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他山之石】吴官正多封家书曝光 [打印本页]
作者: baibian 时间: 2010-12-19 22:26 标题: 【他山之石】吴官正多封家书曝光
日前出版的《中国人物传记》杂志,刊登了 《吴官正家书一束》,现予以摘登以飨读者。
为子女婚事简办给与老何家熟悉的领导写的一封信
(1989年9月20日)
少华同小何已结婚,这是他们生活长河中的一件大喜事。我严格按照中央要求,一不受任何人的礼,二不请客。他们说今年国庆节前夕可能要去看望小何的父母,我拜托你给我以帮助,做做小何父母的工作,也希望他们喜事简办,不受礼,不请客。对这点我曾同小何和她父亲都讲过,老何表示同意,我相信他们会支持我的工作。但又担心社会上的“压力”、闲人的多嘴、老何的心愿,使他忘了他答应的不受礼,不请客。但若老何的亲朋好友,不吃一餐饭,确实觉得心里过意不去的话,相信他会把握好。
这可能是多余的话,对老何的希望好像“有点不近人情”。但我的大儿子结婚就做到了不受礼,不请客,二儿子的亲戚家也应一样,这是事业的需要。
我相信你能帮好这个忙,如能如愿,对你及老何全家深表谢意。
据长江网
给弟弟及叔叔等家属的信
(2006年12月10日)
刚得悉父亲大人逝世,十分悲痛。他是一个出身贫苦的普通农民,年已九十有六高龄,走完了平凡而有意义的一生。
万望你们及父亲的其他亲人们务必坚决做到:丧事一切从简,决不能大操大办,决不要收受任何人的钱财,决不可劳烦当地政府。相信父老乡亲、同志友人会理解支持。
近年,父亲年老体衰,他本人、亲人和医务人员尽了最大的努力,省市县镇有关领导也十分关心。在此,对各位领导、亲朋、同志表示深深的谢意!
现电汇壹万元人民币,请收。如有困难,望给我的秘书打电话,他们会转告我。
请以我、锦裳率全家给老人敬献一花圈,以表示我们的深切哀悼!
父亲大人千古!
给弟弟的信
(2006年12月13日)
父亲已入土为安,他同母亲相伴,与埋葬在周围的亡人相邻相处。如有人提什么“建议”或出什么馊主意,务必保持清醒头脑,永远不可损坏或扰动他们的邻居。也永远不要建什么亭子,也不要在坟墓间修一条通向父母墓地的路。
我昨晚打了七个电话,使我感到十分困惑和悲哀,只好写信,请您按我的要求做好工作,相信您会想通并支持我。
我们家族有今天,是父母忠厚、善良、让人和大家努力的结果,要十分珍惜。我是高处不胜寒,想到的总是党的工作、人民的愿望和刚正公平,想到人言可畏,想到永远不做亏心事。
我们特别是我尤其要谨慎,对自己、对亲属都应严格要求,勤勤恳恳工作,老老实实做人。如果在这信的第一段内容中列的三条,有任何一条做不到,影响会极坏,后果会十分严重,到时候会后悔莫及!
在任何时候,首先要想到别人的感受,要尊重同事、亲友和陌生人,夹着尾巴做人,好自为之,这是一个领导干部应该做到的。要记住,一个家族,如某一件事处理不好,兴难衰易,很容易会走向反面。
我不想写下去了,关于涉及父母的事,我是长子,应尊重我。我在位时你们不能做,我退下来你们不能做,即使我死后,你们也不能做:要求人家迁坟、盖亭、修路或搞什么花样。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忠厚好,谦让好,吃亏好,这对后代好!我希望您是会想事,会是瞻前顾后的明白人,也希望您会理解我的苦心。
致江西省余干县委县政府及乌泥镇党委的信
(2006年1月24日)
刚才,我得知一亲戚太不像话,很是气愤。万望同志们坚持原则,对任何人,包括我的父亲、亲戚、家乡人等,都不得照顾,如有人违纪,坚决执行纪律;如有人犯法,坚决依法惩处。
我坚决支持同志们大胆治理,大胆工作,对领导干部及其亲属应一视同仁,不得特殊,不要迁就,不应照顾,否则难正党风,败坏民风。
有的人狗仗人势,如不严加管教,乡无宁日。
希望同志们刚正不阿,对事不对人,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不要有顾虑。
此信可口头传达到有关领导,还可以抄一份贴在镇党委,请坚决执行。
致江西省余干县委书记陈建辉的信
(2006年2月22日)
记得这几年我曾先后给你们写过三封信。一次是听说我的一个亲戚的儿子跟人打架;第二次是听说我的一个亲戚要在黄金埠电厂建设中搞一些土方工程;第三次就是前不久乌泥发生的事。我听了这些事后,都十分震惊、气愤。可否把我写的这三封信找出来,让乌泥镇和乌泥村的干部认真读一读、议一议、想一想,是否有道理?通过这几封信,至少可以看出这么几点:
一、我是认真的。我处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位置,考虑的只能是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决不容忍我的亲属违法乱纪。不管什么人,违纪就要严格执行纪律;违法就要坚决依法惩处,决不能姑息。
二、对亲属要严加管教,不要照顾,不能迁就,这是一个坚持公正、正义、刚直的领导干部应有的素质。
三、相信同志们一定会大胆治理,坚持原则,刚正不阿。
四、这对亲属也是爱护。国法是无情的。如果有人不悬崖勒马,必将碰得头破血流,发展下去,会出现想象不到的可悲后果。
我想今后不再写这类信了,我的请求和原则,都在这几封信里。相信同志们一定会按照这些精神去做,麻烦了。
作者: 黄粱一梦 时间: 2010-12-19 23:35
吐一口水就走,呸!
作者: Yhard 时间: 2010-12-19 23:48
中央领导中的奇葩??
作者: laoduan6608 时间: 2010-12-20 00:01
和某些人的名字一样,你我他都懂的。
作者: zzy6520 时间: 2010-12-20 02:09
我是来看日记的,家书是写给外人看的,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为啥你懂的。。。。。
作者: zzz132 时间: 2010-12-20 09:30
这也叫日记?不超过韩局的东西好意思拿出来?
作者: catmint108 时间: 2010-12-20 10: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oldPlay[AI] 时间: 2010-12-20 12:49
都在演戏吗
作者: maomao_yu 时间: 2010-12-20 14:31
哪象是“家书”?倒象是公开信啊。真是蛋疼。。。。。
作者: neilxu 时间: 2010-12-20 15:49
他父亲去世他竟然不回去披麻戴孝?
作者: haosq 时间: 2010-12-20 16:01
不孝之子!中国人民感到蛋痛.
作者: 一家之鼠 时间: 2010-12-20 22:14
无官正!太形象!
作者: dddddd111111 时间: 2010-12-20 23:49
他儿子好像是地产商诶!
作者: ZZ583519196 时间: 2010-12-21 08: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kehongw 时间: 2010-12-21 17:19
没意思,去瞧黄片去了
作者: figotang 时间: 2010-12-21 21: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qinzhong 时间: 2010-12-21 21:17
哈哈,哈哈哈
想起一句成语:此地无银三百两
作者: wjb705 时间: 2010-12-22 00:03
89年写信,尚可
06年还写信?
作者: jj.db 时间: 2010-12-22 23:12
这年头无官就正了,可惜它有官,与名不符
。
作者: lloydzhang 时间: 2010-12-23 11:11
忽悠,接着忽悠。。。
作者: WWW008 时间: 2010-12-24 02:04
tg的老套路了~~~
作者: hazelsmart 时间: 2010-12-24 14:28
无官正!太形象!zhen e xin
作者: xiaoming8888 时间: 2010-12-25 12:41
:lol :lol :lol :lol :lol :lol :lol
作者: princemules 时间: 2010-12-25 14:09
姓吴的不大好起名字的说。。。
作者: qweyxl 时间: 2010-12-25 14:17
路过看看。
作者: 荆楚 时间: 2010-12-25 15:07
信虽有作秀的成分,但不失严于律己的告诫。
作者: flex 时间: 2010-12-25 15:35
无官正,
作者: wangfusen407 时间: 2010-12-25 19:17
这么大的官儿还写信?谁信哪?
作者: 自由自在风 时间: 2010-12-26 00:19
show time!
作者: 现实人生 时间: 2010-12-27 18:28
父亲去世作为长子不回家奔丧?蒙谁呐
作者: 九阿哥 时间: 2010-12-28 17:21
看来,现在想要忽悠还真不容易啊,这里的人们都心里雪亮。
作者: 273566639 时间: 2010-12-29 16:13
无官正很好的描述了我D治下的中国嘛。
作者: terryhuo 时间: 2010-12-29 17:23
吐一口水就走,呸!2
作者: qwx5200 时间: 2010-12-29 23:57
他的家书也给暴光了///64这么多资料怎么不暴光啊,
作者: 孤帆沧海 时间: 2012-9-13 02:58
真实内容,我亲眼目睹。
作者: a981234 时间: 2012-9-13 03:23
粪坑里的奇葩,婊子就好立牌坊。
作者: 我是你哥 时间: 2012-9-13 07:54
把谎话说的自己都不怀疑,是我档一贯传统。
作者: 禅悟 时间: 2012-9-13 16:14
家书是写给外人看的,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
作者: 山峰一小树叶 时间: 2012-9-13 18:07
去他妈的没宫正,龟儿子!
作者: sezlee 时间: 2012-9-13 21:49
这些书信是给谁看的?
作者: 雨中漫步666 时间: 2012-9-13 21:52
这种雷锋式的家书连看都不要看,TG宣传的家书千篇一律,都是伟光正!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