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北京暴雨,居然还有冰雹
[打印本页]
作者:
yougo
时间:
2011-6-23 16:51
标题:
北京暴雨,居然还有冰雹
忽然就来了,哗哗的。很久没有见过了。
作者:
無恥下流
时间:
2011-6-23 16:55
六月飛雪啊··· ···
作者:
娜携年华
时间:
2011-6-23 16:56
标题:
回复 1# yougo 的帖子
是啊,走着走着就挨淋了
作者:
yougo
时间:
2011-6-23 16:59
马路已经成河,雨开始减小
作者:
well530
时间:
2011-6-24 00:47
貌似6月11号就有一次强对流的冰雹
作者:
es112
时间:
2011-6-24 00:55
这一定是三峡的错
作者:
雨中漫步666
时间:
2011-6-24 14:21
TG遭天谴!必须的!
作者:
Yhard
时间:
2011-6-24 14:22
天现异象。。。。。
作者:
yao_er
时间:
2011-6-24 15:24
这叫“祥瑞”,向90周年献礼
作者:
zhlovezl
时间:
2011-6-24 15:35
老天爷知道怎么回事
作者:
cmhu_0913
时间:
2011-6-24 20:04
引用:
原帖由
yao_er
于 2011-6-24 15:24 发表
这叫“祥瑞”,向90周年献礼
7.1那天来场大冰雹
[
本帖最后由 cmhu_0913 于 2011-6-24 20:05 编辑
]
作者:
海边的红树林
时间:
2011-6-24 20:08
老天爷的泪水
作者:
yougo
时间:
2011-6-24 22:08
夏天为什么也会下冰雹,
昨天北京暴热的天气,没想到会下起暴雨加冰雹来了,有指甲盖大小。
首先,冰雹必须在对流云中形成,当空气中的水汽随着气流上升,高度愈高,温度愈低,水汽就会凝结成液体状的水滴;如果高度不断增高,温度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水滴就会凝结成固体状的冰粒。
在随着气流上升运动的过程中,冰粒会吸附附近的小冰粒或水滴,而逐渐变大、变重, 等到上升气流无法负荷它的重量时,冰粒便会往下掉,但这时的冰粒还不够大颗,如果这时能再遇到一波更强大的上升气流,把向下掉的冰粒再往上推,冰粒就能继续吸收小水滴凝结成冰。
在反覆上升下降吸附凝结下,冰粒就会愈来愈大颗,等到冰粒长得够大够重,又没有足够的上升气流能够再将它往上推时,就会往地面掉落。如果到达地面时,还是呈现固体状的冰粒,就称之为冰雹,如果融化成水掉下,那就变成雨了。由此可知,如果空气又暖又湿, 有足够的水分,加上旺盛的对流状态,就有可能产生冰雹。
只有在夏天气温很高的情况下,才能有足够的上升气流使冰雹形成。
夏天温度很高,地面上的水一部分变成水蒸气不断上升,而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又被晒热的地面烤热,这样下热上冷差别很大,于是形成了强烈的空气对流,并发展成为能产生冰雹的积雨云。
上升的水蒸气在空中遇冷凝结成冰块,由于云中的气流很强,能拖住云中的冰雹块,并使冰雹块与上升气流中的小水珠、小雪花合并,形成透明与不透明交替层次的冰块,当这些球形、锥形以及不规则形状的冰块增大到一定程度,上升的气流拖不住时,就落到地面形成冰雹。
夏季有冰雹是因为:在盛夏里,地面温度高达30摄氏度(近期北京温度在35度左右),但随着高度的增加,上升空气的温度却越来越低,在云底的温度只有20摄氏度,距地面四千公里左右的地方只有0度以下,在强烈的空气对流下,积雨云可以向上发展到十公里以上,而那里的低温足以给冰雹的形成提供条件。
冰雹是从发展强盛的雹云中形成降落下来的,所以常常与雷暴雨同时出现(昨天的暴雨开始时,一声霹雳震耳欲聋)。大小不等的冰块落花流水到地面,大的如鸡蛋、核桃,小的像黄豆、米粒。有一年,我国甘肃省的平凉地区曾降过一次大冰雹,最在的一颗竟达50多公斤重。
雹云是积雨云的一种,它与一般的积雨云有所不同:雹云的云底较低,一般离地面只有几百米,而云顶却很高,可达十几公里,云体相当高大深厚,大都呈暗红色或灰黄色。
雹云内部有三个不同的层次:云体的下部是由水滴组砀 暖云(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上);云体的上部是由冰晶、雪花和过冷水滴组成的冷云(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下而未冻结的水滴);云体的中部是冰水共存的区域。在这种动既有水滴又有冰晶、雪花的混合云体中,水气很容易直接凝华在冰晶上,并使冰晶迅速增大为冰粒。当冰粒大到0.1毫米左右时,就要随着云中的垂直气流上下来回翻腾。当云中的上升气流比较强烈时,冰粒就被送到云的上部,一路上与过冷水滴、冰晶及雪花相碰撞,逐渐凝结成一个不透明的白色洋核,称为“冰雹胚胎”。
当云中的上升气流减弱时,这个冰核又要从云的上部降落下来。由于云体下部的温度比较高,冰核落到这里,表面一层冰雪开始深化为水,同时又有一部分水滴粘附上去。当再碰到猛烈上升气流时,这个冰核再次被带到高空,粘附在它外面的一层水滴又开始冻结成一层冰壳。由于雹云中的上升气流时强时弱,变化无常,所以冰雹胚胎就这样一次又一个地被托上去,落下来,经过几次到十几次的反复,冰雹胚胎越长越大,分量越来越重。当云中的上升气流再也托不住它的时候,就从云中一落千丈地掉下来,成为我们所见到的冰雹。冰雹天气一般多出现于夏季闷热的午后。
在冰雹云中气流是很强盛的,通常在云的前进方向,有一股十分强大的上升气流从云底进入又从云的上部流出。还有一股下沉气流从云后方中层流入,从云底流出。这里也就是通常出现冰雹的降水区。这两股有组织上升与下沉气流与环境气流连通,所以一般强雹云中气流结构比较持续。强烈的上升气流不仅给雹云输送了充分的水汽,并且支撑冰雹粒子停留在云中,使它长到相当大才降落下来。
大自然的气候和政治气候有类似的地方。
来得猛的去的也快,越是暴烈破坏越大,还是润物细无声最好。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