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为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撑死的英雄默哀[转贴] [打印本页]

作者: Scheherenzade    时间: 2010-9-25 21:36     标题: 为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撑死的英雄默哀[转贴]

文章提交者:周因心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网上经常看到关于“三年自然灾害”的文章,且有争论。争论的焦点之一,是“非正常死亡人数”的数目。有说一千多万的,两千多万,也有说三千万甚至四千万以上者。
   
    “非正常死亡”,是“饿死”的美称,是悲剧成为喜剧的伏笔。
   
    这三年中,其实不乏喜剧,有的甚至可以当作“辉煌成就”的标志,只是缺乏挖掘、发挥而已。数千万“非正常死亡”者中,有一些差点撑死,却并没有真死的人,也有一些吃得太饱,被撑死的人。
   
    小时,村里人常取笑甲: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他去邻村相亲。准岳父母见小伙一表人材,心生喜欢,便按习俗,设法做了一顿“汤面”(只吃面,不喝汤,又叫臊子面)。因饥饿过度,甲顾不得礼节,便“风卷殘云般地”,二十多碗面下肚。一觉得难受,他急呼“撤盘子”。话音未落,便把痛痛快快吃进肚子的饭,一古脑地吐在盘子里了。后来的情节如何发展,大人不屑于细说。甲呢,女婿没有做成。
   
    甲比我大近20岁。每当别人用这段“轶事”取笑他时,他总是表情怪怪地讪笑,不正面回答。这说明,事情不是编出来的。这是吃得过饱而吐的例证之一,因它与“相亲”连在一块,有点“色”,故能被惦记,被想像,是当年的“艳照门”。
   
    孔子云:“食、色,性也。”若食与色扯上关系,就容易成为“韵事”,容易流传。故而,大量不带“色”的吐,往往就被人们遗忘了。这是“三年自然灾害”美中不足的地方。
   
    朋友曾称,他父亲所在的南京军事学院,在这三年中发生过撑死人的事:乡下的亲戚到学院探亲,第一顿就吃了十几个馒头,喝了水,结果被撑死了。这人的名字,忘了。
   
    我总想,这些能证实“优越”“先进”的案例,为何没有人写出来,以反击国内外敌人的诬蔑呢?
   
    最近看了凤凰卫视《口述历史》节目,听了新华社记者张广友的经历,才知道,1958年,张广友被下放到山东基层调研,差点饿死。记者饿了,就没有了寻找新闻线索的力气,即使有了,断不会“文思泉涌”,自然做不出好文章。
   
    没有记者的文章,竟使无数因过饱撑死的人,成了“无名英雄”!
作者: kajiabin    时间: 2010-9-25 23:06

撑死也比做饿死鬼强啊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