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早的学校供餐
据说始于1889年山形县鹤岗町(现在的鹤岗市)私立忠爱小学校。家境贫寒、不带盒饭的孩子很多。建立该校的僧人就提供饭团、烤鱼、咸菜的午餐。大家都很喜悦享用。
学校供餐的历史
为此,忠爱小学还立起“首次开始供餐的学校”的纪念碑。人们都认为供餐对孩子们是天大的好事,逐步推向全国。
这个时期还在使用陶瓷餐具,学校供餐的气氛更接近于在家里吃午饭。
战争开始后,1941年起,食品供应不足,许多学校也不能继续供餐。
1944年对6大都市的小学生实施学校供餐。
1945年战争结束,但粮食缺乏依旧,那时小学6年级孩子的体格就如同现在4年级孩子。
1946年,教育、民政、农林三部副部长发布《普及奖励学校实施供餐》的通知,12月24日在东京、神奈川、千叶开始学校供餐。
现在因为12月24日不供餐,就把一个月后的1月24日至30日,定为学校供餐周,届时提供特殊菜单等纪念此事。
1947年,全国城市约300万儿童开始享用学校供餐,还开始使用美国无偿提供的脱脂奶粉。
1949年接受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捐赠的脱脂奶粉。
1950年,使用美国的小麦粉,8大都市的小学生都享受到了供餐。
1951年全国掀起了要求国库补贴、继续学校供餐的运动。
1952年,国库开始补贴小麦粉价格50%,4月起,全国所有小学校都实现了供餐。
1954年,学校供餐法开始实施,供餐作为教育的一环,目的在于培养孩子对餐饮的正确理解、好的习惯,丰富校园生活,养成开朗的人际交往性格,已经在全国普及。
1958年,教育部管理局局长下发了“学校供餐牛奶的处理要领”通知,脱脂奶粉向牛奶转换。但完全转变成牛奶还是很久以后的事。
1963年,实现了国库对脱脂奶粉的全额补贴,推进了全面实施牛奶供餐。
供餐的面包规定为纺锤形面包。但从1955年末开始用油炸面包等加工过的面包供餐。
以关东地区为中心,开始使用软面(先蒸熟再煮的面 译者注)做供餐。开袋的感觉至今很多人还记忆犹新。
1971年,体育局长就“学校供餐的饮食内容”发出通知,规定了食品构成的标准。
1976年开始供应米饭。与纺锤形面包时代相比,菜品的种类不断增加。
从瓶装牛奶变化为纸包装牛奶。还能够喝到透明锥形容器装的牛奶。从牛奶容器能够捕获到时代的变迁。
1994年,由于1995年大米歉收。学校供餐使用市场流通的米。这是前所未有的。
1996年,发生了病原大肠杆菌O157引起的食物中毒死亡事件。
2000年,已经可以使用市场流通的大米了。
与战争时期相比,已经是豪华的配餐了。时至今日,已经能够提供精心考虑营养平衡、味道鲜美的供餐了。
希望大家不忘感恩之情,吃的干干净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17197d0100jyz2.html
(日本小学食堂里,帮厨的小学生)
个人觉得,菜的味道非常一般,没有精心制作,但原料很天然,所以吃下去很舒服,尤其米饭很好吃。
日本的小朋友,已经做好在等我们了,没有人先开始吃饭,等到我们的学生都坐下来,他们才动了筷子。
这是日本学生为我们准备的礼物,是他们画的画,做成小帽子放在桌子上。后来,我们都带回了深圳。
我的对面有一个很可爱的小女孩,她帮助我解开牛奶瓶上的绳子,好懂得礼仪呀。
她立刻将绳子和封盖分成两个杯装起来,还拿着杯向旁边的中国学生走去,帮助他们分开装。
我们的同学解开瓶子,就立刻有日本小朋友,接过取下来的绳子和瓶盖。
在杯子里,垃圾就分离开了,为什么这么小的东西都要分开乘装呢?
我对面的这个小胖子坐下来,他太可爱了,很像网络红人“小胖”。尤其这张,很像吧。
我看着他认真的吃饭样子,真可爱死了,一个劲的用手来帮忙塞进嘴巴里,最后他都吃完了,干干净净。
看看日本小朋友吃饭的样子,很努力的吃,汤已经一滴不剩了,菜也快吃完了。
吃饭的时候,我们还做了联谊,我们的学生被请上去提问题。
我们的学生问:你们感觉快乐吗?回答是响雷一样的“快乐”。当日本小朋友问我们同样的问题,我们一片沉默,有人回答道:“不快乐。”这也许就是应试教育下,孩子的郁闷吧。
这时候,我们的翻译用日语说了句什么,很多孩子高高举起了手。
然后这些孩子,就跑到前面围成一个圈,猜拳,玩石头剪子布。最后一个一个被淘汰,剩下几个胜出学生。
牛奶喝完,饭菜吃光光,几乎所有日本小朋友的午餐都是这个结果。
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吃完了,下面的场面,就是终生难忘的了。很多日本孩子开始自觉的擦桌子,干活了。
没有监工和指挥,各自找能干的活。
他们显然很熟练,也很默契了。
来自台湾的翻译叔叔,也在帮助收拾碗筷。每个人都参与了劳动,这个氛围是很感染人的。
很努力的拎着。他们两个拿得好多呀。我相信,看着日本孩子欢天喜地的干活,中国的家长们会感慨的。
天有点黑,看不清楚。。。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