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华尔街革命能走多远? [打印本页]

作者: Yhard    时间: 2011-10-15 12:24     标题: 华尔街革命能走多远?

美国民众于2011年9月17日发起了名为“占领华尔街”(Occupy Wall Street)的和平示威,表达对金融制度偏袒权贵和富人的不满,声讨引发金融海啸的罪魁祸首。此次活动迅速蔓延至美国多个城市,获得越来越多民众响应。正如该活动口号所言:“我们共同的特点是占总人口99%的普罗大众,对于仅占总数1%的人贪婪和腐败,我们再也无法忍受。”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在过去几十年获得了空前发展,其影响力已经从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成为控制实体经济。金融体系最重要的职能是促进资金的有效配置,从而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其次,金融市场可以帮助投资者实现资产的分散化,从而降低投资风险。

但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出现了过度金融化的趋势。金融体系本身也制造了诸多不公平。

首先,金融机构的“大而不倒”难题,在2008年的金融风暴中显示得淋漓尽致。金融机构高管为获得高额奖金而从事高风险业务(尤其是金融衍生品和高杠杆),出了问题高管们却没有得到惩罚,而是由纳税人埋单。

其次,在金融危机前,金融机构不断玩弄金融创新,过度包装和销售衍生品给投资者,危机爆发后给投资者造成了严重损失,但投资者却很难通过法律的途径挽回损失。

再次,美国多数金融机构都是上市公司,金融危机造成的股灾也给股票投资者带来了巨大损失。花旗集团曾经是全球市值最大的银行,2006年下半年时市值高达2772亿美元。但到2009年3月5日,其市值只剩下55.96亿美元,缩水98%。

与公众受到的三重掠夺相比,金融机构高管却成为最令人羡慕的职业。华尔街五大家券商去年发放了创纪录的390亿美元奖金,尽管去年有三家创下季度亏损纪录、股东损失逾800亿美元。2007年,华尔街已是风雨飘摇,券商股票价格缩水25%,已公布裁员至少6200人,但高盛集团、摩根士丹利、美林、雷曼兄弟和贝尔斯登当年仍然共向18.6万名员工支付656亿美元的薪资和福利,其中60%是年终奖金。危机刚刚过去的2010年,华尔街派出1350亿美元年终奖,再度改写历史,令公众错愕不已。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 批判说,“我们的金融市场分配不当并产生风险,而我们却要承受其劣迹的成本。金融系统正在让美国社会承受损失而使得私人获利。这不是资本主义、不是市场经济,这是一个扭曲的经济。银行所作的事情之一是通过掠夺性贷款抢劫穷人。经济危机时纳税人帮助银行摆脱困境,他们理应随后恢复银行贷款,然而他们却恢复的是自己的奖金!”

金融高管拿天价高薪却不承担风险和责任,成为吸引公众怒火的“全民公敌”。但要治理这一问题,却是困难重重。

首先,金融机构规模庞大,股权结构高度分散,属于典型的内部人控制,股东难以施加足够的影响力。由于管理层很大程度上操纵了董事会,董事会也沦为金融机构高管的“利益同盟”,很难像中小投资者期望的那样去约束管理层。

其次,金融机构高薪是行业通病,任何一个机构要改变现状都不可行,况且没有哪家机构有动力去改变这一于己有利的现状。

再次,在金融竞争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国家的单独行动都有引发监管套利的风险。换言之,美国如果采取行动降低金融高管薪酬,势必引发金融机构流向香港、伦敦和其他金融中心城市。而要进行跨国界的统一行动,协调成本也极为高昂。

最后,金融机构拥有强大的政治游说能力。华尔街历来是美国选举中的捐款大户,拥有超级政治影响力。根据“华尔街观察”(Wall Street Watch)的报告,1998-2008年华尔街(包括金融、保险和地产行业)用于获得政治影响力的投资超过50亿美元,其中17亿美元为政治捐款,55%捐给了共和党,33亿美元用于职业游说。因此,奥巴马与国会相互推脱责任,谁都不愿意真正得罪华尔街。

由此看来,改变华尔街不合理的现状,还是要靠政府干预和强制。现在,美国的政治家必须在不断升温的民意和华尔街强大政治捐款能力之间进行艰难的选择。华尔街革命能走多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众的支持力度和对选举走向的影响。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刘胜军 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稿
作者: Yhard    时间: 2011-10-15 12:27

呵呵,如果有一天美国走向了社会主义,中国一定会再造资本主义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1-10-15 12:54

实际上,反资本主义有两种走向。
一个是国际主义的,也就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环保极端主义+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也就是邪恶大联合。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本质上也是国际主义,伊斯兰教教义从来也不打算灭任何民族,也不打算歧视任何种族,但是它要求你必须信教:和共产主义是一样的逻辑)
另一个是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的。

前者没前途。刚刚经历了苏联解体和911事件这么大的反面事件以后,它们在几十年之内都不可能有真正的号召力。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1-10-15 13:30

有一个例子:美国政府要简化征税,既得利益团体就不干了,因为很多人无力自己报税(太不好算,稍不注意就违法或者亏了),必须请人帮忙。如果简化征税,无须请人,这拨人就没饭吃了,所以他们就一定要把简化征税给搅黄了。
其实,社会对金融机构的高度依赖,都是这类细节问题堆积而成的。在每一个细节上,官僚机构和上层(可能在这个地方有经营收益的那些人),一定要把事情复杂化以牟利。因为它是细节,所以民意很难直接发挥作用,所以情况就不断恶化。
所以,要打击金融机构,必须从细节做起:
第一、任何政策,都要以从简为目的,即便不能消灭金融等机构的复杂运作,至少不要去助长这些运作。
第二、对那些敢于违规的人,哪怕情节轻微,也要坚决清除出金融行业,禁止他继续从业。去外国从业也不行,任何公司如果敢雇佣在美国禁止从业的美国人,那就禁止它与美国发生贸易和金融联系。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1-10-15 13:34

禁止从业,是一种非刑事处分。根据一般的惯例,这并不需要太严密的证据,也就不需要耗时费钱的漫长程序,可以随便就处分了。(民法原则,只要51%就够了;刑法原则,实际上要求99%以上。)
美国政府对抗议者的抓捕,虽然合法,但是却体现出它对民众的锱铢必较,与它对亿万富翁们的宽宏大量形成鲜明的对照。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