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也说两岸统一
[打印本页]
作者:
菜鸟搬家
时间:
2011-9-28 00:07
标题:
也说两岸统一
雷崇功
昨天读了宋卫平先生的《三民主义能够统一中国吗》,有很多感触,写了一则跟贴,我主要是赞同前面秦传文先生的留言:“儿大分家,各过各的吧。”似乎有鼓吹“台独”之嫌,恐怕遭到拍砖甚至谩骂,犹豫再三。谩骂不怕,也不在乎,不急不气,挨骂是常事,不挨骂才不正常。前几天,有个匿名者不知哪世与我有怨有仇,平白无故地跑到我院子里来骂:“老东西还没死啊,你这个地主富坏的余孽,总有一天会被雷劈死的!”我回复:“对不起,先生,阎王不要命没办法。这一生什么日子都过过,什么刑法都受过,到了地府门前就是不被收留。居然活到古稀逾五,反而生活无忧,无病无灾, 精神振奋,心情舒畅,也有闲情逸致外出旅游,现在还在旅途中。随意写点文字,嬉笑怒骂,恣意而为,专门要气气先生之流。骂不死也气不死我,说到雷劈,先生不知道,我就是雷公啊,你可得小心。”对口出恶言的下流人物,我没有精力和闲心去对骂,一般采取不理睬的办法,而对不同意见的争论我是以礼相待、认真探讨。
我那则跟帖言犹未尽,现在梳理思路如下,欢迎拍砖,当然更希望有心平气和的争论、批驳,解我愚衷:
一、 统一很难。分裂60多年了,先尝试过武力,后使用过统战,都不成功。以现在的国际形势看,武力占领几乎完全不可能,即使征服了,人心不服也枉然,重演西藏平叛应是我们民族的大悲剧。至于张将军等军方鹰派人士炫耀武力,只是虚张声势,想增加点军费,提高自己的地位,获取更多的私利,不是大陆最高层的决策吧。和平统一当然是最好的,不管用“三民主义”或是“一国两制”都不错,但要两岸民众乐意才行啊!小马哥的“三不”就是要维持现状,只搞经贸交流,不进行政治谈判。他也的确不敢来谈统一问题,只要有这意向他就会下台,只消问问台湾人有几个赞成“回归”就行了。至于民进党上台,那就更不消说,只要能维持现状不宣布独立就不错了。港澳的回归似乎是个先例,归功于邓大人的“一国两制”, 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是,港澳与台湾不同。港澳是被租借的,租期到了自然该归还,弹丸之地也很无奈,单是饮水也要仰仗大陆。如果全民公决有多少居民赞成回归还是未知数,单看89风波在那里的动静就能预知一二。台湾早在二战后就回归了,现在是中国人在那里当政,两个政权合不拢,分裂的局面是历史造成的,现在愿不愿合并上帝也不能主宰,台湾的经济政治军事各方面都能独自支撑,合并也无多大实际利益,因此没有迫切合并的愿望。宋先生说:“中国大陆经济强势崛起,台湾的经济优势不复存在,两岸的经济势将水乳交融。中华一统似乎将水到渠成。”大陆经济发展迅猛,但与“四小龙”之首的台湾还有不小差距,即使经济赶上了,两岸经济水乳交融了,台湾民众愿不愿意在我们这个政治环境中生活还不一定。因此,两岸统一恐怕会遥遥无期。
二、 国家民族的分分合合是常态。《三国演义》开篇有句很精辟的话:“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以为这两个“必”绝对了一点,世界上是否有几千年不分裂也不合并的国家,我没有调查过。翻一翻中国史和世界史,不得不佩服罗贯中先生。我们常说我们是“炎黄子孙”,强调民族的和睦团结,无可厚非,但是深究起来,与史实有些不合。炎帝和黄帝治下的民众多数不是他们的子孙,况且直到夏商时期,国家的面积都不大,主要活动在中原地区,即黄河流域。我们四川有古蜀国,云南有古滇国,我不是古蜀国的后裔,先祖是“湖广填四川”时到四川定居的,我应该是“百越”的后裔。两湖两广以及闽越一带都是百越的地盘,西北西南等广大疆土都是汉唐以后才逐渐扩充的,至于台湾,那就更晚了,清朝初年才正式纳入版图,当然也可以说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多数中国人应该并不是炎黄子孙,而是后来聚拢的。由部落到国家,由小国到大国,是合,但其中也有多次的分,中国史就不说了。世界史上也是如此,如俄罗斯变成苏联,又解体为15个独立的国家,南斯拉夫也是聚而后分。德国更有意思,二战后分成两个主权国家,冤冤不解,势同水火,柏林墙上留下多少冤魂,但是后来墙被推到了,两德和平归并了。欧洲多次分合,两次世界大战都是主战场,但现在居然一笑泯恩仇,欧洲联盟聚拢27个国家,展现出世界大同的前景。
三、 怎样看待国家的分与合。分分合合是常态,“不可分割”有时也得分割,分割了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最近南苏丹独立了,科索沃事实上也独立了,其他闹独立的地区也不少。强扭的瓜不甜,分就分吧,没有流血就是好事。我国历史上也分裂出了几个国家,民众生活并没有受什么影响,还少些纠纷,如蒙古独立后,我们的版图由秋海棠变成了雄鸡,我们照样生活。领土的扩大显示当权者的武功,但对老百姓——我不敢当代表,应该说对我没有多大实际利害关系,顶多去蒙古国旅游麻烦一点,不去就是了。即使再有分分合合,与我何干?爱国者不一定希望国家越大越好,成吉思汗征服了半个欧洲,民众还是在水深火热中,没有一点荣耀。港澳回归,但要去看一看也不容易,办“通行证”并不比出国的手续简单,甚至到深圳也有这样那样的手续,这还是自己的国土吗?不能去也罢,连港澳的报纸书籍也看不到,电视广播也收不到,实在找不到“回归”的感觉。从前国家的分分合合,多是武力征服,很难有民族的自愿融合,因此民族的结怨很多,造成了很多不幸。其实国家的大小对民众来讲无所谓好坏,世界上最宜居的国家多为小国,像挪威,那才是天堂,在它面前我们不好意思炫耀第二大经济体的花环吧。“一大二公”已被证明是歪理,国家大了矛盾就多,事情难办。秦先生的“儿大分家”是至理名言,以前有四世同堂五世同堂,但没有听说过六世同堂,现在家庭更小,四世同堂也难找。与其勉强凑合在一起,同床异梦,不如干脆分开,各干各的,各奔前程。许多弟兄分爨后,家业兴旺,生活富裕,经常互相关照支持,亲情反而更胜了。这点我有亲身体会,我家就如此。我国与蒙古国以前有些不谐,近来关系好转,互相帮助,依然是好兄弟,比扭合在一起天天闹这“独”那“独”的好得多。分与合应该根据民众的意愿,真正全民愿意分出去,就用不着强留,也用不着担心分家后无法独立生存,愿意合拢来时再来合,像欧盟没有丝毫强迫,有些国家还进行了全民公决才加入的。加拿大很有气度,允许魁北克地区自己决定是否独立,并给以若干支持,但魁北克经过全民公决,以微弱多数否决了独立的提案,目前还没有独立。分与合只要民众乐意,并没有谁扣“分裂分子”的帽子,更不会定什么“颠覆国家政权罪”。分分合合不是关键,关键是民众是否幸福,是否乐意,陶渊明先生的名句:“曷不委心任去留”。个人也罢,国家也罢,都应该采取这种潇洒态度。
三、 统一的水到渠成。宋先生说统一“将水到渠成”,这个“将”恐怕非短时间之事,但统一的确应该水到渠成才行。
首先,要以诚相待,解除彼此的戒备。如果一方用导弹瞄准对方,对方花大量银子扩充军备,双方都不断的谴责抗议,似乎都箭在弦上,说得再好听都白搭。双方应该保证永远不向对方使用武力,不向对方派遣间谍特务,取消一切地下活动,并以实际行动表明这个保证的真诚。
其次,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民主才能彼此接近、彼此信任,如果政治上分歧不大,谈判就有了基础,坐下来谈就有了统一的希望。欧洲多数国家在政治上很接近,都是民主国家,就容易水到渠成结成联盟。
再次,继续经贸合作,取长补短,和衷共济,达到双赢。加强各方面的交流合作,互相支持,至少不相互拆台,背后捣鬼。欧盟就是从经济一体化开始的。
还有,统一的形式很多,“一国两制” 实际不大像统一,那只是暂时办法,《基本法》规定,“一国两制”也只是“50年不变”,50年后呢?从长远看,联邦、邦联都可考虑,可以两岸全民讨论,想出更好的大家都能接受的办法。我不大懂,不再饶舌。
另外,假如一时谈不拢,也应消除敌对气氛,要像个同胞兄弟的样子,不可再伤感情,水到渠成总会实现的。
想到这些,很不成熟,偏颇更难免,欢迎指正。谩骂也欢迎,不过最好数落个一二三,像前面举的那位匿名先生,除了脏话什么内容也没有,令人摸不着头脑。
2011.9.15 于岷江畔
作者惠寄 转载请注明出处
Friday, September 23, 2011
来源:[
http://www.guancha.org
]《观察》文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