体制改革不是抓什么而是放什么 [打印本页]

作者: 菜鸟搬家    时间: 2011-10-24 14:44     标题: 英媒:文化体制改革不是抓什么而是放什么

2011-10-23讯  
  10月15日至18日,中共以〝文化体制改革〞为主题在北京召开了十七届六中全会。日前,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加藤嘉一以《文化有体制吗?》为题撰文,表示中共自己淹没了中华文化,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崛起的障碍。在文化体制改革问题上,它应该着力解决的不是〝抓〞什么,而是〝放〞什么。

加藤表示,对于中共六中全会审议的〝有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自己的第一反应是:〝文化有体制吗?〞

加藤认为,六中全会表明中共将会进一步收紧舆论,政治改革往后拖延;虽然近年来,左派势力快速崛起令人担忧,但时代的不同使中国再回到文革时期则不太可能。

但有一位色列外交官则质疑,中共在六中全会中强调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与当年的文化大革命都是对政治自由、文化创新、言论自由、知识独立等领域的干预和管制。

加藤在文章中说,自己不能明确回答那位色列外交官的质疑。但作为来华已过8年,平时与中国传媒、出版、学术等有识之士有着一定交往的一名老外,他认为中国的民间文化以及为其普及所需要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已经达到了惊人的水平。

同时,加藤还表示,真正先进的优秀文化是超越主权、体制以及国界的,对此,公权力不需要进行太多的指导和管制。然而,加藤在中国这些年,在媒体、出版、教育等民间文化现场时时刻刻遇到不得不令人想到本末倒置的现象。

加藤认为,媒体人、出版人和学者的任务就是把最新的、独立的、属实的劳动成果奉献给社会和言论市场。而中国的民间文化人早就把这方面的成果掌握在手里;只是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这些成果在中共的舆论钳制下走不出去,难以面世。

文章举例说,比如,就一位报纸编辑而言,她在忙的是不能报什么,而不是能报什么;就一名出版编辑而言,他在忙的不是能出什么,而是不能出什么;就一名论文撰稿人而言,她在忙的是不能碰什么,而不是能碰什么。就一名电视编导而言,他在忙的不是能做什么,而是不能做什么……

加藤强调,中国民间文化人,不管是什么领域,在平时劳动生活当中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不能做什么〞,而不是〝能做什么〞,结果,他们正在陷入着史无前例的集体疲劳。

加藤称,虽然自己不是中国人,但目前也遇到了同样的困惑。比如,自己为一本拙着累积了20万的文字,但最终能体现在书页的往往是13万字。而那些被中共〝淹没〞的文字,却是〝最有文化〞的汗血。

加藤坚信,只有那些民间文化人被中共〝淹没〞的劳动成果和创作结晶纯粹、直接、有机地面向国内外社会,中华文化才能走向世界,形成与中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并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中共设置的政治障碍恰恰切断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路。

加藤表示,中共需要明白的是,真正站得住脚的国家形象不是靠自上而下的政策法规快速推广并总结的,而是通过民间人士点点滴滴的劳动逐渐渗透并赢得的。这需要使民间人士在无制度、心理、政治障碍的前提下发挥自身的文化自觉与创新。

加藤在文章的最后称,只有中共与民间之间的权力或权利关系形成平等或达到均衡时,中国的文化自觉才能踏上起点,否则一切都谈不上,崛起的道路只好陷入半途而废。中共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着力解决的不是〝抓〞什么,而是〝放〞什么,以便促使民间人士集中面对〝能做什么〞,而非〝不能做什么〞。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于飞         来源:NTD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