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健(左)与搭档张伯鑫在演出中。图/ 受访者提供
自从力挺身陷“打人门”的郭德纲,调侃“微博门”中的周立波后,“小王爷”名气陡增。最新的相声《歪唱太平歌词》被发到网上后,他更火了。不少人开始搜罗他的相声视频,感叹相“听”恨晚。 “小王爷”是粉丝们送给王自健的雅号。他浓眉,大眼,一脸“委屈”相儿,往台上一 对于很多人来说,来这里看的不是“小王爷”,而是世间万象;听的不是相声,而是解读社会的“王氏角度”,当然,如果在这一过程中还能获得几个小时的笑声,就更赚了。 王自健在演出中。 图/ 受访者提供 4月23日,下午3点,北京鼓楼西大街的广茗阁茶楼座无虚席。北京第二班相声大会每周六下午在此演出。这个以年轻人为主的相声班子中,绝大部分相声段子,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80后烙印,从这个团体的命名就可见一斑。“我们叫第二,谁敢叫第三?”他们说。 演出现场火爆异常。230个座位的剧场,坐满,这还是运气好的,来晚的只能加座, 天津票友“哎哟喂”是王自健的铁杆粉丝,自从今年1月起,她每周都坐动车专程来听 “他的段子让人感到真诚,而且活儿用得足。”作为资深票友,“哎哟喂”说不少相声 王自健喜欢“聊”过日子中俯拾皆是的话题。 比如,他在调侃物价上涨时说:“我们总追求GDP,你工资五千,涨百分之十才五百;房价五万,涨百分之十就是五千,换你你涨哪个,现在什么都涨,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相声票价也要适当涨点儿了。” 王自健这样描述城市居民的生活感受:“其实老百姓没什么要求,就是想过上国企员工 他看待药家鑫案则是另一个视角:“一个叫‘涨工资’的,药家鑫,很残暴,打死都不 在4月23日这场演出中,他不出意料地谈起了李庄案,评论却有些沉重。“给犯罪嫌疑人辩护是律师的职责,这是职业道德;而这些律师都去重庆,为的也不光是李庄。”不过他很快又恢复了幽默:“瞧中国律师界,多抱团,哪像相声界一样,破鼓乱人捶。” 但王自健不喜欢别人把他的相声抬得太高:“相声就是相声,段子受欢迎,是因为跟生 不务正业的少年 27岁的王自健台风甚稳,不温不火。事实上,王自健专职说相声还不到三年。他非相声世家出身,也没有科班背景,最终走上相声这一行,不得不说暗合了某种宿命。 27年前,他出生在北京一个工薪家庭,父亲从事建筑工作,母亲在火车站当售票员。 经老师介绍,9岁那年,他进入中央电视台蒲公英艺术团学习相声,还在央视的蒲公英剧场中多次表演节目。不过,学习只坚持了一年,再次与相声结缘已是14年后的事了。 在王自健的记忆中,从小学到高中,他从来没有写过作业,老师也不敢管他,“老师还盼着过年托我妈买火车票呢。”这大概是他人生最初接触的“不正之风”。有一次,因为没给老师买到火车票,害怕老师批评,他专门找到校长,哭着说:“我对不起老师,没给老师买到火车票。” 和所有略有点小聪明的男孩子一样,王自健爱做些不考虑后果的顽皮事。比如,看电影 这个问题少年不务正业地钻研电子游戏,从高中起,他便开始给《大众软件》等电子刊物写游戏软文和攻略,后来,这成为他进入澳门五星卫视做游戏类节目编导的资本,那时,他19岁。 2007年,略有积蓄的王自健开了一个影视公司,并承包了某卫视一档声讯节目,日 也是在这一年,有人邀请刚刚治好多年结巴的王自健参加北京师范大学一个社团的相声 挚友俱乐部的最初时期,正是“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开始变得著名的时期。比王自健年长11岁的郭德纲,被媒体称为“中国相声的救星”,他将观众重新吸引到剧场,并开启了“剧场+网络”新时代,模仿郭德纲也随即成为剧场相声的一大潮流。 王自健当时也模仿郭德纲。虽然每周只有一次演出,但要搭进一周时间排练,没干多久,他就坚持不住了。怕耽误工作,他离开了剧场。直到2009年,王自健突然发现,生活趋于平淡,必须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思来想去,他发现,最喜欢的还是说相声。 “围观”时代的相声 2007年前后,郭德纲的相声曾引发争论,郭本人也不只一次提出他的相声理念:相声的功能是让人开心。这个理论曾引起共鸣,也确是郭氏风格占领市场的一大原因。但在模仿郭德纲的潮流中,王自健渐渐发现,自己并不认同郭氏风格。 王自健总结说,郭德纲说的,多是家长里短,而自己说的,是国际国内大事。他说,在一个信息传播如此迅捷的时代,相声如果不关注大家都关心的话题,反而是一种虚伪,也不可能有生命力。 事实上,这或许正是相声能够出现的原因。 所谓“相声”,指面相和声音的表演。这门艺术大约起源于清朝,当时只是一种街头艺 “从前,相声是和人们交流的一种方式,能寓教于乐。”76岁的相声大师丁广泉先生曾在接受采访时说,“听相声,就和听广播、看书一样有益处。” 在1980年代短暂的恢复后,中国相声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又渐渐被小品取代,因为 不过,郭德纲的出现,使大家发现,原来相声演员不吃“皇粮”,完全靠市场也能养活自己。王自健说,原来体制内的被称为专业相声演员,体制外只能是业余演员,现在这一界线被打破了。 与体制内相比,体制外的饭碗并不好端。“第二班”生意已算不错,票价也不过20至 王自健似乎可以成为一个答案。孔挚杰形容王自健的相声,达到了“包袱响在心坎里”。也有票友预言,个人风格明显的王自健将是“第二个郭德纲”。当然,还有人担心,一旦真的成为“郭德纲第二”,他可能会渐渐丢弃这种王氏风格。 “怎么会呢?”他说,“我最大的乐趣就是我在台上说,下面有人在乐。”但他又说,但求好事,莫问前程。 从种种迹象看,他确实显现了追随郭德纲的可能。今年3月,王自健正式拜侯耀华为师——郭德纲当年拜的侯耀文。之后,出书、拍戏的邀请纷至沓来。“现在接的商演也很多,我出场费是8万。”他说,“一直这么要,还没成过。” 作为非专业出身的演员,王自健并不心虚。他觉得,说、学、逗、唱只是工具,相声演 从某一方面来说,王自健似乎在亲身证明,80后并不是一群只关心个人命运不闻国是的利己主义者。与生于1970年代的郭德纲不同,他的话语来源显然更富时代感,视野也更宽广,颇有“围观”时代的特色。 比如,在批评周立波时,他说,“周立波在他的微博里说,宪法规定了,中国是一党专 “小王爷”有一个计划,在今年年底作一个全国巡演,把笑声带到全国各地。他戏谑地将相声分成碟版和枪版两种:“我们肯定是枪版的,因为我们这儿有笑声。” ★ |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