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城里人眼中的影子——农民 [打印本页]

作者: 荆楚    时间: 2010-10-15 13:32     标题: 城里人眼中的影子——农民

城里人眼中的影子——农民fficeffice" />


 


荆楚


 


读了支斌生先生的《影子》一诗,我的心扉被深深触动。


 


是的,在我们的城市里,那些默默无闻、辛勤劳作的农民,只是城市里的一个影子。城市不属于这些“影子”,却离不开这些“影子”。每一项城市建筑,都是“影子”的辛勤劳动的结晶。每一种低贱的工作,都有“影子”在辛勤劳作。


 


正是“影子”们一双双粗糙大手,才创造了我们的一切。正是“影子”们的奉献牺牲,才推出“共和国”的童年。所以,陈毅坦言,“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农民用小车推出来的”。


 


在那高耸入云的大厦上工地上,他们站在高高的脚手架上,只是一个个小黑点。


 


在开工奠基的仪式上,“影子”们事先做好了一切,让头头脑脑们装模作样地动一下镢头。


 


在竣工剪彩的庆功会上,“影子”没有出席的会议的资格,只能躲得远远的,让人模狗样的人去出风头。


 


当包工头赚得大把钞票数不过来的时候,“影子”们没有过多的要求,只求取回他们汗摔八瓣的价值。


 


当人们兴高采烈地搬进新居时,“影子”们却要默默地离开那劳累于斯的地方,去寻找新的出力流汗的去处。


 


我们的高楼、公路、桥梁、涵洞……一桩桩、一件件奇迹的建立,哪一件不是“影子”们磨破双手、汗水拌桨地砌筑而成?


 


这就是我们每天看到的“影子”,他们是一群默默服务于城市的老黄牛,为城市带来了多少的便利。可他们却不配拥有自己的名字,只有一个共同而卑贱的称呼——农民工。简称民工。


 


在乡下,他们披星戴月,栉风沐雨,面朝黄土背朝天,才能从泥土抠出人们赖以生存的农产品。他们选出上好的农产送进城里,去接受城里的“华大妈”挑剔,而把次等的留给自己的孩子。


 


当他们精疲力竭地将产品驮到城里,最能体会“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碳贱愿天寒”的诗意。


 


当他们急切地期盼城里人光顾,以便早点回家看顾家里敖敖待脯的孩子时。公安、工商、税务、城管、市管等部门的“公家人”,看着这些寒酸穷褰、衣杉褴褛的人们,稍不如意,就对他们加倍罚款,或将他们赖以谋生的摊位掀翻,然后扬长而去。


 


他们经常因为“有碍市容”,而受到严苛的对待。更有一群小市民,对之坑蒙拐骗,落井下石,因为他们是一群最好欺负的人。


 


每当“公家人”突然冒出时,他们真像“鬼子”进村般地恐怖。只好惊恐四散,落荒而去。


 


他们在乡下守着几亩薄田,劳累辛苦一年,除了缴纳各种摊派和税费,还不够御寒果腹,于是他们背井离乡,别妻离子,来到城里。为了不使家里的妻子儿女和年迈父母遭受饥寒困窘,他们省吃俭用,过着异常清苦节俭的的生活。


 


他们住的是简易工棚,吃的是粗粝之食,做的是城里人不屑一顾的脏累险的工种。他们给城市生活带来的方便和舒适,而得到的待遇,却是城里人对们的冷眼和蔑视。


 


他们虽然处身于现代都市,但却没有资格享受都市文明。他们没有做人的应有尊严,成了“寒酸猥琐、肮脏落后”的代名词。他们进城二十多年,一直处于都市文化的边缘化地位。


 


当年的知青,曾到“广阔的天地”锻炼了几年。可一旦回到城里,就象受到了天大的“虐待”似的。悲戚戚地哭诉了几十年。农民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他们没有闲暇和能力来哭诉,也没有人耐烦听他们一诉衷情。绝大多数城里人认为,他们的吃苦受累,是他们的本分。


 


当城里人年老失去劳动能力时,自有公费医疗,有退休金,有最低生活保证金等等劳保和福利待遇。而农民在掠夺性的“高征购”政策下,大部分血汗被“国家”征用。当他们年老失去劳动能力时,理应获得社会的反哺时。但现实却是,只要他们没有闭上眼睛,还要交纳那名目繁多的摊派和“三提五统”。


 


他们遇到疾病疫灾,却无力交纳日益看涨的医疗费。只能在家硬扛死拖。扛得过,是他命硬。扛不过,才了却了“三提五统”。


 


我见过多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有病了,却死活不让儿女送往医院。因为自己老了,“没有用了”,还要拖累儿女交纳摊派和皇粮国税,倒不如死了干净。


 


面对“教育产业化”浊流,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于是他们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城里。可城里的学校,却对他们毫不客气——除了正常的学费之外,还要他们额外交纳高昂的“代培费”……


 


当他们好不容易供奉孩子考入大学,得到的“入学通知书”时。可那高额的学费,立即就让他们脸色发青,脊背发凉,满脸愁云。


 


我家乡有一对兄弟,双双同年考入大学。但家中父母拚了老命,只能让一个孩子去报名。于是兄弟俩人商定,以抓阄决定去留。弟弟幸运,抓中了阄。


 


哥哥空有录取通知书,却不能踏进他日思夜想的大学校门。那天夜里,哥哥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眠。想到绝望之处,他悲从中来,一索子结果了自己的性命。


 


当我辗转从乡人口中听到这个消息时,不禁为这个不幸的孩子泪流满面。有一个多月,食不甘味。


 


那些蛊惑“教育产业化”的肉食大人们!睁开你们的狗眼看看吧!你们的“教育产业化”,化掉了多少贫穷孩子的前途和光明?


 


更为可悲的是,城市在农民的奉献下,城里人变阔了。那些一阔就变脸的城里人,就会把农民看成是粗鄙浅陋的人。就会以自身的优越,嘲笑他们是“老土”和“二等公民”。


 


所以,我最恶心赵本山拿农民的苦难开涮为乐,更恶心城内小市民为赵本山这类恶俗节目大喝其彩。我以为,为赵本山拿农民苦难喝彩的社会,是无良无德无心肝的社会。


 


                                                      写于一九九八年十二月


作者: kiib    时间: 2010-10-15 13:46

貌似现在政府对农民的经济好处优于城里人,城里人如果不靠自己的手艺是活不了的,而农民就不必担心这了,大不了种田去。论道德,都是中国人,半斤八两,农村人来到城市绝不会和呆在乡下单纯。
作者: teensms    时间: 2010-10-15 13:47     标题: 回复 1# 荆楚 的帖子

还是做资本主义国家的农民更幸福
作者: daujingh    时间: 2010-10-15 14:22

乡下人表示内牛满面。。。
作者: rapfor    时间: 2010-10-15 19: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