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流亡西藏民主政治的突破 [打印本页]

作者: 菜鸟搬家    时间: 2011-6-11 21:38     标题: 流亡西藏民主政治的突破

周加才让  
5月30日是西藏流亡政府新当选的第十五届议会议员宣誓就职日。或许这种流水席般的权力移交,在老百姓眼中正是那种「你方唱罢我登台」的官场生态,根本就是照猫画虎或一成不变的老套路。岂不知,延续半个多世纪的西藏流亡政府以及藏族流亡小区,他们以那种屹立不摇的生命力活跃在世界,本身就是种奇迹;而若要在这种生存的夹缝中形成日渐巩固和成熟的民主机制,甚至能让那些有疆土治御的主权国家自愧弗如和引以为鉴,也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自九世纪郎达玛灭佛,西藏随之分崩离析后,藏政权的格局就像是被崇山峻岭所阻隔的自然环境一样,完全处于一种封闭落后的状态中,藏人的传统和道德观念也在这种长期锁闭中与世隔绝。1959年,达赖喇嘛就是带领这么一支被中共称为「农奴制度」下的十万民众流亡海外。未曾想到,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演进,当流亡西藏步入民主成熟、海外藏人的世界观跻身文明进程之时,中共仍然日复一日地清算着旧西藏的落后面貌来论证其现实政治制度的优越……这不仅是一种时空倒置的观念沦落,也让那些瞭知流亡社会的内陆民主深感惋惜和遗憾。

虽然藏政府早在流亡印度后的第二年(1960年)就以民主投票方式产生了11名会员所组成的「人民代表会议」这个「议会」前身,但由于藏人尚未脱离传统中的那种潜在的阶级观念,所以在民主进程中,仍然有着尊卑、贵贱和门第的界限,使得这种普罗民主议政的门坎始终在瓶颈中回荡。尤其是在2000年首开直选噶伦赤巴(内阁总理)后,桑东仁波切如入无人之境般毫无阻碍地轻易夺魁,也几乎以同样的轻易度获得了连任,加上历届议会总是难现破石而出的新人,促使流亡民间的新生力积郁待发。

从去年10月的初选和今年3月正式选举的整个过程来看,流亡民众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今年4月17日,新当选的议会议员和噶伦赤巴名单揭晓,这之中出现了将近一半的新鲜面孔,尤其是罗桑桑格是以平民身份、且未曾在流亡政府中供职的背景而获选噶伦赤巴……让外界耳目一新。达赖喇嘛最早从自去年10月宣称完全退出政坛、将所有权利下放给新一届噶伦赤巴后,今年4月又乘热打铁,亲赴议会诉请意愿,敦促议会换届前完成达赖喇嘛释权的修宪。从这些大的步调和变化中可以看出,海外藏人世界观的新旧交替已经完成,流亡西藏的民主大变革开始形成。

「流亡西藏宪法」是以适应流亡背景及衔接西藏本土人文、地理、历史沿革而构建,所以赋予海外任何有国籍或无国籍的藏人享有选举和被选举权。目前,印度是流亡西藏的大本营,这里新生代的年轻藏人自小就接触西方民主思想和文化教育,随着他们年龄、阅历、人口比例的增长,已经开始掌握了民间团体的主导权,且在流亡政府体系里逐步形成影响力;对于生活在西方国家的藏人来说,多以专业知识、进步观念和开拓思变见长,从美国出师达然萨拉参选噶伦赤巴的哈佛法学博士罗桑桑格,就是兼具这种品格的人;至于从西藏境内流亡到印度的年轻桑觉(新人),可以称得上是西藏传统文化与知识的播种者,因为颇具藏文造诣和文学创作的人多在他们中间,除此而外,这些新人有过在专制制度下生活的经验,所以具有很强的民族自省与反思精神。无可置疑的是,流亡西藏民主政治的突破,也是与这些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的年轻藏人,在政治理念和现代观念上的凝聚有关,是与新旧时代阵营各自在社会形成的影响力以及人口比例中此消彼长、汰旧换新有关。

散布在海外的藏人,他们的世界观已在民主制度熏习下逐步形成,无论是老一辈流亡藏人,还是新生代流亡藏人,或者是不断从藏地出亡的「新鲜血液」、「乡土纽带」……他们会以不同的生活背景、阅历和文化知识相互交融、对撞,形成一种具有民族性且无国界的民主特色,给世界民主格局和进程留下一笔可鉴的财富。

──《观察》首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
Tuesday, June 07, 2011



来源:[http://www.guancha.org]《观察》文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