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探针:大陆禁品,香港照单全收
[打印本页]
作者:
红灯记
时间:
2011-7-21 12:38
标题:
探针:大陆禁品,香港照单全收
大陆禁品比如三聚氰胺、瘦肉精、苏丹红、孔雀石绿之类,凡是禁而不绝的都不是好东西,但凡是大陆禁而绝之的一般都是好东西,香港可参照这一定律,照单全收大陆禁品。
仅举一例,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公民教育破天荒进入党的文献,这是历史进步。于是百多名学者和中小学教师集思广益,历时近三年,联合编撰了全套八册公民课教材《新公民读本》,内容颇符合普世价值。关于公民道德,有仁爱、宽容、感恩、友谊、尚礼、诚信、责任、尊严、合作等;关于公民价值观,有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治、正义、和平、爱国、追求真理等;关于公民知识,有民主政治、国家与政府、政党制度、司法公正、社会公共生活、公民权利和义务等;关于公民责任,有参与选举、处理纠纷、维护权益、组织公共活动、向责任部门个别媒体反映问题和提出批评建议等。
殊不知,这套教材去年刚在几个小学试用,旋即被禁,出版社被勒令停止发行,已发行的必须收回,上百名教育工作者几年的心血付诸东流。
叶公好龙之当朝统治者,刚履新时也疾呼“依法治国”并加注释即是“依宪治国”,孰料当家才知柴米贵,原来只要保留这个制度,就不能依法治国,于是转而誓言“维护基本制度”了。公民教育亦复如是,要一党专制就不能要公民。譬如那套教材里“政府的职责”、“政府为甚么收税”、“新闻舆论的力量”、“维护公正”、“走近民主”这些重大主题,都和现存“基本制度”水火不相容。
中国清末酝酿君主立宪时,已把先进国家公民教育若干经验列入“修身课”,民国成立,蔡元培任教育总长,又增加了“公民须知”和“中国法制大全”课程。一九二三年,更以公民课代替了修身课。及至北伐胜利,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军政期”结束,蒋介石政权宣称为配合“训政期”,将公民课和三民主义课结合,称之为“党义课”,以党化教育取代公民教育,却遭到胡适为首的自由知识分子的强烈反对。当时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的董事长任鸿隽撰文一针见血:“教育是以人为本位的,党是以组织为本位的。因为有了党化,必定是没了教育;反过来说,要有教育,必定要除去党化。”
当年国民党在泛社会抵制之下,很快又恢复了公民课。共产党则反过来,明明自己党代会通过“加强公民意识教育”,转头蓦然觉得不对路,就硬生生把《新公民读本》教材禁了。
还好,有个一国两制的香港,特区政府何须另立炉灶,省下“国民教育科”这笔公帑,干脆把大陆版公民教育课本照单全收,足矣。
孔捷生
逢周一、四刊出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