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怎么理解这对老夫妇的悲伤呢?按理说,他们的儿孙生活在一个人均收入十倍于中国的发达国家。儿子是电脑工程师,有着令人羡慕的稳定高收入,有着心满意足的物质经济生活。这里,我们不妨来看看英国著名经济学家Colin Grant Clark对幸福的定义。他是第一个启用GNP(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这一概念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生活质量的。在解释所谓“个体幸福”的时候,他首先认为“必须能够持续获得足够的货币收入以购买生活必需品”,也许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吧。接下来,他认为“必须保持足够的财富来满足并发展其兴趣爱好的欲望”,姑且可理解为看报读书娱乐上网等等精神文化生活吧。但是,Colin Grant Clark还特别强调:“必须满足其传承并延续传统的欲望,即承接并使用祖先之传统的欲望,以及将这些传统传授给子孙后代的欲望”。他认为,这是“个体幸福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力的父母在自己的孙子身上恰恰没有得到这最后一项欲望的满足,这就是导致他们伤心和欠缺幸福感的原因。看来,民族文化的维系或丧失,是会直接影响人类个体的幸福指数的。
一百年过去了,对道尔吉耶夫的莫须有的诽谤并没有烟消云散,甚至,十四世达赖喇嘛也不得不回答人们的提问,消除疑惑,澄清事实。托马斯所著的《The Story of Tibet: Conversations with the Dalai Lama》里有一段话:“毫无疑问,”(十四世)达赖喇嘛说,“十三世达赖喇嘛热切渴望与俄罗斯建立关系,而且,我认为他起初对英国抱有一些怀疑。于是,道尔吉耶夫登场了。英国人认为他是间谍,但事实上他是一个优秀的学者和虔诚的佛教僧侣,并且对十三世达赖喇嘛忠心耿耿。”
美国著名藏学家亚历山大・博金(Alexander Berzin)在其论文《Russian and Japanese Involvement with Pre-Communist Tibet》里谈到一个在西藏的日本人,他图谋破坏藏俄结盟,并在英俄之间挑拨离间:“他(河口慧海)从西藏回到英属印度后,向一个为英国服务的印度间谍Sarat Chandra Das报告了一个错误的消息,即俄国在西藏已驻扎军队。当时,日本正与俄国为争夺满洲而备战。(中略)看起来,这个日本人是想通过挑拨英俄对峙,来确保英国在即将爆发的日俄战争中反对俄国。也许他还希望英国插手西藏,以使俄国的注意力从满洲地区分散到印藏地区。”后来,这个日本人所报告的假消息直接导致了英军入侵西藏。俄国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在满洲与日本妥协,集中精力与英国在西藏对决;二是在西藏向英国让步,集中精力在满洲与日本对决。俄国选择了后者,放弃了对西藏的支持,道尔吉耶夫只能“悻悻返回西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