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云南铬渣污染源头现“死亡村” 村民生吃臭虫治病 [打印本页]

作者: 电驴门    时间: 2011-8-16 10:12     标题: 云南铬渣污染源头现“死亡村” 村民生吃臭虫治病

近日媒体报道“云南曲靖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5000多吨工业废料铬渣非法倾倒污染珠江源南盘江”引发关注。13日晚间,曲靖市发布新闻通报对此做出正面回应,承认“铬渣污染事件”。图为8月14日,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位于化工厂最近的兴隆村是远近闻名的“死亡村”,据村民说,该村每年至少有6至7人死于癌症。患肺癌晚期的王建有依照偏方每天要生吃50多只臭虫来缓解病痛。
引发事件的帖子称:云南曲靖有5000吨铬渣倒入水库,致使水库致命六价铬超标2000倍。事后云南将30万立方米受污染水,铺设管道排入珠江源头南盘江。而曲靖官方则称,经过调查,不存在铬渣直接倾倒进南盘江和水库的情况。8月14日,由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组成的专家组来到曲靖铬废料非法倾倒点进行取样调查,以判定南盘江水系是否被污染。图为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的铬渣堆放场。
8月14日,记者来到云南省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对“铬渣污染事件”进行了采访时,获得了另一个消息:在该化工厂后门一个露天铬渣堆放处堆放有28.84万吨铬渣,这个堆放处距南盘江只有一条土路之隔。而如此庞大数量的铬渣堆,不论是搬运或者是处理都将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图为化工厂内处理铬渣后的污水。
 
云南省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左国荣告诉记者,这个露天堆放点堆放的铬渣共有28.84万吨,是前任经营者在1989年至2003年间累积遗留下的。以前的处理方式主要是在底下铺好防渗层,再在铬渣堆上盖上一层土。现在他们正在对堆放点进行拦护墙加高工程和防雨工程。8月14日,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化工厂内堆放成山的铬渣堆。
记者在现场看到,露天堆放点堆放着两座山高的铬渣,其中一座铬渣山已被挖开,一群工人正忙着盖石棉瓦房,人工给铬渣山制作雨衣。旁边的一座铬渣山则依然保留原状,铬渣堆上覆盖有一层厚厚的红土,并种有不少桉树。图为8工人为脚下的这28万多吨铬渣“盖房”,这些铬渣紧邻珠江上游的南盘江。
8月14日,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工人为脚下的这28万多吨铬渣“盖房”,这些铬渣紧邻珠江上游的南盘江。
8月14日,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工厂边的南盘江水呈墨黑色。
8月14日,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被非法堆放铬渣的地方土壤变灰白,植物枯黄。
 
 

作者: abo00927    时间: 2011-8-16 10:23

杀!地方政府腐败黑心无耻!再猛烈些,迟早要亡,来早点。。。。。
作者: dataoge    时间: 2011-8-16 10:24

痛心啦,国家怎么这样呢
作者: 無恥下流    时间: 2011-8-16 10:49     标题: 云南数十万吨毒铬渣临江堆放二十年

核心提示:央视调查发现,云南倾倒铬渣企业在当地露天存放铬渣堆已经超过20年,长期未进行无害处理,铬渣堆最大时有28万吨,目前仍有10多万吨待处理,铬渣堆距珠江源南盘江仅数米。同时发现,政府通报倾倒铬渣事件晚于发现时间2个月,官方称通报按既定程序,否认瞒报。

央视8月15日《共同关注》节目播出“云南企业非法倾倒铬查饮用水库严重受威胁”,以下为文字实录:

主持人:我们接下来要关注的是发展在云南曲靖的铬废渣污染事件,这个事情由于是发生在了珠江上游南盘江附近的云南曲靖市,所以这个地理位置是备受人们的关注。从已经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产生铬废渣的是位于曲靖市陆良县的陆良化业有限公司,是在司机倾倒废渣的途中,最后是倒在了三个地方,包括越州镇,茨营乡和三宝镇。在今天曲靖市人民政府在它的官方政府挂出了一则通告,我们来看看通告的主要内容。

东方时空:云南曲靖铬渣污染事件

第一个倾倒的废料一共是有140余车,总共是5222吨,其中在越州镇被倾倒了100余车,茨营乡1车,三宝镇40车。污染的水体大概是4万立方米,这4万立方米的水,根据记者的调查主要集中在了越州镇被污染的叉冲水库,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叉冲水库这样的一张照片。直接的后果是77只牲畜死亡,但是没有人员伤亡的现象,具体的情况我们来看看记者在现场的调查。

解说:今天记者来到非法倾倒铬渣的地方,云南曲靖麒麟区的三宝镇张家营村,这里距离南盘江只有4公里左右,据了解当时在这个倾倒点一共发现500吨左右的铬废渣,直到现在还能在这个小水塘边看到铬废渣留下的痕迹。

陆国良(张家营村村委会主任):就是当时水浸泡过的,当时他拉来的铬渣,水溶干了以后,就像那个有点黄色那种了。

记者:现在这个地方还是有点毒性存在的吧?

陆国良:现在是那个水浸透的地方还有一点。

解说:这位村委会主任说,在附近的一座山上,还发现了大量随意倾倒的铬渣废料,数量达到了4000多吨。

记者:这是就是一个最大的铬渣倾倒点,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这个地方已经经过了处理,在这条路上,沿着这个山岭一共有11个这样的堆放点,每隔几十米就有这样一个。来到这个倾倒点,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现场也是经过处理了,但是,现在我们还是可以明显的看到,这里已经有几颗树枝完全的枯死了。

解说:沿着山路往前,每隔一段路,我们就能看到倾倒废渣的痕迹。

记者:这里就是900多米倾倒铬渣废料的最后一个倾倒点,但是这个倾倒点和其他地方不同的是,我们可以看一下,这里是一个山沟。雨水在这里经过汇集以后,可以把这个废渣直接冲刷到下游的叉冲河水库,所以说这个倾倒点的铬渣废料直接对水库的水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这个水库的设计总容量是9万立方,但是受污染的水一共有4万立方,现在我们可以顺着我左手的方向看一下,受污染的水流沿着这条山沟穿过树林以后,留到这里的。

杨树先(曲靖市环境保护局局长):这里又属于一个病险水库,这个病险水库一旦暴雨下来以后,如果我们不把水抽走,溃坝以后,连泥带水就冲到下游的将要启用的八万人的饮用水源的这个水库里面。

解说:这起非法倾倒铬渣事件又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村民杨石换和包小双告诉记者,今年6月11日他们家中放养的羊在村子旁的一个水塘饮水回家后,一头接一头的死,让他们心里既着急,又难酬。

杨石换:接连就东死一个,西死一个,第一天早上(死了)14个,第二天早上(死了)15个,后面就三个四个五个六个接连死。

解说:事情发生后,村委会主任陆国良赶紧向上级反映,经过化验,这些肥料全部为含有剧毒物质的铬渣,目前铬渣废料的来源云南省陆良化工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化工厂已全面停工整顿。倾倒废渣的两人已被依法逮捕,事件仍在进一步处理中。

十万吨铬废渣露天堆放 距离南盘江仅4至5米

主持人:昨天由国家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一行4人组成的一个专家组已经抵达了曲靖,对这次铬污染的事件来进行进一步的调查,相关的调查的结果,我们马上来连线本台正在曲靖采访的记者刘文杰。文杰,现在专家的调查有没有更新的结果?

刘文杰:主持人是这样的,现在专家的调查结果还没有出来,水利部专家是14号上午到曲靖的,由珠江委员会派出的4名专业人员组成的调查组,昨天他们对清道铬渣的清道点的水质和土质进行了检测和取样,今天上午他们又到和平化工公司进行取样调查,但是调查组是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的,我们也是通过很多途径才了解到了他们的一些动向,具体的监测结果,我们还会追踪报道的。

主持人:文杰,今天你也已经去了产生铬渣的云南省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在那儿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情况?

刘文杰:是这样的,在化工公司的厂区里面,有一间仓库是作为铬渣中转堆放的一个点,厂区的负责说在厂区里面的这个堆放点,有几千吨的铬渣堆放是在生产过程要反复使用的,而在厂区的外面有一个露天的堆放点,厂区的姓汤负责人给我们介绍,在这个堆放点,堆放最多的时候,有28.84万吨的铬渣堆料,是从建厂投产,从1989年就开始堆放的。

在2007年的时候,这个厂子建成了一个无害化的处理,年处理有2万多吨的处理装置,这几年总共处理了10万吨左右的铬渣,目前堆放的还有十多万吨,就在厂区外面,露天堆放的目前还有十多万吨,在这十多万吨中,包括从这次倾倒点回收回来的9千多吨铬渣,为什么说这次回来的是9千多吨呢,是因为当时听到的是5千多吨,在回收的时候,是连同倾倒点受污染的土壤一起回收回来的,所以数量比倾倒的时候的数量要多一点。

主持人:也就是说现在在厂区的外面,还有十多万吨的铬废渣是在露天堆放的,有特殊的保护的措施吗?据你的观察。

刘文杰:我们到的时候,看到现场的情况,是一些工人正在对露天堆放的铬渣就石棉瓦进行覆盖,现在已经快完工了,据我们了解的情况,在之前是没有采取任何遮挡的措施,包括堆放点的围墙也是没有的,而这个堆放点距离南盘江中间也就是一条土路相隔绝,就是四五米的距离,由于这个堆放点是露天的,而且堆放的时间特别长,现在堆放的是像个小山坡那样的,是往下面斜的,也就是临着南盘江的方向是倾斜下去的,之前没有进行任何的遮挡,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情况是有一个1米多高的围墙是拦了起来,而且上面用石棉瓦进行了覆盖处理。

曲靖环保局长回应铬污染事件瞒报质疑

主持人:从记者的调查来看,这个事情,司机最早开始倾倒发生在了4月份,被发现是在6月份,但是等到公众得到了曲靖市政府的明确公告的时候,已经是8月份了,为什么事隔两个月才公开,我们也专门查了一下文件,发现在今年的4月18号,环保部就发布了一个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这个办法当中把突发的环境事件分成四个等级,第一、第二等级就是特别重大和重大的等级,必须在两个小时之内就向本级的政府,以及省环保部门来进行通报,三级和四级就是较大和一般的,是在4个小时之内向本级政府来报告。

这里还有一个特别的说明,就是当你无法来判断,到底是什么级别的时候,只要是涉及到了重金属污染,或者是类金属污染,就按照一级、二级来汇报,也就是两个小时之内向本级政府和省环保部门来进行一个汇报,那么曲靖市的这个事件当中,到底是如何一个汇报的程序,而且为什么在两个月之后,公众才得以知道相关的情形?

记者:经过你们的调查,能确定这个污染事件属于几类分级吗?

杨树先(曲靖市环保局局长):按照非法倾倒铬渣污染事件,当时按的分级是属于四级。

记者:我看突发事件的信息报告办法里有一条,就说了涉及到重金属,或者是类金属污染,如果涉及到这种情况的话,你必须按照一级或者二级的情况,进行上报,那你们没有根据这个来报吗?

杨树先:我们当时也是根据这个,当时根据这个情况之后,分级分类管理应急预案那个档次,因为当天没被确定,第二天确定以后,因为经过那个化验分析以后,才确定是铬渣,才进行了报告,但是从什么地方出现的铬渣污染因子还没有找到以后,就没有报告,我们查清楚污染因子以后,确定了以后,我们才报告。

记者:那等于是从当天下午17点接到这个事,到第二天去报告大概是多长时间呢?

杨树先:13号的上午9点钟就报告了。

记者:其实现在大家还有一个疑问,其实我们等于在6月13号的时候,已经向省级的环保部门进行了报告,但为什么我们在8月13号的时候,外界的人才知道这个信息呢?你不觉得这两个月的时间有点长了吗?

杨树先:这个时间有这么一个原因了,由于情况比较紧急,市级环保部门都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帮助处置污染源这个工作上面去了,我们当时想的就是两点,一没有对人员造成伤亡,二、一个没有对水体造成污染,所以就建议这个事件就没有及时的向社会通报。当时对污染的两个乡镇以后,这是通报过了,这是我们工作中存在的失误,我们通过这个事件之后,今后我们吸取这方面的教训,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记者:我们也查到一些资料,就是在2007年5月1号的时候,环保部也出台了一个就是铬渣污染技术处理规范,咱们平时对于相关的生产企业,铬渣的处理是怎么进行监管的呢?

杨树先:当地环保部门,包括我们都是定期的进行检查,这个事故发生主要就是企业,因为它当时处理这个铬渣以后,这个项目已经列为国家的重要项目,就是每年要处理在2万吨左右,下这个任务以后,这个任务完不成以后,他们就认为可能会对他们进行处罚,他们就在这个时候,非法的就善自对外运输了,按照运输的条件以后,一、要向环保部门报告,原先这几条当中他们是办了,后来他们就没有跟踪了,所以我们在这个定性当中是非法的。

记者:那您说的这个没有跟踪,是厂家没有跟踪,还是咱们厂家环保部门没有跟踪呢?

杨树先:厂家也没有跟踪,他们没有给我们报告,所以我们就不知道这个事,如果是给我们报告以后,我们是绝对不允许他外运的。

记者:他不报告,我们就不去看吗?
作者: figotang    时间: 2011-8-16 19: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qdpan    时间: 2011-8-16 19:39     标题: 在2007年5月1号的时候,环保部也出台了一个就是铬渣污染技术处理规范

天朝纸面上的法律有多少真正落实的
作者: yfzm001    时间: 2011-8-16 19:41

看的真是让人心寒!
作者: 电驴门    时间: 2011-8-16 20:08

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化,怪病越来越多,这片土地已难以让百姓生存下去。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