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美国企业感觉在华不受欢迎 [打印本页]
作者: 老西 时间: 2010-3-23 03:13 标题: 美国企业感觉在华不受欢迎
2010年 03月 22日 08:44
美国企业感觉在华不受欢迎
据中国美国商会(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一项新的调查显示,随着旨在将外国科技企业排挤出中国巨大政府采购市场的措施开始带来刺痛,有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感觉在中国不受欢迎。
对中国美国商会会员的调查提供了更多的证据,显示出在跨国公司最重要的全球市场之一中国,它们的情绪日益低落。
一般来说,中国美国商会会员是在华盛顿要求与中国进行更多接触的强大游说力量。如今,会员中的的负面情绪却给中美关系平添了更广泛的风险。周日,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警告说,如果美国财政部给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接着采取贸易制裁的话,中国不会熟视无睹。美国政府一直在向中国施压,试图迫使中国让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以便使中国的出口商品更贵、缩小中美贸易顺差。中美两国其他争议的问题包括美国对台军售和奥巴马总统最近与达赖喇嘛的会面。
到目前为止,没有迹象显示美国企业已经惊恐到从中国退出的地步,但谷歌(Google Inc.)在系统遭受据说来自中国的黑客攻击后,扬言要退出中国。不过与在华美国商界关系密切的人士说,数家跨国公司开始重新考虑在华战略,可能会考虑把未来的投资分散到世界其他地方。
中国美国商会就中国拟议中的政府采购条例对会员进行了调查,并像往年一样询问了它们对中国总体商业环境的看法。
感觉不被欢迎参与中国市场并进行竞争的企业激增到受访企业的38%,相比之下,去年12月(也就是仅仅几个月前)公布的2009年度调查为26%,而2008年为23%。自中国美国商会开始就该问题对会员进行调查以来,这是四年来不满意比例最高的,暗示出外国企业的情绪在迅速恶化。由于担心不断恶化的投资环境和中国本土创新规定的影响,中国美国商会进行了此次调查。中国美国商会为在华美国企业进行游说。
去年10月底,中国三部委联合发布通知,要求科技供货商在被列入《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之前必须获得产品认定。该目录将涵盖外国企业销售的数十种产品,包括服务器、移动基站、安全和财务软件,以及风力发电机。
在被问及新政策影响的受调查科技企业中,有57%说它们认为这会对未来在华业务造成负面影响,而有37%的企业说已经产生影响了──即使条例尚未正式生效。
中国美国商会会长柏迈高(Michael Barbalas)在一份书面评论中指出,我们在过去几个月中看到美国科技公司对新规则和产品目录感到越发担心;这样的政策歧视了外国公司,并限制了市场机会。
三部委联合发布的通知仅仅给了这些公司几周时间用于申报,但许多外国公司一直按兵不动,因为通知要求所有申报的产品都需拥有中国的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并且完全独立于海外机构或个人。
代表了微软(Microsoft Corp.)、奥多比系统公司(Adobe Systems Inc.)及思科(Cisco Systems)等科技巨头的逾30家行业团体已向中国政府抱怨说,这些规定实际上使得任何具有外国公司版权的产品都丧失了入围资格,而且一旦该规定实施,这些公司将被隔绝于中国价值数十亿美元的高增长市场之外。
现在还不清楚这些规定是否只适用于中央政府机构,还是它们也将影响国企和地方政府的采购。
不过,此次对“自主创新”的更大力度推行已通过不同方式在中国各地得到了诠释和执行;行业团体说,在某些情况下,省一级官员已经开始藉此自行决定合意的采购流程了。这就是为什么一些接受中国美国商会调查的公司说自身业务已受到损害的原因。
在这些公司中,32%的公司来自高科技及信息技术领域。不过,还有30%和27%的企业分别属于制造业和服务业,这表明其影响已扩大到科技行业之外。
陈德铭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0(China Development Forum)上警告美国不要将汇率问题政治化,并重申了总理温家宝近来的讲话,即人民币汇率没有被低估。
定于下月发布的美国财政部公告必须决定是否将中国定性为汇率操纵国,两国有可能就此展开对话,其后甚至可能引发制裁。当被问及假如中国被打上汇率操纵国标签将如何应对时,陈德铭说,如果……后面伴随着贸易的制裁、贸易的措施,那么中国不会熟视无睹。
陈德铭说,今年前两个月中国的国际贸易顺差下降了50% ,而且3月份可能出现逆差。《经济日报》网站刊登了陈德铭的发言摘录。
在那些感觉到不受欢迎的公司中,58%的公司提及到了因中国科技标准的强制实施而产生的障碍,还有50%提到了强制技术转让的问题。
许多外国公司在中国投入重金设立了研发业务,它们担心新的采购政策可能迫使它们将自己的创新成果与中国的竞争对手或政府机构共享。
中国官员否认这一政策歧视外国公司,并反过来抱怨了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
Andrew Browne / Loretta Chao
评论:
2010.03.22 19:01:59
美国一向很会搞阴谋,这次日本汽车产业也因此遭受重大损失;现在还没搞完日本,又想操纵中国汇率,这是很难令人接受的事情
美国干涉中国内政在先,又想操纵中国汇率,企图让中国步日本后尘,那么中国有理由有权利也有必要对此强硬一点,否则中国未来的发展将更加艰难。
- archer_fate
2010.03.22 18:44:50
中国想象绿色壁垒、技术壁垒一样搞个反制措施,但这手段也太拙劣,只会被加以反制。象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冠冕堂皇,你有意见也没办法。
- heimdallr
2010.03.22 18:05:26
在美国公司工作所体会到的那份对人的尊重、自由和诱人的报酬,迄今,仍是中国专业人士的奢求。如果“美国企业感觉在华不受欢迎”,那么多半会是中国政府的“如意”盘算所致。经验表明,这种建立在无知基础上的自我膨胀,总是以狼狈收场。
- 无知者无畏
2010.03.22 16:44:53
最近的惠普质量门感觉是,中美贸易战的开始
- 则zengyu
2010.03.22 16:38:51
过敏了吧?也许以往赚别人的钱太容易ㄛ美国金融危 大家都受影响ㄛ美国应该多一点自我批评精神ㄛ不要动辄就找替罪羊。如果感觉不受欢迎ㄛ多从自身想想为什么ㄛ别总整得跟个被宠坏了的孩子似的。要是发飙也说清楚123,动不动就给中国扣个大帽子,细听分解吧?又虚了,闹剧似的。
- 上山逗老虎
2010.03.22 16:31:03
应该遵守WTO原则,享受国民待遇。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说道做到。但涉及国家安全那就不一样了。如计算机服务器,财务软件等,关系国家的信息安全和系统安全,必须有严格和苛刻的准入门槛。
- wuming
2010.03.22 15:55:46
世易时移, 还是与时俱进好。
- CA2011
2010.03.22 14:55:39
有没有人调查:中国企业在美国有多少比例开始不受歧视?
- aa
2010.03.22 14:54:05
i know there is something called “Buy America“。
- Year
2010.03.22 14:40:30
在高科技领域,除了移动通信设备供应商(专利和核心技术也不属于中国),其他的国外产品基本上是不可替代的,微型电脑不能算是高科技(真正的高科技是里面的INTEL),中国能够不要IBM的服务主机和ORACLE的数据库吗,能够不用波音的飞机,能够替代微软的操作系统吗,美国却可以轻而易举的找到新的服装生产地,玩具生产地,家具生产地,不要太愤青,中国没有那么强大。
- 中国还要努力
2010.03.22 14:38:38
之前在外资工作过,外资在中国,只是图中国极度廉价的人工,不管是管理层,还是工人,与国外雇员都有很大的差距。在公司里做相同或相似工作的外国人和中国人,薪水能相差10倍。中国只是希望不要歧视、平等的薪金制度。外资没有想过把技术含量高的工种放在中国,外国希望垄断技术,然后中国付出低成本人力,难道中国工人就该比国外工人,做更多的活,拿更少的钱么?
- 米
2010.03.22 14:29:52
我感觉在美国也不受欢迎
- 别太矫情
2010.03.22 14:19:31
有点闭关锁国的感觉
- hezonglinccc
2010.03.22 14:13:30
现今世界上最没资格非议中国自主创新措施的国家就是美国:它一方面长期禁止有点用的所谓高科技产品向中国出口,既捆住了本国在华企业的手脚,又妄图永远占住对华技术优势,削弱中国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大搞贸易保护主义,除所谓反倾销外,还公然在政府采购中禁购外国货。这一切都逼着中国搞自主创新,这既是中国的需要,也是中国企业被迫适应美国的需要。这一点中国的确是美国的榜样。
- 322
2010.03.22 13:53:30
不欢迎中国货ㄛ我想是全世界都一样吧ㄛ但我不认为他们不欢迎中国投资ㄛ谁会不欢迎投资者来本国投资呢ㄛ不安定的投资环境任何人都不喜欢ㄛ不安定的来源在于一党政策ㄛ当投资者全部都抽出的时候ㄛ技术'人力'资金'请确保自己国家还有什么~~~
- ayaya299
2010.03.22 13:30:58
要你来助发展时便当你是宝,不要时则当你是草,是过桥抽板的政治现实!
- desperado
2010.03.22 13:27:50
没有办法啊,大家都WTO了,总得平等吧。
- HUIQXB
2010.03.22 13:11:32
中国人民欢迎,但官僚资本主义集团是不可能欢迎的-----说得有理,我们穷人就指望赚占为钱,那帮精蝇整天乱叫
- weit0297
2010.03.22 13:11:12
外资在华企业还是帮助中国解决了很多就业问题的。
- 因该感谢他们
2010.03.22 13:10:51
挺好,国外企业和国内百姓民企的待遇越来越相同,要知道民间企业和个人就是一直如此被政策的快速变化戏弄和榨取。我们作一个项目,中间要给多少不干活的人权力方\关系方支付大部分费用,也就是说我们90%的利润甚至分成本都被不感活的人拿去。一个20万项目,15万几乎被克扣。这就是中国普通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的待遇。外企们以前没经历过,现在经历经历挺好。体会一下非自然市场下竞争的艰难,也好给国内企业民间创业者多些共鸣的战友。
- liuynnn
2010.03.22 13:02:54
片面之词罢了
只站在一方角度说话是不公平的
而作为国际传媒应该检讨自己的言行
- 片面
2010.03.22 12:57:33
这里很多不懂事的人。美国采购没有限制任何国家。中国当然有权力立法。但是别国做就是保护主义,中国做就不是。难怪世界上对中国的看法是一个无赖的国家。 再来,美国是中国进口第一大国。中国的取代品有印度,印尼,越南,菲律宾,等等。美国惹急了开始执行进口税,看谁死的快。美国人大不了家里少买个电视,冰箱多用一年,但是中国失业几千万人。
中国牛就人民币升值呀。为什么不敢?可是实际上还是靠做低三下四的工作为生。价格高了,人家就不买你的东西了。
中国地位还是世界工厂,也就是帮世界做人家不愿意做的劳工。我们污染祖先保留下来的土地,作践自己的人来糊口饭吃。生活水平还在台湾,香港20年前。
- 还是一个工人
2010.03.22 12:52:10
如果是我就不愿长期和北朝鲜、中国这样的政 打交道做生意,还不如直接跟索马里海盗交易算了。交易一笔算一笔。钱是赚不完的,有的钱不赚为妙。
- 看对手是谁
2010.03.22 12:17:02
“友邦惊诧”了啊。。。。
- HK
2010.03.22 12:04:13
这也是应该的,中国不是有句古话吗 来而不往非理也
- 来而不往非理
2010.03.22 12:02:21
因为过去太受欢迎了
- dao555
2010.03.22 11:42:30
中国人民欢迎,但官僚资本主义集团是不可能欢迎的
- 中国人民
2010.03.22 11:15:09
目前,美国的政府采购也不是在极力抵制中国货吗?美国企业的这种不适应显然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此外,像“轮胎特保案”等美国对华的贸易保护政策,中国企业没有说“不适应”,而是在积极的适应。由此来看美国企业的“适应能力”越来越跟不上国际趋势了,什么所谓的“民族主义”和“价值观不同”都是掩盖其竞争能力下降一片“树叶”而已,简直就是自欺欺人……
- chrisqz
2010.03.22 11:12:06
针对外企的这些行为,都已经上升到爱国的高度,哪个国家得罪了中国,哪个国家的企业就不会受到欢迎,就像抵制日货一样,如果美国做得过火的话,美国的企业在中国发展将越来越艰难。
- Y&J
2010.03.22 11:09:44
终于开始正常化了
- mutalisk
2010.03.22 11:07:05
感觉华尔街日报被tg收买了,帮tg增强国民的民族主义教育,关键还是免费的,我很不理解
- 小屁孩
2010.03.22 11:04:23
“美国企业感觉在华不受欢迎”有这样的感觉很正常,或许是以前在中国大陆太受欢迎了吧,外资企业要学习和适应这种改变。
- 121564350
2010.03.22 10:59:19
以前靠超国民待遇\行贿\国民崇洋心理,大发其财,现在时世变了,他们的心态还没调整过来,看下惠普为代表的企业在中国干些什么吧 给中国人最差的货色 赚了暴利 还不肯 召回
- 被中国养懒了的外企
2010.03.22 10:57:27
if i remember correctly, Lenovo was excluded from US government's bidding for safety reasons。
- facts
2010.03.22 10:52:30
“我们欢迎任何外资企业在遵守中国法律的情况下来华投资”
- kukurg
2010.03.22 10:31:15
东风已经压倒了西风,共产主义战胜了资本主义!
- 中统局的统计
2010.03.22 10:23:22
你希望来你家做客的客人, 对你家的事情指手画脚,说三道四的吗? 老实说这都是美国佬自找的
- nautilusforever
2010.03.22 09:58:58
那美国企业就应该让中国贪官及其亲属在美国不受欢迎!
- PM
2010.03.22 09:32:16
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坚决打倒美帝国主义及其一切反动派,紧紧团结在党第四代领导人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最终实现中国共产主义社会而努力奋斗!
- 马列主义革命者
2010.03.22 09:28:01
不错。外企回归国民待遇有点不太适应
- liase
2010.03.22 09:19:29
没有啊,我感觉很多年轻人对美国企业趋之若鹜阿。当然美国企业给开的价码高,就算是这样喜欢美国企业,也不算错啊。
- 恰恰相反
作者: @cmule 时间: 2010-3-23 05: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dp_2006 时间: 2010-3-23 07:52
不过, 好象某些美帝的企业正独自闷头大笑, 比如微软之类的...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