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民主颂——献给美国的独立纪念日(1943新华日报社论) [打印本页]
作者: 3100011564 时间: 2010-1-19 10:18 标题: 民主颂——献给美国的独立纪念日(1943新华日报社论)
今天7月4日,又是美国的独立节了。每年的这一节日,世界上每个善良而诚实的人都会感到喜悦和
光荣。自从世界上诞生了这个新的国家——美利坚合众共和国 ——之后,民主和科学才在自由的新世界里
种下了根基。自从1776年以来,二百三十三年,每天每夜,从地球最黑暗的角落也可以望到自由女神
手里的火炬光芒 ——它使一切受难的人感到温暖,觉得这世界还有希望。
从年幼的时候起,我们就觉得美国是个特别可亲的国家。我们相信,这该不单因为她没有强占过中国
的土地,她也没对中国发动过侵略性的战争;更基本地说,中国人对美国的好感,是发源于从美国国民性
中发散出来的民主的风度,博大的心怀。
曾经在中国,每个小学生都知道华盛顿的诚实,每个中学生都知道林肯的公正与怛恻,杰弗逊的博大
与真诚。这些光辉的名字,在中国曾经是一切美德的象征。他们所代表的,也早已经不止是一个国家、一
个民族的荣誉了。马克·吐温、惠特曼、爱默生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是他们使年青的东方人知道了
人的尊严,自由的宝贵;也是他们,在我们没有民主传统的精神领域里,筑起了在今天使我们可以有效地
抗拒砖制的长城。这一切以心传心的精神道德上的寄与,是不能用数字和价值来计算的。
中国人感谢着“美麦”,感谢着“庚款”,感谢民国以来的一切一切的寄赠与援助;但是,在这一切之前,
之上,美国在民主政治上对落后的中国做了一个示范的先驱,教育了中国人学习华盛顿、学习林肯,学习
杰弗逊,使我们懂得了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中国需要大胆、公正、诚实。我们相信,这才是使中美两大民
族不论在民国,甚至在红朝,一定能够永远地亲密合作的最基本的成因。
我们离得很远。百十年来,我们之间接触着的也还不过是我们两大民族间的极少数极特殊的一部。但
,我们坚信,太平洋是不会阻隔我们人民与人民间的交谊的。在患难中,我们的心向往着西方。而在不远
的将来,当我们同心协力,消灭了砖制的暴力之后,为着要在废墟上建立一个现代化的中国,在民主的领
域里更有待于美国的援助。在过去,科学增长了我们的力;在今后,民主将会润泽我们的心。让民主与科
学成为结合中美两大民族的纽带,光荣将永远属于公正、诚实的民族与人民。
----------------------------
上面文章原为延安《新华日报》1943年7月4日社论,《民主颂——献给美国的独立纪念日》。
[ 本帖最后由 3100011564 于 2010-1-19 11:03 编辑 ]
作者: 氧化钙 时间: 2010-1-19 15:06
其实美国建国也不是那么干净的,可怜的印第安人
作者: 舌在足矣 时间: 2011-7-4 13:36
又到了独立日,我只想重复独立宣言里那句经典的话“ 我们认为以下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作者: gjggjg213 时间: 2011-7-4 20:45
美国,依然是那个美国。共产党,却不再是当年的共产党了!
作者: 红灯记 时间: 2011-7-4 20:50
共产党但是就是在骗人,43年是抗战最艰难的时期,战争事情更需要集权,而不是民主,可毛泽东却大谈民主,不是骗子是什么
作者: yougo 时间: 2011-7-4 21:02
引用:
原帖由 吃饱饭2 于 2011-7-4 20:45 发表
哈哈,很多真真的民主人士也在质问,既然当年他们可以骗人,为什么现在的民运就不会骗我呢?因为他们的论调实在太相同了。
你的意思是,既然当年这个白骨精欺骗了我,我就一辈子从了她吧?
当年的白骨精变美女骗了你,你从此看见美女就往死里打?
你不知道人体是会产生免疫力的吗?
你不知道人是能够吃一堑长一智的吗?
你在学校里做错了题,怎么办?从此就不学习了?从此就当个文盲拉倒了?
你摔了交怎么办?趴在地上不起来了?
你吃饭噎了怎么办,从此不吃不喝了?
你是真傻呀,还是真傻呀,还是真的傻呀?
作者: coolch 时间: 2011-7-4 21:07
引用:
原帖由 吃饱饭2 于 2011-7-4 20:45 发表
哈哈,很多真真的民主人士也在质问,既然当年他们可以骗人,为什么现在的民运就不会骗我呢?因为他们的论调实在太相同了。
愚昧!你只看华盛顿杀印第安人,怎么不看是在怎样的背景下?18世纪的美国是欧洲列强眼里的肥肉,法国利用土著人和英国人打,法国人打跑后,英国人又利用土著人和华盛顿打,不然怎么叫独立战争?
作者: 笠翁对韵 时间: 2011-7-4 21:07
当年老毛是想跟着美国人混的,可惜美国人看不上他,还是去支持老蒋了,
这篇马屁文章白拍了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