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蒋介石反动政府究竟“反动”在什么地方? [打印本页]

作者: chengshilaji    时间: 2010-1-28 11:12     标题: 蒋介石反动政府究竟“反动”在什么地方?

       作者:落日寻道    东方百姓网    2010-01-27  



   
过去,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常常把蒋介石领导下的国民党政府称作反动政府,那么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究竟“反动”在什么地方呢?

      蒋介石卖国有目共睹,在蒋介石统治期间,上海成了外国与买办压剥削中国人的殖民地和“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殖民者乐园,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提出对日妥协的最著名一句名言“安内攘外”更使其反动面目臭名昭著。除此反动之外,蒋介石政府的反动性至少还有以下重要两点:

       蒋介石政府反动性之一:说着流利英语的国民党精英集团和他的国民民意完全脱节。

       有个美国记者白修德曾经对蒋介石政府有一个入木三分的刻划,白修德说:这个“国民政府”中任何一个说着流利英语的高官精英都是和他的国民完全脱节的。他们对自己的人民,甚至对重庆这座古老的城市都一无所知,要想找他们了解一点中国的真实情况简直就是缘木求鱼。

      白修德(Theodore White)是著名的美国记者,他曾深入过山西游击区,报道过河南大饥荒,跟蒋介石谈过话,和周恩来喝过酒。抗战结束后他返回美国,出版了《中国的雷声》,在书中揭露了蒋介石政府内部的腐败。许多年后目睹了美国在越南的失败后,再回忆四十年代初的重庆,他深感“美国方式”给亚洲带来了悲剧。在《中国的雷声》一书中他写下了下面的话:

      “在亚洲,甚至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没有哪一个政府象重庆的国民政府那样彻底地被“美化分子”所渗透。也没有哪一个政府(也许后来的南越政府除外)如此彻底地被美国的理念、援助和指导所毁灭。就整体而言,并不能说这个政府中的男男女女们是被美国人所招募的,更确切地说他们是一群美国理念和方式的追随者。半个世纪之前,传教士们开始动摇古老的中国传统观念,教会学校和学院使美国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发愤图强之心和对现代化、西方化的渴求促使人们追求美国人的知识,技术和文化,仿佛美国人知道世界上所有生活的真谛。

       这种渗透是从蒋介石政府的最高层,从总统开始的。魏斯理学院毕业的 蒋 夫人说服蒋介石信了天主教。蒋介石的财政部长孔祥熙有奥柏林和耶鲁的双重学位,外交部长是耶鲁1904年毕业生,教育部长毕业于匹兹堡大学,立法院 长孙科 博士具有哥伦比亚和加利弗尼亚两所大学的学位。新闻部长毕业于密苏里新闻学院,中国银行行长,后来的行政院长宋子文是哈佛1915年毕业生。这份长长的美国毕业的中国政府高官的名单还可以一直数下去,从国家卫生官员到盐务官员,到外贸官员。外交部的驻外使节更是清一色的长春藤名校毕业生。驻华盛顿的是康奈尔和哥伦比亚的毕业生,驻伦敦的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驻巴黎的顾维钧不仅在哥伦比亚大学拿了三个学位,而且还编辑过那里的校报,如今他又增加了一份新的骄傲,他的儿子进入了哈佛大学的克里门生体育俱乐部。我本人的哈佛学历在中国比在波士顿还更吃香。我后来组织了一个中国的哈佛俱乐部,其中有一大批蒋介石重庆政府中的高官,即使在华盛顿的肯尼迪政府中也找不到这么多哈佛毕业生。

       在白修德看来,蒋介石政府中这些有着耀眼学历的高官们就象是一台现代电子仪器的面板。每当你按动一个按钮,面板上都会有一盏彩灯发出美丽的光芒。然而那彩灯背后的线路究竟是怎么连接的,天晓得。只有当你反复地按过许多次按钮,发现除了彩灯闪耀之外再不会有别的反应后,你才明白过来,原来那面板后面的操作系统根本就不工作。

      在重庆时白修德曾多次采访过孔祥熙,印象最深的一次话题是关于几年间上涨了一百多倍的物价,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什么通货膨胀”! 孔 博士这次没有打哈哈,他咆哮着说。“你们美国记者就喜欢说通货膨胀,中国根本没有通货膨胀!有人愿意花两万块钱去买一支钢笔,那是他们自己的事,不是通货膨胀!他们发神经,就是这么回事,他们根本就不该去买嘛”。一个王朝的丧钟那时候就已经敲响了。

      啧啧,孔博士八十多年前讲的话多么符合我们现在一些精英们的思想。

      一个不顾工农人民大众利益,以美国为马首是瞻的精英集团,就象一台没有自己操作系统的现代电子仪器的面板,难道不反动吗?

   蒋介石政府反动性之二:从上至下深入骨髓的腐败。

      蒋介石政府完全是一个自私自利的政府,为了先富阶层的利益,不惜将以工人、农民为主创造的社会财富,以各种手段敛集到官僚、资本家、地主手中,以至出现如下社会现象:各级官员为自身利益,利用政治特权横征暴敛,搜括人民,物价暴涨,财富迅速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官官相互,压迫、剥削老百姓,老百姓无理可讲,无冤可伸,广大人民生活日益艰难;财政赤字惊人,物价飞涨;大量企业倒闭,大批工人失业;仅上海失业和半失业的人口近二百万,重庆、天津、青岛等其他中小城市也充满失业大军。农民倍受各种权贵剥削和压迫,被迫离开农村,流离失所;帝国主义者、贪官污吏、地主、土豪、军阀、劣绅的极其奢侈的生活消费,最终都要从工人、农民身上吸吮。

      美国人魏德迈 (Gen. Albert C. Wedemeyer)当时对蒋介石反动政府腐败程度认识的非常深刻,其中一次公开演讲词就作了如下生动真实的描述:

     “方才,我从各个方面讲了我的观感和估计,例如税收、军事、征兵、政府组织、贪污国家财产资源,刑法与秘密警察,下面,我再讲一些带结论性的话题。我相信中国政府的武力,这是因为政府军官士兵的骄横粗暴,人民已有憎恨与不信用之感。他们任意掠夺,他们以征服者的态度对待人民。我还由各方听到,某些豪富家庭,他们的亲戚在政府中有很高的地位,由此大量增加了他们的财富。根据我的调查,我发现,不少政府官吏将他们兄弟子侄,安置于政府,任职于国营公司中,当厂长,当总经理,利用职权,不顾国家与人民的福利,而谋取巨利。老百姓则人人为了生活,害怕有时被砸烂饭碗,不得不甘愿受当权者、老板们的残酷压迫剥削,不得不在一种恐惧心情中生活,失去了对政府的信任。

      曾经临危受命从美国来到中国指挥中缅印战区对日作战的史迪威将军,曾与蒋有过频繁接触,他笔下的蒋介石是由许多细节构成的,是活生生的,不是历史教科书式的。《史迪威日记》(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里,关于这个腐败的政府是如何爱国的也有精辟的描写。史迪威经常在日记中把蒋介石叫做“花生米”,在 1943年1月19日 的日记中,他这样写道:“金钱、影响和职位是领导人唯一考虑的事情。阴谋诡计,欺骗出卖,虚假报道。索要他们能得到的任何东西;‘领袖们’对人民漠不关心。懦弱蔓延,勒索至上,走私漏税,全然愚蠢无知的参谋机构,无力控制派系争斗,继续压迫民众。拯救他们的唯一因素是老百姓的麻木服从。精英‘知识分子’和富人把他们宝贝的崽子送去美国,农家子弟离家去死──没有人关怀、没有人训练,更没有人领导。而我们(指美国)则处於这样一种位置:只能支持这个腐败的政权并赞美其挂名首脑,那个英明的爱国者和战士──‘花生米’。天啊。”

      很清楚,这个腐败政府自己“把他们宝贝的崽子送去美国”,甚至趁机“勒索至上,走私漏税”,大发横财,就这种只会靠牺牲穷苦人民的生命和"虚假宣传"图谋私利实际上自己却不肯作一点牺牲的腐败无耻的政府,竟然还有人称颂它的“历史功绩”,甚至说蒋是“民族英雄”,看来某些人的“麻木服从”的确是骇人听闻的!!

      以上是两位美国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对蒋介石反动政府腐败的真实描述,其实,蒋介石政府的腐败程度,大官大贪,小官小贪,无官不贪,贪污腐败之风泛滥,弄得穷人看不起病,子女上不起学,很多青年女同胞不得不甘愿当官员的二奶、三奶,甚至被迫卖淫,整个基层社会民不聊生,远远比这两位美国人描写的要腐朽的多,反动的多。

       这样的一个从上到下腐败透顶的政府,难道还不够反动?

       那么,蒋介石知道自己所领导的反动无能政府腐败到什么程度吗?下面有一份资料:

      1944年7月蒋介石在黄山召开“整军会议”,会上讨论的不是对日作战的战略战术问题,而是中国军队的体制弊病。蒋介石在会上气愤地说:“自从这次中原会战与长沙会战失败以来,我们国家的地位,军队的荣誉,尤其是我们一般高级军官的荣誉,可以说扫地以尽。外国人已经不把我们军人当做一个军人,这种精神上的耻辱,较之于日寇侵占我们国土,还要难受……在撤退的时候,若干部队的官兵,到处骚扰,甚至奸淫掳掠,弄得民不聊生,这样的军队,还存在于今日的中国,叫我们怎样做人?……我看到红十字会负责人送来的一个在贵州实地看到的报告,报告新兵输送的情形,真使我们无面目做人,真觉得我们对不起民众,对不起部下!据报告人亲眼看到的,沿途新兵,都是形同饿殍,瘦弱不堪,而且到处都是病兵,奄奄待毙,有的病兵走不动了,就被长官枪毙在路旁,,,我常常听到各地来渝的人说,我们各军事机关的主官,吃喝交际应酬真是应接不逞,有的一顿饭要吃两、三处地方。我听了这种报告,真是痛心!现在是什么时候,前方官兵过的是什么生活?而我们天天还在宴会,我曾经三令五申,不许随便请客,但是大家一点都没有做到,腐败堕落到了这种地步,试问我们成什么军队?成什么政府?”。

      可见,蒋介石也是知道自己的所领导的无能反动政府是腐败的政府,蒋介石讲话中好象也很痛恨政府的腐败,然而,实际上,却仍然把维护大地主、大资本家以及官僚、买办阶级等少数富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对大地主、大资本家以及官僚、买办阶级无限延长工人劳动时间,恶劣的劳动环境,极低的工资报酬等残酷压迫、剥削工人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漠不关心,甚至助纣为虐,常常动用警察帮助企业老板镇压反抗资本家压迫的工人;虽然有时也会装模作样的反对腐败,把几个腐败分子抓出来严惩,甚至枪毙,但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反动统治,害怕利益集团不拥护自己,让自己的总统干不成,从来不敢真正触动与自己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整个官僚贪污集团,从来不愿意为工农大多数人民利益去损害大地主、大资本家以及官僚、买办的利益,当然对腐败也就无能为力了。

       明知自己所领导的政府已经腐败透顶,却并不愿意下大力气彻底解决腐败,这样的一个政府不但反动,而且是反动透顶。


作者: jky25024    时间: 2010-1-28 16:28

现在的政府和那个时候一样了
作者: 山脉fyx    时间: 2010-1-28 20:02

最后这句话恰恰能说明现在天朝的境况:可能是有过之
“明知自己所领导的政府已经腐败透顶,却并不愿意下大力气彻底解决腐败,这样的一个政府不但反动,而且是反动透顶。”
作者: chengshilaji    时间: 2010-1-28 22:00     标题: 回复 3# 山脉fyx 的帖子

以上二位能有此见地,我想该文作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作者: woghe    时间: 2010-2-1 23:04

没有见过几个有共匪这么让我恨之入骨的政权!
作者: phranksun    时间: 2010-2-1 23:13

楼主用意深刻啊,呵呵,感谢分享。
作者: wjwchenlu    时间: 2010-2-2 07: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纵队司令员    时间: 2010-2-2 17:24

当年的命,可能要白革了……
作者: 随心所郁    时间: 2010-2-3 11:55

兲朝有过之无不及哦。
作者: elect    时间: 2010-2-3 15:27

这和篇文章明摆着是指桑骂槐嘛!
暗讽共匪当今统治的!
作者: whking    时间: 2010-2-3 16:33

以前的反动,我没有看到.现在的反动,我是实实在在的看到,感受到,甚至觉得比以前的那个更反动.更反动透顶!!
作者: 天边的老狼    时间: 2010-2-3 16:44

著名的“窑洞对”——1945年7月毛泽东与黄炎培的谈话

黄炎培的回忆:

有一回,毛泽东问我感想怎样?

我答: 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致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有为了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出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强求发展,到干部人才渐见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趋于薄弱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

毛泽东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 选自黄炎培著《延安归来》第二篇“延安五日记”。


中国何时能跳出历史的周期律啊?!!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