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申请加精)“余含泪”劝告质疑高铁的刁民
[打印本页]
作者:
nannv
时间:
2011-7-27 18:47
标题:
(申请加精)“余含泪”劝告质疑高铁的刁民
“余含泪”劝告质疑高铁的刁民
昨日,从海外一些媒体上看到,大陆网民正在质疑发生在温州境内的动车追尾事件;更有著名评论家李承鹏、五岳散人等对一向以勤奋踏实认真负责的中国铁道部发难,说中铁三局为销毁证据而掩埋车厢。在向来用事实说话的《新闻联播》中我们看到,铁道部新闻发言人严正澄清说掩埋车厢只是为吊车腾空间,但李承鹏这个东西不识好歹,旋即又更新微博,对铁路部门极尽质疑否定之能事。由此,那些已经很长时间找不到反 华借口的媒体又开始进行反 华宣传了,污蔑性的说法有四点:
1、中国政 府一直强调高铁技术不是山寨货,乃国际首创,掩埋是为了保护知识产权,是最高级别的国家机密;
2、官方一贯做法,草菅人命以掩盖利益集团的罪恶,最后仍然会以众志成城抢险救人的方式白事变颂歌,真相终究遥不可及;
3、谁敢进一步揭露追究或煽动网民情绪,必遭跨 省喝茶;
4、难道搞清事故真相就能使中国民 主了吗?
为此,我要含泪向这些质疑刁民作如下劝告——
你们所感受的亲朋好友在这次事故中遇难的悲痛,全国人民都感同身受。十三亿人民在同一时间段收看CCAV,心痛三分钟,这肯定是继抗震救灾抗各种救各种之后人类历史上又一次浩大、沉痛的生命援救了。在事故发生后的次日,一位佛学大师对我说,有十几亿人扶持着,这些遇难同胞们早就成了浮云,会一直护佑中国高铁;我想,等你们乘坐了高铁之后才会明白中国的强大,小事故小错误也都成了神马。
动车追尾的事故,当然必须追究,那个疲劳驾驶的司机和上海铁路局的相关责任人以及万恶的雷雨天气,必须受到法律严惩。我现在想不出在目前这种情况下,还有什么“有关部门”胆敢包庇这些人。你们网上发帖所说的那些铁路部门贪污腐败以及高铁技术不成熟等问题,其实早已是中央政府密切关注的事了。但是,处理这些问题需要有一个过程。
因为,无论怎么说,高铁技术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这完全是中国人民通过自己的劳动和智慧研究出来的,不存在什么山寨德国、日本技术的荒谬说法。当然一项新技术刚开始应用时都会有或这或那的小问题,比如美国航天飞机坠毁、前苏联核电站核泄露污染,但这有多方面原因,不能仅仅从一个角度来论定。已经有好几位国际国内的高铁技术专家说,高铁技术发展正处在起步阶段,理论和实践上都会有些小瑕疵的,哪怕是拥有世界先进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
有了这个主因,再追究动车追尾真相等问题,就麻烦得多了,需要较长时间的现场勘查和科学讨论,而且要经得起国际同等级智商网民的推敲。我希望有关方面能从相关技术方面对此次事故做出最科学最正确的定论,以便回击那些对高铁技术质疑的刁民和挽回人民群众对国产的信心。但在目前,不能急躁,因为还有更危急的事。
三峡大坝的问题是悬在几十万人头上的凶剑,南海局势风起云涌牵涉到国家领土完整的大事也急不可待,全国上上下下所有的力量还在气喘吁吁地忙于唱红歌和为遇难同胞默哀,进京的进京,跨省的跨省,人口大幅流动,一切都处于临时状态,因此确实很难腾出手来彻查事故真相等问题。我想,你们一定是识大体、明大理的人,先让大家把最要紧的红歌唱完,怎么样?
你们自从中铁三局掩埋列车头以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一向为人民服务的政 府部门,不但伤了在现场调查事故的专家组们的心,而且也给你们共同的祖国母亲带来了许多麻烦。中国,正是由于有了你们这些不但不配合还常常说三道四的刁民,才造成了事故真相一再被弯曲炒作,刻意制造人民与政 府的对立情绪 。你们一定不会否认,事故发生后,无论是中国的各级政 府、军队、医生,还是全国各地民众,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帮助受伤乘客及其家属,这样才把伤亡率降到了最低。因此,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可以集中全国力量办大事,就像大家唱红歌一样,近来高唱祖国好、共 产 党好的歌声多么令人感动。只有当这些里里外外的多重力量不受干扰的集合在一起共同合唱,才能把今后十分艰巨的任务一步步完成。因此,你们要做的是以主人的身份使这种动人的气氛保持下去,避免横生枝节。一些对中国历来不怀好意的人,正天天等着我们做错一点什么呢。
作者:
yujiefish
时间:
2011-7-27 19:49
我是五毛,对于这种丧心病狂草菅人命的行为,我希望广大p民能理性看待
作者:
herbertchame
时间:
2011-7-27 19:49
顶!居然是沙发!
作者:
XIAOGIGI
时间:
2011-7-27 22:07
这个老狗日的东西说的是人话吗,人既然可以无耻到这样的地步我 呸~!
作者:
zcn
时间:
2011-7-28 04:30
你妈个逼!宣布无生命迹象后又救出活的,事故原因还没查清就又恢复运营了,这是拿人命开玩笑,你家里没死人吧?你家里人马上就都死光,雷劈死!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