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裁政权覆灭记
独裁的英文词是ANG="EN-US">dictatorship,又译为ANG="EN-US">“狄克ANG="EN-US">”、“狄克推多”、“专政”,在政治学中它是指一个人或一个集团拥有绝对的政治权力。独裁政权为了维护其独裁地位,往往对社会舆论进行操纵,以各种各样的理由限制公民的自由,比如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结社和集会自由、信仰自由等。温和一些的独裁政权会用暂时性的经济增长为其独裁地位辩护,暴戾的独裁政权则会对全体国民实行血腥的暴政,甚至对自己人也不例外。红色高棉、前苏联都是前车之鉴。独裁政府没有合法的权力来源,无法处理内部的意见分歧,总免不了陷入相互迫害、内乱、战争。这样的国家很难长久。二战之后,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第三波民主化浪潮,独裁政权纷纷覆灭,民主国家接连建立。到今天,世界上非民主国家只有40多个,民主国家却多达约150个。
1,葡萄牙:“石竹花革命”
1973年,葡萄牙举行一次选举,未能结束独裁者卡埃塔诺的法西斯统治。“人民民主运动”对政权和平演变失去了信心。中层军官开始酝酿革命,称为“尉官运动”。1974年4月25日,“尉官运动”发展成政变,并取得成功。军队只受到保安部队的少量抵抗,就占领了主要的政府部门、广播电台、邮局、机构和电话局。在几小时之内就推翻了卡埃塔诺(独裁者萨拉查死后继任)政权,由斯皮诺拉将军任总统。“葡萄牙的解放事实上未流一滴血”。士兵把石竹花插在他们的步枪筒中,接受人们的欢呼,政变由此得名“石竹花革命”。
2,巴西:和平演变
1974年 巴西军政府引入“政治对话”,培养“可信任的反对党”,启动“受控制的自由化”,8年后才实行议会的自由选举,1989年实现总统直选。
3,希腊:镇压国民者玩火自焚
1965年,希腊国王与总理就君主应该在希腊政治中占何种地位发生严重分歧,总理帕潘德里欧被免职。帕帕多普洛斯趁机发动政变,成立了名为“上校团”的军事独裁政权。国王反对独裁者失败,被迫流亡,君主制被遗弃。1973年约安尼泽斯上校以总统帕帕多普洛斯过于软弱发动了第二次政变,成为新的政府首脑。1974年,约安尼泽斯军政府在塞浦路斯(该国有希腊、土耳其两个民族)策动政变,推翻马卡里奥斯政权,成立桑普森政府。随后,土耳其军队侵入塞浦路斯,桑普森被迫辞职,塞浦路斯从此南北分裂。塞浦路斯事件以及对雅典综合理工大学学生起义的血腥镇压,导致军政府内部垮台。前总理卡拉曼利斯从巴黎回国,担任临时总理。最后希腊采用全民公决的方式废除了君主政体,建立共和政体,并颁行新宪法和选举总统。
4,西班牙:真正的国王
1939年,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的军队在内战中胜利,任国家元首,实行军国主义的统治。1947年,西班牙国王宝座虚空,弗朗哥自任摄政王。1975年11月20日,弗朗哥去世。在他去世前,他指定了胡安·卡洛斯王子作为他的后继者。胡安·卡洛斯是西班牙前国王阿方索十三世第三子胡安亲王的长子,卡洛斯王子接受了国王和国家元首的头衔,但他却领导西班牙向更文明的现代民主国家转变。1976年7月国王任命原国民运动秘书长阿·苏亚雷斯为首相,开始向西方议会民主政治过渡,这标志着西班牙同佛朗哥独裁政权的彻底告别。1977年举行了西班牙战后全国第一次全面普选。1981年,部分军方人士发动政变,试图恢复专制集权统治。胡安·卡洛斯一世国王在政变领导人来访时借故溜走,通过电视台宣布自己不能容忍民主的倒退,政变想成功除非把他杀了。国王在军队中的朋友们的支持下,迅速平息了政变,参与政变的军方人员也大多得到特赦。西班牙内战以来最有可能导致国家分裂和流血的此次事件,就这样成功消解。胡安·卡洛斯一世国王赢得了民众的尊重和爱戴。当时西班牙共产党的领袖卡利约还喊出了这样的口号:“上帝拯救了西班牙!”
5,厄瓜多尔:明智的独裁者
1977年,厄瓜多尔的军事领导人宣布他们愿意退出政治。于是,1978年起草了一部新宪法,1979年的选举产生了一个文官政府。
6,巴拿马:美国派兵解放
1983年,曼努埃尔·安东尼奥·诺列加任巴拿马国民警卫队司令。任职后,他变国防警卫队为国防军,同时控制议会,操纵政府,实行独裁统治。美国舆论揭发他参加走私贩毒、谋杀政敌和大选舞弊。1989年12月20日凌晨1时,一架F一117A隐形战斗轰炸机从美国内华达州起飞,轰炸了巴拿马首都附近的兵营。美军“海豹”突击队兵分两路炸毁了诺列加的私人飞机和专用船,切断了他的逃路。“红色特遣队”则实施低空伞降,对巴军第6、第7连发起攻击。其它各作战部队,也都按作战部署发起全面攻击。24日,万念俱灰的诺列加躲进梵蒂冈使馆请求政治避难。1990年1月3日,诺列加向美军投降,他最终被送到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法院接受法庭审判,获刑40年。随后,巴拿马重新施行自由选举,媒介获得言论自由,国家管理权渐渐和平过渡到公民政府手中。
7,阿根廷:自断生路
1975年,阿根廷最著名的总统贝隆去世。1976年3月,阿根廷军队推翻了贝隆第三任妻子为总统的政府,阿根廷陷入军事独裁统治时期。阿根廷军队与60年代就活跃在阿根廷城市里的左翼游击队爆发了多年的战争。军政府对游击队员以及同情他们的市民实行“零度容忍”的参保政策。在这场 “肮脏战争”中,很多人从餐桌上被带走,很多人在光天化日下从大街上消失。成批的尸体被从飞机上抛到大海里,三万多人毫无声息地死去。有14位母亲到首都的五月广场上游行,呼喊:我的孩子不见了!谁能告诉我,我的孩子在哪里?游行后不久,三位母亲消失了。恐怖在整个国家蔓延。1980年,游击队终于被阿根廷军统政府全部歼灭。但军统政府已经无力维护将要崩溃的经济,就去打民族牌,对英国殖民地马尔维纳斯群岛进行突袭,宣称要收复领土。“蚍蜉撼大树”,阿军很快战败,宣布投降。1983年2月,军政府在内外交困的压力之下,不得不和国内各党派协商,决定结束军统,举行全国总统选举。
8,菲律宾:失去人心
1972年,菲律宾由马科斯实行独裁统治。他在全国实行军事戒严,镇压反对派。反对派领袖之一阿基诺被抓起来,并判处死刑。在狱中,阿基诺仍然进行顽强的斗争,获得全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成为国际知名的人物。1980年,美国总统卡特为阿基诺提供担保,并逼迫马科斯同意阿基诺出狱,到美国过流浪生活。1983年8月,阿基诺携全家闯关回国,不幸在飞机场被暗杀身亡。举世皆惊。阿基诺夫人继承丈夫遗志,带领反对派参加1986年2月举行的全国性总统选举。马科斯自以为胜券在握,操纵选举委员会宣布自己在选举中获胜。阿基诺夫人也不示弱,直接宣布自己在选举中获胜。结果,两位“总统”同时宣布就职。全国民众支持阿基诺夫人出任总统,马科斯见大势不妙,当夜就逃亡国外。“人民力量运动”终于把阿基诺夫人从一个家庭主妇送进了总统府。在执政期间,阿基诺夫人改写了菲律宾的宪法,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和基本人权,大规模地进行农业土地改革,让菲律宾走上了自由民主的现代文明之路。
9,台湾:蒋经国——中华民族真正的伟人
国民党创建人孙中山曾留下中国政治三步走的遗言:“军政、训政、宪政”。国民党及其后继者走的正是这条道路。在大陆,蒋介石推行了军政和训政;在台湾蒋家父子由训政而宪政。国民党到台湾后,蒋介石在台湾推行威权政治,实行党禁、报禁、抓捕民主人士,导致了不少流血冲突。
1960年9月4日,《自由中国》的主编雷震被捕。1979年夏,黄信介等人创办《美丽岛》杂志,批评时政,主张“让民主永远成为我们的政治制度”。12月10日,《美丽岛》杂志社以纪念“世界人权日”为由,在高雄组织2万多人集会,要求国民党当局“解除戒严”,“开放党禁、报禁”。国民党当局则出动大批军警进行镇压,导致流血冲突,有200人受伤。“美丽岛事件”发生后,152名党外人士以“涉嫌叛乱罪”被抓扣,《美丽岛》杂志被查封。国民党强硬派要求进行镇压,对施明德等一两个人处以死刑。为此,蒋经国问计台湾清华大学教授沈君山,沈劝告,“最好不要判死刑,我们终究要在这片土地上长期地生活下去的,血流下去了,就收不回来了”。最终国民党没有把任何人送上刑场。正如蒋经国所说,“权柄,很容易去用它。难的是,什么时候不去用它。三十八年的‘戒严令’是国民党的恶名与黑包袱,一定要想法解除与开放,否则永不安宁。”
1981年,蒋经国意识到一党专政不是最好的境界,只是过渡到宪政的暂时训政阶段,最后的理想还是还政于民,实现宪政。他对英文秘书马英九说“解禁应该越来越宽,不能换汤不换药。我知道自己是独裁者,但我会以专制手段来结束专制制度”。
1986年9月28日,135个反对派领导人在台北市园山大饭店成立反政府的民主进步党。抓捕名单送到了蒋经国的眼前。坐在轮椅上的蒋经国却说,“时代在变,环境在变,潮流也在变。”“国民党过去太骄傲、太自负,抓人解决不了问题——政府应该避免冲突,保持镇定。”在中常会上,蒋经国压制和安置了许多年迈的死硬派,被激进派指责为:“叛国!叛国!”。军统蓝衣社的“铁血爱国会”还举行集会,以血书要求蒋经国逮捕叛乱分子,蒋经国再次压制了激进派。已经下不了床离不开轮椅的蒋经国,指派中常委研制“政治革新”方案,他向国民党秘书长李焕表达三点意见:第一,国民党需要彻底改造才能在完全公开的政治制度里竞争。他说:“如果我们不重振国民党活力,人民会抛弃党——甚至党员都会流失。”第二,推动“全面政治民主”,取消“戒严”、允许民众自由组党、“国会”全面改选、解除“报禁”。第三,两岸统一。他说:“我们必须采取主动,踏上统一之路。两岸若不统一,台湾恐怕将越来越难独立存在。” 1987年7月14日,蒋经国看到条件成熟宣布解除持续了38年的“戒严令”,台湾才真正告别训政期。蒋经国终于帮父亲完成了国父孙中山的遗愿进入宪政期。
在蒋经国的领导和部署下,台湾不仅顺利实现了三民主义和宪政,经济成就同样卓越,早在1988,台湾轿车拥有量已经达到平均每四人一部。蒋经国是一位朴实和亲民的领袖。从1950年起直到1978年出任总统,他的足迹踏遍全台湾320个乡镇,台湾几乎没有他不曾到过的地方。他经常不经预告就到普通人家访问,甚至到当地的普通小馆子随便吃点午饭,也因此在民间交了不少朋友。有时他还带着家人到电影院赶场,和一般人一样排队买票。他每天六点半起床,一直工作到半夜。但蒋经国一生最大的功绩,是他超越个人、家族和党派的私利,解除了言论自由,开放了结社自由和言论自由,带领台湾结束了专制政治,推开了自由民主的大门。台湾人民怀念蒋经国先生,全中国人民也将真心实意地纪念他。(本节主要采自刘文忠先生《新海国图志》)
10,韩国:独裁者被迫从良
自1961年朴正熙发动政变后的30余年中,韩国几乎一直处在军事威权统治之下。金斗焕掌权后,民众抗议活动不断,最终酿成了1980年5月的光州流血事件。镇压了民众抗议活动的金斗焕根据维新宪法被选举为总统。他还颁布新宪法,把总统任期改为7年。不过,他解除了军事管制,逐步恢复政治活动,在他任期届满时,不留恋权柄,韩国政府第一次实现和平移交权力。卢泰愚在反对党“改宪运动”和百万民众游行中出任总统,上台后,他接受了反对派的全部要求,平息了政治危机,开始修改宪法,为十六年来第一次总统直接选举积极创造条件。1987宪法是韩国民主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这部宪法标着这执政党与反对党走向和解,总统实行直接选举,同时限制了总统的权力,为韩国走向民主铺平了道路。
11,南非:各国干涉内政
由于历史的原因,南非原本是一个种族隔离国家。国际上,反种族隔离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1962年,联合国针对南非成立“反对种族隔离特别委员会”。随后联合国对南非实行了长期的一系列的制裁措施,包括武器禁运、石油禁运、取消在联合国活动的一切资格。1981年,联合国124个国家在巴黎召开制裁南非的会议,通过《巴黎宣言》,1982年成为“动员制裁南非种族主义政权国际年”。1983年,联合国制定并开始实行第二个“反对种族主义和种族歧视的10年行动计划”。随后美国“全面反对种族隔离法案”、南非昔日盟友以色列不再出售武器给南非。美国还有一家银行带头终止了向南非的全部贷款,引发世界多个国家对南非实行制裁。全世界140多个国家与南非断绝了外交关系。南非经济陷于崩溃。
1989年1月,南非总统博塔因病住院并辞去了总统一职。同年9月,时任国民党主席德克勒克(FWdeKlerk)继任总统。在南非历史转折的重要时刻,德克勒克决心改革。1990年2月作为南非总统的德克勒克宣布解禁非国大、泛非大和南非共等进步组织,解除对联合民主阵线和南非工会等33个群众组织的限制,并释放已被关押了27年的曼德拉。最后,经过民主程序,德克勒克以和平的方式与非国大组成临时政府,从此掀开了南非民主历史的新纪元。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曼德拉成为南非第一任黑人总统。
12,智利:用专制推行民主
1973年,皮诺切特推翻阿联德,成为军政府的首脑。皮诺切特却是一个坚定的民主制度的拥护者。为了推行民主制,他甚至用了完全不民主的方式。比如暗杀左翼政治人物,用铁腕扑灭反民主的人。1980年,皮诺切特以“不规范、不民主”的方式制定和通过了一部新宪法。新宪法规定智利要在1988年进行等额总统大选,又明确规定:总统及议员由全民直接选举产生,皮诺切特要在1990年还政于民。新宪法制定后,皮诺切特于1983年开放党禁,与反对派开展对话,取消了15年之久的全国紧急状态,恢复新闻和集会自由,允许政治流亡者回国,并说服军人委员会推举他为唯一的总统候选人。但是,皮诺切特在1988年的大选中失败,智利进入1989年总统大选和1990年3月权力让渡的框架。1989年总统大选如期举行,艾尔文获胜,1990年接任总统。皮诺切特遵守了自己在1980年宪法的诺言。
13,匈牙利:“1956年事件”的报应
1956年10月,数十万群众在首都布达佩斯举行游行,支持党的领导人纳吉的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民主化改革、反对苏联干涉内政,并要求纳吉出任总理,苏联撤出匈牙利等要求。苏联以12个师的兵力帮助匈牙利血腥镇压游行群众,酿成“十月事件”。事件之后,纳吉以反革命和叛国罪被判处死刑。1989年 社会主义工人党对“1956年事件”的评价出现分歧,导致党的上层发生分裂,党内民主派和保守派的斗争公开化,最终,国家和军队中的政党活动被终止,社工党宣布放弃执政党地位,1989年10月,匈牙利社工党改名为社会党,并决定取消作为集体国家元首的共和国主席团,实行总统制;确立多党制和议会民主的法治国家;取消马列主义政党在国家机构中的领导作用的规定。由社会党和自民盟联合执政。匈牙利走上民主国家的轨道。
14,捷克斯洛伐克:“天鹅绒革命”
1989年11月17日起,布拉格大学生集会,随后有10万余人上街游行,要求共产党总书记雅克什下台、结束共产党一党专政。11月24日,捷共中央主席团和书记处全体辞职。新领导人在人民要求下批准修宪,取消捷共的领导地位,进行多党选举。大选中,“公民论坛”获得胜利,在布拉格之春中失势的杜布切克当选为联邦国会议长,哈维尔当选为总统。
就是啊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