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轉】十大可笑简体字 偶觉得很有道理,大家來說說感受(謝謝) [打印本页]

作者: weiqyu    时间: 2010-8-7 15:22     标题: 【轉】十大可笑简体字 偶觉得很有道理,大家來說說感受(謝謝)

        一、爱无心。
   爱在繁体字中写成“愛”,中间有个“心”字。因此,古人谈到爱时,用心去爱,而现代人不仅爱得肤浅,还只爱钱……足见,爱无心后,人的灵魂开始堕落了。尽管还有个友字,但多为生意上的朋友吧。



   二、龟无脚。
   或者叫活龟成死龟。繁体的“龜”字,是我极为欣赏的一幅画,这个字不经过千锤百炼,不可能提炼得这么美。龜与龍,在中国的文化与精神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古人对这字的写法一定殚精竭虑,反复推敲后才确定为这种形态的,不象简化癖们随随便便就砍手断脚,阴险凶狠。龜、龍等字,实乃汉字之精华,绝对不能图省事简化。一经过简化,龜,由一幅水墨山水画,沦为一个难看的斑点——龟。不仅脚没了,而且,龜背上的花纹也消失了,龜上下两层的结构更是看不出来,总之,整个成一空空洞洞的死龟壳。试想一下,在思想靠语言文字承载的情况下,一个整日用死龟壳作为思考工具的民族,与一个用水墨山水画的龜进行思考的民族,其思维能力及对美的感悟力,能不大大地倒退?
   自从去年养龜后,更觉龜字之妙。那些当初强制推行简化汉字的人,不仅对不起祖宗与子孙后代,也对不起烏龜们啊。



   三、龙匕首。
   繁体的龍字,怎么看都美,而简体的龙字,怎么看都跟“死”字只隔了一层皮。作为中国人的图腾,龙字难道不该复杂点吗?否则真是对不起自己了,图腾简单,总意味着比较原始吗。龍的传人,却连掌握“龍”字都有难度?好笑不好笑!而且,你从“龙”的哪一点能看出其蜿蜒曲折的形态,倒能看到一把匕首,似乎要杀死每个中国人。



   四、门开裂。
   繁体門总比简体的门多了点什么。现在房价日涨,建材稀缺,但国人装修起来照样不含糊,舍得花钱。那么,从文字或者思想层面而言,門比门不也多了那么一点装饰吗?为什么人们宁愿给钢筋水泥加上各种雕饰,而不愿让自己的脑袋也装修得美观一些呢?門字有了上面那玩意儿,才象一扇門吗。而“门”,不仅很难看出它象一扇门,而且,即使是门,也年久失修,早已经开裂了。
   总之,看见門比看见门,心情要好得多,除非你卖防盗门。
   将貝简成贝,也是愚化丑化,因为貝壳上确实有横纹,你干吗让其消失呢?



   五、党不黑。
   繁体的黨字,可谓意义深远。我将它看成一个会意字,即在一间屋子里,一群黑心的人(黑),正在密谋着什么(口)。因此,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贬义多于褒义,什么死黨、黨同伐异等,从中绝对看不出伟大光荣正确的意思,这是个蕴含哲理的字。自从将“黑”改成“儿”后,嘿嘿,果然,不少人喜欢“爱民如子”或者自认“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了。总之,黨字字形地演变,与中国社会的现实真是丝丝入扣也。那么,想改变现状的志士仁人们啊,不妨从繁体化做起吧。



   六、体无骨。
   繁体的體字,以骨为偏旁,从豊得音。妙的是,體與禮有神秘的联系,说明身体不讲礼仪,便成了无用的烂肉一堆。简化后,体与礼之间看不到任何相关性,更无法觉察其读音上的近似。从这一点看,简化加重了掌握这两个常用字的负担,可谓得不偿失。而体也有骨而成了无骨,试想一下,身体无骨,那不成了软骨症患者吗!简化癖们削足适履,消灭传统,拼音文字,倒真得无骨。
   注:吴越方言中,“禮體”这个词是存在的,如:做事礼体,表示做事情恰到好处。



   七、厂倒闭。
   繁体的廠字,无论如何,都寄托了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望吗,谁不希望自己国家的工廠,既广大,又宽敞呢。这样,效益才有吧。但改成简体后的厂,唉,只能说狗屁不通了,它既不广也不敞,看上去还象省笔的“尸”字。就算不往那方面想,至少,厂这种形状,属于倒塌的象征,怪不得国营工厂都倒闭了吗。一根斜边怎么能撑起一个平顶呢?将廠搞成厂,似乎预示了中国工廠的前途。这样说来,搞简体化的人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此等认识,倒也真是天才大师了。



   八、灯白丁。
   厂如此,灯亦然。繁体燈字,不仅读音上与登完全相同,而且,还有燈下苦读,五子登科的美好祝愿在里面。改成简体灯后,首先读音变得莫名其妙,丁与登还是有明显区别得吗。而且,其涵义也成了,灯下出一些白丁。建国后几十年,对知识分子的轻蔑与打压,从小小灯字,就能看出些玄妙。
   厂与丁给合成厅字,与原先的广聽成廳,亦不可同日而语。至于有些老总将工厂看成自家的客厅,则当然会支持简体化了。



   九、罴怪胎。
   罴是熊一类的动物,古人总熊羆连用。罴原来的写法是羆,能让人一眼看清两者的关系。但简化癖们神经大发,不知为何将其搞成“罴”,这样一来,就再也瞧不出它与熊的关系啦。久而久之,人们将问:罴是哪来的怪胎。



   十、学头轻。
   学本作“學”,撇开词源上的意义分析,光这两个字给人的直观感受,學远远优于学。因为學習从来都不是简单轻易的事,可以毛毛糙糙一蹴而就。古人头悬梁、锥刺股,方學有所成。如果把“子”字看成一个人,则这个人学习时,头上应该顶着巨大的压力才行,这种压力感,只有學字才能体现出来,改成学后,嘿嘿,轻松自在随风倒,蜻蜓点水学不好。目前世风日下,人心浮躁,我看,把学重新繁体化为學,有当头棒喝作用。


 


 




ps 本文轉自野花,朋友roxus 說到:“ 简化字把文化都剪掉了”


                     贪杯 說到:“ 讲的很有道理,有些字却是简化不得的。”


                        无为公子 說到:“ 个人还是赞成恢复繁体字。”


 



      大家說說你們是啥子看法,我很愛好繁體字——如果有同道,也希望多交幾個朋友,互相幫助!!謝謝!  



[ 本帖最后由 weiqyu 于 2010-8-7 15:40 编辑 ]
作者: tang1984    时间: 2010-8-7 15:42

写 的不错!
作者: weiqyu    时间: 2010-8-7 15:46

引用:
原帖由 tang1984 于 2010-8-7 15:42 发表 写 的不错!


 


謝謝你的誇獎!謝謝


作者: 沙哑嗓子    时间: 2010-8-7 15:50

就冲着看一次XX一次的“華”字也要恢复繁体……
作者: webmastersm    时间: 2010-8-7 16:05

萬幸的是,幸好沒有簡化到只剩下符號。54運動的時候就已經有文人這樣左傾了,推出全盤符號化的中文書寫。
在文字簡化這一罪行上,共匪唯一的原罪,在于其權力不受任何限制,它的無能決策直接駕馭民意:與會全員鼓掌通過!
真的要論證答辯一下的話,沒有哪個學者會愿意接收對漢字——這一文化載體——的閹割。
作者: weiqyu    时间: 2010-8-7 16:11     标题: 回复 5# webmastersm 的帖子

句句都是道理!我佩服你,大哥!向你學習
作者: 驴子超    时间: 2010-8-7 16:49

有点天人相应的意思。
作者: sjs8856    时间: 2010-8-7 17:00

受教了,谢谢
作者: ove5257    时间: 2010-8-7 17:01

党不黑!!!嘿嘿!!!
还有“进”——“進”:繁体“進”是越走越佳,简化后怎么走都是直奔井里,嘻嘻~~~~
作者: ken999liumhnet    时间: 2010-8-7 17:09

说的好,繁体字就是美学与神韵的集合,那才叫象形文字。
作者: ylp0605    时间: 2010-8-7 18:00

建议用甲骨文吧,这样汉字精华全部保留下来了
作者: nenyaring    时间: 2010-8-7 18:15     标题: 回复 11# ylp0605 的帖子

你很适合用火星文,真的
作者: landlord    时间: 2010-8-7 18:22

小的时候练写毛笔字,简体字没有美感,所以爷爷一直要我用繁体写,尽管有时候笔划多一点,但是写着很舒服,看起来更美。
作者: huangweiwei    时间: 2010-8-8 12:45

顶楼主,有理有据,文采斐然。繁体字比简体字容易写好,笔画太简,整体结构反而不好把握。
作者: dczwww    时间: 2010-8-8 13:00     标题: 回复 12# nenyaring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princemules    时间: 2010-8-8 14:00

简化字也没有什么不好?!好记,好认,好写,让更多水平层次的人多多的识字认字有什么不好!让更多的人认识字,能看书看报有什么不好?!繁体字大家认识就好了,记住字形即可,不需都会写,能使用简体字,认识繁体字就可以了,水平高点的能写也行,可以看懂古代的书籍。

何必一定要强求繁体?!
作者: simonliu751    时间: 2010-8-8 15:58

就是為了改“黨”這個字才搞簡化字吧?
作者: 飞行音    时间: 2010-8-8 16:53

无非是为了提高识字率,往麻子脸上擦粉而已,这些字让我写还真有点难,但能认识很多也挺让我骄傲的!
作者: 心碎不后悔    时间: 2010-8-8 20:06

愛無心,開關無門!

ps:不是繁體字是正體字!不是簡體字,是殘體字!謝謝!
作者: halleluiah    时间: 2010-8-8 22:06

汉字还属于象形的低级阶段,无所谓繁简了
作者: beidoucing    时间: 2010-8-8 22:19

自断文化根源
作者: hupp24    时间: 2010-8-8 22:48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作者: ttt333    时间: 2010-8-10 03:11

一香港小孩看到大陆的同龄人写简体字,羡慕不已!试想想在一个小小的田字框里面写一个“体”“體”!ZG很多地方你可骂到他体无完肤,但是简体字绝对是一个德政!文化在于发展,而不是停留!不然人类永远只能住山洞,穿草裙!有些人,满口民主,开放,骨子却是非常保守顽固,十足一个穿着西装的原始人!现在的简体字,还应该再简,也能再精简!文字必须简单普及,而不是那些之乎者也书生雅士卖弄的专利!
作者: miracle.cn    时间: 2010-8-10 08:20

爱无心、党不黑,哈哈,好贴,顶死楼主!
作者: 心碎不后悔    时间: 2010-8-10 08:22     标题: 回复 23# ttt333 的帖子

德政?....

英文在四條橫線上寫26個字母,是不是更加羡慕不已?

文字的發展跟社會發展是一樣的,呈波浪形,正體字是漢字發展的頂峰,殘體字是低谷!
正體字的形美和內涵,從外國人的文身,除了圖案,漢字文身就是首選可見一斑

誰羡慕誰?
作者: cyx1210    时间: 2010-8-10 08:52

解得有道理。
作者: weiqyu    时间: 2010-8-10 09:59

引用:
原帖由 ttt333 于 2010-8-10 03:11 发表 一香港小孩看到大陆的同龄人写简体字,羡慕不已!试想想在一个小小的田字框里面写一个“体”“體”!ZG很多地方你可骂到他体无完肤,但是简体字绝对是一个德政!文化在于发展,而不是停留!不然人类永远只能住山洞, ...


 


偶尊重你的观点——但本人不甚赞同!。。。试想如果按你的逻辑去實行,乾脆把簡體字都廢了,學英語得了,豈不更好(最簡單啊)??呵呵。。你說是不是?


作者: jenderlee    时间: 2010-8-10 10:56

领教了,党不黑啊,哈哈,
作者: tzy88888    时间: 2010-8-10 11:01

现在的简体字由于当时政府的措施做的不够完善,导致很多简化的都很无道理。
作者: lei551    时间: 2010-8-10 11:14

笑而不語
新加坡都用簡體字
作者: ttt333    时间: 2010-8-10 11:17

从“胡服骑射”开始,就惹来无数穿着宽衣大袍的文人雅士极力反对!去繁从简是人类发展之必然!时到今天,居然在基地这样相对高素质的地方,还有人搞文字复辟!繁体字,有百害而无二利,说难听点,很多字是脱裤放屁!多笔划!一方面,高叫发展,普及,明主,一方面连最基本,最重要的文字也固步自封,死守不前,另从环保角度讲,繁体字也是费时,费力,费资源,“爱在大厅学习,知书识礼”--“愛在大廳學習,知書識禮”呜呼哀哉!爱无心?情感是大脑控制的!
作者: 心碎不后悔    时间: 2010-8-10 11:17     标题: 回复 30# lei551 的帖子

笑而不語,絕大多數國家還用字母呢......
作者: wj110119    时间: 2010-8-10 11:22

说得好,老祖宗的东西都让这些人丢没了
作者: 心碎不后悔    时间: 2010-8-10 11:26

https://64.182.117.65/viewthread ... 9%B2%BB%BA%F3%BB%DA


https://64.182.117.65/viewthread ... ighlight=%C4%B8%D5Z

都來看看上面這兩帖!
作者: 心碎不后悔    时间: 2010-8-10 11:36

請允許我手複製粘貼我曾經的回覆!

大陸簡化漢字的由來是在民囯時期,認爲字母文字先進,而漢字落後,產生了最終目的是漢字拼音化的文字改革,在紅色政權建立后,終于推行了簡化漢字,後來還推行了二簡字,幸虧廢除了,要不中國人幾乎人人都是文盲了。

簡化漢字的目的不是規範化漢字,是爲了拼音化漢字,所以簡化漢字就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一些弊端,先不講弊端,先說說表型表意表音兼備的漢字是不是優於表音的字母。

認知一個字詞,對一個從沒學習或文字的人來説,認識一個“一”字,與認識一個“馬”字,速度是一樣的,但書寫速度不一樣,同樣,在英語中,認識一個字母“A”與認識一個詞“agricultural”卻有著顯著的認知速度差異,書寫速度差異。

在文字意義的表達上,你認識“魚”也認識“念”,那麽你就很容易認識“鯰”,在語言表達上,你不用寫作鯰魚,只寫一個鯰就能清晰準確的表達。在對物質的認知上,一個硒,一個錫,你能及時理解這兩种物質,而不需要死記硬背,元素周期表上,都是元素的簡寫,你記住了多少?看到了你又能了解那些元素?你只能深入的學習才行,而漢字,幾乎用不着過分深入的學習。如果發現一種新元素,叫做中,或者被國外科學家命名為中(音),在中國,就可以造出一個字,石中 ,或者金盅或者直接用鈡,你能第一時間理解這種元素自然形態的物質屬性,而字母語言,必須重新造一個詞,而這個詞,必須死記硬背下來。

所以,字母文字雖然看起來簡單,但是使用過程中,長時間不用的舊會遺忘,即便是母語也是一樣,錯一個字母,意義就完全失去了,而漢字沒這種問題。

拼音化漢字,本身基礎就有問題,在此基礎上簡化漢字,也會存在各種問題。

文字的作用,是爲了繼承前文的文明與智慧,在中國浩瀚的典籍中,只有1%的書籍被印作正體字書籍,這不能不説是個遺憾,在學習簡體字的地區,人爲的造成了對古籍的理解閲讀上的困擾,很多人因此不讀古書,喪失了閲讀古籍的興致,慢慢的,割裂了與前人的文化溝通。這是一個民族的損失,是我中華民族的損失。僅靠幾個學者,能把這些傳承下去?這不是幾個學者的責任,是華夏子孫每個人的責任。
作者: ttt333    时间: 2010-8-10 11:47

动不动就说丢弃了老祖宗的东西,我只能说,老祖宗的东西,一直也是用来丢弃+继承+发展的!清末民初,有多少先锋之土,毅然剪掉清朝的阴阳头的辫(这个字也应该简化)子,当年又有多少人为保住后面的辫子,哭得呼天抢地!!!孙中山就是背弃了他的祖宗,如果他父亲祖父还在,绝对会极力反对他剪辫子!只要有辫子的一天,就绝对不会有黄花起义,更加不会有武昌起义!当年伟大的改革,就是从剪一根辫子开始!将祖宗的剪掉!
作者: cuixianen    时间: 2010-8-10 11:58     标题: 回复 36# ttt333 的帖子

原來當年的偉大改革是靠剪辮子的...

建議ttt333把你家祠堂拆了,你家祖墳挖了
作者: ttt333    时间: 2010-8-10 12:02

引用:
原帖由 cuixianen 于 2010-8-10 11:58 发表 原來當年的偉大改革是靠剪辮子的... 建議ttt333把你家祠堂拆了,你家祖墳挖了


当年伟大的改革,就是从“剪”一根辫子开始!将祖宗的剪掉!我们最早的祖宗是不穿着衣服,先生如此敬爱祖宗,何不效法?


作者: ttt333    时间: 2010-8-10 12:11

cuixianen,你能高举这旗帜,一定知道中山装!中山装就是丢弃了祖宗的长袍,改革也从衣服开始!请问,今天你高举这旗上网,你是着中山装吗?你一年有几天是穿着中山装?难道你不着中山装,我就能说你不配举这旗?不会!人类在前进,在发展!
作者: ph989    时间: 2010-8-10 12:25

建议提倡用繁体字的同学,请你们使用甲骨文,那才最是正宗的,最有美感的!!!
作者: cuixianen    时间: 2010-8-10 12:29     标题: 回复 38# ttt333 的帖子

首先,姑算是從剪辮子開始,但不能說靠剪辮子成功吧...(扯遠了)

第二,人類在真的在前進在發展?轉基因糧食更高效呢,我就不吃了!還有應該高碳生活才對,還回歸以前的低什麽碳?(這個也扯遠了)

第三,事物是在發展,是要改變,但為什麽就不能讓我們把簡體改變?
      以前是低碳生活(繁體字,文字是文人玩意),然後工業發展了,高碳為的是經濟發展(就像是為了提高識字率而簡化漢字,造就簡化字),到現在意識到是時候進入低碳了(回歸繁體字了)

低碳——高碳——低碳     正體——簡化——正體
作者: cuixianen    时间: 2010-8-10 12:30     标题: 回复 40# ph989 的帖子

你也應該直接學和寫英文啊,更簡化
作者: dell500m    时间: 2010-8-10 12:42

终于知道为啥我语文学不好了。。。
那么多的字已经表现不出来其精髓了。。。
作者: ttt333    时间: 2010-8-10 12:47

从“愛在大廳燈下學習,知書識禮”到“爱在大厅灯下学习,知书识礼”绝对是中华文化一次伟大的变革!也是成功的变革!意义远比剪辫子,丢弃长袍马褂到西装头,中山装来得深远!从象形字,甲骨文,篆体,隶书,繁体....到简体,是必然的发展!文化的普及推广,首先要从文字开始,文字不能繁复!没有算盘(包括外国的古代计算工具),就不会有今天的键盘!但是我们再也不会,也不能用算盘上网了!
作者: cuixianen    时间: 2010-8-10 13:00

發、髮==》发

幹、乾==》干  簡體上說:“干了!”你能理解么?

麵==》面  

什麽時候用台,什麽時候臺 ?


非常好玩哦:
幹乾干    [你干女儿太可恶,快去自首吧]
麵面臉    [我下面給你吃]


游湖和遊湖意思一樣么?
作者: ttt333    时间: 2010-8-10 13:04

中国从古到今就是大多道德卫士,以为站在高地,引经据典,开口先例,闭口祖宗,实际是顽固不化,阻碍发展,从”胡服骑射”到“留辫不留头”再到“剪辫子”,这些人都呼天抢地反对,甚至以死抗争!中国也因此走了大多大多曲折的道路!现在很多人的祖父辈,当年哪怕是见到一个县官,也要下跪,不然就是无法无礼!
幸运的是历史最终是前进的,而中国人也最终会彻底苏醒过来!从繁体字到简体字,已经是:两岸猿声啼不绝,轻舟已过万重山!算盘只能是过去,键盘才是今天用的!
作者: cuixianen    时间: 2010-8-10 13:07     标题: 回复 46# ttt333 的帖子

一句話:
優化不等於簡化!
你卻把它們畫上了等號!
作者: weiqyu    时间: 2010-8-10 13:11

引用:
原帖由 cuixianen 于 2010-8-10 13:00 发表 發、髮==》发 幹、乾==》干 簡體上說:“干了!”你能理解么? 麵==》面 什麽時候用台,什麽時候臺 ? 非常好玩哦:幹乾干 [你干女儿太可恶,快去自首吧] 麵面臉 [我下面給你吃] ...


 


真的!很有意思,偶看懂了。。。 沒文字基礎(國學文化基礎)的人看不懂的,誰叫他們不學好文化了,把自己民族的文化都丟了,還怎麼叫中國人?還配做頂天立地的炎黃子孫?? 去做叫獸吧



[ 本帖最后由 weiqyu 于 2010-8-10 13:12 编辑 ]
作者: niuguan    时间: 2010-8-10 13:16

十大可笑的简体字解读的很有意思!
作者: ttt333    时间: 2010-8-10 13:28

如果高喊“發展國學”,国学之精华,就在下面二字?如此国学,不如不学!下面仅仅只是某些地方的用语,中山先生的故乡就说煮面,难道你们那边是这样:主持人说:下面有请马总统上台发言!于是精通国学的大师就纷纷拉下裤子,用下面欢迎马总统?
作者: weiqyu    时间: 2010-8-10 13:29

引用:
原帖由 cuixianen 于 2010-8-10 13:07 发表 一句話:優化不等於簡化!你卻把它們畫上了等號!


 


对头!(t怕你看不懂,用简体)用繁体并不意味着不思改革,相反我强烈赞同大力改革,港澳台用繁体难道都很封建落后?她们发展得比大陆优秀、完善,是绿色Gdp,你去查查国外的哪个优秀国家不是在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兴盛发达起来的?


 


PS 文字可以科学而富有远见地简化,但不是像Gcd这样不管民意独裁地单一非科学的强制在学校推行,至少先要问人民的意见!你懂了我的意思吗?



[ 本帖最后由 weiqyu 于 2010-8-10 13:47 编辑 ]
作者: weiqyu    时间: 2010-8-10 13:43

引用:
原帖由 ||| 于 2010-8-10 13:25 发表 看懂几个荤段子果然了不得,不过国学大湿们一般也就这水平了


 


看你这“乞丐驴,偶不用说,大家也就知道他是如何明知版规却故意违犯版规,這樣连在这里混的规矩都没有!连这么基础的文化都不懂,也配在这里高声吆喝来讨论?你照照鏡子巴!从偶心里说,这是对基地的侮辱!。。。呸!脏了人的口


作者: ttt333    时间: 2010-8-10 13:49

關於“愛無心”!法官:你如此知書識禮,卻犯下強姦罪!精通国学犯人:法官,你没文化!不懂得国学!我怎么強姦了?姦字是3個女字,我只有是一個男!另外一寫法,奸字是二男字中間夾一個女,我當時只是一個對一個!沒有3P,何來強姦?你連最基本的文字也不會,回家讀書去吧!也許這就是繁體字的好處!

[ 本帖最后由 ttt333 于 2010-8-10 14:02 编辑 ]
作者: ttt333    时间: 2010-8-10 14:16

W,"但不是像Gcd这样不管民意独裁地单一非科学的强制在学校推行,至少先要问人民的意见!你懂了我的意思吗?"
文字,货币,度量衡....那些不是由各国政府制定的!绝大多数也是强制执行的!没有统一的强制,全部也乱套!美元,美国有经过本国的民意?难道发行100元面值的美元,也要公投?难道用10进制,2进制,也要公投?吵上几年,你用KG,我用磅?你用米,我用丈?
作者: cuixianen    时间: 2010-8-10 14:16     标题: 回复 57# ttt333 的帖子

你倒舉對例子了啊!

哈哈,

姦和奸用法你又知道多少?

還有奸字何來是二男中間夾一女?如果沒錯你指的是“嬲”字吧!
例子舉得不錯:

“嬲 ”在詞典里的意思是  
 ◎ 糾纏,攪擾
◎ 戲弄
 

實際 意義是調戲婦女的意思,此字一出,可謂形象生動!突顯漢字造字者的智慧!

從ttt333的角度可以想像,此字筆劃太多,應當簡化掉了吧
作者: ttt333    时间: 2010-8-10 14:29

C,下面请马总统发言!
   下面请升青天白日旗!
按你解读,这场面极之壮观!
TW那边不就经常脱裤敬礼?
作者: ttt333    时间: 2010-8-10 14:55

C+W居然还扯“麵面臉    [我下面給你吃]”
没有国学基础,是理解不了“下面给你吃”,什么国学素质?


难道真的国之将亡!煩請二位國學之士回答:


下面请马总统发言!


下面请升青天白日旗!


下面請向蔣公靈前三鞠躬!


你們這些有國學基础的子民是怎樣取舍?


我自己下面就坚钢如铁,无法向蔣公鞠躬了! C+W你们呢?



[ 本帖最后由 ttt333 于 2010-8-10 15:13 编辑 ]
作者: 心碎不后悔    时间: 2010-8-10 15:54     标题: 回复 61# ttt333 的帖子

這就是簡化字所不能表達清晰意思,容易產生歧義的弊端了!


 


簡化字:下面是下面 下面不是下面 下面還是下面 是下面還是下面?


 


我們所寫的正體字:


 下面是下面,下麵是下麵,下麵不是下面,是下麵還是下面,是下面還是下麵?


 


那么樓上就好回答了,下面就請馬總統發言啊!馬總統下麵也是可以的!



[ 本帖最后由 心碎不后悔 于 2010-8-10 15:58 编辑 ]
作者: 心碎不后悔    时间: 2010-8-10 15:56

可以說學正體的確是難的,簡化字當然好學好寫

就好像拿倒數第一當然容易,想考第一名就難多了
作者: ttt333    时间: 2010-8-10 16:12     标题: 回复 62# 心碎不后悔 的帖子

簡化字:下面是下面 下面不是下面 下面還是下面 是下面還是下面?







我們所寫的正體字:



下面是下面,下麵是下麵,下麵不是下面,是下麵還是下面,是下面還是下麵?

说到最后,下面还是下面!请问先生万一听到:下面有请吕秀莲上台! ,你是什么反应?
作者: 心碎不后悔    时间: 2010-8-10 16:14     标题: 回复 64# ttt333 的帖子

引用:
说到最后,下面还是下面!请问先生万一听到:下面有请吕秀莲上台! ,你是什么反应?


你把語言和文字也混淆了 正體字或簡體字,能說“請問先生萬一聽到”的么?


作者: 心碎不后悔    时间: 2010-8-10 16:19     标题: 回复 64# ttt333 的帖子

下面有请吕秀莲上台! ,你是什么反应?

那就上臺就是了,喜歡什麽反應就什麽反應......
真不懂你糾結什麽.....
作者: 现实人生    时间: 2010-8-10 16:26     标题: 回复 13# landlord 的帖子

虽然我不怎么练毛笔字,但是闲来无事还是喜欢写写繁体字,感觉繁体是存在着文化的底蕴在里边
作者: weiqyu    时间: 2010-8-10 16:33

引用:
原帖由 现实人生 于 2010-8-10 16:26 发表 虽然我不怎么练毛笔字,但是闲来无事还是喜欢写写繁体字,感觉繁体是存在着文化的底蕴在里边


 


说的很对,偶也是这样覺得,謝謝O(∩_∩)O


作者: ttt333    时间: 2010-8-10 16:34

引用:
原帖由 心碎不后悔 于 2010-8-10 16:19 发表 下面有请吕秀莲上台! ,你是什么反应? 那就上臺就是了,喜歡什麽反應就什麽反應...... 真不懂你糾結什麽.....


主管应该去看看 45# cuixianen 的帖子 48# weiqyu 的帖子
如果硬扯某些北方地方用语“下面给你吃”就笑话简体字不行,那繁体:英九下面就请吕秀莲上来,45.48楼能否控告他性骚扰?


作者: 心碎不后悔    时间: 2010-8-10 17:23

引用:
原帖由 ||| 于 2010-8-10 13:29 发表 对于简化字来说,近似可以认为于简化就是优化


你就是進入了一個誤區了!認為,越簡就是越好,越優化就是越簡化


一味的追求簡單,快速。古語有云,欲速則不達!


 


而我們所要表達不是簡單就不好,或者說越繁就越好。我們推崇的是發展到漢字頂峰的繁體字!沒有追求要更加繁,也沒有必要更加簡。簡要簡得有道理,繁簡的對比之下,簡往往是比不過繁的!


作者: 心碎不后悔    时间: 2010-8-10 17:25

能舉個例子說明,有哪一個簡化后的漢字,比繁體更勝一籌的嗎?
作者: 物欲物求    时间: 2010-8-10 17:30

仔细琢磨真是如此。讲的真好。
作者: aaa2008777    时间: 2010-8-10 17:50

个人觉得文字在现代社会中更重要的功能是代表信息的符号,简单一些更能符合社会高效率的需求。方块字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值得发扬。繁体字更直接表达信息意思,现代社会作为一种文字艺术来看待,值得继承。
作者: ttt333    时间: 2010-8-10 17:57     标题: 回复 71# 心碎不后悔 的帖子

體無骨,笑話啦!體無骨?按照這樣的表述,那血與肉也要加在體字上面!!!不然成何体统?只有骨,没有血与肉!实验室的骨骼标本?
简体:“体”,人之根本,为身体!这个远远比繁体要优胜!更简洁表达出来!
繁体字是那些统治者愚民政策,难学,难看,难写!以前听老师说过,好像是有4个什么繁体汉字,笔划复杂无比,结果秀才也写到叫!
“知书识礼”容易还是”知書識禮”简单?
作者: motely0714    时间: 2010-8-10 18:33

引用:
原帖由 princemules 于 2010-8-8 14:00 发表
简化字也没有什么不好?!好记,好认,好写,让更多水平层次的人多多的识字认字有什么不好!让更多的人认识字,能看书看报有什么不好?!繁体字大家认识就好了,记住字形即可,不需都会写,能使用简体字,认识繁体字 ...


赞同,繁体不能废但是也不用强制恢复必须使用~~能认识就行了


作者: weiqyu    时间: 2010-8-10 19:40     标题: “汉字简化,得不偿失”資料

[转贴]汉字简化,得不偿失
几十年来流行的观点认为:汉字的简化的是中国文字的进步,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发展,这是没有顾及到文字发展的基本规律,用情感和政治代替了科学的判断。苏联电影《列宁在一九一八》中有一段台词:“以后想问题要用脑子想,不要用骨头想!”我们就试着用脑子想一想这个问题。

由少变多,由简而繁——汉字走向成熟的道路

今天的人普遍认为:文字的发展都是从繁到简的,简化汉字不过是顺应了这个历史大潮流而已,这不符合中国文字发展的历史事实。假如我们相信殷墟甲文与商朝的实用文字类似甚至相同,拿它同东汉许慎编的《说文解字》来比较,就会发现:原来的一个字,分化成了几个字,笔画也随着加多了。比如,从原来代表闪电的“申”字演化出了加“雨”头的“電”,用来表示雷电的“電”;加上立人旁,用来表示屈伸的“伸”;加上“示”字旁,用来表示神仙的“神”①。

上古字少,而语言中的词又很多,所以,有些字要身兼数职,一个字成为多个词的书写符号,表达不同的意思。兼职固然有省事的一面,但给阅读带来了很多困难。于是,要另行造字,力求一字一声、一意,字字专职②。随着时间的推移,字数由少变多;形体由单纯变复杂;字意分化、具体、单一、固定,正是汉字走向成熟的道路。可以肯定地说,汉字在那一千多年中是由少变多,由简而繁的;从东汉到汉字简化这两千来年间,汉字的总数还在不断增加,正体书写的形体没有重大的变化。所以,在中国的历史上,并不存在所谓“汉字简化的趋势”,就如同中国没有经历过先奴隶制、后封建制的过程一样。这些都是迷信历史唯物主义的人凭空幻想出来的。

恢复同音假借——文字发展中的退步

以意定音,以音定形,见其字而知其音,读其音而明其意,这是汉字的一大特点(见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古人注释文字,往往只需指明某字在某处的读音,意思就一目了然了。

上古时,字数少,又没有字典,写作时找不到确当的字,用读音相同的字来代替,这就是令人头痛的“同音假借”。字的发音是变化的,不同字的发音经历着不同的变化。几百年前读音相同的字,几百年后就可能相差很大,而使人难以看出它原来是哪个字的代用品。我们今天读上古的文学作品,文字是其中很大的障碍:很多的字,在不同的文章、不同的段落中的意思不同,因为他们是其他字的代用品。后来字数多了,有了字典,字的读音和意思渐渐地固定下来,借代就越来越少了。即便是多音字,他们的读音和字意也是相对稳定的。尽管如此,一字多音,从来就是汉字中难弄的部分,精于文字的人都有意避免它。后代的人再用同音字来借代,就是文法上的错误了,章太炎把它叫做“借声”,其实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别字”。

简化汉字恰恰把很多意思毫不相干,而仅仅读音类似的几个字,用一个笔画较少的字来顶替,人为地造成“别字”的使用。比如,“只有”的“只”和“一隻”的“隻”;“頭髮”的“髮”与“發展”的“發”;“後來”的“後”与“皇后”的“后”;“干戈”的“干”与“才幹”的“幹”等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是文字发展中的退步!

消减偏旁部首——阉割了汉字的优点

假如我们一定要说汉字的优点,它的形体给出的,意义和读音上的丰富信息,必然是不可忽略的。许慎把汉字分成“文”与“字”两类:“文”是偏旁、部首和单纯字(偏旁、部首原来都是独立的字);“字”是由“文”组成的复合字。“文”通过象形、指事、会意等方式,提示字的意思;通过形声等方式,提示字的读音③。比如,“車”字,看着就象一根轴贯串着两个轮子,中间是载人载货的部分;“苗”字指明是草长在田上;“上”与“下”都明白地表达出各自的意思。俗话说:有边儿读边儿,没边儿读中间儿,很好地说明了偏旁、部首对读音的提示功能。

简化汉字在很大程度上把偏旁、部首的这些重要功能消减了。首先,简化汉字把很多汉字表音或表意的部分去掉。比如“頭腦”的“頭”字,本来由表音的“豆”和表意的“頁”组成。一切以“豆”为音符的字读都读“豆”;一切以“頁”为意符的字都与头面有关系。这样,看到这两个字根,就能猜出字的读音和所指。而简化的“头”字,从字面上,我们既看不明它的读音,更看不出它意思所指。其次,简化汉字甚至把很多偏旁、部首都改了样,使他们完全失去了提示字意的功能。比如,简化的“车,就不会令人联想起车子的原形;简化的言字边也看不出与口舌的关系。

所以,简化汉字是把汉字中很多对于学习、认识和阅读致关重要的部分改掉甚至取消了,给汉字动了大手术,把汉字的优点阉割了。


[ 本帖最后由 weiqyu 于 2010-8-10 19:50 编辑 ]
作者: weiqyu    时间: 2010-8-10 19:46     标题: “ 割断了文化的发展”——从继承传统的意义上

割断了文化的发展
豆腐搞成肉价钱

很多汉字由偏旁、部首这些字根组成,会用这些字根,学起就比较快捷、方便。简化汉字把这些改变或去掉了,学起来没有规律可以遵循,得靠死记硬背。同时,简化汉字将若干分工细致的字重新归纳成一个多音、多意字,使汉字的字数骤减。从表面上看,减少了学习的总量。但由于多音、多意字的增加,学习单字所要花费的功夫增加了。原则上讲,字越多,字意越单一、固定,普通人学习和使用起来就越容易;而字数少,取意广,功能多、变通,则只适合那些善于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人。我觉得,汉字的简化,实际上加大了学习的难度。

同样,因为简化汉字丧失了大量象形、会意和形声等方面的重要信息,增加了阅读和理解的难度。汉语白话文中词的多音节化,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缺陷,但远远不能把他们完全抵消。

在使用上,问题就更加突出。因为多音和多意字大大增多,严重地妨害了使用者对文字精确的驾驭。加上现代汉语白话文在大陆这几十年日新月异地变化,当代文学作品的语言、文字质量都严重地受到了影响。除去内容上的缺陷,语言、文字的限制恐怕将成为这些作品传世的最大障碍。

简化汉字有着不能掩抑的优点:字数少、书写简便。这也是当年作这项事业的人们最有力的理由。但为了这点便利,造成学习、理解、阅读和使用上多方面的困难,代价是很重的。

好朋友的妈妈有句口头禅:“豆腐搞成肉价钱”,用来形容简化汉字,真的很确当。


中华民族的文化经历过两次大的文字改革:两千多年前,秦始皇强制推行秦地的文字,一举废掉了大多数知识分子习用的六国文字③;两千年以下,我们造出几千个新字,一举废掉了延用两千年的汉字,两次都出于政治的动机。

历史上有人赞扬秦始皇“书同文”的功劳,在今天大陆知识分子眼里,更是万世不朽的丰功伟业。然而,秦朝仅仅传了三世,是历史上最短命的朝代,文字的改革也未能阻止它的夭亡。“书同文”给我们的文化却掘下了一条深深的堑沟,带来了不能弥补的损失。先秦的书籍不仅被大量烧毁,少数幸存下来的,也无法阅读。汉朝的传注学之兴旺,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两汉学者们发掘、篡改、伪造、翻译、整理和注解古书,使儒家著作流传下来,成了万代的经典。但春秋战国,史称“百家”,其间淹没、散轶的,何止十之**。这是祖国文化的一大灾难。

汉字的简化和白话文的日语化(我们本来不是没有白话文,《金瓶梅》、《红楼梦》全是用白话写成的),如同两把快刀,再一次割断了文化的发展。今天大陆人中,认识未简化的汉字,能读中文书的人,凤毛麟角。凡民国以前的文章,一概成了古董、绝学。文化要继承、发展;政治要借鉴、改革。但是,继承了,才能发展;借鉴了,才能改革。否则,一切从头做起,摸着石头过河,不栽跟头才奇怪呢?周有文、武、周公,而孔子说:“鉴于二代”;汉有萧何、曹参,而史称:“汉承秦制”。历史上聪明毓智的人们成功的经验正在于学习、借鉴前代的成就和教训。我们经历了百十年的混乱,纲纪制度,破坏殆尽;文化风俗,荡然无存。因为语言文字的缘故,既难于学西,又不能承中,想起来,令人痛心万分。
作者: ttt333    时间: 2010-8-10 19:54     标题: 回复 78# weiqyu 的帖子

顽固不化!水字,何来水?为何不写当初的象形字的水字?记得好像是要画6笔好像水纹的笔画(不是划)!牛字,哪点象牛?不改革,不创新,永远只能停留刀耕火种,裸体住山洞!甚至根本进化不到人!
作者: ttt333    时间: 2010-8-10 20:04

这些优劣,毫无意义,有本事,就在你们那边的国小,国中,试调查下那些未来文化的承接人,看看他们究竟愿意学写“知书识礼”,还是願意寫“知書識禮”!恐怕TW那些未來的希望,98%的人連夜投共來了!一件事,不能因为敌人支持,我就反对,敌人反对,我就支持!
当年蒋介石也想推广简化字,只是他力不从心!没有领到这伟大创新,推动中国文化进程的政绩!
作者: ttt333    时间: 2010-8-10 20:13

引用:
原帖由 ||| 于 2010-8-10 19:57 发表 blah blah一大堆就是论述了一下象形文字的优点而已 论表意,汉字无论如何比不过象形文字论表音,汉字无论如何比不过拼音文字形声字这种东西,不知闹了多少读字读半边的笑话 那个繁体的車字,连轮子都 ...


他可能还在数“體”字,“籌”的筆劃發愁!下面等待他回复 !


简简单单的字,硬要写得天书一样,这叫文化!


作者: 心碎不后悔    时间: 2010-8-10 21:07

引用:
原帖由 ttt333 于 2010-8-10 17:57 发表
體無骨,笑話啦!體無骨?按照這樣的表述,那血與肉也要加在體字上面!!!不然成何体统?只有骨,没有血与肉!实验室的骨骼标本?
简体:“体”,人之根本,为身体!这个远远比繁体要优胜!更简洁表达出来!
繁体字是那些统治者愚民政策,难学,难看,难写!以前听老师说过,好像是有4个什么繁体汉字,笔划复杂无比,结果秀才也写到叫!
“知书识礼”容易还是”知書識禮”简单?


首要澄清的是,“体”不是一個簡化後得出的字,古代已經有“体”字,“體”與“体”恰恰就是像“面麵”“后後”“杰傑”...等一系列的異體字而已


“体”只是“體”的異體字罷了,嚴格來說“体”不是“體”的簡化字


 


体:


      與“”相對。“体”与“”是中國古典哲學的一對範疇,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認為“体”是最根本的、內在的;“”是“体”的外在表現。


      (体,會意。从人,从本。古代“体、軆”是两个字,“体”是“劣”,又指粗笨。身體本字是“軆”,形声。)


      古同“”,粗壯。


      古同“”,抬靈柩的人。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字部】体 ·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5


《廣韻》蒲本切《集韻》部本切,𠀤盆上聲。劣也。又麤貌。與笨同。《通雅》輀車之夫曰体夫。唐懿宗咸通十二年葬,同昌公主賜酒餠餤四十橐駝,以飤体夫。《註》体,蒲本反。体夫,轝柩之夫。 俗書四體之體,省作體,誤。


(體)〔古文〕𩪆《唐韻》《正韻》他禮切《集韻》《韻會》土禮切,𠀤涕上聲。《說文》總十二屬也。《釋名》體,第也。骨肉毛血表裏大小相次第也。《廣韻》四支也。《禮·中庸》動乎四體。 又《易·文言》君子體仁,足以長人。《疏》體包仁道。 又《書·畢命》辭尚體要。《註》辭以理實爲要。 又《詩·衞風》爾卜爾筮,體無咎言。《傳》體,兆卦之體。 又《詩·大雅》方苞方體,維葉泥泥。《箋》體,成形也。 又《周禮·天官》體國經野。《註》體,猶分也。 又《周禮·天官·內饔》辨體名肉物。《註》體名,脊脅臂臑之屬。 又《禮·文王世子》外朝以官體異姓也。《註》體,猶連結也。 又《禮·學記》就賢體遠。《註》體,猶親也。 又《禮·中庸》體物而不可遺。《註》猶生也。 又《禮·中庸》體羣臣也。《註》猶接納也。 又《左傳·昭二十年》聲亦如味,一氣二體。《疏》樂之動身體者,唯有舞耳。舞者有文武二體。 《廣韻》俗作軆。《集韻》作躰。《增韻》俗作体,非。


「体」為「體」之異體。段注本《說文解字.骨部》:「,總十二屬也。從骨豊聲。」《字鑑.上聲.薺韻》:「體,他禮切,《說文》:『總十二屬也,從骨豊聲。』俗作,或作体,非。体,蒲本切,強貌,又劣也。」《宋元以來俗字譜.骨部》引〈通俗小說〉、〈古今雜劇〉、〈三國志平話〉、〈太平樂府〉、〈嬌紅記〉、〈白袍記〉、〈東記〉、〈目連記〉、〈金瓶梅〉體皆作「体」。《俗書刊誤.上聲.薺韻》:「體,俗作体,非。体音蒲本切,韻一作。」《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體俗作体。」按体為體之俗字,故定為「體」之異體。



#「」另兼正字。



(一)「」之異體。


 


作為古已有之的異體字,又怎麼能作為一個成功的例子,說明“体”與“體”就是一個成功簡化字呢?


作者: 心碎不后悔    时间: 2010-8-10 21:30     标题: 回复 80# ttt333 的帖子

保持文字的精髓,就叫固步自封?就要還原到刀耕火種的時代?你這個邏輯也太強人所難了!

文字的發展,並不是一味的求簡。把最傳統的美形的字都一刀切的改成簡單化,這跟一顆睾丸也有生育能力的邏輯無異



蔣公當年沒有簡化文字並不是領悟不到你所謂的政績,而是能發現其不可行性!

還有說數筆劃這樣可笑的問題,簡體的所謂優點是什麽?就是筆劃少,除了筆劃少,還有什麽優勢?
我跟你總結,簡體字的有且只有的一個優點是一個字:快


PS:也沒有明確的數據表明,自小學和寫繁體字的台港澳居民寫字比國內大陸的屁民寫字慢,只是大多數人理所當然的認為筆劃多就寫得慢罷了!
作者: 心碎不后悔    时间: 2010-8-10 21:35

還有,應該會有人提出,簡化漢字,就是提高了國人的識字率


在討論簡體字和繁體字的時候,被廣泛引入了“掃除文盲”這個論據。掃除文盲,提高識字率被認爲是簡體字的功勞,我以爲這是需要慎重對待的。把“識字率”,掃除文盲理解爲簡體字的功勞,這存在著一定的學理問題,把識字率當作推廣簡體字的核心論據有欠嚴謹。
    我們先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2007年公布的有關各國識字率的數據:
識字率排名 國家 識字率



1 格魯吉亞 100.0
2 愛沙尼亞 99.8
2 古巴 99.8
4 拉脫維亞 99.7
4 斯洛文尼亞 99.7
6 白俄羅斯(Belarus) 99.6
6 立陶宛 99.6
8 哈薩克斯坦 (Kazakhstan) 99.5
8 塔吉克斯坦 99.5
10 亞美尼亞 99.4
10 俄羅斯 99.4
10 烏克蘭 99.4
13 摩爾多瓦 (Moldova) 99.1
14 澳大利亞 99.0
14 奧地利 99.0
14 比利時 99.0
14 加拿大 99.0
14 捷克 99.0
14 丹麥 99.0
14 芬蘭 99.0
14 法國 99.0
14 德國 99.0
14 冰島 99.0
14 愛爾蘭 99.0
14 日本 99.0
14 盧森堡 99.0
14 荷蘭 99.0
14 新西蘭 99.0
14 挪威 99.0
14 瑞典 99.0
14 瑞士 99.0
14 英國 99.0
14 美國 99.0
14 巴巴多斯 (Barbados) 99.0
14 波蘭 99.0
14 斯洛伐克 99.0
14 匈牙利 99.0
14 烏茲別克斯坦 99.0
14 韓國 99.0
14 西班牙 99.0
14 圭亞那 (Guyana) 99.0
42 湯加 98.9
43 阿塞拜疆 98.8
43 土庫曼 98.8
45 阿爾巴尼亞 98.7
45 吉爾吉斯 98.7
47 薩摩亞 98.6
48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Trinidad and Tobago) 98.4
48 意大利 98.4
50 保加利亞 (Bulgaria) 98.2
51 克羅地亞 (Croatia) 98.1
52 蒙古 97.8
52 聖克裏斯多福與尼維斯 (Saint Kitts and Nevis) 97.8
54 羅馬尼亞 97.3
54 台灣 97.3
56 阿根廷 97.2
57 以色列 97.1
58 烏拉圭 (Uruguay) 96.8
58 塞浦路斯 (Cyprus) 96.8
60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 (Bosnia and Herzegovina) 96.7
61 馬爾代夫 (Maldives) 96.3
62 馬其頓共和國(Republic of Macedonia) 96.1
63 格林納達 (Grenada) 96.0
63 希臘 96.0
65 巴哈馬 (Bahamas) 95.8
66 智利 95.7
67 哥斯達黎加 (Costa Rica) 94.9
68 聖盧西亞 94.8
69 香港 94.6
70 斐濟 94.4
71 葡萄牙 93.8
72 巴拉圭 93.5
73 科威特 93.3
74 委內瑞拉(Venezuela) 93.0
75 哥倫比亞 92.8
76 汶萊 (Brunei) 92.7
77 菲律賓 92.6
77 泰國 92.6
79 新加坡 92.5
80 巴勒斯坦 92.4
81 巴拿馬 91.9
82 塞舌爾群島 91.8
83 墨西哥 91.6
84 約旦 91.1
85 厄瓜多爾 91.0
86 中國大陸地區 90.9
以下略不計。



如果我們片面地用識字率來判斷簡體字和繁體字優劣,就會在這個排名表上,顯出很大的尴尬。我們看使用繁體字的台灣的識字率97.3%,排在世界第54位,同樣適用繁體字的香港,排在第69位,識字率爲94.6%。而使用簡體字的大陸,識字率爲90.9%,排在第86位。我爲什麽要說用識字率來判定繁體字和簡體字是有失嚴謹的方法,原因就在于此。從這個數據的比較來看,提高識字率和使用什麽字體來普及漢字教育關系不大。這個表,也說明,識字率和語言文字的字體關系不是很大,台灣和香港,包括大陸,比使用字母的國家識字率要高,比如,巴西,識字率爲88.6%,排在第96位,南非,識字率爲82.4%,排在第115位。  


我們再看一個數據,在2000至2005年期間,中國的文盲人數仍然增加了3000萬。截至2005年底,中國文盲總人數達到1.16億人,占世界文盲總數的11.3%,僅次于印度。印度的文盲人數占世界總數的15.01%。
如果,我們片面地主張簡體字有利于掃除文盲,我們又該如何解釋在使用簡體字期間,這突增的3000萬文盲?我們對此會很尴尬的!


掃除文盲,提高識字率,核心的驅動力,並不是使用什麽字體,而在于國家對掃盲工作的投入。在2007年,我們的掃盲經費只有800萬元人民幣,相當于每個文盲只能分配到人民幣7分錢,遠遠不能滿足需要。同時,這也跟國家的教育機制有關系,新增的3000萬文盲絕大多數都在農村,特別是西部地區,而一大半都是女性。不徹底的教改,過去對農民的福利和生活保障關注不夠,都讓農村的基礎教育和掃盲工作,産生了一定程度的曲折,這從3000萬新增的文盲人數就能看得出來。


49年後,文盲數量大大減少,讓我們這個人口世界第一大國,在識字率排名中,居于發展中國家中遊位置,參見下表。
部分發展中國家的識字率排名
識字率排名 國家 識字率 
1 格魯吉亞 100.0
2 愛沙尼亞 99.8
2 古巴 99.8
14 巴巴多斯 (Barbados) 99.0
42 湯加 98.9
70 斐濟 94.4
108 納米比亞 85.0
109 聖多美普林西比 84.9
110 剛果共和國 84.7
111 毛裏求斯 84.3
112 利比亞 84.2


 


提高識字率,實現掃除文盲,歸根到底,還是要靠國家始終不渝、毫不動搖地堅持掃盲投入,片面地指望著用簡體字來掃除文盲,提高識字率是不現實的
我認爲,不能片面地使用掃除文盲來分辨簡體字和繁體字的優劣,同樣地,不是說使用了繁體字就能提高識字率,就能掃除文盲,這也是不准確的。關鍵的是,字體的選擇不是核心的驅動力,掃除文盲,提高識字率,和簡體字繁體字,不是唯一的、直接的關系。
所以,我建議,在簡繁之爭中,就要極其慎重地使用“掃除文盲”這個論據,別把她當作核心論據。(把話說在前哦



[ 本帖最后由 心碎不后悔 于 2010-8-10 21:48 编辑 ]
作者: 心碎不后悔    时间: 2010-8-10 21:54     标题: 回复 87# ||| 的帖子

太搞笑了...年電腦屏幕難道為的就是數筆劃么?.....

至于88樓,都說有人會理所當然的想,果然你就給我理所當然起來...
就像當年地球理所當然的是平的一樣....
作者: ttt333    时间: 2010-8-10 21:57

晕,水字,牛,还有车字,保留什么精髓?古人也是扔了无数他们前人的东西,请问“心碎不后悔”:“只是大多數人理所當然的認為筆劃多就寫得慢罷了!”,你写个“一”字快,还是“壹”字快呀?你写“知書識禮”能比寫“知书识礼”快?你试想下,如果你说的蒋公70高龄时,看个书字容易,还是書容易!无论老中青,这繁体字也不可取!
作者: 心碎不后悔    时间: 2010-8-10 22:13

引用:
原帖由 ttt333 于 2010-8-10 21:57 发表
晕,水字,牛,还有车字,保留什么精髓?古人也是扔了无数他们前人的东西,请问“心碎不后悔”:“只是大多數人理所當然的認為筆劃多就寫得慢罷了!”,你写个“一”字快,还是“壹”字快呀?你写“知書識禮”能比寫“知书识礼”快?你试想下,如果你说的蒋公70高龄时,看个书字容易,还是書容易!无论老中青,这繁体字也不可取!


自己看有什麽精髓吧!


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体

 


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体


甲骨文金文楷体

 

至于“一”與“壹”,只是大寫與小寫的時候需要區分才用到,古代一直也用“一”表達,你看到過香港說“一切”寫成“壹切”的嗎?

這個基本常識也不懂....就是簡化地區語文里學的么?

 

舉來舉去都是“知書識禮”....你還別說70歲的蔣公,還真看不懂簡化字 !他老人家一直學的寫的看的都是正體字!


图片附件: 水.jpg (2010-8-10 22:13, 10.66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6
https://www.cmule.com/attachment.php?aid=6434


作者: 心碎不后悔    时间: 2010-8-10 22:17     标题: 回复 91# ||| 的帖子

你是從小寫簡化字長大的,我也是寫簡化字長大的

你用你寫簡化字的速度跟我比正體字的速度?用腦子想想也知道沒有可比性吧....符合邏輯點....
作者: ttt333    时间: 2010-8-10 22:23

引用:
原帖由 ttt333 于 2010-8-10 11:17 发表 从“胡服骑射”开始,就惹来无数穿着宽衣大袍的文人雅士极力反对!去繁从简是人类发展之必然!时到今天,居然在基地这样相对高素质的地方,还有人搞文字复辟!繁体字,有百害而无二利,说难听点,很多字是脱裤放屁!多笔 ...


你就在引經據典!多說根本無謂,你試讓兩邊的小一學生,在同樣大小的小方格寫“龜兔賽跑”文章!TW那边的小孩,真的让你们这些“保留文字精髓”的冥固不化的国学精英害惨了!龟兔哪个跑赢不要紧!只怕10个繁体“龟”字没写完,连乌龟这样长寿动物也死了!还在高喊精髓!简直是害人


作者: ttt333    时间: 2010-8-10 22:28

我看这些死守繁体字的人,是寧负下一代,也不负“烏龜”管你4歲小孩寫得滿頭大汗!!寧可要眼花,也要“精華“!
作者: ilovelily    时间: 2010-8-10 22:34

说得确实有道理,学习了。中国人还是应该多了解繁体字,毕竟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
作者: simsun    时间: 2010-8-10 22:35

深有同感,很多简化字时间长了自己都不认识了。
作者: 心碎不后悔    时间: 2010-8-10 22:42

引用:
原帖由 ttt333 于 2010-8-10 22:28 发表 我看这些死守繁体字的人,是寧负下一代,也不负“烏龜”管你4歲小孩寫得滿頭大汗!!寧可要眼花,也要“精華“!


香港台灣大汗了沒有?...又扯到識字率上去,上面都有數據說明了,怎麼那么懶呢?


哦對了,懶也是棄繁從簡的藉口之一


作者: ttt333    时间: 2010-8-10 22:42     标题: 回复 97# ilovelily 的帖子

动不动就说丢弃了老祖宗的东西,我只能说,老祖宗的东西,一直也是用来丢弃+继承+发展的!清末民初,有多少先锋之土,毅然剪掉清朝的阴阳头的辫(这个字也应该简化)子,当年又有多少人为保住后面的辫子,哭得呼天抢地!!!(现在回看,不笑死才怪)!孙中山就是背弃了他的祖宗,如果他父亲祖父还在,绝对会极力反对他剪辫子!孙中山不仅将扔了他祖宗的长袍马褂,还搞出中山装!只要有辫子的一天,就绝对不会有黄花岗,武昌起义!当年伟大的改革,就是从剪一根辫子开始!将祖宗的剪掉!
作者: ttt333    时间: 2010-8-10 22:55

中国千百年古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对清朝而言,头发辫子更加“神圣”!
孙中山一刀就剪了!对当时的伦理纲常,他是大逆不道!当时他完全是反祖背宗!
我只是强调一条:老祖宗的东西,一直也是用来丢弃+继承+发展!
作者: cyx1210    时间: 2010-8-10 22:55

反对简化字,重倡繁体字。
作者: ttt333    时间: 2010-8-10 23:13

引用:
原帖由 cyx1210 于 2010-8-10 22:55 发表 反对简化字,重倡繁体字。


我也支持返祖!支持君父论(这个见到马总统是要下跪的,甚至见到现在民进党一些县市长,也要下跪)!


支持三纲五常!支持男尊女卑(这个也好,不用见秀莲大妈出来)!


衷心支持一夫多妻(这个我是由衷而发)!


支持刑不上大夫(阿扁明天就能回家,他最开心)!


作者: cuixianen    时间: 2010-8-10 23:32

引用:
原帖由 ttt333 于 2010-8-10 23:13 发表 我也支持返祖!支持君父论(这个见到马总统是要下跪的,甚至见到现在民进党一些县市长,也要下跪)! 支持三纲五常!支持男尊女卑(这个也好,不用见秀莲大妈出来)! 衷心支持一夫多妻(这个我是由衷而发)! 支持刑不上大 ...


不見得用繁體字的台灣地區向官員下跪,只是用簡體字的大陸不向官員下跪見得比較多,更自打嘴巴!真搞笑!


還有,說來說去都是什麽“知書識禮”“多少筆劃”“什麽革命是從剪辮子開始”....說到好像革命的成功全靠剪辮子,還有沒有新鮮點的?!


混淆視聽,沒有數據自然感覺良好,用繁體就是要一切返歸到舊時代的強盜思維!


作者: ttt333    时间: 2010-8-10 23:47     标题: 回复 107# cuixianen 的帖子

有新鲜的:革命不从剪辫子开始,想像下,你们现在可能还在挂的孙中山头像,穿着中山装,留着清朝的发型!
你的那些所谓数据,是怎样来?古人好像有个人,去买鞋,发觉自己到了店,居然没有带在家里量好的尽寸,他跑了回去!
作者: cuixianen    时间: 2010-8-11 00:02

引用:
原帖由 ttt333 于 2010-8-10 23:47 发表
有新鲜的:革命不从剪辫子开始,想像下,你们现在可能还在挂的孙中山头像,穿着中山装,留着清朝的发型!
你的那些所谓数据,是怎样来?古人好像有个人,去买鞋,发觉自己到了店,居然没有带在家里量好的尽寸,他跑了回去!


為防河蟹,引用一下,這樣經典的回覆,實屬罕見,如此精密的邏輯,世間少有!笑死人了....


最簡單的....台灣香港都是中山裝?都掛中山像?....


貌似只見大陸掛著毛XX的像...唉,又一次搬石頭砸腳...我發覺我真無聊,竟然跟這種人說起話來,還談了那么久....我都有點佩服自己了


作者: ttt333    时间: 2010-8-11 00:27     标题: 回复 109# cuixianen 的帖子

你没有看过台湾,香港甚至澳门,挂孙中山头像?“我發覺我真無聊,竟然跟這種人說起話來,還談了那么久....我都有點佩服自己了”,这对白居然由你说了!
馬英九總統在會上深情表白說:英九執政這些年來,言行一致,說到做到!不過還有不少人士對本人多有批評,其中包括呂秀蓮女士,英九“下面”請呂秀蓮女士上來,談下她的感受。。。
按cuixianen笑話的“下面給你吃”說法,姓馬的爲表示他對繁體字,對國學的理解,對自己言行一致,他是不是要脫了褲子?下面請她上來!
作者: ttt333    时间: 2010-8-11 00:31

引用:
原帖由 ttt333 于 2010-8-10 14:55 发表 C+W居然还扯“麵面臉    [我下面給你吃]”没有国学基础,是理解不了“下面给你吃”,什么国学素质?难道真的国之将亡!煩請二位國學之士回答:下面请马总统发言! 下面请升青天白日旗! 下面請向蔣公 ...


 cuixianen 回答下,“下面给你吃”!的国学素质!


作者: kingwingyim    时间: 2010-8-11 01:42

引用:
原帖由 halleluiah 于 2010-8-8 22:06 发表
汉字还属于象形的低级阶段,无所谓繁简了

字母文字的邏輯性是強過象形文字好多,東西方的思維方式差異從文字就決定了

作者: mygoodcmule    时间: 2010-8-11 10:55

汉字简化的不是字体,而是民族的一种精神。
作者: bigpunk1978    时间: 2010-8-11 12:24

简体字是使用方便,但我们决不能忘记繁体字啊,那也是我们的文化啊1!!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