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发一个帖子 [打印本页]

作者: dy666666    时间: 2011-5-13 21:32     标题: 发一个帖子

        我是一个政法队伍的人,发一个前段时间我们政法委书记的讲话,希望不要给我带来麻烦。姓名和其他的信息我都以@代表了,希望大家不要介意。这是真实的事。


会议传达学习材料



——@@@@@@@@日在全市政法宣传工作培训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一、准确把握形势,切实增强做好政法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的紧迫性和责任感



西方国家借助在经济实力、科技水平、资讯传播等方面的优势,加紧向全世界推销其价值观、思想观和政治制度,策动形形色色的“颜色革命”,大肆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做好新时期政法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形势严峻,任务繁重。



(一)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给政法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造成巨大压力



1. 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尖锐西方反华势力从骨子里不愿意看到一个团结、和谐、统一、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实施和平演变战略,致使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在此之后又加快了对我国进行分化西化的步伐,在政治、经济、意识形态领域全面加紧进行渗透、分裂、颠覆活动,妄图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颠覆我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达到永远称霸世界的目的。最近,中东、北非局势风云突变,突尼斯、埃及政权在大规模的抗议示威游行活动中迅速垮台,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苏丹南北分离已成定局,也门、约旦、巴林、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等一些阿拉伯国家出现连锁反应,局势动荡加剧。因此,必须清醒认识到,我们同西方反华势力的斗争,是颠覆与反颠覆、渗透与反渗透、破坏与反破坏的斗争。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越来越成为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进行“西化”、“分化”,实施“和平演变”的重要战略步骤和手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学习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在法治建设上的一些文明成果,这种学习借鉴促进了人治向法治的转变,但在一些人头脑中也形成了只有西方的法治才是法治,不符合西方的都不是法治的思维定式,这种思维定式在别有用心的人蛊惑下,很容易产生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怀疑和不满。加上执法领域“左”的思想的残余影响、封建人治观念的影响、市场经济负面作用的影响,更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



2.国际舆论环境恶劣。当前,国际新闻报道仍然主要掌控在超级传媒大国和西方发达国家手中,他们的宣传报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世界民众对国际新闻事件的第一印象和最初认识,影响了各国民众对其他国家的看法(研究分析表明,国际舆论85%90%的新闻是通过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等三大通讯社发布的,这些媒体都掌控在西方国家手中)。由于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国际上将中国“妖魔化”的舆论从未间断,西方一些媒体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攻击浪潮,“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等各种论调此起彼伏,对所谓的“民主”、“自由”、“人权”、“宗教”等“热点问题”的炒作不断翻新,大力挑拨国际社会,特别是周边国家对我的猜忌和疑虑,大肆攻击中国共产党领导,恶意诋毁社会主义制度。一批国际媒体踊跃充当“藏独”、“台独”、“疆独”、“民运”、“法轮功”等敌对势力的喉舌,成为他们骗取国外不明真相公众同情、支持,利用国际舆论向我施压、与我对抗的主阵地。在这种强烈霸权主义、大国政治和冷战思维气息的国际新闻传播秩序下,我们的失误被无限放大,我们的声音被大幅削弱,政法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面临着恶劣的国际舆论环境。



3.恶意炒作攻击加剧。敌对势力对我进行“西化、分化的主要方式已从过去派遣间谍、武力干涉等非法行动和侵略行为,转向为打着“合法”旗号进行渗透破坏。他们插手群体性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炒作司法个案,都是在“民主”、“自由”、“人权”、“宗教”、“维权”等合法旗号下进行的,或者利用我们的口号攻击我们,敌对势力采用的这种新形式更具有欺骗性、煽动性和破坏性。他们借我们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无视我们正在解决这些问题和为此所付出的努力,肆意进行歪曲、扩大、炒作,极力煽动“仇官”、“仇富”、“仇警”的情绪,企图摧毁人民群众对我们党和政府的信任,摧垮人民群众对政法机关的信心,催化中国的所谓“民主”运动。敌对势力对我们出现的负面消息有一股嗜血的兴奋,可以说哪里有矛盾,他们就关注到哪里;哪里矛盾激烈,他们就蜂拥至哪里,通过对一件件小事、一桩桩司法个案、一个个具体事件的炒作,将个别问题扩大化,将单一问题复杂化,将一般问题政治化,最终把所有问题都说成是“社会制度弊端”造成的,达到“点火”、“松土”、“掘根”的目的。



(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政法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提出新的挑战



当今世界,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越来越强,其强大的宣传煽动、组织动员和发酵放大功能,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制高点、对敌斗争的重要阵地和争夺民心的重要战场。目前,我国网民数量超过4亿,居世界第1位,手机用户7亿多,网站达270多万个。触手可及的网络赋予广大网民无限的话语权,使网络媒体日趋平民化、大众化,“人人可成为记者,人人可办媒体”的特征凸显,特别是3G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越来越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其“双刃剑”的作用日益凸显,在极大地方便人们生产生活的同时,对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巨大挑战。



一方面,网络已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的重要战场。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以后,把“互联网信息自由流动”作为打压他国、输出颜色革命、实施美国“巧实力”的重要手段。利用互联网进行煽动策划指挥,成本低、防范难、速度快、影响大,敌对势力扬言:“有了互联网,就有了对付中国的有力武器,不一定要动枪动炮”。网络成为敌对势力实施捣乱破坏活动的重要推手。各类敌对势力通过QQ群、博客、手机短信大肆从事反宣煽动,同时也使渗透破坏活动更加严密化、隐蔽化,爆发出惊人的破坏力。



另一方面,网络成为炒作司法个案和突发事件,煽动社会不满情绪,攻击党和政府的重要场所和工具。近年来,敌对势力和别有用心的人借助我们发展中的矛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利用司法个案和涉警舆情事件,肆意进行歪曲、扩大、炒作,形成舆论风暴,促使一般案件演变网上群体性事件,虚拟社会的影响转化为现实生活的危害,不仅使司法机关无法办案,司法形象和司法权威严重受损,更重要的是把社会不满情绪煽动起来了,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湖北邓玉娇案、杭州“飙车”案、云南“躲猫猫”事件、“我爸是李刚”事件就是典型例证,特别是邓玉娇案发生后,越炒越凶,越炒越大,网上点击率超过4亿人次,其中负面点击率达60%



(三)社会思潮多元、多变的发展趋势,给政法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带来严峻考验



当前,我国社会思想空前活跃,主流与非主流、现代与传统、国际化与本土化、积极健康与消极落后等各种声音相互激荡、相互交织,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西方价值观影响较大,“仇警”、“仇富”、“仇官”等社会情绪堆积较深。



一是群众非理性维权意识突出。少数群众存在“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思想误区动辄以采取过激行为,扩大影响、制造事端,要挟、逼迫党委、政府和政法机关满足其诉求。各种利益群体串联、聚访活动加剧,为别有用心的人打着“维权”旗号介入提供可乘之机。



二是个人极端主义思想抬头。少数在现实生活中受挫,导致心理扭曲变态,进而对党委、政府和政法机关极度仇视,对生活现状感到悲观绝望的人员,一旦遇到偶然因素刺激,极易采取极端行为,危害公共安全。(上海闸北袭警案、湖南永州枪杀法官案、成都“6.5”公交车纵火案,以及去年部分省(市)相继出现的针对幼儿园、小学生的伤害事件,就是报复社会和政法机关的典型例证)



三是社会对政法机关的偏见依然存在。一些执法方式粗暴,工作作风不实的违纪现象,以及个别徇私枉法、贪污腐化的害群之马,严重损害政法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导致少数群众带着“有色眼镜”看待整个政法机关,造成对政法机关的正面成绩说什么都不信,而对道听途说的负面新闻说什么都信的偏执成见



在全球化影响加深、信息化浪潮汹涌和社会思潮多元化的大环境下,政法机关不仅处在维稳工作第一线,而且也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工作应对上稍有不慎或考虑不周,立即会招致来自各方面的责问甚至攻击,一旦被敌对势力加以利用,往往会引发难以意料的后果,付出巨大代价,使工作陷于被动。舆论斗争是当前政法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突出的表现形式,是我们在特殊领域与敌对势力进行的一场特殊较量,也是对我们执法水平的重要检验和维稳能力的重大考验。这就要求政法宣传工作实现重大转变,从应付一般日常宣传工作转向有效应对政法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既要抓好正面宣传,也要做好负面舆论的防控,牢牢掌握宣传舆论的主动权。



二、强化工作措施,全面提升做好新时期政法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一)围绕政法中心工作,唱响主旋律,奏出最强音



一要营造强大声势。提升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二要打造精品栏目。推出一批在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和“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感人事迹、生动形象和先进经验。



三要拓展宣传平台。在巩固党报党刊、电视台、电台等“主阵地”的同时,充分发挥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等“生力军”的独特作用,扩大政法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和群众知晓度。



(二)着眼防范炒作司法个案,打好主动仗,占领制高点



一要抢抓舆论先机。新闻传播有“先入为主”的特点,同时现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空前提高,封堵的难度越来越大。要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沟通不及时,给社会带来心理恐慌,给谣言流传有机可乘。同时也要防止在事情不清楚情况下,把不真实、不准确的信息发布出去,导致授人以柄,造成工作被动。要切实加强网络舆情监测,既要重视分析舆论的走向,又要警惕行动性信息,统筹网上、网下两个阵地,防止网上煽动与网下行动结合。



二要坚持沉着应对。要重视网上舆论氛围,尽力引导平息,不能简单把网意当民意。要避免越权发布信息、互不通气,导致各说各的,前后不一,相互矛盾,自乱阵脚,从而加深群众误解。表态要认真准备,力求科学严谨,“假话绝对不说,真话未必全说”应成为政法机关信息发布要遵循的一条纪律。要维护党委政府和政法机关的权威,但又不能死守错误不放,激起更大的不满,更不能捏造虚假信息进行掩盖,而应以坦诚的态度争取理解,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要保持政法机关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不能让网意完全左右政法机关执法办案,片面答应某些不合理要求。



三要注重讲究策略。要学会换位思考,及时发现媒体、公众关注的敏感元素和新闻焦点,予以妥善引导。要善于转移媒体和公众视线,避免始终被人牵着鼻子走,丧失舆论主导权。要坚持尽量用发通稿的形式发布新闻,不要轻易采取召开新闻发布会,防止应对失当,言行失度。既要畅通网民的宣泄渠道,又要对有害信息和错误言论要予以及时封堵,决不能因1%的案件被炒作,而毁了我们99%的工作。



(三)加强政法宣传队伍建设,用好“笔杆子”,形成“铁拳头”



一要加强教育培训,积极发挥政法宣传队伍的作用。政法机关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刀把子”。在新形势下,还需要培养自己的“笔杆子”。



二要加深沟通合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要加强同新闻部门的配合协作,正确处理跟媒体的关系,虚心接受媒体监督,同时让他们了解应该报什么、怎么报、不应报什么,实现“双赢”效果。



三要加紧组织筹划,切实发挥网络评论员的作用。长期以来,我们缺乏一支有组织、有规模、有网络特点的专兼职结合的网络评论员队伍,在网上的声音太小、太弱、太分散。要把建好、用好网络评论员作为重要任务,抓紧培养和选拔一批会网言、网语的专兼职网络评论员,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及时发现和掌控网络舆情动向,了解掌握社会思想动态,正确引导负面舆论,及时删除有害信息。



 





作者: leapriri    时间: 2011-5-13 21: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zha158    时间: 2011-5-13 21:57     标题: 建议版主速度加精!!!这个可是难得的内部文件哦,人家冒着生命危险

楼主要经常性地给我们看看这方面的文献哦,有点象末日宣言!呵呵,
作者: soyo    时间: 2011-5-13 23:32

了解敌人。
作者: qweyxl    时间: 2011-5-13 23:37

估计还没睡醒呢。
作者: 馬六甲    时间: 2011-5-13 23:41     标题: 回复 1# dy666666 的帖子

好好保護自己,多學習翻牆信息,有機會再給我們多帶點信息
作者: armstrong001    时间: 2011-5-14 01:46

这个要顶,要学习,做好准备,“五毛”成建制进驻基地
作者: 菜鸟搬家    时间: 2011-5-14 12:47     标题: 政法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有木有啊有木有
作者: wension    时间: 2011-5-14 14:14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作者: jierui11    时间: 2011-5-14 18:09

楼主冒险发帖实在让人钦佩!
作者: 浪人123    时间: 2011-5-15 20:08

你发帖,我顶贴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