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君主立宪未成功,中国大遗憾 [打印本页]
作者: 菜鸟搬家 时间: 2011-5-15 10:32 标题: 君主立宪未成功,中国大遗憾
作者: 章文 | 2011年04月29日 23:04 | 栏目: 杂谈中国
| 本文地址: http://zhangwen.blshe.com/post/214/673307
旧路不可回头,新途在哪
今晚应英国驻华大使夫妇的邀请,我和噜妈前往英国大使馆参加威廉王子结婚庆祝宴会。总的一个感觉是,又看了“一场遥远的大戏”,当时奥巴马竞选美国总统时,我也这样说过。
最近几年,我越来越觉得中国有一个大遗憾:要是辛亥革命没发生,康梁的君主立宪主张成功实施的话,那该多好!
辛亥革命后,动荡了半个世纪才建立了中共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其后又经历了将近30年的闭关锁国才走向开放,至今在政治体制方面还是摸着石头过河,拒绝“西方民主”又不知自己特色在哪,真不知何时才能停止折腾,走上正途了。
现在回头去看,康梁当时的主张多么贴近中国国情,帝制两千年的中国普遍存在一个“皇帝情结”,从丞相到草民,无一不如此。没有皇帝,形同一个中心砥柱坍塌了,各种问题随之而来,社会分化不复有共识和凝聚力。
设若慈禧等满族贵族能够和光绪皇帝达成妥协,取得共识,渐进推行君主立宪,恐怕就没有革命军的造反,袁世凯也不可能乘势坐大。
历史不能假设,结果是双重的悲剧。一重悲剧是清王朝的覆亡,二重悲剧是中国从此陷入了长达100年的迷途。
尤以后一悲剧更为惨痛。一个王朝完蛋就完蛋了,古今中外历史上无数次演绎过,但它的完蛋并未带来新生和希望,而是无尽的混乱和痛苦,传统道德的中断,自信心的受挫,凝聚力的流失,使得中国到现在都未能找准自己的定位。
从这个意义上讲,清王朝的统治者,尤以慈禧等代表的保守势力为主,是极不负责任的政治人物,不对自己家族负责,亦不对中国负责。说她们是中华民族的罪人,绝对恰当!
当然,皇帝梦是不可继续了,从辛亥革命开始就不再可能了,即便是强人袁世凯也只能在恢复帝制的道路上走了83天就郁郁而终。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到底该走什么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还能走多远?以我个人来看,中国曾经面临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已经不可回溯的君主立宪,另一条就是民主共和,这条路虽然在1945年尝试失败了,但不代表就是死路。
而恰恰是这条路,已经被世界其他不少国家趟过,现在是鲜花遍地,前途光明。当局内不少人虽不敢公开说,心向往之,否则不能解释他们为什么要将自己的妻子儿女送往这些国家学习、工作和定居。
晚上驱车经过长安街时,蓦然发现巨幅中山像树立在天安门广场的南侧,与城楼上的毛泽东像遥遥相望。我暂不清楚此举是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年,还是另有深意。只是发自内心的感慨,不管是中山先生,还是毛泽东,他们无不想拯民于水火之中,引领这个国家走上光明之途,但显然都未能完全成功。
今天的共产党人,其实在执政60多年后也面临了同样的问题,我真心希望他们做负责任的政治人物,既对自己这个党负责,也对中国13亿民众负责。我希望看到共赢的局面,不愿意看到皆输的下场。
作者: 开车要稳 时间: 2011-5-16 19:04
没有君主的亚洲很多国家,例如实行了民主制度的印度,韩国,台湾,新加坡的人民的精神状态也很好。
磕头没磕够,膝盖直不起来的时代怎么那么值得怀念?是不是因为性的原因?
[ 本帖最后由 开车要稳 于 2011-5-16 19:06 编辑 ]
作者: 开车要稳 时间: 2011-5-16 19:06
这种扯淡文章却没人来骂一下,好奇怪。
难道茶馆都这么文明起来了?
我会不会因此被版主给驱逐?
作者: 开车要稳 时间: 2011-5-16 19:23
君主立宪的前提是这个君主不把自己的子民分成3六九等,不施行种族隔离政策。
清朝的那些满族贵族比今天的贵族更可怕的一点就是他们施行了种族隔离制。这么严重的问题,作者却装瞎看不到?还是自己就是满族?
作者: pig927 时间: 2011-5-16 19:33
本文的前半段还算好吧,最后那三段,就很衰了~~~~~~~~
作者: yangmeijiu 时间: 2011-5-16 19:35
君主立宪制在某些国家是永远实行不起来的,比如法国,比如意大利和中国
作者: 开车要稳 时间: 2011-5-16 19:40
引用:
原帖由 写实 于 2011-5-16 19:27 发表 
光绪帝还是很不错的,直接表示愿意学西方开放民主,只要制度能有改变、进步就好,纵使先进如美国也不可能一步彻底到位,可惜,那次改革被慈禧等势力给毁灭了。
“不靠神仙皇帝”,其实这句歌词是很对的,它揭示了一个重要真理:只有广泛拥有了民主文化和民主精神的民族才有能力,有资格创造民主制度,才有资格享受民主带来的幸福,才有勇气捍卫民主的价值观。
出现某个领袖加速民主过程,例如蒋经国先生,也不过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当时日本拿台湾当自己的国土来管理,台湾人在日本占领的50多年里,早就和大陆文化传统不一样了。
别说在光绪年间的中国难以成功实现民主制度,即使在今天的大陆,i即使发生宫廷政变,也不会在一夜之间出现长久而稳定的民主制度。
[ 本帖最后由 开车要稳 于 2011-5-16 19:42 编辑 ]
作者: 开车要稳 时间: 2011-5-16 19:58
引用:
原帖由 写实 于 2011-5-16 19:49 发表 
如皇帝、领袖能支持民主改革,减少流血和阻力,总比他逆历史潮流而动好些吧,当然不能指望或期盼这个成为唯一或必备先决条件。现在回想起来,当时革命党和袁世凯一起把清帝逼退位,从历史结果来看未必是一个最佳选择 ...
当时革命党的口号是什么?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革命党,辛亥革命的伟大之处在于解决了阻碍中华民主的种族隔离制。。。就像曼德拉一样的价值和地位。
作者: 开车要稳 时间: 2011-5-16 20:04
中国当时面临的问题是在太多了,除了种族隔离问题,还有很多问题。当时戊戌变法的时候就提出6大问题。这6大问题至今仅仅解决了一个绝大多数人的温饱问题,其余的5个问题,一个也没解决。当然,印度也没全解决。
印度比我们幸运的是,印度当殖民地了。而中国没当上殖民地。
正是因为中国没有当上殖民地,所以,中国只有无休止的军阀混战。
而印度当上殖民地之后就出现了圣雄甘地。
想想看,圣雄甘地这样的人在军阀混战的年代,即使不被北洋军阀和国民党军阀,汪精卫军阀杀掉,也会被马教军阀杀掉。。。。
天不佑中华当欧美殖民地。。。
作者: 舌在足矣 时间: 2011-5-16 20:17 标题: 回复 13# 写实 的帖子
其实如果当时是汉人王朝,接受君主立宪的人肯定比满清多
作者: 开车要稳 时间: 2011-5-16 20:22
引用:
原帖由 写实 于 2011-5-16 20:10 发表 
如果没有实现民主制度,却继续实行专制统治,那么给鞑虏当奴才和给党国当奴才,都是一样可悲的,纵使恢复了名义上的中华,却继续给汉人党官们奴役,让汉人搞起文化大革命,灾祸比起异族破坏来还大还严重;被汉人杀戮 ...
只能说中国人咎由自取,从一个火坑跳到了另外的火坑。
但是这个火坑不是中国人被迫接受的,是中国人主动接受的,就像俄罗斯和东欧人一样,主动选择的。
说到文革,也一样,为什么中国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搞内斗最强?
还是那句话,这是整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造成的,不能把责任推给毛太祖而自己躲起来。
这样的文化传统的民族就该享受文革和内斗带来的“快感”,就该享受撑死3700万的“快感”,
因为这个民族就一直是主动把屁股撅起来,等着主子来上!!!
所以,撑死3700万屁民,这样在人类历史上都没有的大虐杀事件,中国人就能忍了。

作者: haosq 时间: 2011-5-16 20:32 标题: 回复 14# 舌在足矣 的帖子
不一定哦.说不定更可怕.比如现在.
作者: lmsk 时间: 2011-5-16 23:19
君主立宪需要汉族皇帝,满族不行,缺乏民族认同感
作者: rovingstar 时间: 2011-5-17 00:56
满清虽然统治了300年,但是满洲贵族和普通汉族民众的隔阂仍然非常深,相互都有着强烈的不信任感。坦白讲:辛亥革命时期,对与普通汉族民众来说,自由民主根本没有多少号召力,而一句“驱除鞑虏”就能够获得广泛的认同。这也从一方面说明了民族隔阂有多深。带着这种异族统治的原罪,立宪是不可能成功的。哪怕是戊戌维新能够实施,真到了动摇满族统治的时候,就算是光绪皇帝也一样不会继续下去的。
如果是汉族王朝,或者满族能够像英国王室那样(他们最早也是征服者)完全融入本土民族中,才有可能成功立宪......
作者: wwb007001 时间: 2011-5-17 07:07
我也认为君主立宪是中国当时最好的出路
作者: 氧化钙 时间: 2011-5-17 10:26
我们要喊武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么,要继续接受满人的统治么?
作者: 氧化钙 时间: 2011-5-17 10:28 标题: 回复 13# 写实 的帖子
美国本来就是个移民国家,并没有什么正统种族一说,要说正统那也是印第安人。
作者: 7113li 时间: 2011-5-17 10:45
我可不想脑袋后边还拖着条尾巴
作者: 7113li 时间: 2011-5-17 11:08
引用:
原帖由 写实 于 2011-5-17 11:03 发表 
如果实行了君主立宪,不再留辫子就有可以通过和平方式来立法通过了,而毛泽东乃至邓时代,你留什么发型,还不是照样要领导说了算,红卫兵在街上剃阴阳头、剪女孩辫子,也不比大清留辫子更文明进步。
&nbs ...
我的意思是我本人作为汉人不能接受满清的统治,不能当满清的家奴,不是在扯发型问题好吧。。。
作者: limao 时间: 2011-5-17 11:21
我感觉中国的近代史对人民太残酷了,如果没有满清入关,明末就已经有了资本主义萌芽,可惜清兵入关来了个大倒退,戊戌变法如果成功中国也能够和日本明治维新那样慢慢富强起来的,中山先生辛亥革命不够彻底也是个遗憾,再者蒋公剿匪不力最终导致赤祸横行中国60年更是个大悲剧
作者: 7113li 时间: 2011-5-17 11:29 标题: 回复 27# 写实 的帖子
从后人的角度来看确实是吧。。。但是从时人的角度来看就不一样了,当年满清和汉族之间隔阂好像还是挺大的,不跟现在这样满族基本同化了。而且清廷内部阻力也很大,君主立宪恐怕还是不行吧。假如是中国人自己的皇帝君主立宪那应该没问题的。。。。
作者: 当然海飞丝 时间: 2011-5-17 16:10
当年若君主立宪,今日何至如此?
作者: rovingstar 时间: 2011-5-17 22:39
引用:
原帖由 写实 于 2011-5-17 10:06 发表 
辛亥革命中,民众起的作用也很有限,事态的根本性转机在于袁世凯的北洋集团之态度,可以说辛亥的结局本质上是取决于袁世凯个人野心搞的一次宫廷政变,而非法国革命似的底层造反。
当然你所说的异族统治的问题,确 ...
袁世凯是个投机分子,如果不是看出清政府完全的无力支撑,他是根本不会走这一步的。在他逼宫之前,已经有一半以上的省宣布独立了。这足以看出民族主义的号召力。你不喜欢民族主义没问题,其实我也不喜欢。可我讲的是现实,不要小看民族主义的动员力量。坦白讲,慈禧和她代表的一批贵族,他们不是没有远见,只是投鼠忌器而已。满清统治的这300年,民族对立的情绪其实从来也没有消亡过,反而由于清政府的一系列政策被不断强化。
如果研究过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就会明白,立宪的过程绝对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和平有序,而是充满了血腥、暴力、冲突甚至战争的(英国的立宪过程其实也是一样)。在这种皇室的正统性如此强大的地方,立宪都如此艰难。更何况是一个面对如此复杂民族矛盾的中国呢?
至于汉人之间的相互倾轧,不过是权力争夺而已,这和民族矛盾那种不可调和性有本质的区别。这从共匪如此的倒行逆施60年至今依然可以稳坐江山就可以看出来了。我还是这个观点,如果当时的皇朝是汉族或者满洲人能够像英国王室那样完全融入本土民族,中国的命运,或许会有所不同......
作者: 当然海飞丝 时间: 2011-5-18 13:26
引用:
原帖由 rovingstar 于 2011-5-17 22:39 发表 
袁世凯是个投机分子,如果不是看出清政府完全的无力支撑,他是根本不会走这一步的。在他逼宫之前,已经有一半以上的省宣布独立了。这足以看出民族主义的号召力。你不喜欢民族主义没问题,其实我也不喜欢。可我讲的 ...
醍醐灌顶!!!
作者: kingiori1 时间: 2011-5-19 12:57
不管君主立宪也好,走向共和也好。都得走普世价值这条路,没有普世价值,其他都是假的。
作者: wxlab 时间: 2011-5-19 17:30
恢复亚洲第一共和国就行了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1-5-20 00:51
中国的落后,到底怨不怨清朝,是不能简单看的。
明朝虽然经济上貌似发达,但是那种太监-文官的体制,是三重不着调:文官固步自封,形成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太监心理变态,虽然忠于皇帝,但是敌视人类;皇帝则太懒,花钱极多(比清朝多多了),完全不办事。
所以,贬斥清朝的人,有时候不得不把“明朝太混,易于推翻”,当成明朝的好处。这就很无聊了。更何况易于推翻也是想象的。(如果想说明朝好,明朝的好处就是好处,明朝的坏处则导致它易于被推翻,易于社会进步;清朝则反之,清朝的坏处就是坏处,清朝的好处则导致它难于推翻,阻碍社会进步;这样论证倒是无往而不利,只是无聊啊)
但是,1840年以后的清朝,或者无论什么别的中国封建王朝(无论是否汉族王朝),其存在的意义已经没有了。这并非因为它们坚决不可能维新,而是因为不能让它们维新。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是几乎同时开始的,结果却是迥异。根本原因就在于:日本人推翻了旧政权(幕府,实际上幕府一开始就准备开国的,但是强藩早就打算倒幕了,自然要趁机灭之),而中国没有。让旧官僚体制搞维新,那是不可能有高效率的。
推翻了旧政权,但是保留皇帝。这在中国要比日本难多了,因为日本天皇本来就不亲政,政权在幕府手里。而保留一个满族皇帝又肯定比保留一个汉族皇帝难。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1-5-20 01:17
至于袁世凯逼宫,事情也比较复杂。
从当时的军事形势上看,清朝其实还有优势。如果南北议和,保留皇帝(而不仅仅优待皇帝),是否可能?
问题是,就算可能,也会使谈判艰难很多,袁世凯才不打算费力不讨好呢。
袁世凯的“绝妙”之处,在于他连三姓家奴都不如。第一次背叛皇帝(投靠慈禧),第二次背叛大清(逼宫),第三次背叛民国(称帝)。辛亥革命之前,袁世凯和清朝的形势是这样的:
袁世凯投靠太后,这个很可能是不得已,因为这么干比军事政变安全。但是,长远看则非常危险。因为皇权来自男系,太后虽然可以权势极大,但是一旦去世,权力还会回到男系手里。这一点,连女皇武则天都没办法阻止,遑论慈禧了。一旦权力复归,那就是报复,袁世凯这种行径,满门抄斩也不为过。虽然看起来他仅仅是离职而已,但是历史上的这种报复也很少有来得特别快的(权力刚刚转移的时候,还是要以稳定为重)。
所以,没有辛亥革命,袁世凯根本谈不上发达,脑袋都很成问题。
从清庭角度讲,自然也是不想启用袁世凯,但是不启用很可能军事崩溃,也只能冒险启用。
结果就是这样了。这都是以辛亥革命为基础才可能发生的事。
此外,就算不是袁世凯,清朝大概也会灭亡。因为掌兵权的那个人,总得是个通晓军事的汉人(否则的话,只能直接被革命军打败,更无悬念了)。他虽然可能打赢一些战役,但是也很容易看出:彻底胜利是不可能的。革命党肯定还会不断发动起义。这样一来,以当时靠现金维持军队的方式,总有饷尽的那一天。到时候控制不住军队,不亡于革命党,也会亡于兵变。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