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中药终究绕不过重验这一关 [打印本页]

作者: CCAV1    时间: 2011-6-3 11:29     标题: 中药终究绕不过重验这一关

作者:李铁

    2011年4月30日,这是欧盟规定的植物药生产企业准入资格注册的最后期限,遗憾的是,中国的中药企业最终没有一家完成注册。这也意味着,中国的中药企业在进军欧盟市场的道路上已全军覆没。

     2004年,为了加强对植物药的安全使用和监管,欧盟出台了《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要求所有植物药生产企业必须在2011年4月30日前完成注册,否则不允许在欧盟境内销售和使用。实际上,欧盟规定的这一注册程序是一个简化程序,这一程序已经对来自中国或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植物药网开一面了,规定不要求像其他药物一样进行安全和功效测试,而只需要提供应用年限证明。同时,该指令还向企业提供了7年过渡期。

但即便是这样一个最低的要求,这样一个简化的注册程序,中国企业也没有一个能完成注册,因为此前这些中药产品在欧洲是作为保健食品来销售的,它们并不是药物。

近年来,我们常能看到一些关于中药“墙内开花墙外香”的说辞,说的是尽管中国人这些年越来越不待见中药,但中药在海外却受到追捧。然而遗憾的是,这一说法并不符合事实。不仅欧盟如此,在美国,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中药通过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认证上市。中药是作为食品,作为“膳食补充剂”来销售的。以我们的国家保密配方药——云南白药酊为例,它在美国的销售网站上就标明:“该产品不能用于诊断、治疗或预防任何疾病”。

或许有人会说,中医和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疗体系,不能用西方的标准来衡量中药,中医药只能根据个人的经验进行辩证施治,不适合用临床试验的方式来验证。这实际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说法,经不起推敲。

FDA对于草药的要求,相对于现代药物已经大大放松。根据2004年FDA发布的植物药产业指南,中药只需要证明两点就可以申请新药:第一是无毒,第二是必须证明有效。中药要证明有效,不需要鉴定出活性成分,不需要搞清楚精确的药理,只需要做有安慰剂对照的随机、双盲临床试验,证明确实有一定的疗效即可。任何一个诚实的人都应该承认,这一标准并不是西方所独有的,他是任何民族、任何文化背景的人都能接受的基本规范。

回顾一下人类药物的发展历史,被FDA和欧盟的药物规范拒之门外的,不仅仅是中药,同样还有大量的传统西药。其实在近代之前,东西方在医药方面并没有今天所说的中西医的体系分野,人们都用天然的植物、动物和矿物入药。翻看英国的《1618年伦敦药典》,你会发现和《本草纲目》并没有体系上的实质不同。传统西方处方里往往也有多味草药之间的搭配,与中医的复方很相似。

真正的分野发生在近代,现代医学在19世纪兴起,到20世纪中叶之后逐渐成熟后,许多传统的西药被医学界大量抛弃。原因是因为这些药物无法通过严格的检验,要么无法通过毒性测试,要么被证明无效。这里面,不乏历史悠久、长期被人认为有效的药物。一直到1960年代,这一去伪存真工作还在继续。在1966年FDA进行大规模的检验之前,美国的非处方药有三十万种之多,但经过严格的科学检验,又剔除了很大一部分。

在19世纪后期,哈佛大学有一个“离经叛道”的教授叫克拉克,他对传统西方医学中的许多药物和治疗方法的有效性产生了质疑,尽管它们长期以来被无数医生和患者认为是有效的。克拉克通过扎实的调查和研究,用事实和统计数据证明了那些方法和药物要么毫无用处,要么反而有害。

克拉克用他的理性精神将一些流行的谬误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而后来的药物研究历史也一再证明,传统的所谓经验或者悠久的使用历史,并不能真正证明一个药物是可靠有效的。评价疗效并非易事,有许多陷阱可能导致错误判断,这样的例子实在数不胜数。正如沃尔夫在《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一书中所感叹的那样“很少有人区别某种治疗之后的康复,由于治疗而康复和无关于治疗而康复这三种情形。”

    同样,悠久的历史和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既不能证明任何一种中药的无毒,也不能证明它的有效。百年老字号同仁堂的龙胆泻肝丸会导致肾衰竭、被上亿人服用的维C银翘片安全性存在问题,这些发现都在提醒我们,传统不应该成为重验中药的挡箭牌。是骡子是马,迟早得被遛,中药终究也绕不过重验这一关。

像1960年代FDA那样重验中药,不仅不是对中药和传统不敬,反而是对中药传统的真正尊重。如果我们真正地热爱我们的传统,我们就应该还传统以真实的面目,让中药清清白白地参与世界医药的竞争。

只有骗子才见不得阳光。
作者: adult_1    时间: 2011-6-3 11:39

基本就剩下去医验药一条路了。
作者: Yhard    时间: 2011-6-3 11:48

重验就是科学的基本理念。。。中医非科学,硬去用科学的方法来改造其实是毁了中医药本身

西药确实可以重验,但西医或多或少都把人体看做机械,这种前提本身就造成了它的很多缺陷,人体是很复杂的,中医把人作为一个生命体的认识有很多独到的地方,很多不是没有价值的。我想中医原本是极讲究个性诊疗的,由此我突然想到了大学教育,也由象牙塔走入了知识工厂的歧途,其缘由恐怕也是没有能重视每个人作为个体的精神存在,现在西方教育界也在反思。现代发展出来的科技也好,人文思想也好,都不该对过去一概否定,看这里一些反中医的人群就想到了文革。。。
作者: raiseyu    时间: 2011-6-3 11:57

中药的精髓在于配伍,单单把复方的中药中的某一种挑出来进行所谓的科学的毒理检测是完全不合理的,中医讲究君臣佐使,包含一定的哲学理念,不是直肠子的西方科学能够接受的。
作者: adult_1    时间: 2011-6-3 12:00

中医的拥趸都和耄賊一样,很有浪漫情怀,认为治病也可以很写意很随心,可惜医学就是科学的一种,开不得玩笑,不能随意,否则对个体来说就是致命的灾难。
作者: raiseyu    时间: 2011-6-3 12:01

引用:
原帖由 adult_1 于 2011-6-3 11:39 发表
基本就剩下去医验药一条路了。

再次重申,中药讲究的是配伍,几乎不是单单一味中药就能用,废医验药就相当于把厨子都杀了,只留菜单给你,对烧菜一窍不通的你怎么办?烧出来的菜会好吃吗?
在国内确实有很多半吊子中医,开出来的药方千篇一律,可这并不能说明中药就要废,菜刀能杀人,就要都废了?

作者: Yhard    时间: 2011-6-3 12:11

治病开不得玩笑,吃东西开得玩笑不?吃不对也一样是致命灾难,买菜买水果时你是否看了卖家的各种许可证,产品的食品安全认证?在饭店吃饭你是否都检查卫生许可等等?
引用:
原帖由 adult_1 于 2011-6-3 12:00 发表
中医的拥趸都和耄賊一样,很有浪漫情怀,认为治病也可以很写意很随心,可惜医学就是科学的一种,开不得玩笑,不能随意,否则对个体来说就是致命的灾难。

作者: raiseyu    时间: 2011-6-3 12:11

引用:
原帖由 adult_1 于 2011-6-3 12:00 发表
中医的拥趸都和耄賊一样,很有浪漫情怀,认为治病也可以很写意很随心,可惜医学就是科学的一种,开不得玩笑,不能随意,否则对个体来说就是致命的灾难。

这个问题的症结在于科学的定义是什么?科学是一个假设-验证-结果的过程,有人对这种说法有意见吗?当初也是富兰克林的假设-验证-结果,才证明了放电现象的存在。所以,经过几千年的假设、验证和结果,完全证明了中医的科学性,反观被西医的簇拥者们引以为傲的西药,却完全谈不上科学,仅仅局限于科技的范围内,原因就在于西药和现代科技一样,不断的在推陈出新,而中医一个组方用了上千年,这就是不科学的理由吗?真理是不会被改变的。
现在的中医黑们总是希望用西药的方式来验证中药,完全不同的两种体系怎么可能相容呢?

[ 本帖最后由 raiseyu 于 2011-6-3 12:15 编辑 ]
作者: adult_1    时间: 2011-6-3 12:22

“所以,经过几千年的假设、验证和结果,完全证明了中医的科学性, ”

这句话从何而来呢,完全是自己的看法吧,没有公认的结论,不要这么说。
作者: adult_1    时间: 2011-6-3 12:25

引用:
原帖由 raiseyu 于 2011-6-3 11:57 发表 中药的精髓在于配伍,单单把复方的中药中的某一种挑出来进行所谓的科学的毒理检测是完全不合理的,中医讲究君臣佐使,包含一定的哲学理念,不是直肠子的西方科学能够接受的。


这句话的意思,难道是,我给你开的方子里,既有毒药,也有毒药的解药,也有没任何效力的辅药,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有可能治你病的药,当然,最终能不能治病,还要看你的造化了。信则灵,不信则亡。此为哲学。


作者: Yhard    时间: 2011-6-3 13:12

这就好比是去中餐馆吃鱼香肉丝,难道你会去追究那盘菜里的猪肉是何品牌,能不能有瘦肉精?辣椒来自何处,是否有农药残留?甚至于你去到厨房都会被糟糕的卫生情况大吃一惊,然后餐馆也只能对你说,究竟怎么样只有吃过才知道;
又或者你想搞清楚鱼香肉丝究竟是怎么做的,肉丝要切到几厘米细,用多少克的油盐酱醋,多高温度下锅,烹制几分钟?再高级的川菜厨师也写不出这么精确的答案,就算他给出了,你照做也未必好吃,甚至于同一个饭店同一个厨师,做出的鱼香肉丝你这盘也和他那盘有所不同,他没法给你保证每一盘都符合标准,他只能说,尽量做到每盘都是那个味儿。

以上如果你非要以你那种思维去分析,那么中餐给不了你那些,同样地,中医也是一样。
引用:
原帖由 adult_1 于 2011-6-3 12:25 发表

这句话的意思,难道是,我给你开的方子里,既有毒药,也有毒药的解药,也有没任何效力的辅药,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有可能治你病的药,当然,最终能不能治病,还要看你的造化了。信则灵,不信则亡。此为哲学。

作者: raiseyu    时间: 2011-6-3 13:21

引用:
原帖由 adult_1 于 2011-6-3 12:25 发表

这句话的意思,难道是,我给你开的方子里,既有毒药,也有毒药的解药,也有没任何效力的辅药,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有可能治你病的药,当然,最终能不能治病,还要看你的造化了。信则灵,不信则亡。此为哲学。

君 臣 佐 使 四个字的意思您都懂吗

作者: citycamel    时间: 2011-6-3 22:2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anglihonggui    时间: 2011-6-3 22:54

同意13 :)
作者: adult_1    时间: 2011-6-3 23:25

君 臣 佐 使 四个字的意思您都懂吗

那就麻烦您用大白话给我等解释解释,听清楚了啊,大白话,不是玄而又玄的神话。
作者: ClutchBear    时间: 2011-6-4 00:05

引用:
原帖由 Yhard 于 2011-6-3 13:12 发表
这就好比是去中餐馆吃鱼香肉丝,难道你会去追究那盘菜里的猪肉是何品牌,能不能有瘦肉精?辣椒来自何处,是否有农药残留?甚至于你去到厨房都会被糟糕的卫生情况大吃一惊,然后餐馆也只能对你说,究竟怎么样只有吃过 ...
具体到个人当然不用去了解,因为正规的餐馆要有相关部门来管理,是否合格是否走程序有标准的。
中医呢?什么标准。

作者: ClutchBear    时间: 2011-6-4 00:28

引用:
原帖由 五毛是我 于 2011-6-4 00:14 发表
希望楼主西医治不好后,在家等死,也不要吃中药。
说不过别人开始诅咒了。

1:西医治不好的疾病很少
2:10个西医治不好的病人里面,再吃中药然后治好的能有1个吗?

作者: ClutchBear    时间: 2011-6-4 00:29

引用:
原帖由 Yhard 于 2011-6-3 11:48 发表
重验就是科学的基本理念。。。中医非科学,硬去用科学的方法来改造其实是毁了中医药本身

西药确实可以重验,但西医或多或少都把人体看做机械,这种前提本身就造成了它的很多缺陷,人体是很复杂的,中医把人作为一 ...
讲各种哲学道理有啥用啊,医学的最终目的是预防和治疗疾病。


作者: ClutchBear    时间: 2011-6-4 00:45

引用:
原帖由 五毛是我 于 2011-6-4 00:42 发表
了 太搞笑了,西医是神丹!
简单的道理,中国有西医前人均寿命和出生死亡率是多少,
现在又是多少?
那些没有中医的美国和欧洲,他们人均寿命和出生死亡率,对比一下中西医都有的中国。

西医从来没有说自己是神丹,
是在现在科学和医疗条件先,最大可能治疗和预防疾病。
倒是有很多所谓老军医包治百病吧。

作者: ClutchBear    时间: 2011-6-4 00:47

转贴一下,别人对药效的描述

所谓治疗“有效”,需要严格的定义。比如缓解了症状(需要一个量表来评定),缓解了病情(生物学上可以被探测到的改变),最最重要,延长了寿命
现代医学进几十年大量应用统计学方法得出了切实的结论,甚至推翻了不少之前一直沿用的经验(比如洋地黄和beta阻滞剂的应用)。个体没有说服力!所有科学是建立在数据上的!

我不否认某些中药有药效,但是把所有中医的治疗方案,效果拿过来看一看,统计一下呢?拿个体来说事是可笑的,连这个道理都不懂,讨论都是白搭。
作者: adult_1    时间: 2011-6-4 01:10

天涯,凯迪都是好几年了。实际上,从100年就有过同样的争论了,结果也和现在一样,分两派。

得出的其他结论也就是,俺们好象未进化。
作者: kingiori1    时间: 2011-6-4 02:10

引用:
中药的精髓在于配伍,单单把复方的中药中的某一种挑出来进行所谓的科学的毒理检测是完全不合理的,中医讲究君臣佐使,包含一定的哲学理念,不是直肠子的西方科学能够接受的。


你不了解毒理检验。毒理检验就是让健康的人去吃你开的整副中药,看看有无明显毒副作用。如果有很明显的毒副作用,临床试验就要终止了。 不是挑了一种来检验。

你想,健康的人都能吃出那么大的毛病来,如果病人吃了,那还得了。如果你一定要说,病人吃了就能治好病,并且无毒副作用,健康人吃了才中毒。这在科学上讲不通,那就随你便了。中医在玄学上倒是很强大的。
作者: badbadbad    时间: 2011-6-4 03:46

中医理论还是在古中国哲学领域里晃悠晃悠得了。

入口即大事,怎能不化验呢?在世风日下的今天,还不验药不是等死吗?

被逼入民间边缘的中医还嘴硬得话,那只有死路一条了。也难怪,消失了的那些技艺,哪个不是走的这条老路。

那些中医派,你们真的没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双盲测试有多可贵么。
作者: badbadbad    时间: 2011-6-4 03:48

说西医是“直肠子”的,我的天,你们有没有了解点西方哲学史,那也叫直肠子?
作者: ClutchBear    时间: 2011-6-4 08:17

引用:
原帖由 五毛是我 于 2011-6-4 00:54 发表

天涯反中药贴子已经好几年了,都已经过期了。反中药竟然反到这个论坛来,真是诡异!
挺中药的挺到这个论坛来更诡异吧!

作者: qiongao    时间: 2011-6-4 09:28

@罗永浩可爱多:谁没傻逼过?傻逼个几百年并不稀奇,难得的是几千年一直傻逼。 //@拇姬:无




@Greenan:海德堡城堡里有个德国药物博物馆,展示了13到21世纪德国的医药制造进展。早年,西欧人民也是依赖植物草药,珊瑚粉,牛角,麝香,蟾蜍,蜥蜴,蛇蜕甚至头盖骨磨粉来救命的……http://t.cn/hgLuJT 原文转发(776)|原文评论(200)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