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因此,中共政府不喜欢用各国对移民的标准化名词,比如用华裔美国人(Chinese American)来称呼在美华人,而喜欢用美籍华人(Chinese with American Citizenship)、乃至“海外华人(Overseas Chinese)”名之。华裔美国人的内涵是这些移民虽然有外国背景但已经归化美国,是美国公民,所谓华裔无非其本人或父祖辈的出身地而已,归化美国时他们都已宣誓效忠于美国。而美籍华人一语则强调,即便他已入美国国籍、宣誓效忠美国,但他永远是个中国人。与“海外华人”相对应的是“祖国母亲”,其效忠对象是统治中华民族群居之地的政权——北京政府。
但社会化过程在移居国完成的第二代与第三代移民就不一样了。他们当中许多人已不能熟练地使用母语,比如会听、会说但不会写,他们在所居国形成的价值观注定使他们不喜欢中国大陆那一套。许多华人家长交流的经验是:在孩子12-15岁以前带他们回国,孩子们会很高兴;但过了这年龄,想带他们回去很困难。 “第二代”不喜欢中国的理由有许多,比如脏,尤其是祖父母辈在小城镇与农村的,连个干净的厕所都没有;比如中国人的不排队,不礼貌;比如公共交通的混乱。有的第二代回去参加夏令营后谈体验,说“我知道什么叫集中营了”。大多“心系祖国”的父母辈在教育子女“爱国”时,可能会遇到子女的顶撞:“I’m an American, not a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