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批评中文存在的缺陷,是老虎屁股摸不得么? [打印本页]

作者: 荆楚    时间: 2010-6-30 15:41     标题: 批评中文存在的缺陷,是老虎屁股摸不得么?


                                荆楚


 


吾丁先生《论中国人逻辑思维能力之低下》一文发表后,就有朋友推荐给了我。阅后,我深为吾丁先生的真知灼见和深邃思考所折服。嗣后,又有朋友给把徐水良先生对吾丁的“驳论”传来。看完徐水良先生的“驳论”后,我感到有几句话要说,不吐不快:


 


在“不吐不快”之前,还有几句题外话要先说一说。否则,就会陷入相互抬杠之中,而不能自拔了。


 


我在平常写作和表达时,也深深为中文的混沌、朦胧、不准确而困惑,也为中文现代词组绝大部分来自于日文、而产生的两次意思飘移而苦恼,更为中文没有时态、单复数、所有格、位格等而柔肠百折、捻断胡须……


 


不少用中文写作的作者,都有这样的感受——要把中文表达得清晰、流畅、准确,如能借鉴西文的时态、单复数、所有格、位格等性状,则对中文的准确表达大有裨补。对此,我有切肤之痛。


 


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生态中,没有“自由、平等、尊严、博爱、被造有限”这些人类文明的基本文化元素。而民主、法治、宪政、民族国家等基本概念,无一不是来源于基督文明而生发出来的西方文明。


 


请不要用韩非李斯之“法治”来跟我抬杠,并用来解释现代社会的“法治”精神,并以此论证“法治”思想在中国是“古已有之”。或以孟子的朴素民本思想来“论证”民主思想在中国是“古已有之”。并以此沾沾自喜、洋洋自得。就像阿Q前辈那样——头上捉个虱子出来,也要比别人的个儿大,才感到心满意足。否则,在这篇短文里,也变成鸡跟鸭讲话了。


 


我们用这种缺乏民主、法治这些基本文化元素的中文,来剖析现代民主、法治的基本理念,来见微知著的分析由民主法治派生出来的其他价值观,就要特别注意克服中文词汇上的“能指转移”和意思飘移,就要特别注意克服国人按照“思维定势”和“思维惯性”来对民主法制的基本概念来“削足适履”。否则,就没有讨论问题的基础。


 


我在过去的写作上遇到这类问题时,只好对文中要涉及的重要概念,先做一个规定性的描述或解析。然后才转入对问题的讨论。如那篇《一场以扼杀民族灵魂为目的的现代坑儒运动——阳谋五十年祭》,就用了这个笨办法,实在是迫不得已。否则,就无法对某些问题展开论证和分析。


 


因为词汇和语言符号是人们进行思考和表达的基本元素。逻辑学上有一个重要的现象——你的大前提错了,那怕你的小前提万分正确,推导过程也十分严密。那么,你所得出的结论,是毫无意义的。


 


而词汇和语言符号是大前提、小前提、归纳、推导、演绎过程的基石。词汇和语言符号的混乱混沌,就必然引起人们的脑袋之中是一团浆糊,思想上的混沌和浅薄。


 


闲话少述,转入“不吐不快”。


 


其一,徐水良在驳斥吾丁先生的观点时,也讲到政治制度和历史文化的传承影响到国人的思想深度——徐水良先生的这番话,不是用来驳斥吾丁先生的观点,恰恰是用来证实吾丁先生的观点之正确也。


 


其二,徐水良先生在其驳论文章中,对吾丁先生文之中根本不存在的“种族优劣论”大加挞伐。并给吾丁先生扣上一个“种族优劣论”的帽子。我看到这种现象,就感到捧腹,觉得好玩有趣。这在逻辑上叫偷梁换柱。按照中文的传统说法,就叫诛心之论。因为你不是别人肚子里面的蛔虫,你何以知道别人肚子里是怎样想的?并据以大加挞伐。而徐水良先生却对此木知木觉。


 


其三,人类政治智慧和政治文明的成果,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那些以“中国特色”拒斥普世价值观的既得利益集团,他们最省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蛊惑国人的“国粹义和拳情结”。他们用这种“精神鸦片”来拒斥普世价值,来把国人头脑中灌满浆糊,比起直接推销鸦片、大麻和海洛因来,要“文明”得多,也有效得多。正因为中文朦胧混沌不准确,再加上新闻封锁和舆论导向,使得既得利益集团要忽悠国人,可以说是“心想事成、驾轻就熟”。


 


而吾丁先生却是反其道而行之。他大胆指出中文朦胧混沌影响到国人的思想深度。也对一些中文词汇进行了正本清源的剖析。再用举一反三的方法,来提醒人们避免陷入中文词汇朦胧混沌的陷阱中去,而使人们的头脑变得好使,而逐渐排除传统文化和党文化灌输给人们头脑中的浆糊……这是一种有自信、有勇气的体现,是所谓“知耻而后勇”、“众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愕愕”也。因为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才会产生改正之、完善之、克服之和迎头赶上之的动力。


 


相反,那些秉持“我的祖上比你阔多了”的人,他们只能固步自封,只能不思进取,只能继续用“精神胜利法”自我陶醉下去。


 


在这种“精神胜利法”的“广场效应”下,于是就去“男练义和拳,女练红灯照,砍倒电线杆,拔了火车道”,于是去批判“洋奴哲学”,于是就去坚持“唯我独尊、妄自尊大”的“集体无意识”,而拒斥一切普世价值观。


 


其四,人们的行为,是由其思想或动机指挥的。而社会的主流意识,则受到这个社会的主流人群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模式的制约。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政治制度也是一种社会文化和社会思潮的产物。西哲有言:“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不能说毫无道理。


 


当然,“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也养成什么样的人民”这个论断,也很有道理。


 


我认为,“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与“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也养成什么样的人民”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无论是前者或是后者,都影响到国人的思想深度。这是不容否认的历史事实。


 


其五,我们知道,中共篡政之后,马上搞了一次汉字简化运动。随着汉字简化运动,进行了大量汉字词汇的合并。


 


对于汉字简化,有人说是对汉字的抠眼挖心,破坏了汉字结构的本身蕴含。也有人说,简化字有利于汉字的书写和文化普及。反正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我不加评论。但对汉字词汇的合并,绝对是人类文明的一次反动,是对中国人思想和灵魂的扼杀。


 


因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随着人类对自然、社会、宇宙奥秘认识的深入,人类的思想越来越趋于精细化,词汇也越来越丰富了。把大量汉字词汇合并,这就与此发展方向背道而驰,就更加加重了中文表达的朦胧混沌状况。


 


想到这个“词汇合并”运动,就让我想起奥威尔的《1984》来:老大哥“建国”后,为了控制人们的思想,首先就是修订“新词典”。如把“自由”一词改成“免费”的意思。经过几代人的“文化传承”,遂使其国民忘记自由是什么了。


 


其六,徐水良先生要写驳论文,我希望他今后把文章写得好一些。否则,他怎样维护中文的“神圣性”呢。


 


说实话,阅读徐水良先生的驳论文时,他语句结构上的绕弯弯,思路上的葛蔓纠结,很是折磨读者。而不像阅读吾丁先生的文章那种——在文采上,是一种享受。在思想上,是一种启迪。


 


言辞不当之处,还望徐水良先生海涵!


 


写于民国99年(2010-6-26)上午


 


注:吾丁《论中国人逻辑思维能力之低下》一文见《独立评论》


http://www.duping.net/XHC/show.php?bbs=11&post=1072577


 


徐水良《吾丁“中国人逻辑思维能力低下”论断完全不成立》见《独立评论》


http://www.duping.net/XHC/show.php?bbs=11&post=1072917


 


作者: 会射箭的熊    时间: 2010-7-1 08: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游走天地间    时间: 2010-7-1 10:57

不是汉语不能清晰的表达,而是我们根本就没有学会表达,没有清晰的思维,所以表达也不清晰。我们根本就没学会写作。因为教育的缘故。如果你觉得汉语无法表达的很清楚,我建议你看看德国女作家的《谎言》和《最后一个受害者》看看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孔萨利克的《他们十个人》范登博格的《拉美西斯的灵符》很多很多翻译的“飞动之作”有些简直就是立体的。所以不是文字的问题,是文字组织根底不行。是思维的清晰度不够。不是汉语的问题,汉语是非常方便的文字,字不多可以无限组合。
作者: big_jackass    时间: 2010-7-1 11:03     标题: 回复 3# 游走天地间 的帖子

游兄弟较真了,呵呵,汉语更适合意境表述,英语更加精确,这是早有定论的,各有所长。
作者: 游走天地间    时间: 2010-7-1 11:05

你要看华美的风格还可以看《伊斯法罕的哈只巴巴》,汉语可以体现出各种文字的风格。
作者: 荆楚    时间: 2010-7-1 11:09     标题: 回复 3# 游走天地间 的帖子

因为日本人用汉字的组合词组来表达拉丁文语系的基本概念,只能做到意思接近而已。
    而中国自甲午战败之后,派了大量留学生到日本去学习。直接将日文汉字的组合词汇引进过来,又产生了一次意思的飘移。
    两次意思飘移之后,不少词汇已与拉丁文原词汇南辕北辙了。我们用这些意思已南辕北辙的词汇来解释西方现代文明的基本理念,岂有不混乱的。这方面的例子就不列举了。有心人自会深有体会的。
    根据这一现象,我曾经想编一本《正本清源词典》。网友们听说后,也很支持和鼓励。但陷入为稻粱谋的生存困惑之中,就难以沉下心来做这种“板凳耐得十年冷”的事情。
作者: 游走天地间    时间: 2010-7-1 11:57

在社会学自然科学哲学方面,是有很多歧义词,面目全非,这没错。比方说“形而上学、经济”不过这是我们没有很好的去研究、草率了事的结果。并非汉语语言的本身缺陷。汉语表达,我们缺乏写作的章法。比如,精确的描写事物,如说房子的结构、顺序、细节、还有描绘时所用的术语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我们的教育全都不涉及。如何使我们的表达强有力,比方说“我”这个字是一种弱势的表达方式,我们的教育从未企及。我们只是空对空的发表议论而已。要么学鲁迅发发牢骚,要么学朱自清讲讲梦话。至于写作一无所知。对表达缺乏起码的有体统的训练罢了。
作者: 荆楚    时间: 2010-7-1 12:06     标题: 回复 7# 游走天地间 的帖子

我感到你在狡辩呀。古文词汇和文言文无法精确表达现代学科的东西。而现代的词组词汇,又是从产生两次意思飘移的日文引进过来的。词汇是人们思考和表达的基础。基础都错了。如何能说中文本身没有问题呢?
作者: 游走天地间    时间: 2010-7-1 12:15

对了我给你介绍一本很不错的书


译者: 朱刘华 / 颜徽玲
作者: 弗兰克·施茨廷
你可以感受一下弗兰克·施茨廷运用语言的大气磅礴,以及语言的精准。
作者: 游走天地间    时间: 2010-7-1 12:54

引用:
原帖由 荆楚 于 2010-7-1 12:06 发表 我感到你在狡辩呀。古文词汇和文言文无法精确表达现代学科的东西。而现代的词组词汇,又是从产生两次意思飘移的日文引进过来的。词汇是人们思考和表达的基础。基础都错了。如何能说中文本身没有问题呢?
每个词即便是拉丁语也是符号而已。都有各自的定义。比方说计算机我们说电脑,或者用马达来表示也无所谓。我们是用它的定义下的意思来认知的,比方“形而上学”虽然这个词不恰当,但是我们不会把它再解释为"规律"或“自在之有”对于“经济”也是一样,我们不会再把它变成“经邦济国”。
作者: 荆楚    时间: 2010-7-1 12:57

对于你推荐的这本书,我上豆瓣找了。没有找到。且你贴来的书皮图片,我看不到。
作者: 游走天地间    时间: 2010-7-1 13:01

看看这个网址http://www.tsys123.com/html/haoshutuijian/200810/21-3216.html
作者: 荆楚    时间: 2010-7-1 13:09     标题: 回复 12# 游走天地间 的帖子

你给我发来不就得了。何必这么绕弯弯呀。
作者: LaraFabian    时间: 2012-2-21 17:16

语言之间的确有差异,也会影响使用语言的人
就我个人觉得,汉语的逻辑性显然不如英语法语德语
作者: simonliu751    时间: 2012-2-21 18:01

漢語無邏輯,這十有八九應該對使用漢語的人的思維也產生影響吧
作者: lantting    时间: 2012-2-24 15:15

呵呵,就是这些缺陷变成了博大精深,也造成了现代的广告欺诈。
作者: regiser    时间: 2012-2-24 19: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