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20110713 • 天道公論(前編)
● 7月13日是陽曆年的第194天(閏年是195天),離一年的結束還有171天。
【精選大事件】
● 前16年7月13日 :漢成帝立趙飛燕為皇后。
● 1402年7月13日 :朱棣以“清君側”為名,率兵攻破南京金川門,佔領南京。
● 1793年7月13日 :法國大革命時期雅各賓派的領導人之一馬拉在家裏的浴缸中被女刺客夏綠蒂•科黛刺殺身亡。
● 1863年7月13日 :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反對徵兵制的紐約工人發生暴動,在三天的混亂中約有一千人遭殺害。
● 1878年7月13日 :歐洲列強和奧斯曼帝國簽訂《柏林條約》,巴爾幹半島的塞爾維亞、黑山和羅馬尼亞獲得完全獨立。
● 1881年7月13日 :濟南教案發生。
ffice:smarttags" />
濼源書院師生發出揭帖,要求收回房屋。傳教士向美國公使報告,謊稱教堂已被拆毀,要求賠償。
美使館派參贊到濟南向地方官要脅,以退還原房價和賠款結案。
● 1900年7月13日 :盛宣懷出賣粵漢鐵路權利。
● 1900年7月13日 :八國聯軍砲轟天津。 - 見[ 歷史詳解 ]
清光緒二十六年(庚子年),義和團打著「扶清滅洋」的旗號四處掠殺,導致日本使館書記杉山彬及德國公使克林德都成了刀下冤魂。
此舉引發了英、俄、德、法、日、美、義、奧等國公憤而組成八國聯軍,旋於八十三年前(西元1900年)的今天正式炮轟天津。
積弱的清廷自然無法抵擋此一銳勢,次年,遂被迫簽訂了一份幾乎令中國陷於萬劫不復的「辛醜和約」:
除賠償白銀四憶五千萬兩外,還必須拆毀炮臺,改訂通商條約,幾乎將整個國民經濟和國防控制權交給外人,國家從此淪入「次殖民地」困境。
而引燃這場空前浩劫的罪魁,義和團固然難辭其咎,但真正的禍源,卻是那曾經垂簾聽政卅四載而誤盡蒼生的慈禧太后那拉氏。
事變之後,慈禧非但不引咎下臺,反而還發表一篇「矯詔」強辯道:
「予最恨人言庚子事。予乃最聰明之人。嘗聞人言英女工維多利亞事,彼於世界關係,殆不及予之半。……我國大事,皆予獨裁……?
庚子以前,予之名譽甚佳,海內晏然,不料有拳匪之亂,為夢想所不及。綜計生平謬誤,即此一舉……予之名譽,遂隳於一旦。
此事由於前無主意,鑄此大錯,誤信端王,皆為彼一人所害也。」
既然從政犯錯便應改進;但慈禧仍力圖狡辯至此,以是民國之肇建遂有厚望焉。
● 1904年7月13日 :西伯利亞鐵路竣工。 - 見[ 歷史詳解 ]
● 1908年7月13日 :第4次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倫敦開幕,游泳比賽首次亮相。
第4次奧林匹克大會在英國倫敦市郊的新運動場舉行開幕儀式,共有來自21個國家、2059位選手參加,盛況空前,
並且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上舉行首次游泳比賽。南非選手歐卡以10秒8首次打破11秒的紀錄而勇奪100公尺冠軍。
● 1919年7月13日 :英國飛艇往返飛越大西洋成功。 - 見[ 歷史詳解 ]
● 1924年7月13日 :反帝運動大聯盟成立。
● 1927年7月13日 :中國共產黨宣佈退出中華民國國民政府。 - [臺灣官方如實報導] -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 1930年7月13日 :第一屆世界盃足球賽在烏拉圭蒙德維的亞開幕。
1930年烏拉圭以國慶一百周年和兩年前奪得冠軍的理由成為第一屆世界盃賽的東道主,最終他們如願以償地成為冠軍。
● 1934年7月13日 :黨衛軍頭目海因裏希•希姆萊接管集中營(1934年) - 見[ 歷史詳解 ]
● 1936年7月13日 :蔣介石下令將陳濟棠免職,以餘漢謀取代之。兩廣事變結束。- [臺灣官方如實報導]
14日,餘漢謀在江西大餘宣誓就職,回師韶關,通電限陳濟棠24小時內離粵。
15日,陳濟棠部主力集中于英德、軍田,與餘漢謀部對峙。17日,陳濟棠即告失敗,於18日下野赴香港。
20日,李宗仁、白崇禧派黃旭初飛抵廬山,與蔣介石談甯桂合作。至此,兩廣事變即告結束。
● 1943年7月13日 :歷史上最大的戰車戰。
德軍與俄軍在俄國前線基地的庫斯克一地,展開空前的坦克大對決。
德軍在一週前的5日早上,開始對位在基輔與莫斯科之間的庫斯克進行激烈攻擊;這次作戰,大約動員五十萬名以上軍隊及一千輛戰車。
在戰線北部前進約二十五公里後,由毛德爾將軍所率領的德國第九軍遭到俄軍的強烈抵抗與反擊,在7日中止前進;
此外,在南部由曼秀塔因所率領的戰車隊,10日占領要塞具伯昂。
因為德軍的猛烈攻擊,使得俄國自11日起開始進行總反攻的行動;
俄國第五裝甲軍與德國第四裝甲軍在大草原地區上,展開了一場最大的坦克車大對決,德兵稱之為「洗血澡」。
為增援西西里島作戰,希特勒在下令中止庫斯克作戰,俄軍乃趁此機會轉守為攻,自16日起,將逐漸後退的德軍逼退到聶伯河西岸。
到28日為止,德俄二軍在十八天的戰鬥中一共出動二百萬軍隊,及超過四千輛的戰車,戰鬥機更高達四千架;
俄軍雖然損失重大,但是卻使俄軍從此掌握東部戰線的主導權。
● 1946年7月13日 :國共內戰:中共軍隊粟裕部在江蘇中部同國民政府軍展開激戰,史稱“蘇中七戰七捷”。 - [臺灣官方如實報導]
● 1947年7月13日 :美國發現一批恐龍化石。 - [壟斷的環境下~必然生長出~有違天道的‘異類’~卻終難逃覆滅下場!~]
紐約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一隊人發現了兩億年前生活在美洲的第一批美國爬行恐龍遺骸完整骨骼。
這種“恐龍的真正前身”被形容成小而兇猛的食肉動物。大約3--4英尺長,不小於一隻雞,不大於一匹馬。
他們與其後代1億年後遊蕩在地球上的40噸重的霸王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 1949年7月13日 :羅馬教宗召告世界「排除共產主義者」。- [兲朝就無此麻煩~ 儒釋道天主基督伊斯蘭~皆唱紅歌!~萬佛朝宗!~]
梵蒂岡下令宣佈把所有信奉和講授共產主義學說的天主教徒逐出教會,並拒絕為“自覺並任意地”支持共產黨活動的人舉行聖禮。
由於教宗布斯十二世在1918至29年之間曾經以梵蒂崗大使的名義居住在柏林,親眼目睹德國共產主義者的暴戾行為。
此後便認為馬克斯主義是天主教的世界大敵。羅馬教皇廳聖務院對全世界的天主教徒宣佈,完全排除「為共產主義反基督教唯物思想做辯護」。
並且指神明拒絕為「自願加入共產黨、或支持共產黨,製作及其缺乏思想之活動的書籍者」洗禮、舉行婚禮和臨終塗香油等七種天主教儀式。
● 1949年7月13日 :臺灣澎湖發生澎湖七一三事件,該事件被喻為“外省人的二二八”。 - [臺灣官方如實報導]
● 1953年7月13日 :中國人民志願軍在金城附近向韓國軍隊發起進攻,金城戰役爆發。- [臺灣官方如實報導]
● 1956年7月13日 :大陸第一批解放牌汽車試製成功。
● 1967年7月13日 :香港大旱,政府宣佈制水,隔日供水四小時。- [臺灣官方如實報導] - [應該向大陸學習~提高水費~。]
● 1969年7月13日 :巴西聖保羅電視臺被恐怖分子炸毀。- [CCAV ~炸起來更容易些~ 本身根基就不穩。]
● 1978年7月13日 :中國宣佈停止向阿爾巴尼亞提供一切技術和經濟援助。- [狗日的!~國內餓死多少人了? 現在才停止!]
● 1979年7月13日 :臺北化學品爆炸。- [臺灣官方如實報導] - [大陸僅僅~煙花爆竹~作坊爆炸~就破紀錄了。你見過如實報導?]
臺北市撫遠街曄星實業公司發生化學品大爆炸,造成十八人死亡,五十九人受傷慘劇。
● 1984年7月13日 :委內瑞拉中西部埃爾薩爾村遭到幾大群非洲蜂的襲擊。不少人受傷,成百的牲畜死亡。
● 1985年7月13日 :美國費城和英國倫敦舉行四海一家演唱會。 - 見[ 歷史詳解 ] - [慶倖~ 中國紅十字會未參加!~]
美國費城和英國倫敦同時舉行為非洲饑民募款的四海一家演唱會,並作世界性衛星實況轉撥,為非洲饑荒難民籌款超過7000萬美元。
● 1998年7月13日 :日本首相橋本龍太郎因自民黨在參議院選舉中慘敗而辭職。 - 見[ 歷史詳解 ]
● 1998年7月13日 :大陸首例電腦駭客事件發生。 - 見[ 歷史詳解 ]
● 1998年7月13日 :聯合國秘書處撤銷中華民國席次部分內容。- [臺灣官方如實報導]
聯合國秘書處發布布吉納法索等11國提案,撤銷2758號決議案有關排除中華民國席次部分內容,要求正視兩岸分治事實。
● 1998年7月13日 :我政府 尋求代表2180萬人民加入聯合國。- [臺灣官方如實報導] - [尋求代表 – 看人家的立場!~]
我政府明確宣佈「不再聲稱代表全中國,而只尋求代表2180萬人民」入聯國。
● 2005年7月13日 :臺灣頭號通緝犯張錫銘落網。- [臺灣官方如實報導]
● 2006年7月13日 :河南安陽殷墟申報世界文化遺産取得成功,成為中國第23個世界文化遺産保護地。[千年曆史看河南!~]
【歷史上的今天】20110713 • 天道公論(後編)
【 出生 】:
●前100年7月13日 :愷撒大帝,羅馬共和國末期傑出的軍事統帥、政治家。(前44年去世)- [當之無愧的~偉人!~]
● 1950年7月13日 :馬英九,中華民國現任總統。- [九哥~ 好樣的!~ 大陸人民支持你!~]
● 1965年7月13日 :中森明菜,日本歌手。
[現在的年輕人可能覺得很陌生,曾經是七八十年代名噪一時的日本明星,在大陸和香港臺灣都有一定的知名度,
當年~許冠傑曾在<日本娃娃>的歌詞里特別點出了她的名字:~‘有地是中森明菜~嘸喺呀講假~ 趣怪又特別~直頭日本話~’…]
【 逝世 】:
● 884年7月13日 :黃巢,唐朝農民起義領袖。(-)- [操!~雖然厭惡張藝謀,但還是想起了‘滿城盡帶黃金甲’…]
● 1793年7月13日 :馬拉,法國大革命時期雅各賓派主要領導人之一。(-1743年)- [最早認識你~也就是從那幅名畫!~]
● 1954年7月13日 :雅克•布蘭德伯格,玻璃紙發明人。(-)
●
●⊙○ 2010年 【 噴 嚏 圖 掛 】 回 顧 ○⊙●
●中国式生物工程技术
黑龙江五常大米被认为是最好的国产大米之一,价格远远高于普通大米。其中,五常稻花香更是只有五常才能生长出的一个水稻品种。但在西安粮油批发交易
市场却随时“生产”着五常长粒香和五常稻花香:把医用输液管直接插进封闭空间的普通大米堆,向里面输入香精。
●全国各大城市舒适生活的月薪标准,大家觉得准吗?(注意:是舒适生活水准。)
●美国加州南部一城市上万人在火车铁轨沿线站成排,背对着经过的火车,脱裤子露出屁股。这是当地一年一度的特色盛会。这项活动最早是从1979年开始的,过去30年,参加这项露屁股活动的人数一年比一年多。不论是当地居民或是到访游客,受到鼓励,都会脱裤子轻松一下。
●文化部一纸禁令 久游、蓝港、智艺纷纷道歉
【 每 日 一 英 語 】
Now I find myself in a world which for me is worse than death.
A world in which there is no place for me.
现在我发现自己活在一个比死还要痛苦的世界,一个无我容身之处的世界。
【 每 日 一 宋 詞 】
【 每 日 一 文 物 】
【 每 日 一 元 曲 】
【 每 日 一 古 文 】
[ 注 ]:
1.跣 xian 上聲:光著<腳>。 2.抉 jue 陽平:剔出/剜出。<~ 擇>。 3.匏 pao 陽平:<~ 瓜>類似水瓢。(資深色狼)
【 每 日 一 笑 談 】
【 每 日 一 專 輯 】
【 每 日 一 截 圖 】
【 每 日 一 桌 面 】
⊙ PLAYBOY精品
【 每 日 一 命 理 】
【7月12日出生的人】精明的投機者
這天出生的人如果遭遇失敗,多半會認爲自己很倒楣,這不但影響到他們的自信心,還注定了以後的悲慘命運。而成功的人則始終認爲幸運之神遲早會來臨,不管現在的處境多麽不順利或是進度緩慢,他們始終滿懷自信和自尊,即使狀況非常不如人意。
這天出生的人多半會從基層做起,如果能夠慢慢升遷,他們也就心滿意足了。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將他們看面是有耐心和意志堅定的登山家,一步步爬上他們的頂峰。但是在這個攻頂的過程中,他們有時候必須和命運之神豪賭一番,或是拿出電腦算計清楚,如此一來,有時甚至可以找到捷徑,一舉成功。命運對這些人賭徒似的行爲也會給予優厚的回饋,例如有些人敢放下一切,移民海外,或是放棄安定的工作轉作生産或與自己完全不相干的新行業。他們膽敢如此肆無忌憚地豪賭,大部分也是因爲他們自認再怎麽賭也不會是輸家。
這天出生的人在擬出計劃或是開始作生意時,通常會全心投入、努力豐收,當然有的時候也會一敗塗地。當面臨財務困難或是任何致命的打擊時,他們的反應多半是放下,然後在別的行業中另起爐竈。他們絕非是那種哭天搶地、叫爹叫娘的人。
作爲
這天出生的人或許會是個忠誠的好友,但是他們卻不會是原諒別人的那種類型;在有些極端的例子中,他們會以一種很惡劣的態度--“當朋友就要當到盡頭,但是現在是盡頭了”,而與好友割席絕交。所以和他們交朋友的人要小心,因爲這天出生的人可沒有太多的時間去浪費在一些表裏不一的朋友身上。
【幸運數字和守護星】:
【健康】:
【建議】:
等待好的時機,這是你最有利的條件。要像只老虎一樣,知道什麽時候潛伏、什麽時候攻擊。付出耐心總會有報償的。當你開始行動時就全力以赴。不怕失敗是你成功的關鍵,別自己詛咒自己。
【名人】:
哈裏遜福特(HarrisonFord)美國電影演員,主要作品有《法櫃奇兵》、《愛國者遊戲》、《迫切的危機》等。
臺灣政治人物郝柏村,曾任參謀總長及行政院長。
日本偶像歌星中森明菜,走紅於80年代。
奈及利亞劇作家索因卡(WoleSoyinka),他的作品對非洲新舊兩代的緊張關係刻畫得極爲細膩深刻,著有《詮釋者》,是非洲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第一人。
弗拉納根神父(FatherFlanagan)羅馬天主教神父他曾爲一些無家可歸和有品行問題的男孩建立了“男孩之家”。
英國房地産企業家和科紀小說作家亞斯特四世(JohnJocobAstorIv),他同時也是輪船渦輪機與腳踏車煞車的發明者,在鐵達尼號沉船事件中喪生。
【塔羅牌】:
大秘儀塔羅牌中最容易被誤解的是第13張牌,也就是“死神”。我們極少依字面意思去解讀,因爲它的積極意義是抛開過去、超越限制並持續成長。所以,這張牌是希望人們能夠避免沮喪、悲觀或憂愁。
【靜思語】:任何事都在改變,即使是從這一秒到下一秒。
【優點】:大膽、目標導向、意志堅定。
【缺點】:易衝動、不輕易原諒、自我否定。
●【歷史詳解】
● 清君侧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燕王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以“清君侧之恶”的名义举兵反抗朝廷,至建文四年朱棣由燕王荣登皇位而结束,历时4年。 就在朱棣攻入南京时,皇宫已是一片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此后,有关惠帝已经出逃的传闻颇多,明成祖对此总是不放心,这件事也几乎成为他的一块心病。数百年来,建文帝的下落也是一桩争讼不决的历史悬案。综合各家说法,主要有“焚死”说和“逃亡”说两种。
一种说法认为建文帝是自焚而死的。据永乐年间修撰的《明太祖实录》中记载,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征战,燕王获得全胜,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6月13日,燕王统领大军开进南京金川门。当燕王军队进入皇宫时,宫中已是一片火海,建文帝也没了踪影。与此同时,建文帝所使用的宝玺也毫无踪影。正史记载建文帝死于宫中的大火中。《太宗实录》卷九记载:“上(即明成祖朱棣)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中,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耶!吾来为扶翼不为善,不意不谅而遽至此乎!’……壬申,备礼葬建
仁宗朱高炽御制长陵后碑也说,建文帝殁后,成祖备以天子礼仪殓葬。成祖后来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中说:没想到建文帝在奸臣的威逼下纵火自杀。但是,太监在火后余烬中多次查找,只找到马皇后与太子朱文奎的遗骸,建文帝是活是亡无从得知。燕王为让天下知建文帝已自焚,曾作有祭文,但其坟墓在什么地方,无人可知。明末崇祯帝就曾说过:想给建文帝上坟,却不知在何处。另一种说法是在南京攻破之时,建文帝曾想自杀,但在其亲信说服下,削发为僧,从地道逃出了皇宫,隐姓埋名,浪迹江湖。明成祖死后,他又回到京城,死后葬于京郊西山。
朱棣登位后,感到生死未卜的建文帝对他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因此多次派心腹大臣到处访问。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的陪同官员中,有不少锦衣卫士,这显然就是用于暗中察访建文帝的。明成祖曾向天下寺院颁布《僧道度牒疏》,将所有僧人名册重新整理,对僧人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调查。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起,还派人以寻访仙人张邋遢为名到处查找,涉及大江南北,前后共20余年。。
● 紐約徵兵暴動
紐約徵兵暴動係發生喺1863年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嘅紐約市嘅一場暴動。7月11號,唔滿意徵兵制嘅好多紐約工人,一齊攻擊北方政府嘅徵兵機構,因為佢哋唔滿意徵兵制度裏面,有錢人可以交300蚊美金之後就可以唔使當兵。另外,暴動嘅另一個主因係好多解放之後嘅黑人同佢哋爭飯碗。呢個暴動之後變成攻擊黑人舖頭,期間大約持續咗4日,先至俾軍警鎮壓,最後約莫120人傷亡。
● 盛宣懷出賣粵漢鐵路權利
● 八國聯軍攻陷天津燒殺搶掠(1900年)
15日,聯軍對津城實行分區佔領。法據西北區,英據西南區,美據東北區,日據東南區。北門外由俄、日兩國軍隊佔領。聯軍仍縱兵行暴,四處縱火。救不勝救,防不勝防,一家被火,延及多家。北門被焚情形為最慘,被燒死者極多。
“每日洋兵串列街巷,攜帶洋槍,三五成群,向各家索取雞鴨、西瓜、雞蛋等物,稍不如意,即開槍轟擊。並搜搶首飾、洋錢、時辰表等件,翻箱倒篋,不堪其擾。稍一阻止,即動手傷人,或竟開槍轟擊。”“各國兵惟俄法兩國兵最強暴,不通情理,德國兵亦甚強橫。”“河東一帶,時有洋兵強姦婦女情事。”“俄人所踞之地,被害特甚,搶掠焚殺,繼以姦淫,居民逃避一空。”
燒殺搶掠持續多天。日軍從鹽運使署搶走200萬兩紋銀。美軍從地下挖掘出幾百萬兩紋銀,可堆成一座30英尺高30英尺寬的銀山。海防公所裏珍藏的藝術珍品及造市廠裏幾百噸存銀均被俄軍搶劫一空。鑄造局價值40萬美元的白銀被美軍全部掠走。俄軍從火藥庫、東局子、營盤等處掠獲300多門火炮和大量彈藥。美軍從南門軍械所內掠獲40門克虜伯炮和新式魯登佛特炮,及數量可觀的小武器、各種口徑的炮彈。日軍從水師營及海關道衙門等處搶掠各種槍支800多支、火炮8門和大批彈藥,搶劫甚至到了最瘋狂的地步,連裝殮死人的棺材,也被聯軍挖刨出來劈碎砸爛。從中尋找金銀首飾。
擁有100萬人口的天津居民,只剩下10萬人。一個參加搶劫的美軍說:“天津如一塊肥肉,肉均刮盡,只餘乾枯之骨矣。千奇百怪,可驚可懼之,殘害、淩辱皆公然出現於世。”
● 西伯利亞鐵路竣工(1904年)
大量的研究論證工作從19世紀中期就開始了,在這些研究的基礎上,1891年決定修建這條鐵路。當年5月首先從符拉迪沃斯托克開始向北破土動工,1892年7月又從切爾亞賓斯克往東修建。建造這條鐵路,俄國人需要克服無數困難:貝加爾湖周圍地區的寬闊河流、陡峭的山坡,西伯利亞東部的永久凍土層,還有嚴寒酷暑,儘管如此,到1898年,這條線路已從伊爾庫次克伸展到了哈巴羅夫斯克。
與此同時,俄國政府同中國協商簽訂了一項條約(1896),讓俄國人修建中東鐵路,這樣經過滿洲以更短的距離,更為直接地將符拉迪沃斯托克和貝加爾湖連接在一起。俄國人修建了1000多個車站,站與站之間距離主要是根據土質而定,但基本上是隔27英里一站。
據信修建橫貫西伯利亞大鐵路是促進西伯利亞增加人口和發展貿易的最好途徑。從1896年到1900年,到遠東旅行的人翻了一番,達到l00萬人,他們中的很多人為打開中國市場起了很大作用。
【歷史詳解】
倫敦奧運會的開幕式上,各代表團按照規定著裝統一,並在各自國旗引導下列隊入場多次地震和火山爆發,使義大利經濟遭到嚴重打擊,不得不放棄奧運會的主辦權。英國倫敦臨時接辦了第四屆奧運會,當時只剩下一年的準備時間。
為了使奧運會如期舉行,英國立即成立了奧運會籌委會,積極進行各方面的準備工作。他們除興建了一座可容納7萬餘觀眾的體育場外,還新造了游泳池和自行車場。會前,籌委會還邀請專家學者為一些專案制訂比賽規則,這對奧運會比賽走向正規化起了積極的作用。
第四屆奧運會於
由於擔任各項比賽的裁判均由主辦國安排,所以多為英國人。他們在執法中偏袒本國選手,引起他國的不滿。如在
馬拉松每年都有許多話題,這年也不例外。由於有王室成員觀看,比賽起點一改再改,最後定在皇家育嬰室窗前,終點在白城運動場,全程42.195公里,這就是今日風靡世界的馬拉松跑正式距離的由來。
倫敦奧運會還首次公佈了各國得獎統計表,它對以後各國進行這方面統計產生了積極影響。
儘管倫敦奧運會歷時6個多月(正式比賽已於
倫敦奧運會上,參加馬拉松賽的運動員正向起點走去皮埃特裏雖然成為賽場的失敗者,但他的進取精神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一位叫彼得的英國主教感慨到:“奧運會重要的不得勝利,而是參與。”
● 英國飛艇往返飛越大西洋成功(1919年)
“R•34號”於
R•34號駐留在米尼奧拉,直到
● 希姆萊接管集中營(1934年)
自1923年的“啤酒店暴動”以來,希姆萊一直是希特勒所信任的助手。從1929年開始,他就掌握著黨衛軍。他當年33歲,是一個目光短淺、而且似乎還是神經脆弱的官僚。他為自己是一個種族主義者而感到驕傲。希姆萊認為自己是希特勒的私人朋友,可直到一個月前,羅姆也是這麼認為的。
希姆萊領導的黨衛軍很適合他們的職責。身穿黑上衣的黨衛軍是精選出來的,是堅定的、死心塌地忠於納粹党的精良武裝。党衛軍經常圍捕那些被送往集中營的人們。現在,他們要對這些人負責到底了。
黨衛軍嚴格保密,慕尼克和柏林城外的6座集中營裏發生的一切將永遠令人難以猜測。從1933年3月開始,納粹政府就不斷把猶太人、共產黨人和其他的國家敵人送往那裏。
納粹黨報《人民觀察》: “要讓每個人都明白,無論是誰,只要他膽敢起來反對國家,就註定要滅亡。”- [中共心照不宣]
● 澎湖七一三事件
澎湖七一三事件是發生在
該事件的導火線是國共內戰後,八千多名的山東省流亡學生在煙台聯合中學校長張敏之帶領下到達澎湖,假馬公國民學校成立「澎湖防衛司令部子弟學校」。
韓鳳儀在澎湖, 既自慮勢力弱小, 而嫉忌李振清之得志, 乃與陳復生密謀, 為李振清製造困擾, 韓所屬之三十九師、士卒寥寥可數, 乃趁機假藉理由, 強迫學生, 編入隊伍, 又復虐待學生, 使之恨李振清, 並從中挑撥, 使李對學生印象惡劣。 因當時澎湖兵源短缺,澎湖防衛司令李振清希望把學生能編入步兵團。由於學生多不願意,導致在
作家王鼎鈞曾說:「國民政府能在台灣立定腳跟,靠兩件大案殺開一條血路,一件二二八事件懾伏了本省人,另一件煙台聯合中學冤案懾伏了外省人。」
事後平反
儘管在台的山東籍政要想為受害者平反,卻受限於當時白色恐怖時期的時空因素,案件也不為外人所知。1997年,由新黨的高惠宇、國民黨的葛雨琴、民進黨的謝聰敏等立委,藍綠聯手提戒嚴時期叛亂及匪諜案件和不當審叛補償條例,被害人與其家屬始得陳冤昭雪。
2007年,民進黨中常會決議建議政府為澎湖七一三事件興建國家紀念碑,同時在澎防部操場,也就是當年開槍鎮壓的地點舉辦紀念會,但初期澎湖縣政府反對立碑,當時國民黨籍的縣長王乾發表示未聽過此事件。
2008年7月,罹難校長張敏之之子張彤與縣長王乾發達成協議,同意縣府提供觀音亭西側海堤興建紀念碑。將由縣府建設局協助指界、定樁,並提供地籍資料,再交由營建署負責施工。隨後於13日在紀念碑預定地舉行紀念會,說明立碑理念,共同見證歷史。
● 英美舉行為非洲饑民募捐音樂會(1985年)
演唱會陣容強大,彙集了歐美眾多一流歌星,包括鮑勃•狄倫、保羅•麥卡特尼、蒂娜•特納、米克•賈格爾、菲爾•柯林斯(他在同一天參加了倫敦和費城兩地的演出)、U2、麥當娜、斯廷厄爾頓•約翰和瓊•貝茲等人。瓊•貝茲在音樂會上面對9萬人說:“80年代的兒童們早安。”接著又說:“這是你們的根本所在,而且是長期所期待著的。”
估計全球有12億人收看了這場音樂會的直播,設在英國和美國的募捐機構的電話都熱得燙手,募捐效果超過了前一陣子歌星們的唱片募捐。
● 日本首相橋本龍太郎辭職(1998年)
13日上午,日本首相官邸前似乎風平浪靜。相比之下,自民黨小淵派、三塚派等事務所前,派閥幹部出出進進,一片繁忙景象。一位元負責政治報導的日本記者稱:橋本在獨自品嘗敗北的苦酒,而自民黨其他幹部則在忙於橋本的後繼人選在正式宣佈辭職的記者招待會上,橋本依然重複著自12日晚以來一直強調的一句話:“(失敗的)一切責任都由我個人承擔”,但他避而不談緣何導致自民黨選舉敗北。
對於以橋本為首的自民黨來說,此次參議院選舉遭此慘敗實在出乎預料。眼下日本外交事務成堆:定於13日、14日兩天訪日的俄羅斯總理基裏延科,已經抵達日本;原定19日起程訪問法國、美國的橋本首相,已經正式表示:“既然已明確下臺,再去訪問,實屬非禮!”,從而取消了訪問行程;至於原定9月份橋本訪俄,自然也化為泡影。
橋本業已宣佈辭職,後繼人選問題成為日本輿論關注的焦點。據悉,為儘量縮短因群龍無首而造成政治外交上的空白,自民黨定於
橋本龍太郎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