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二战末期日本如何为战后进行准备,对中国下暗手 [打印本页]

作者: wusb168    时间: 2010-11-17 19:42     标题: 二战末期日本如何为战后进行准备,对中国下暗手

八年抗战时期,日本为了迫使国民政府早日投降采取了经济打击与军事打击双管齐下的手段。军事手段不用多说,对经济打击主要手段是印制假法币去国统区套购物资,通过攻打沿海各省断绝国民政府的主要税收(关税),通过轰炸手段破坏国统区的工业。到1943年国民政府实际已经快破产了。


  然而美军大反攻后,在马里亚纳海战失败前后,日本开始认真考虑万一战败该怎么办了。日本清楚地知道,二战结束后肯定是美苏对抗,日本如果战后复兴必然要依靠美国。而美国肯放弃前仇支援日本必然要在亚洲受到苏联的威胁才行。但日本也看到,美国与苏联直接在亚洲爆发冲突的可能性很小,因为有中国做为缓冲区。按照一般推断美苏都希望中国在战后一分为二,这样中国做为一个缓冲区就可以在亚洲使美苏利益都得到保障。但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那日本以后复兴就太渺茫了。而且如果共产党战败那更不得了,因为中国必然会成为美国在亚洲的桥头堡。那么中国将得到美国的大量援助而迅速复兴,日本则永无复兴的希望。


  所以战后中国的去向对日本的未来命运是生死攸关的。日军大本营认为日本必需介入中国战后的政治规划,把中国交给共产党。于是日军一不做二不休,把朝鲜一分为二,把越南也一分为二,因为日本知道到了最后苏联很可能会对日开战,一旦开战苏联的作战区域必然在关东军辖区。同时日本封存了关东军各军火库,不许部队动用军火库的物资。


  另外日本不惜血本从各地调兵,发动1号战役,名义是打通交通线,实际是要歼灭国军主要军事力量,给国民政府致命一击。1号战役(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豫湘桂大会战”)是日本明治成军以来规模最大的战役,总动员规模是日俄战争的两倍,可见其拼死一搏的心志。《大东亚战争全史》第三册,P.1101:“这次战役是要在漫长战线上投入兵力约50万、马匹约10万匹、汽车约1500辆、火炮1500门的连续作战”;《一号作战之一河南会战》的第一页:“作战从华北开始,……打通纵贯大陆1500公里的路线,以大约51万人的总兵力,击溃约100万人的重庆军,……堪称大规模的远征”。而1号战役准备出奇的顺利,日军不但投入了野战部队,就连华北治安部队也倾巢南下了。由于和延安军(指共匪)取得默契,后方几乎不用留守的部队,该战役使国民政府遭到了沉重打击,经此一战元气大伤。今天许多历史学者都认为,国民政府在大陆的失败就是从此次战役开始而决定的。


  战争末期苏联果然出兵满洲。 由于关东军军火库被封闭,全部武器完整落入苏军手里。根据社科院近代史的《中华民国史》第三编第六卷第655页中援引苏军元帅华西列夫斯基回忆:计有“3700门大炮、迫击炮和掷弹筒、600辆坦克、861架飞机、约12000挺机枪、将近680个各种军用仓库”。最后这些武器交给了共军,为共军赢得最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此外华东华南的日军在战败时奉命炸毁了来不及转移到本土的一且重装备。而撤到华北的日军则基本上都把武器给了共军。华北日军前往徐州投降的部队几乎都是徒手部队或只有少量轻武器,至于弹药基本没有。这样抗战结束后虽然在兵力上国军还有优势,但在地面装备上国军对中共实际已经是劣势了。



[ 本帖最后由 wusb168 于 2010-11-17 19:45 编辑 ]
作者: cst590    时间: 2010-11-18 11:56

有点“演绎”的感觉。
作者: greenxu    时间: 2010-11-18 12:59

不是有点,是太扯了,日本如果考虑战败后问题不会这样,这不符合日本的利益,日本人又不是共产党员,干什么要牺牲自己为党谋福利?
作者: 会射箭的熊    时间: 2010-11-18 21:2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oss1025    时间: 2010-11-19 12:55

为什么现在基地老是出现这种二啊,瞎JB乱扯,看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吧!

豫湘桂战役是为了掐断国民政府的后援,以及打动日本自己的陆地输送线,至于关东军,精锐早就到太平洋上跟老美死磕去了。

一群SB,别跟毛孙子一样,出来丢人现眼
作者: wusb168    时间: 2010-11-19 18:58     标题: 回复 5# loss1025 的帖子

别以为学了点初中历史就来充当五毛,你自己到国保局问问,看看国保局招不招你这种傻逼作五毛。


 


很明显,此文为假说,但不失为一种从特定角度解释的猜想


与全军覆没、穷途末路的德国不同,日本鬼子投降时还保留着相当的势力,因此日本鬼子的文件灭失得最严重,99%都被销毁了,一个国家的所谓战略,包含不同的方面、侧重、范围、时效,日本鬼子对中国的战略,在早期显然就是吞并东三省,海军也是一种大胃口侵略性的掠洋夺岛战略,到了后期(具体时间懒得查了,反正差不多),海军被美军歼灭殆尽,东南亚尽数收复,末日临近,也只有以“自杀”的精神迎接灭亡了,有一种说法是日本鬼子准备把中国东北当作最后顽抗的基地,然而当苏俄攻入后发现,在一些永备工事里的只是一些老弱残兵,而另一些工事却被丢弃,而东北全部的鬼子移民都没被转移,自然日本鬼子只是想把本土作为最后同归于尽的基地,然而尽管在本土已经动员了老幼加入军队,在中国大陆的许多军队却并没有撤回,而那场在临近覆灭前发动的“一号作战”,虽然击溃了国军,但并没有听说鬼子通过所谓的“交通线”运了什么东西,再如文章所言,在东北的武器库原封未动,而日本本土的物资可能也并不充足,因此历史究竟是何种面目,垂死的日本鬼子究竟对中国有何种阴谋,此文也提供了一种角度去思考。


作者: 国军少将    时间: 2010-11-20 17:05     标题: 回复 6# wusb168 的帖子

支持LZ!!
作者: 自由自在风    时间: 2010-11-20 18:01

分析的 有些道理。有些问题,此分析说的很明确。
作者: fox612001    时间: 2010-11-20 21: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oss1025    时间: 2010-11-23 16:03

wusb168,
我初中毕业怎么了,比你拣地摊文学的货还是强点

还假说,假说你也得有事实根据吧!日本为啥要南下?还不是因为中国大陆不能完全占据,日本自身资源匮乏,难以继续维持运转庞大的战争机器。何况二战期间,日本的海军跟陆军矛盾重重,战术行动经常不协调,打到最后,海军没人,陆军也没人了,何来“保留有相当的实力”之说?

推荐先看看国外的看看约翰托兰的《占领日本》、《日本帝国的衰亡》以及国内俞天任、萨苏关于二战日本的系列丛书,通俗易懂。看完了,再多看点专业的历史典籍,丰富你那木瓜脑袋。
作者: loss1025    时间: 2010-11-23 16:08

fox612001
至于你这货色,还巴巴的认为关东军是你苏联爷爷灭了的吧!当然,毛孙子的智力水平跟你一样,他不就是研究发现二战主要是靠他爷爷和苏联打赢的嘛!

 从1943年下半年起,日本大本营开始陆续从关东军抽调兵力增援太平洋战场。
    
 1945年1月,大本营从关东军抽调13个师团和一支特设的具有高度机械化的常备兵团赴太平洋战场。
    
 1945年4月初,美军攻占冲绳岛,并对日本本土开始空袭,日本不得不集中兵力进行本土决战的准备,为此又从关东军抽走7个师团,并将关东军储备的近1/3的战略物资以及大批人员调回国内。
    
 1945年5月初,关东军重新扩充力量,进行备战。为此,关东军将在东北的25万退伍的日本军人重新征集,并编成8个师团、7个混成旅团、1个坦克兵团和5个炮兵联队,作为临时部署兵力的补充。经过迅速补充,关东军兵力一举达到24个师团,约70万人。关东军兵力的增加只是一种表面的膨胀,武器装备和战斗素养仅仅相当于以前的8个半师团。
  
   新扩编部队的军官、战斗骨干都等于零。统帅部一个军官也抽调不出来,仍然全靠关东军就地取材。这样的军队能否进行现代化的大兵团作战,不言而喻。
作者: silence2010    时间: 2010-11-25 17:17

楼主的分析让我想起常看到的一句话:“我D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作者: 地下文学    时间: 2010-11-27 11:56

可别小瞧了日本,人家里还有厉害的资本,咱呢,是不是因该反思下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