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介绍的砖家是 “美丽的科学”嘉:孙士鋐
【立此存照】信“砖家”不如信“春哥”——关于地震预测之我见,不信你们进来看一看!
地址 https://cmule5.info/viewthread.php?tid=265773
今天推出的砖家是 最负责任感的 洪时中 叫兽
[attach]4863[/attach]
[城事]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实施十周年特别节目
该片于2008年3月播出,洪砖家信誓旦旦地告诉四川人民
我可以肯定地回答:不会。整个都江堰地区,整个成都地区,都不可能发生唐山大地震。因为我们这里不具备发生唐山大地震7.8级那样的地质构造条件。
为防止被和谐,本视频已下载上传至网盘
http://www.xun6.com/file/51b2cca29/%5BCITY%5D2008.rar.html
■人物简介
洪时中
成都市防震减灾局的研究员。因在“5.12”汶川大地震后,通过电视向大家宣讲地震知识,同时教大家正确的避震方法,他又被称为地震期间成都的“明星学者”,也有观众将他称为“地震教授”。“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 ,是他讲座的标志用语。
砖家最新动态
洪时中:地震一直频繁 2012世界末日只是传说(图)
对于“2012末日”,本来还半信半疑
听他这么一讲,立马开始心神不宁了
原贴地址:http://www.casst.org.cn/n643322/n671228/56614.html
老专家洪时中教授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川省老科协老专家科普宣讲团专家、原成都市地震局副局长洪时中教授,在汶川大地震后,立即投入到抗震救灾中,在5月12日到5月26日的14天中,就汶川大地震及其对成都的影响等问题,14次接受省市新闻媒体采访并在电视播出,有的还在报纸上登载。多次在有关重要会议上通报,多次作科普报告。针对市民非常关心的问题,反复讲明这次汶川大地震震型属于主余型,余震最高震级约6.5级左右,成都主城区不在余震区范围,并与地震裂带是垂直方向,最大余震不会对成都主城区造成破坏性损害,只要不是危房,市民可以放心在家休息。他作为地震专家的一系列讲话,对于安定大地震后,距这次主震震中只有70多公里的成都主城区市民的人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抗震救灾、稳定人心、使成都市能够很快的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附:
汶川大震期间老专家
洪时中教授完成的科普宣传工作
(至2008年5月26日止)
fficeffice" />
l 5月13日上午10时,接受成都电视台新闻频道(成都电视1台,15频道)采访(市指挥部大厅,直播),长约20分钟,11时起又多台多次滚动播出。
l 5月13日上午11时接受四川电视台采访(省地震局),后编为《避震小常识》等在四川电视台播出,至今仍然可以在网上看到视频。5月14日《成都日报》、《成都晚报》第12版、《成都商报》第2版同时在显著位置以《余震将持续,中心城区较安全》作了报道,国内外多家媒体和网站转载。
l 5月14日下午14时,在“成都市市级机关南迁部门办公室主任情况通报会”上,就汶川地震及其对成都市的影响情况作了通报,约30分钟,听众约100日(地点:南区成都市行政中心5号楼会议室)。
l 5月14日下午15时,在中共成都市委常委包惠主持的“对台港澳人士情况通报会”上, 就汶川地震及其对成都市的影响情况作了通报,约40分钟,听众约30人(地点:市委2会议室)。
l 5月14日下午16时30分,在成都市投资促进委员会举办的“对在蓉外资企业负责人抗震救灾情况通报会”上,就汶川地震及其对成都市的影响情况作了通报,约40分钟,听众约100人(地点:南区成都市行政中心3号楼会议室)。“投资成都网”作了报道。
l 5月15日下午16时30分,在成都电视台“成都全接触”频道(成都电视5台)做专题访谈(直播),长约30分钟,后多次重播。
l 5月16日上午9时,在成都电视台新闻频道(成都电视1台,15频道)做专题访谈(直播),长约30分钟,后多台多次重播。
l 5月16日下午16时,接受成都电视台“成都全接触”频道(成都电视5台)电话采访(直播),长约10分钟。
l 5月16日晚21时,接受成都电视台新闻频道(成都电视1台,15频道)采访(市指挥部大厅,直播),长约15分钟。
l 5月17日,下午14时,接受成都电视台新闻频道(成都电视1台,15频道)采访(市指挥部大厅,直播),长约10分钟。
l 5月17日下午16时,接受成都电视台经济资讯服务频道(成都电视2台,33频道)深度采访(成都市防震减灾局)。播出情况尚不详。
l 5月18日下午,接受了成都传媒集团记者的采访,5月19日,《成都晚报》第14版以《专家建议市民安心工作生活》、《成都商报》第6版以《别怕,余震不会破坏主城区》等分别作了报道,国内外多家媒体和网站转载。
l 5月19日下午2时31分,在成都市市级机关党委举办的“地震小时报告会”上,作了《汶川大地震简介》的报告,长约30分钟,听众约100人,成都电视台同时作了报道(地点:南区成都市行政中心5号楼会议室)。
l 5月19日下午15时45分,在“天府软件园抗震救灾知识讲座会”上,作了《汶川大地震简介》的报告,长约30分钟,听众约100人。5月22日,《成都日报》以《吃下定心丸,市民感到更踏实》、《成都晚报》第4版以《专家解读,市民吃下定心丸》、《成都商报》以《听专家解惑 成都市民吃下“定心丸”》等分别以作了报道,国内外多家媒体和网站转载。
l 5月20日下午14时30分,与四川省地震局韩渭宾研究员一起,在成都电视台新闻频道(成都电视1台,15频道)接受采访(直播),长约30分钟,后多次重播。
l 5月20日下午17时,与四川省地震局韩渭宾研究员一起,在成都电视台“成都全接触”频道(成都电视5台)接受采访(直播),长约30分钟,后多次重播。
l 5月21日下午,应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邀请,在四川大学连续作了3场地震科普报告,介绍汶川大地震及其对成都的影响,分别是15时(川大望江校区,对科级以上干部,约200人)、16时30分(川大望江校区,学生代表,约300人)、18时20分(川大江安校区,学生代表,约300人),每场分别长约60—70分钟,敞开提问,对话互动热烈。
l 5月22日下午14时10分,在成都广播电台接受采访(直播),长约45分钟。
l 5月25日下午14时30分,在成都电视台新闻频道(成都电视1台,15频道)接受题为《再谈汶川地震》的采访(直播),长约30分钟,后多次重播。
l 5月26日下午14时30分,成都市防震减灾局、成都市群众艺术馆和成都电视台经济资讯服务频道(成都电视2台,33频道)联合举办防震减灾科普报告会,作《谈谈汶川大地震和它对成都市的影响》,听众约200人,长约1小时。报告作了全程录像,拟制作大量光盘向基层发行。
四川省老科协供稿
原帖地址:http://www.eqsc.gov.cn/manage/fileupload/statichtml/admin/fzjz10/index.htm
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 2月29日,四川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在成都组织召开了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实施十周年座谈会。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宇坤、省政府敖玉明副秘书长、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杨国安出席会议,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建设厅、省交通厅、省水利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卫生厅、省地震局、省政府法制办、省政府应急办、省编委办、省政府办公厅四处等单位和部门参加了座谈。会议由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黄克艰主持。会议总结回顾了四川防震减灾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研讨了进一步抓好防震减灾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措施。 |
| ||
宜宾市:3月1日,宜宾市地震局在中山街闹市区设立了宣传点,开展了防震减灾法律及科普知识宣传活动……
雅安市石棉县:从3月1日起,雅安市石棉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纪念《防震减灾法》施行十周年系列宣传活动……
阿坝州:2月29日,阿坝州政府召开了纪念《防震减灾法》颁布10周年座谈会。州防震减灾领导小组27个成员……
成都市:成都市防震减灾局在办公区主楼醒目位置悬挂宣传横幅;组织完成征文活动;陈代生局长特撰写……
成都都江堰市:都江堰市防震减灾局经市委、市政府的同意,在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电视访谈……
广元市:2月29日,广元市地震局在广元市老城上河街嘉陵广场开展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攀枝花市:2月29日,《攀枝花日报》大篇幅刊登了“防震减灾法律法规摘要”,对全市首批建设的16个应急……
德阳市: 2月28日,德阳市纪念《防震减灾法》实施十周年座谈会在市政府常委会议室举行……
乐山市:2月13日,乐山市防震减灾局下发《关于开展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施行十周年征文……
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进一步提高全市地震灾害综合防御能力
认真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助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
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努力做好我市防震减灾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实施促进了全市防震减灾事业的快速发展
从十年防震减灾的经验教训说起 (节录)
一、各级领导重视是防震减灾事业成功的关键
几十年来,我国防震减灾事业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从我国防震减灾事业走过的这不平凡的30多年中不难发现,各级政府的领导和管理是整个工作的核心与关键。
![]()
……
二、注重震害防御、加强监测预报,是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
……
(一)注重震害防御
历次地震灾害表明,很多时候,真正杀人的并不是地震,而是地震的诸多帮凶——倒塌的建筑物、应急救援不力、地震谣言甚至海啸等。忽视抗震设防和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等项工作,必将导致严重的后果。“强震+劣质建筑=惨重伤亡”,这在多次历史地震中是屡验不爽的一个事实,建筑质量差是造成地震中人员伤亡惨重的主要原因。据调查,遭遇6级左右地震袭击时,仅工程设防与不设防效果的差别上相比,人员伤亡比约为1∶14。
……
与此同时,我们在做好震害防御的同时,各级政府部门的应急处置能力也事关减灾工作的实效。例如,1999年“9.21”台湾省南投县7.6级大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在这次地震中,台湾当局既没有采取得力的防范措施,又迟迟未发布救灾紧急命令。由于大地震灾情远远超过预期,李登辉
才同意发布紧急命令,可是抢救人员及紧急应变的黄金时机早已错失。不言而喻,坐失救灾良机,无疑会加重灾情,防震与减灾两项工作同样事关人民生死。
……
(二)加强监测预报
……
三、依托法制建设、完善应急救援装备,是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保证
……
(二)研发并完善地震应急救援装备,为防震减灾工作提供物质保障
……
在灾害现场对被压埋人员进行抢救工作是救灾早期最重要、最艰巨的任务。经验表明,被压埋人员越早被抢救出来,获生的机会越大。但在以往的震害发生后,救援人员大多只能靠双手和锹、镐、棍棒等简单的工具进行现场抢救,许多被压埋人员因得不到及时抢救而窒息、失血死亡或在余震中罹难。
……
四、抓好科普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在全社会形成防震减灾良好氛围与合力
……
1976年7月28日,唐山棉纺厂的一个布机车间,30名工人上夜班,地震时,除1人因逃离厂房被砸在门前外,其他人都躲在布机下面。厂房倒塌后,无一重伤和死亡。而1979年7月9日江苏潥阳发生6级地震时,人们慌乱盲目外逃,据统计,有80%重伤员和90%的死亡者,是刚逃到门口时被砸或被压所致。由上述震例可知,在群众中广泛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对于减灾的重要性不容小觑。
绵阳市地震局积极响应省地震局关于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施行十周年征文活动的号召,主要领导认真组织、大力鼓励征文撰写。该局遴选了五篇征文上报省地震局。其中,《认真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开创我市防震减灾新局面》被选登在2008年3月1日《绵阳日报》第2版;《从我国南方雨雪冰冻灾害看绵阳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紧迫性》一文,被《绵阳晚报》改编成新闻稿,以《山区民居九成不防震——我市贯彻实施〈防震减灾法〉状况令人忧》为题,刊登于2008年2月26日第二版。绵阳地震局借助报刊的宣传,极大地提升了《防震减灾法》的社会知晓度,公民、法人、组织依法防震减灾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2008年,震惊世界的“512四川大地震”,受灾最严重的就是绵阳地区北川县……
这些狗屁报告里,所谓“良好的社会效应”,难道就是倒塌的房屋之下的无数冤魂
1楼视频里洪砖家是对的,512震中距离都江堰还是有一点点距离的
真的不能算是都江堰发生了大地震,更不能说是成都发生了地震
砖家又肯定的说,都江堰地区或者成都地区没有发生大地震的地质构造,那可是整个地震学界的共同认识
当然了,砖家又说了,现在人类还不能准确预报地震,所以如果发生了大地震,就更能够证明砖家是对的
听不懂砖家高论的朋友,请认真复习
辩证法用得好可以变戏法(辩证法与放屁)
地址 https://cmule6.info/viewthread.php?tid=268306
2008年度四川新闻奖通讯三等奖
单 位 标 题 字数 刊载日期 作 者 编 者
绵阳晚报 山区民居九成不防震 1721 2,26 李宗军 刘毅,余凡
我市贯彻实施〈防震减灾法〉状况令人忧——山区民居九成不防震
--------------------------------------------------------------------------------
发布时间:2008-2-26 9:05:40
■刘金华 记者 李宗军 文/图
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将迎来实施十周年纪念日。记者昨(25)日在采访中得知,在漫长的十年中,由于这部法律在一些地方没有得到较好的贯彻实施,加上地震是小概率突发事件,处在绵阳北部龙门山地震带上的平武、北川、安县、江油四县市,山区农村95%的民居和乡镇公共设施对地震还处于不设防状态。
雨雪冻灾敲响地震防御警钟
“刚刚过去的、袭击大半个中国的雨雪冰冻灾害至今让人心有余悸。作为另一个灾种,地震与雨雪冰冻灾害有诸多相似性。”绵阳市地震局局长夏建国说,雨雪冰冻灾害和地震灾害都是几十年一遇的小概率事件,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最容易被人们忽视。两种灾害都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性,经济愈发达,现代化水平愈高,灾害造成的损失愈大。两种灾害都涉及范围广,直接经济损失巨大,间接经济损失有可能超过直接经济损失。两种灾害都具有突发性,现有科学认知水平目前还无法作出精确及时的预报。
夏建国介绍,雨雪冰冻灾害在美国、欧洲、俄罗斯时有发生,也造成过短时间的大面积停电现象,但象我国南方这次大面积持久性的电网瘫痪,非常少见。对于地震,在美国、日本等多地震的发达国家,由于建设工程抗震能力强,一次7级左右的强震,只有很少的人员伤亡甚至零伤亡。我国的唐山7.8级地震,因城市建设未设防,地震发生瞬间,就将一座百年工业城市夷为平地,还夺去了24.2万人的生命。此外,邢台地震、新疆伽师地震的震级并不大,但人员伤亡多,房屋破坏严重。这些都充分说明:我们在工程建设抗震设防上投入不足。
“尽管属于不同的灾种,但很明显,雨雪冰冻灾害为地震灾害防御敲响了警钟。”夏建国称。
绵阳九成山区民居不设防
绵阳市是地震多发区之一,地处中国南北地震带中段——龙门山地震带上,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破坏性地震,存在地震灾害潜在威胁。
夏建国介绍,据地震部门抽样调查,绵阳北部的平武、北川、安县、江油四个县市的山区农村,由于法律知识薄弱,经济相对落后,95%的民居和乡镇公共设施对地震处于不设防状态。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逐步摆脱贫困,改善居住条件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后的首要选择,但不少人在建新房过程中,因为抗震设防知识匮乏,往往把过多的资金投入到房屋的表面装饰上,很少从结构上考虑抗震性能。这种状况下一旦发生破坏性地震,势必损失惨重。
在市内,1994年2月25日,江油青莲发生4.7级地震,就曾发生部分民居倒塌。在市外,近年以来发生在新疆巴楚、伽师,云南大姚,内蒙古巴林左旗,甘肃省民乐——山丹等地的中等地震,倒塌的建筑物几乎全部都是农村民居,伤亡人员绝大部分是农民。
地震部门也指出,九环线沿线,许多民宅建在陡坡峭壁的山沟里或松软的河滩上,一旦破坏性地震发生,形成的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塌陷、洪水等地震地质灾害,极有可能对民房造成灾难性破坏。
防震减灾有法难依
据介绍,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对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作出明确规定: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必须按照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对重大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再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计、施工。
“十年时间过去,这部法律在绵阳的知晓度以及贯彻实施力度都还不大。防震减灾行政法规和技术法规的实施在一些地方和单位还没真正到位!”夏建国坦言,地震部门在执法检查中发现,一些建设单位和开发商规避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违法行为依然存在,个别重大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的建设单位,对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项目不主动登记和瞒报、漏报,不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一些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业主,不按烈度区划图或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抗震设防,不按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施工。加上普遍不设防的农民住房,未来一旦发生强地震,后果严重。
地震部门呼吁,在依法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督管理的同时,各地政府部门、建设工程的决策者和参与者以及建房的农民,都要自觉严格履行抗震设防的法定义务,执行建设工程在抗震设防方面的法律规定,未雨绸缪,避免强震造成巨大损失和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