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温州高利贷崩盘的另一种解读 [打印本页]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1-10-6 02:04     标题: 温州高利贷崩盘的另一种解读

参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7ddcbd0102dy38.html
大意就是:这帮小子活该。不是因为银行不贷款给他们,而是因为他们拿了钱去炒房子。
个人以为:这才是真知灼见,呵呵。现在,不能说温州人没钱,而是大大滴有钱,钱多了,利率本来就该下降(尤其是民间借贷市场),为什么还上升呢?利率上升,是他们对暴利有预期,落空以后,也只能跳楼跑路了。
不可否认的是,官方剖析的几个例子,确实是没钱。实业家没钱,借了高利贷,又弄不到贷款,没办法收场。这当然也有道理,但是,如果他们确实借不起高利贷,那么高利贷的利率也不可能高到这个程度。事实是:大部分温州人还是有钱,有暴利,才有的高利贷;而实业家确实可能借不起,尤其是他想很快获得贷款而又失算的情况下,就会高利贷套住。前者是主要的,他们奠定了高利贷的基础;后者只能算是倒霉蛋。
那么,为什么官方要如此舆论导向呢?道理也简单:因为是”贷不到款“导致的危机,我就有理由让银行放款。银根一宽松,本来可能被高利贷压垮的人,自然会去银行借债,还掉高利贷。至于银行放的款是不是成为坏账,以及温州资本的暴利是不是变本加厉,越发惹是生非,那就管不着了。反正眼下的难关是过去了,等到下一次更猛烈的危机爆发的时候,无论是眼下温州的地方官们,还是影帝,应该都不在其位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擦屁股去吧。
作者: 鬼涧愁    时间: 2011-10-6 03:36

如果此说成立,必然会有些地方有大量抛售现房二手房套现,然后去还高利贷的情形出现,不知道楼主是否留意到相关的新闻报道?
作者: leapriri    时间: 2011-10-6 08: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janehmh    时间: 2011-10-6 08:16

现在连浙江的小城市的信贷公司越来越多了~连我们的农村街道也有3家~~
作者: simonliu751    时间: 2011-10-6 09:41     标题: 回复 3# leapriri 的帖子

唉!整天强调传统美德,搞了半天,我们传统里压根没有守信用这个美德!太可悲了。

您老觉得我们这个民族还有救吗?怎么救?
作者: cpu2ddr    时间: 2011-10-6 10:02

呵呵,現在共匪的官員,哪一個不是這么想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擦屁股去。

最后導致鵬盤!
作者: 借你消愁    时间: 2011-10-6 10:30

我们传统里就没有美德,今天只不过是将历史上的缺德发扬光大了。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1-10-6 10:30

另一篇文章:过往宽松货币政策才是民间高利贷的祸根
http://money.163.com/11/1001/00/7F885HJB00253B0H.html
摘其中一段:
货币宽松是如何促使大规模民间高利贷的呢?有太多的历史和国际证据。比如印度、东南亚和拉美就发现,每次货币宽松,官方利率下跌反而导致民间高利贷盛行,这曾是一个谜团。现在这个问题已经被解决了。中央银行采取货币刺激,一定制造“热行业”和“冷行业”,例如房地产这种依靠大规模资金的行业就是热行业,而那些依靠自我资金积累比如家族零售业就是冷行业。“热行业”在生产方面获得资金成本便宜,但是在销售方面不见得资金成本便宜,因为购买者不仅仅是看按揭利率低,而且有首付这样的门槛限制。房价越高就有很高的炒房预期,但门槛也会变高,所以就需要大量的民间融资集资来进入这个领域,这相当于提高了资本形成的条件。而在这个融资集资的过程中,民间的利率就会因为炒房的高收益预期而被大幅度抬高,最终演变成高利贷。
作者: leapriri    时间: 2011-10-6 10:31     标题: 回复 5# simonliu751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1-10-6 10:33

引用:
原帖由 鬼涧愁 于 2011-10-6 03:36 发表
如果此说成立,必然会有些地方有大量抛售现房二手房套现,然后去还高利贷的情形出现,不知道楼主是否留意到相关的新闻报道?
我觉得情况是这样的:资金都去炒房子了,利润很高,抽走了本来用于实业的资金,垫高了利率。但是炒房子本身,未必借了很多高利贷。
因为炒房子没有说“非买不可”的道理,钱多你可以买大房子,钱少可以买小房子,实在不行还可以跟亲戚合买,一分钱一分利。对高利贷没有刚性需求。
实业就不行了,到某个关头,你非有钱不可。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1-10-6 10:58     标题: 回复 11# 写实 的帖子

随他说去。
这次欧洲(部分国家)破产,华尔街示威,温州崩盘,很可能就是一个新世界诞生的先兆。这比说哪个民族坏话要重要多了。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1-10-6 11:01

资产阶级和民众贪得无厌,这是很正常的事。从道义上讲,其邪恶性远不能与共匪统治相提并论。
但这不等于说它就没有严重后果。后果的恶劣程度跟道义有时候是无关的。酒后驾车,道义上当然不像谋财害命那么恶劣,但是,有时候,后果同样恶劣。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1-10-6 11:37     标题: 回复 14# bigqq456 的帖子

金融崩溃都差不多,这是普世规律。
在经济领域,上一次剧变,是里根、撒切尔夫人和邓小平主持的反新政改革和市场化改革。
再上一次,是罗斯福的新政,希特勒和共产党国家的反市场经济试验。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1-10-6 11:57     标题: 回复 16# 写实 的帖子

不知道。但是旧秩序看起来要走到头了。
中国模式,就是极度腐败和不断扩大贫富差距。而欧美模式则是消费主义,靠与中共妥协的方式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主要手段就是放任人民币由中共定价,从而使贸易无法平衡)。
而世界各国在面对金融危机的时候,都采取了“救资本家“的策略,让这些人无法被市场规律充分惩罚,从而也不可能真的吸取教训。
这都是不可能持久的。
作者: tony123guo123    时间: 2011-10-6 16:53

借高利贷做制造业根本就划不来,制造业利润很低。高利贷炒房才合算,但是房子压手里了,问题就大了
作者: 海棠朵朵    时间: 2011-10-6 23:04

经济问题不太懂。。。。
问一个问题,我们这种内地小城市街头出现好些家投资公司,意味着什么,烦请通俗的讲一下?
作者: pcb2yxd    时间: 2011-10-6 23:21

哪位驴友知道《中华民族到了最缺德的时候》这篇帖子在那一页啊,请告诉在下一下,谢谢了!
作者: 鬼涧愁    时间: 2011-10-7 00:35

引用:
原帖由 nkpoper 于 2011-10-6 10:33 发表

我觉得情况是这样的:资金都去炒房子了,利润很高,抽走了本来用于实业的资金,垫高了利率。但是炒房子本身,未必借了很多高利贷。因为炒房子没有说“非买不可”的道理,钱多你可以买大房子,钱少可以买小房子,实 ...

资本逐利,这是本性。你说的“抽走了本来用于实业的资金”本来就不存在,谁来分配那部分资金该用于实业?如果炒房子的收益大大高于实业,那资金肯定趋向于炒房。但如果“炒房子本身未必借了很多高利贷”,那么正好说明炒房和高利贷以及实业家出逃等等并无直接联系,只能说资金或资源的分配并没有达到如某些人所设想的“最佳配置”,但这种想法如果深入下去,必然会形成一个结论对“计划经济”表示支持。但关于计划经济的优劣,大部分国人应早有定论。

房地产也罢,实业也罢,金融也罢,还有高利贷也罢,导致如今这种局面,应该是政府管控太多,开放不够,市场化不够,畸形发展所致。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1-10-7 12:13

引用:
原帖由 鬼涧愁 于 2011-10-7 00:35 发表

资本逐利,这是本性。你说的“抽走了本来用于实业的资金”本来就不存在,谁来分配那部分资金该用于实业?如果炒房子的收益大大高于实业,那资金肯定趋向于炒房。但如果“炒房子本身未必借了很多高利贷”,那么正好 ...
正是因为市场经济,所以炒房的资金和实业的资金才会自动发生联系。只有计划经济,才可能完全无关。
这就比方说,有人囤积粮食或者把粮食都用于制造酒精了,你自然买不到;岂能说他囤积粮食,既没用你的钱,也没用你的粮食,所以就跟你买不到粮食没关系?汗。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1-10-7 12:19

引用:
原帖由 bigqq456 于 2011-10-7 11:19 发表

真知灼见,精辟。至于楼主说得一大堆,都是空空无物,装神弄鬼,不学无术,还占领华尔街,骨子里五毛思维时刻作祟。
华尔街的亿万富翁可以根据市场经济赚钱,却不可以根据市场经济破产(当初经济危机,如果美国政府不施以援手,他们早破产了),你以为这很公平?
温州这帮人也是如此。他们死了才活该。我不就是在说这个么?你那意思,是要跟影帝保持一致,非救这帮王八蛋不可?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1-10-7 12:45     标题: 很多东西,不能全靠市场调节

比方说,酒后驾车。别看很多人作科学实验,证明酒后驾车人类的反应速度大减,很容易出事。但是我也敢说:酒后驾车不出事的可能性比出事的可能性大多了。
但是,酒后驾车就必须禁止,不能等你出事以后再惩办,不出事也不能允许。

再比方说,防火措施。从表面上看,一个商场也有充分的动力来防火,一旦着火以后,它那里肯定是一毛不剩,这还不够?但实际上,防火措施仍然需要政府来规范。这里面的道理在于:商场着火,最多也就是破产;而别人(被烧死的人)的损失可就大了,商场未必有能力赔偿(除非是大型连锁商场,否则肯定无力赔偿)。而且,普通人也很难知道商场的防火情况如何,无法预先估计风险。(政府可以检查商场的防火设施的可靠性,普通人并无此权力。)
因此,如果政府不规范,就会产生道德风险。

再比方说,金融资本。金融资本一开始大规模破产,就必然会引发连锁效应,这是整个社会都吃不消的。如果既无预先防止的措施,又不能事后严惩不贷,甚至根本不敢让他们破产(花公款拯救),那岂能算公平?
作者: admini001    时间: 2011-10-7 13:04

真知灼见,精辟,中华民族是已经到了最缺德的时候啦,蒋公说的:反腐不惩亡国,惩了亡党。
作者: qiuqian    时间: 2011-10-7 18:02

本身就是变相的人吃人
作者: langduan    时间: 2011-10-8 11:47

“蝴蝶效应”在社会学界用来说明:
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戏称为“龙卷风”或“风暴”;
一个好的微小的机制,只要正确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会产生轰动效应。




[ 本帖最后由 langduan 于 2011-10-8 11:49 编辑 ]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