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笑话;艾未未案件折射西方一些人對中國司法的傲慢與偏見
[打印本页]
作者:
一大
时间:
2011-6-26 09:30
标题:
笑话;艾未未案件折射西方一些人對中國司法的傲慢與偏見
評論:艾未未案件折射西方一些人對中國司法的傲慢與偏見
2011 六月 25 08:07:09 PDT 来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6月25日電 北京市公安機關22日宣佈依法對艾未未取保候審之後,一些西方組織和個人迫不及待地開始政治化的解讀,以有色眼光看待這起經濟犯罪案件,甚至將艾未未的依法取保候審歸因於中國政府迫於所謂“國際壓力”的結果。
這些批評中國法律制度的人並沒有以理性的法治思維來理解中國司法機關對案件的處理過程。或者說,他們長期的意識形態偏見遮蔽了自己的雙眼,以至於對事實視而不見。
北京市公安機關發佈的聲明說,對艾未未涉嫌經濟犯罪依法進行偵查,已查明其實際控制的北京發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存在逃避繳納鉅額稅款、故意銷毀會計憑證等犯罪行為。鋻於艾未未認罪態度好、患有慢性疾病等原因,且其多次主動表示願意積極補繳稅款,現依法對艾未未取保候審。
聲明雖短,但事實清楚:艾未未是因為涉嫌經濟犯罪而接受調查,犯罪事實清楚。司法機關對其採取強制措施,是因為查證其犯罪行為的需要。認罪態度好和患有慢性疾病,是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的法定條件。這也是司法機關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和實行人道主義的具體司法實踐。
中國是法治國家,對打擊犯罪既不會因為所謂外部因素而寬,亦不會因外部因素而嚴。寬嚴相濟是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司法權而作出的自主裁定。從艾未未的被監視居住到被取保候審都是依法行事,寬嚴適當。中國的司法制度也不會因所謂外部“施壓”而改變。
多年來,中國刑事法律制度改革越來越注重證據,越來越注重程序公正,其目的就是既依法打擊犯罪,又維護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
西方一些真正的專業法律人士在被問到如何評價一些敏感案件判決結果時,他們往往回答:我沒有坐在旁聽席上聽完所有的呈堂證供,無法得出公正的結論。
這是法治精神賦予法律人士應有的謹慎和理性。
但是以法治權威自居的一些西方人,在沒有掌握證據,沒有掌握事實,甚至對案情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卻對中國司法機關處理案件指手畫腳,橫加指責,甚至將公安機關依法採取的取保候審,說成是所謂其施壓的結果,確實讓人愕然。
這種傲慢和偏見是對中國司法主權的粗暴干涉與侮辱。這些人在傷害中國人民感情的同時,也把自己言行不一、說一套做一套的面目,暴露在了光天化日之下。(完)
作者: 新華社
http://www.chinesetoday.com/news/show/id/508517
作者:
nannv
时间:
2011-6-26 09:45
:@ :@ 土匪暴民还有脸奢谈什么“法治”哦!!!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