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蜗居中走出来的总理能让人民免于蜗居吗?fficeffice" />
口吐真言,永远竖立;
舌说谎话,只存片时。
--圣经《箴言》十二章十九节
温家宝在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的联合专访时,有网友问,二零零九年房价涨得有些离谱,二零一零年高房价的问题会缓解吗?
温家宝表示,群众的心情我非常理解。「我也知道所谓『蜗居』的滋味。因为我从小学到离开家的时候,全家五口人只有ffice:smarttags" />
马屁记者不小心泄漏天机
既然总理主动忆苦思甜了,下面的宣传机构立即行动起来。于是,半个月后,《人民日报》发表了记者陈杰撰写的《温家宝,从一条小巷走出的大国总理》一文,考据出温家宝颇为清贫和艰辛的幼时生活,其中第一部分《小巷里的旧居》是这样写的:
温家宝,天津市人。温家世居今天津市北辰区宜兴埠,后迁入城内。
「你找温家宝的家?」记者在天津市旧城南开区寻找温家宝中小学时代居住的房子。狭窄的达摩庵前胡同,拐角杂货铺的一位大婶指给记者,「那就是,他前几年回家时,我见过他」。亲切的口气像讲邻居家的大哥。
达摩庵,「文化大革命」前香火缭绕的尼姑庵。温家宝曾居住的是达摩庵前胡同九号院,推开年代较远的院门,面前是十分拥挤的小院,左侧翻修后房子就是温家宝过去的家。房屋的新主人刘志杰大爷、刘玉英大娘老两口,原住九号院对门,七八年前买下温家的老房。温家宝兄妹三人,他为长子,与父母一家五口居住在不足
温家宝到中央工作后曾几次回到这条胡同,看望父母,走访老邻长辈,亲亲热热拉家常,在众人眼中,他还是隔壁的孩子,没有一点官架子。有时,温家宝的母亲炸好面酱,托跑运输的邻居带到北京。
徘徊在这条有些破旧的胡同,站在温家老屋的原址,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总理就是从这里走出的,让人感到与历史贴得这么近,「平民情结」一定植根在他的胸中,他时刻惦念像儿时邻居一样中国千千万万普通的百姓,与他们共同创造幸福生活。
先不说这篇文章中的种种吹捧和谄媚之词如何让人肉麻和恶心,这篇文章最大的价值在于不小心之间揭穿了温家宝的弥天大谎,就此而言,这名拍马屁的记者可谓功莫大焉:温家宝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们全家五口人挤在只有
从达摩庵到中南海的路有多长?
这名妙笔生花的记者竭力营造温家宝此刻仍然「临在」达摩庵的幻想。但是,我想说的是,达摩庵的老百姓们,温家宝早已不是当年的「邻家少年」了。你们继续蜗居,他已登堂入室。温家宝的上位,靠的不是能力,而是演技,是说谎不脸红的演技。中国政府需要的不是一个大刀阔斧、根植痼疾的良医式的宰相,而是一个精通鲁迅所说的「瞒」和「骗」的技术的首席演员。于是,上行下效,既然一个堂堂的大国总理,连自己少年时代居住过的住房面积都要公开造假,他所领导的政府如何疯狂地造假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国家统计局才敢于拿出房价只涨了一个百分点的报告来;所以,山西省卫生厅才宣布不存在有毒疫苗的问题;所以,外交部发言人才敢于斩钉截铁地说中国只有罪犯而没有异议分子。温家宝政府,算不算是一个谎话大王领导一群贪官污吏的政府呢?
温家宝的话,常常说出了中国现实的反面。或者说,中国的现实很快就给他刚说出口的话一记响亮的耳光。果然,温家宝刚刚表白说他对人民群众蜗居的处境「非常理解」,北京立即就出现了天价地王,房价再度飙升。以北京房价的均价两万而论,如果一名普通大学毕业生年收入为两万,一年的收入只能购买
当然,如果抱着「同情之心」去理解温总理,即便是他们一家当年居住的不是
温家宝为何无法遏制房价的上涨?
而「毛后」所谓「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仅仅由于当局少作一点恶,少对民众少作一些束缚,蕴藏在民众之中的、自发的力量与激情,便如火山岩浆般迸发出来。是民众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生活水平(包括住房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而绝对不是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们的造福与恩赐。然而,当权者看不得老百姓过上一天好日子。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当局再度以抬高地价的方式,第二次向民众征收隐形的重税,以此达成掠夺民众手中刚刚捂热的一点血汗钱的目标。所以,正是政府的「卖地」财政和「房地产」GDP,才让新一代的中国人深陷于蜗居的漩涡之中。人性都是卑微的,像《蜗居》中的女主人公海藻那样,不惜出卖爱情、青春和尊严,换取「告别蜗居」的生活,遂成为一种大部分人都可以「理解」的方式。不知一惯都作道貌岸然状的温家宝总理,是否也会「理解」这样的生活选择呢?
温家宝大肆标榜当年的蜗居生活,是为了拉近与百姓的距离吗?可惜,这个距离早已遥不可及:一入中南海,皇宫深如海,中南海里面的人,又怎么会跟蜗居里的人有共同的价值立场与思维方式呢?但我还是想建议
一个从蜗居中走出来的总理,就能让人民免于蜗居的处境吗?在我看来,这是一种逆向的血统论。其实,无论是太子党还是平民子弟,一旦进入中共一党垄断的权力体系之中,都不会有太大的区别。如果说存在差别的话,那就是:像温家宝这样平民出身的高官,有一种从底层奋斗出来的「于连式」的人格模式,知道苦日子是什么味道,为了彻底告别苦日子,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包括人格的完整和人性的尊严。正因为目前的饭碗来之不易,这类人比起从小养尊处优的太子党来,更是念兹在兹、战战兢兢。温家宝看到了赵紫阳的「前车之鉴」,遂奋不顾身地投入特权阶层,去瓜分属于自己的份额。所以,寄希望于温家宝出手遏制房价的上涨,无异于与虎谋皮。中国的老百姓只能继续蜗居下去,老百姓在蜗居中所付出的代价,正是温家宝和他的政权存在的前提。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