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新中国何时才知道南京大屠杀? [打印本页]
作者: chengshilaji 时间: 2011-6-12 14:01 标题: 新中国何时才知道南京大屠杀?
1949年,南京雨花台建烈士陵园,毛泽东题词“死难烈士万岁”,比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建设早30多年。而这一时期官方主要纪念国共内战中被枪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因此很长时间里没有宣传日本的南京大屠杀,以致无人知晓。
尽管1951年4月8日的《人民日报》一篇文章中写道:“人们怎么能够设想可以叫南京人民忘记1937年12月13日开始达1月之久的30万人的大屠杀?”但是这种记忆是零星的,中国官方媒体开始出现了集体“缄默”,南京人民也未必知道。
1959年,日本战犯在南京鞠躬悼念雨花台死难烈士。
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缅怀、纪念国民党屠杀的革命先烈成为热潮,日本战犯来南京都被组织去雨花台默哀,中国人还去日本反战反美、纪念原子弹轰炸死难者,却没有人去祭奠南京大屠杀同胞。文革时,红卫兵说南京大屠杀是“杀国民党”,南京大屠杀遗址毁坏殆尽。在学术界,研究南京大屠杀还是一个禁区。尽管如此,还是有人站了出来。
南京大学历史系老师高兴祖是新中国期间对于南京大屠杀研究第一人。1960年,高兴祖等4位南京大学老师带着7名学生在南京大学及周边的人群中进行调查。 1962年,高兴祖完成了书稿《日本帝国主义在南京的大屠杀》,这也是新中国研究南京大屠杀最早的书稿,但是直到1979年3月,才从油印本变成了白皮书,而且还是内部出版物,不对外发行。这时,中国学术界从故纸堆里发现了即将被彻底遗忘的南京大屠杀,当年中学历史课本中,首次记载南京大屠杀。
1982年,在日本篡改教科书的刺激下,中国学者在申报科研课题时正式提出了对南京大屠杀进行研究。1983年,第一次提出了修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1984年开始筹建,距离新中国成立35年时间。1985年抗战胜利40周年,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成开馆,爱国主义教育焦点告别了雨花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馆长朱成山带有深意地说:“没有日本否定历史,还没有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初期的南京大屠杀研究,夹杂了太多的民族情感,导致研究还不是很严谨。学者张连红、王卫星等认为,揭批、声讨日军暴行是低端的大屠杀研究,告诉给民众的也是一个不全面的历史。
在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南京大屠杀研究侧重于具有政治意义和民族主义的实证研究;后来开始转向以民族主义为原则的,运用社会心理学、国际法学、口述史学、法医学等等多种学科理论方法与实证相结合的综合研究;当前开始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将人道原则与和平学引入研究,并注重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但是在广度方面,研究偏重于侵华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的暴行即偏重于对加害者的研究,缺少对南京国际安全区中西方人士即保护者的研究,特别是缺少对南京大屠杀时期南京难民即受害者的研究。在深度方面,事实层面的研究远远多于理论层面的研究,宏观研究多于微观研究。
战后初期,对日本战犯公审,被强奸妇女出庭作证,旁听席上竟然传来笑声。
1987年12月15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不准历史重演》,介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的游客,有人搓麻将,打扑克,恋人耳鬓厮磨。展厅里人们把机枪、军刀当作玩具调侃,“这枪蛮好”,“这刀漂亮,要自杀这里有刀”,“重机枪小了一点嘛”,并拟音“哒哒哒哒”。他们想必也记住了那段历史,但记住历史并不一定不会漠然。
南京与日本广岛同样遭受战争浩劫。
认真查阅资料发现:南京没有类似于广岛《原子弹灾害白皮书》那样详实深入的专著。南京大屠杀史料收藏家吴先斌认为,日本南京大屠杀研究者是中国的10倍。南京大屠杀死难人数30万以上,精确不到万位,详细名单仅仅3000多人。2004年8月6日,广岛公布原子弹受害死难者共253008人,精确到个位,名单详细记载。
南京难以找到当年屠城遗址,而广岛残骸保存完好,纪念地遍及全城,有500多座纪念碑。广岛和平公园每年接待150万参观者,是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3倍。
1946年开始每年8月6日,广岛举行悼念大会。8点15分,钟声和汽笛声鸣响1分钟,工厂、学校、机关停止一切活动,车辆停驶,人们肃立,全城哀悼。
南京纪念大会1985年开始,不是全城哀悼。
每年日本首相亲临广岛讲话,最高级别为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文革前的新中国是唯一一个历年均有代表出席广岛纪念会议的国家,并向原子弹死难者捐献救济基金,却未曾有官员来南京吊唁。
而今,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没有一位国家领导人出席,市长也不是年年来。
每年广岛5万多人参加纪念大会,占全市人口1/21,最多有75个国家的代表;南京通常2千人左右,仅占全市人口1/4000。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1-6-12 14:06
广岛死难者,虽然有活该成分,但是事件情节、人数总没什么争议。
南京大屠杀死了多少人?一开始就随口定了一个30万,然后面子上挂不住,死也不改。人数都没准数.......
作者: Yhard 时间: 2011-6-12 14:17
我国的人不但不是人,连数字都不是,当年如此,现在仍如此
作者: ssammy 时间: 2011-6-12 16:56
80年代的历史书,抗日是重点,大屠杀一说不明确。
作者: 菜鸟搬家 时间: 2011-6-12 18:20 标题: 浑浑噩噩
1934 年蒋介石对中国的评价是这样的:绝大多数中国人的精神状态是浑浑噩噩,毫无生气。我们的官员虚假伪善,贪婪腐败;我们的人民斗志涣散,对国家福利漠不关心;我们的青年颓废堕落,不负责任;我们的成年人则淫邪险恶,而又愚昧无知;有钱人纵欲放荡,花天酒地;而穷人则体弱污秽,潦倒于黑暗之中。
作者: song6810 时间: 2011-6-12 21:42
我是南京本地人,我奶奶说日本鬼子要进城,当时是有点乱,但并不知道有大奢杀的事!
作者: es112 时间: 2011-6-12 22:48
楼上的是神人
作者: pig927 时间: 2011-6-12 22:58
我们是一个善于遗忘的民族,这是我们的天赋~~~~~~~~在当下面前,过去和未来都可以忽略不计
...................
作者: jky25024 时间: 2011-6-13 01:14
一切始于政府的宣传,他们说什么大家就记住一些什么。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1-6-13 09:37
引用:
原帖由 song6810 于 2011-6-12 21:42 发表 
我是南京本地人,我奶奶说日本鬼子要进城,当时是有点乱,但并不知道有大奢杀的事!
南京大屠杀,貌似主要不是在城里进行的。根据一般描写,是把一批人弄到江边,集体枪杀。
日本人的说法是:因为大批士兵混充平民,所以.......这个说法沾边,因为南京弃守太快,确实有很多士兵来不及逃走。
另一方面,日本人对30万这个人数的反驳,则是:南京人口并没有空虚迹象。
<<<<<<
1937年10月下旬和11月初,南京市民中尚有54.7余万人未能迁移这一事实,也得到了其它材料的证实。如日本情报人员也报告称10月下旬南京尚有53万余人。
随着11月12日上海的沦陷和11月20日南京政府的迁都,南京又开始了第二次迁移。 “通往下关的路上,行进着成百上千辆装满了行李的人力车,以及跟车的中国人,他们都想乘坐那几条即将驶往上游的轮船到安全的地方去。” 但是,在第二次迁移中,市民中能够离开南京者并不多。
>>>>>>
由此可见,在“南京大屠杀”发生以前,南京撑死也就剩下50万居民。如果被杀30万,加上此前的迁移,街面上会变成怎样一种空虚情况,也就可想而知了吧。
当然,30万这个数字,不仅仅在于本身不合乎逻辑,而且还在于它根本就没有任何像样的证据。
作者: chengshilaji 时间: 2011-6-13 10:48 标题: 无以言表的悲剧
淞沪会战以惨烈收场。
由于激愤累年,前期猛力出击,皆以血肉赴蹈火线。然未达引诸国干涉之目的,亦损失惨重。而日寇凶焰炽盛,国军余部岌岌可危,为保血本,随仓促撤兵致章法全乱。“东方马其诺防线”顿作虚废。
南京即成虎口之羔羊,已无固守之意义。国军溃退之后,日军并未乘胜朔江追歼,而北折攻击国府首都。
日人欲作征服状,国人欲作抵抗状。
南京陷落.................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1-6-13 11:07 标题: 淞沪会战的情况大体是这样的
防御上海,是必有的。但凡登陆作战,其补给线都会明显受限制,不攻克上海,即便保有港口设施,日军也不可能深入内地。这是双方的共识。所以国军死守上海,日军只能强攻。
但是,因为是正面作战,国军消耗非常大。国军总数虽大,但是能打此硬仗的精锐部队,数量却很少,德械师等精锐部队,付之一炬。
而后,日军又于杭州湾登陆,欲抄国军后路,国军不得不撤出上海。其实,这一招也没什么兵家的奥妙或失策。杭州湾本来有国军防守,前线吃紧,不得不调入上海而已。
此战只能说明国军经不起消耗。而日军则表现拙劣,被英美人看轻(这也是太平洋战争初期,英美一再失算,被日军痛打的伏笔),一如苏芬战争之苏军表现拙劣,被德国人看轻。
上海一经失守,从军事讲,南京即无防御可能。因为此时已无反登陆战的有利因素,防御必然被围歼。此时,国民政府被国内舆论所迫,又不敢不经一战就丢失首都,欲作假防守:即留兵在南京,稍事抵抗即撤退;既留抵抗之名,也不使军队被围歼。
可想而知,国军本来就不够精锐,又经新败,并无能力执行这种巧妙到荒谬的战法。结果就是撤退不及,形同崩溃。
其实,不经一战就丢失首都,也没啥奇怪。很多首都不适宜防守。二战时,巴黎两次,罗马一次,都作为不设防城市易手,再正常不过。可惜的是,这些事对于南京弃守都是后话,不能引为先例。由此产生悲剧。
[ 本帖最后由 nkpoper 于 2011-6-13 11:09 编辑 ]
作者: gjggjg213 时间: 2011-6-13 21:53
引用:
原帖由 nkpoper 于 2011-6-13 09:37 发表 
南京大屠杀,貌似主要不是在城里进行的。根据一般描写,是把一批人弄到江边,集体枪杀。日本人的说法是:因为大批士兵混充平民,所以.......这个说法沾边,因为南京弃守太快,确实有很多士兵来不及逃走。另一方面, ...
有点道理。关键是:证据在哪里。
作者: es112 时间: 2011-6-14 01:37
远东国际法庭的判决书上写道:“在日军占领后最初六个星期内,南京及其附近被屠杀的平民和俘虏,总数达20万以上。这种估计并不夸张,这由掩埋队及其他团体所埋尸体达十五万五千人的事实就可以证明了(由红十字会掩埋的是43071人,由崇善堂收埋的是112266人,这些数字是由这两个团体的负责人根据各该团体当时的记录和档案向远东法庭郑重提出的)。”[5] 法官之一的梅汝璈指出,对于南京大屠杀一案“花了差不多三个星期的工夫专事听取来自中国、亲历目睹的中外证人(人数在十名以上)的口头证言,及检查和被告律师双方的对质辩难,接受了一百件以上的书面证词和有关文件,并且鞫讯了松井石根本人”,“审理是特别严肃认真的”。松井石根听取了法庭宣布的罪状和科刑后,表示“南京事件,可耻之极”。[27] 法庭判决书中遂有郑重声明:“这个数字还没有将被日军所烧毁了的尸体,以及投入到长江或以其他方法处死的人们计算在内。”值得注意的是:远东国际法庭认定被杀害者为二十万人以上,未包括尸体被日军消灭了的被害者在内,而且这个数字仅是“在日军占领后六个星期内”的。[5][27]
东京审判中,因为南京大屠杀而判罪者仅有身为乙丙级战犯的松井石根,罪状是未阻止南京大屠杀的进行[5];不过在南京军事法庭方面的审判则起诉了包括百人斩见报的向井敏明、野田毅以及南京大屠杀时期担任第六师团师团长的谷寿夫等人并判决死刑。
作者: es112 时间: 2011-6-14 01:39
楼主 先推翻东京审判法庭的合法性 再来推翻有关南京大屠杀
作者: Yhard 时间: 2011-6-14 01:57
我要说,此贴又让我想起了艾未未,和他们所搞的“汶川地震死亡学生调查”,没有艾未未的中国,恐怕要寂寞的很。以上的历史,几十年过去了,国人仍尚不知道这数字的意义,更不用说尊重个体了,汤因比说“人类从历史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简直就是说中国人的。。。
作者: Murphy3000 时间: 2011-6-14 09:08
关键的问题是:南京大屠杀这个事情,我是在1985年高中毕业那年才在报纸上知道的。以前,是根本不存在的。
作者: tannoy 时间: 2011-6-14 09:33
文章不错,但标题很烂,“新中国”这说法有问题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1-6-14 09:42 标题: 回复 14# es112 的帖子
略有一点出入。我查到的原文,似乎应该理解为“有掩埋记录的为15.5万,没有的不知道多少,总数估计在20万以上”
Estimates made at a later date indicate that the total number of civilians and prisoners of war murdered in Nanking and its vicinity during the first six weeks of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was over 200,000. That these estimates are not exaggerated is borne out by the fact that burial societies and other organizations counted more than 155,000 bodies which they buried. They also reported that most of those were bound with their hands tied behind their backs. These figures do not take into account those persons whose bodies were destroyed by burning, or by throwing them into the Yangtze River, or otherwise disposed of by Japanese.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1-6-14 09:52
此外,南京大屠杀的数字,有一个猫腻儿在于,它来自“南京及其vicinity(附近地区)”,这一附近,就没边了。
当年曾国荃“穷天下力,克此金汤”,打入南京,也杀了不少人。曾家方面上奏是10余万,如果真是如此,大部分都是平民;当然也可能是虚报,因为曾家攻克以前一直上奏说南京有10万贼兵(其实没这么多),战后又上奏“全歼”(其实也没全歼,跑了不少)。那只能都算死了。
但不管怎么说,死的人肯定都在南京城内。
同理,共军围困长春,饿死百姓无数,死的也只能在包围圈内。
作者: ilovelily 时间: 2011-6-14 10:49
国家政府都没有给出过这30万的确切证据,太让我寒心和失望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