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女真上层贵族尤其是皇族,同时大量任用汉人、契丹人、渤海人执掌朝政。客观讲,完颜亮的改革对强化中央集权,发展经济是有好处的。但是,他的行为尤其是
对女真上层贵族特别是对皇族的屠杀,加之完颜亮本人生性残暴多疑,在金国统治集团内部造成剧烈动荡,引发了严重的内部矛盾。这都对完颜亮的统治构成严重威
胁。为巩固统治,完颜亮企图通过发动对外战争的方式转嫁内部矛盾。同时,完颜亮本身就是一个极度狂热的扩张狂,内心充满了杀戮侵略本性。于是,多种因素交
织在一起,促使完颜亮绝决定撕毁“绍兴和议”,对南宋发动全面战争。
前进大本营,进行大量准备。一方面。为克服两淮和长江流域的水障,大规模造船。同时,为补充兵力,大举征兵,强迫北方各族人民当兵。一切准备就绪后,公元
1161秋,完颜亮调集32万大军,对外号称60万,全面南下,企图一举灭宋。金军发起攻击后,势如破竹。南宋在河南、江淮地区的守将几乎未做大的抵抗,
纷纷迅速向南溃逃。十月初,金帝完颜亮亲率的以女真铁骑为主的17万主力大军就推进到淮河北岸,准备从寿春(灵云注:即今安徽省寿县)南渡淮河。南宋在淮
西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建康都统制王权,在得知金军大局进犯的情报后,贪生怕死,拥兵自保,一再后撤,不做任何抵抗。王权的行为使南宋轻易便丧失了抵御北
方骑兵的第一道天然屏障淮河。致使金军如入无人之境,在未于任何抵抗的情况下顺利渡过淮河。宋军主力随即退至和州(注:即今安徽和县)。面对金军咄咄逼人
的攻势,南宋广大爱国将士纷纷请求王权率军出击。但是,已经决定逃跑的王权却诡称,奉圣旨放弃和州以加强长江防线。随后便乘船仓皇出逃。主将王权逃跑后,
所部宋军立即败退到采石矶(注:地理位置在今安徽省马鞍山西南)。金帝完颜亮攻占和州后,面对一触即溃的宋军极为骄横。随即准备渡过长江。为渡江,金军在
江北一面大量抢掠民船。一面强迫百姓造船,准备在十一月初八渡江,一举灭宋。此时,南宋情势极度危机,赖以生存的长江天险随时有可能被突破,面临着随时亡
国的危机。公元1161年10月底,准备就绪的金军开始发动攻击,11月初,进抵南宋在长江防线最后一道屏障采石矶。
南
宋建康都统制王权的临阵逃脱,致使整个长江防线随时有崩溃的危险。面对来自全国上下的声讨以及前线危局,为巩固人心。一向以投降主义著称的宋高宗赵构不得
不解除了王权职并象征性的惩罚了他。随后,为挽救危局。赵构任命他最信任的诸军统制李显忠负责整个长江防线。同时,为督促李显忠尽快到任,委派督视江淮军
马府参谋军事虞允文督促李显忠赴任并到采石矶劳军。而他自己则作好了随时乘船出海南逃两广甚至海南岛的准备。公元1161年十一月初八,虞允文到达采石
矶。虞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寿人,生于公元1110年,卒于公元1174年。南宋绍兴进士。战前,他曾经奉命出使金国。眼见金当时正在大规模运粮造船,南
侵意图昭然若揭。因此回国后立即上疏,建议加强防御,但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重视。此时,但由于多种原因,李显忠尚未到任,但金军即将发起攻击。采石矶地区的
诸路宋军群龙无首,士气低落。整个防线随时有崩溃的可能。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文官出身的虞允文依然走上前台,担负起拯救南宋政权生死存亡的历史重任!面
对危局,虞允文召集统制张阵、王琪、时俊等前线将领。晓以利害,号召全军上下团结一心,共御强敌。在他的感召下,宋军将士士气大振,共推他为前敌总指挥。
虞允文随即部署防务。集结以水师为主的18000人的军队,抗击金军。十一月初八。金军发起全面进攻。决定南宋生死存亡的采石之战正式打响。
对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的金军,虞允文决定扬长避短,以水师为主,充分发挥宋军强大的水军威力。他将陆军有限的步、骑兵隐蔽于山后,同时部署大量重型车弩
炮和强弩,以击杀登陆的金军骑兵。主力水军舰队则沿江布阵。虞允文将宋军水师最先进的大型海鳅战舰分为五队。主力居中,另两队在东西翼担负掩护。由于兵力
有限,正规军基本负责在战舰上作战杀敌。造作战舰的任务则交给同样熟悉水战的当涂民兵。同时,将另两支分舰队隐蔽在小港内,以为后备。面对强敌入侵,附近
人民群众自发的大力支援前线,组织大量民兵协助官军作战并帮助搬运粮草等军需物资。
金军大、小船只。面对敌军,身为文官的虞允文亲自登船指挥。主帅的勇敢举动极大的鼓舞了宋军士气,宋军将士们高呼口号,驾驶巨舰以严整的队形列阵杀向金
军。一时之间,宽阔的长江江面上杀声震天。水战场面极其壮观!江面上,宋军强大的水师舰队犹如巨大的水上长城般横亘在金军面前,庞大的的大型海鳅战舰仿佛
一座座移动的水上堡垒,而对面的金军使用的小船在宋军巨舰面前好像玩具一样不堪一击。高大的大型海鳅战舰在江面上金军船队往来穿梭,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
境。金军船队本来就混乱不堪,在宋军战舰冲击下更是溃不成军。遇到金军小船后,宋军驾驶的巨型战舰甚至不用武器,而是直接冲过去碾压,金军小船被撞得支离
破碎。部分金军士兵企图用弓箭射击,但在拥有重甲防护的大型海鳅战舰面前根本不起任何作用。在冲击的同时,宋军水兵开始使用弓箭和强弩对金军进行密集射
击,密集的箭雨遮天蔽日的飞向金军。与此同时,宋军开始使用战舰上搭载的重型投石炮向金军密集的发射“霹雳炮”。一时之间,江面上炮声隆隆,硝烟弥漫。
“霹雳炮”爆炸后,弹片和碎石四处飞散,形成巨大的“面杀伤”效果。金军兵将被大量击杀,纷纷落水,死伤惨重。少数金军拼死突破重围,冲上对岸。立即遭到
早已守侯的宋军陆军重型远程火力的截杀,瞬间就被消灭干净。在军队奋勇杀敌的同时,当地人民为鼓舞官军士气,纷纷赶来助战。观战助威的人群绵延数十里,岸
上的民众擂起助威战鼓,雷鸣般的鼓声和民众的欢呼声惊天动地!极大的鼓舞了宋军将士的士气!同时民众自发的携带武器,积极配合陆军清剿流窜到江岸上的敌
军。在宋军强大的打击下,金军死伤枕籍,阵亡数万人。很多金军尸体被浪卷到岸边,堆积如山!而整个长江江面漂满了金军的尸体,江水被金军鲜血染成深红色!
成了真正的“尸山血河”!
胜利。随后,宋军主帅虞允文准确的判断金军不会死心,必定必再来进攻。于是,在已经掌握绝对制海(江)权的情况下,虞允文命令统制俊率主力舰队封锁杨林河
口,阻止金军出击。同时,派遣一支分舰队,在黑夜掩护下运载陆军沿支流水道抄袭金军后方。次日,宋军分舰队到达目的地后,立即以舰上重型三弓床弩炮发射远
程火箭攻击金军守军。金军猝不及防,火箭射入金军阵地后发生密集的爆炸并引燃岸上的草木。金军在猛力的火力下迅速溃散,宋军陆军在猛烈的舰炮火力掩护下登
陆,从后方杀入金军营地并四处纵火。同时担任正面封锁杨林河口的宋军主力舰队开始对金军发起总攻。首先是猛烈的远程舰炮火力攻击。强大的炮火彻底摧毁了港
内残存的敌船后,宋军舰队直逼对岸。水兵用强弩和重型远程火力向岸上金军骑兵猛力轰击,同时背面宋军进行夹击金军。金军大败,溃退数十里。面对宋军强大的
封锁,金帝完颜亮见渡江不成,被迫于十二日率军转向淮东,企图夺取瓜洲(注:即今属江苏省邗江)后南渡。虞允文立即识破金军意图,率主力舰队星夜驰援镇
江,彻底挫败了金帝完颜亮的企图。在正面战场胜利的同时,金军统治区的广大爱国民众自发的组成多路义军,不断袭击金军后方补给线和中专基地,基本切断了前
线金军粮道,有效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
宋军舰队在等待他,很难突破封锁。而接连的惨败沉重打击了金军士气,士兵普遍产生厌战情绪,将领们也反对继续进攻。而更大的危机则来自他自己的老家。原
来,完颜亮是靠政变篡位上台的,在国内地位本来就不稳固。加之他上台后大肆屠杀上层贵族尤其是皇族,因此在金国统治集团内部早就对他有强烈的反对情绪。只
是在他的武力高压下才暂时被压制下去。而完颜亮挑起战争后,忠于他的军队和势力都在南方前线,后方空虚。因此金国统治集团内部反完颜亮势力得到一个绝佳的
机会。公元1161年十月,在反完颜亮势力的支持下,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另一个孙子在东京(注:即今辽宁省辽阳)称帝,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少数民族政
治家金世宗完颜雍。后院起火极大的震动了金帝完颜亮,他拒绝了部下立即回师国内平乱的建议,孤注一掷的强令部将三天内必须渡江,否则就将处死。但部将们都
知道,渡江等于是送死。去也是死,不去也是死。加之完颜亮平素极端残暴,对待部下极为残忍苛刻。多种因素纠缠在一起,将领们最终忍无可忍,决定干掉完颜
亮。公元1161年十一月下旬,部将完颜元宜发动兵变,率军冲入御营,杀死完颜亮后归顺新皇帝金世宗完颜雍。十二月初,金军全面撤退,宋军趁胜追击,一举
收复两淮地区。采石之战最终以南宋胜利和金国的惨败而告终。
多的经典战例。是役,宋军以不足两万人的兵力,击败金军近40万人,取得辉煌的胜利!采石之战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战略意义。在金军发动南侵后,两淮
地区宋军一触即溃,致使金军迅速兵临长江。一旦采石矶失守,金军将长驱直入直捣江南腹地,南宋将面临灭顶之灾!正是由于宋军在主帅虞允文的领导下在采石矶
的奋力苦战,最终拯救了整个长江防线免于崩溃,这直接拯救了南宋的命运。灵云认为,采石之战宋军的胜利决非偶然。首先,宋军强大的水师在战争中发挥了关键
性作用。正是由于拥有一支强大的、处于绝对优势的舰队以及以大型海鳅战舰为代表的众多先进武器。宋军才能在战争中以劣势兵力战胜处于绝对数量优势的金军。
而最重要的无疑是宋军主帅虞允文的杰出指挥才能和组织能力。当金军大局南侵时,宋军远主将王权临阵逃脱,导致宋军群龙无首,士气低落。如果不是虞允文的有
效组织和卓越指挥,采石之战的结果将完全是另一幅景象。同时,当地人民的大力支持也对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整个战争过程中,附近爱国民众都发挥了极为
重要的作用。操作大型海鳅战舰的基本是由当地民众组成的民兵。搬运粮草和武器装备等军需物资的也大多是当地民夫。而且部分当地渔民和猎户自备武器、船只,
直接参与了战场杀敌和对流窜残敌的追剿。而金军后方广大爱国军民组成的民兵组织发动的游击战则沉重打击了金军后勤补给能力,直接支援了正面战场的胜利。而
在金国方面。完颜亮发动是非正义性的侵略战争。为战争,完颜亮在国内大量增加赋税,同时强征各族人民当兵。繁重的苛捐杂税和沉重的兵役遭到金统治区甚至遭
到金国发祥地东北地区的各族人民的强烈反对。加之完颜亮的统治是建立在赤裸裸的武力高压基础上。因此注定了他的侵略战争必定以失败告终。采石之战以其重要
的历史和战略意义,以及宋军水师在战争中发挥的决定性作用,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水战战术以及古代水(海)战武器装备如舰船发展的经典战例,值得后人永远值得
后人不断的去探索、去研究……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