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专案组和中央文革小组不同,中央文革小组的活动和意见可以在媒体上显著报道,而同样是1966年5月在政治局会议上成立的中央专案组却是秘密的,这个名字从未出现在媒体上。但是,在它存在的13年时间里,它行使的权力不仅远远大于一度存在过的中央监察委员会和中央组织部,也远远大于中央的公、检、法机构。它的成员在文化大革命中拥有的特权相当于列宁的“契卡”和希特勒的“盖世太保”。如果说中央文革小组是文化大革命中煽起动乱的第一个环节,那么,中央专案组则是最后一个环节,它负责为中央文革小组发起的行动作最后的定案。(1:Schoenhals Michael 《The Central Case Examination Group,1966-1979》 载 《China Quarterly》 No.145 (March 1996) p87-111;2:欧阳龙门翻译稿,节选自Macfarquhar Roderick 《Mao’s Last Revolution》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第16章中央专案组部分) 中央专案组发端于专案审查委员会。而专案审查委员会来源于文革之初成立的一个处理彭(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的临时机构。
其他各个小组的情况是:陈伯达负责陆定一专案,康生负责杨尚昆专案,安子文负责田家英专案。陈伯达主管陆定一,后来转给陶铸继而是谢富治接手。(陈伯达《陈伯达遗稿——狱中自述及其他》,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157页;曾志《一个革命的幸存者》,广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58-459页)田家英自杀后,在这个临时小组基础上成立了政治局常委领导下的专案审查委员会(实际是向毛泽东负责),下设彭(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四个组,专案审查委员会的主任是邓小平。(1:Schoenhals Mike 《The Central Case Examination Group,1967-79》,《The China Quartely》,No.145 May 1996,p90;2:Macfarquhar Roderick《Mao’s Last Revolution》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p282。
“二办”和中央军委挂钩,由杨成武负责,杨成武倒台后由黄永胜负责,主要负责军队内部系统的高级将领的专案审查。(张嵩山《与狼共舞的日子/一个专案组组长的忏悔(上)》,《雨花》1994年06期。从张嵩山之文可以看出杨成武在主管“二办”时是非常凶狠与严酷的。在1968年3月24日杨成武倒台后,根据黄克诚的回忆,由黄永胜接班主管“二办”之后被审查人员的日子则好过多了。见黄克诚《黄克诚自述》,人民出版社1995年4月版第280-282页)例如彭德怀专案、罗瑞卿专案以及后来成立的贺龙专案等。(1:Zhang Songshang《“On the‘He Long Case Group’”》 in Schoenhals Mike 《Mao’s Great Inquisition:The Central Case Examination Group, 1966-1979》Armonk. NY Sharpe 1996 p24-42;2:有关贺龙的一位老部下的被打倒以及被中央专案组调查的描述,见“王尚荣将军”编写组《王尚荣将军》,当代中国出版社2000年版第523-539页;3:吴法宪《吴法宪回忆录》下册,香港北星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第697-703页;4: Macfarquhar, Roderick 《Mao’s Last Revolution》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p282;5:杨成武《我知道的中央专案组“二办”》,《纵横》2000年第1期)
1968年8月,谢富治下令清理公安部的全部档案,为此共军抽调了700多人,花了18个月的时间才完成这项工作。(仲侃《康生评传》,红旗出版社1982年版第423页) 中央政治局曾一度考虑撤销中央专案组,就像九大以后撤销中央文革小组一样,(仲侃《康生评传》第423、415页) 但是到了1969年,中央专案组变得太有用处而无法轻易撤销。1970年,它又负责“审查”陈伯达的专案,一年后又有了林彪专案。1975年,中央曾经设想尽快结束专案,中央专案一办、三办和“五8226;一六”专案组随即撤销。(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关于专案审查对象处理意见的请示报告》等)但是最终撤销中央专案组还是在文化大革命之后(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这一决定)。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它的最后一项任务是为毛以后的领导人处理“四人帮”专案。(欧阳龙门翻译稿,节选自Macfarquhar Roderick 《Mao’s Last Revolution》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第16章中央专案组部分)
周恩来是中央专案组的实际负责人 周恩来虽然不是中央专案组的正式成员,(曾经担任“二办”主任的杨成武引用周恩来自己的话说:周恩来为整个中央专案组的组长。见杨成武《我知道的中央专案组“二办”》,《纵横》2000年第1期;Schoenhals Mike则认为周恩来不是中央专案组的正式成员,但是笔者认为不可否认的是,周是中央专案组的最高负责人。见 Schoenhals Mike《The Central Case Examination Group, 1967-79》The China Quartely, No. 145 May 1996 p90)但却主持其工作会议,参与其所有的立案调查活动,给予指示,批阅下面调查小组所提出的报告,并报告毛泽东。但是对外界来说,周恩来同中央专案组的关系并不明朗。(1:Schoenhals Mike 在1995年5月份对王力的采访,Schoenhals Mike《The Central Case Examination Group, 1967-79》The China Quartely, No. 145 May 1996;2: 周恩来对于下属专案小组的报告批示,可见宋永毅主编的《中国文化大革命文库》,香港中文大学2002年版《周恩来对贺龙专案组请示报告的批示》)但是在很多回忆录中,仍然不免露出些蛛丝马迹。李锐曾经这样回忆:1967年8月间,北京专案组的几个人,持中央办公厅和公安部的介绍信来,要我交代同胡乔木、吴冷西和田家英的关系,特别是在庐山时的情况,并说专案组长是周恩来。(李锐《庐山会议实录》增订本,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15-316页)
在八届十一中全会后,邓小平受到批判,无法继续工作,邓小平把工作移交给康生,但是王力在《王力反思录》中引述戚本禹的话表明,专案组的会议是周恩来主持的。实际上,此专案委员会及以后的中央专案组,都是由周恩来主持其日常工作并直接向毛泽东负责。(1:Macfarquhar, Roderick 《Mao’s Last Revolution》,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6,p282;2:毛泽东对于专案组的批示可见于宋永毅主编《中国文化大革命文库》光盘,中央专案组关于邓小平材料的报告及毛泽东批示;3:关于林彪的作用和态度,林彪只是毛泽东划圈我划圈,参见于张云生 《毛家湾纪实:林彪秘书回忆录》,春秋出版社1988年版;4:王力《王力反思录》下册第730页)
由此可以断定,吴法宪在其回忆录中关于黄永胜对彭德怀专案的报告是同意上报而非同意该审查的结论的说法是正确的。(吴法宪《吴法宪回忆录》下册第699-700页) 在八届十二中全会前夕,高达88位中央委员因为“叛徒”或者“特务”等罪被中央专案组立案调查。(1:Schoenhals Mike 《The Central Case Examination Group, 1967-79》,《The China Quartely》No.145 May 1996 p91-92;2:李可、郝生章译《文化大革命中的共军》,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 1989年版 第248页)每个专案组下设很多分组,这些小组曾经一度调查过1262位主要案犯和数目不详的相关案犯。(程敏编《党内大奸》,北京,团结出版社1993年版第9页)把这些罪行统统都扣在康生的头上是不公正的。
然而这种证据所能证明的只是周恩来在中央专案组的地位。后期的干部解放即使是周恩来的功劳,那么周恩来也应当为专案组的倒行逆施负责!审查所谓“林彪集团”的专案审查是由周恩来总负责,同样,审查刘少奇等革命元勋的工作也是由周恩来负责的。 在整个文革时期,整个专案组(包含中央和地方各层)调查过大约200万个各级干部。(Schoenhals Mike 《The Central Case Examination Group, 1967-79》 《The China Quartely》 No. 145 May 1996 p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