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古代烈女到底多疯狂 被男人摸下就咬掉肉 [打印本页]

作者: 210007508803    时间: 2009-12-7 01:13     标题: 古代烈女到底多疯狂 被男人摸下就咬掉肉






“内外各处,男女异群,不窥壁外,不出外庭。出必掩面,窥必藏形,男非眷属,互不通名。”——这段出自《女论语》上的话可以一言概括之,那就是“男女授受不亲”。不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人,差不多都把纸上写的,当成实际上已经做了的。于是,在不知不觉之间陷入了一个误区——

不药而卒的胡氏死而复生的陈氏

大约从明代开始,官修的史书《烈女传》中增加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内容。

《明史·烈女传》载:“胡氏,会稽人,字同里沈袠,将嫁而袠构父难……袠扶父丧归,比服阙,始婚。胡年已二十七。踰六月,袠卒,胡哀哭不绝声。尽出妆具,治丧事。有他讽者断发◆面绝之。终日一室中,即同产非时不见。晚染疾,家人将迎医,告其父曰:‘寡妇之手岂可令他人视,不药而卒,年五十一。’”

这位被列入“烈女传”的胡氏为亡夫守节,谨守男女授受不亲已到了痴迷的程度,以五十一岁老妇之年,身患重病也不肯请医生诊治,原因就是因为医生是男人,而其时的医生诊病须碰病人的手(切脉),所以竟不治而死。

这种烈女是唐以前所没有的。

再看一个《明史》中的例子。

《明史·烈女传》载:“陈节妇,安陆人。适李姓,早寡。孑然一身。归父家,守志坐卧小楼,足不下楼者三十年。临终,谓其婢曰:‘吾死,慎勿以男子舁我!’家人忽其言,令男子登楼举之,气绝窬时矣,起坐曰:‘始我何言,而令若辈至此?’家人惊怖而下。”

这位陈节妇谨守男女之大防已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不仅生前不与任何男子见面,而且死后还不准男人走上楼抬她的尸体,这种行为,唐以前的史书中也根本没有。

宋代虽然产生了程朱理学,但《宋史·烈女传》中所载之烈女,对于男女之大防,也并没有达到明代以后那样几近疯狂的程度。

兹举一例,读者不妨以之与《明史》所载作一比较:

《宋史·烈女传》:“韩氏女,字希孟。巴陵人,或曰丞相琦之裔。少明慧,知读书。开庆元年,大元兵至岳阳,女年十有八,为卒所掠,将挟以献其主将。女知必不免,竟赴水死。越三日,得其尸。于练裙带有诗曰:‘我质本瑚琏,宗庙供苹蘩。一朝婴祸难,失身戎马间。宁当血刃死,不作衽席完。汉上有王猛,江南无谢安。长号赴洪流,激烈摧心肝!’”

韩氏的投江而死,主要不是因为落入男人之手,而是因为她身陷“胡兵”之中,所以,她才有“汉上有王猛,江南无谢安”的慨叹。


再看一个《明外史》中的例子。

《明外史·烈女传》载,有一个名叫柴氏的女子,是夏县孙贞之妻。崇祯四年冬,一伙流贼迫近夏县,柴氏与丈夫一起避入山中。那伙土匪搜山时柴氏与丈夫不幸被抓住。贼兵见柴氏生得年轻美貌,不由欲火攻心,一个人上前捏了捏她的手,号称“刚烈”的柴氏立刻用牙将这个不认识的男人捏过的肉咬了扔掉,另外一个贼兵又扳了一下柴氏的胳膊,柴氏又如法炮制,一口咬掉了胳膊的那块肉,结果,被贼兵用刀活活砍死。

这种为了严男女之大防的酷烈举动是前代史书中所罕见的。

我们不妨与南北朝时的《北史》比较一下。

据《北史·烈女传》载:钜鹿魏溥妻房氏者,慕容垂贵乡太守常山房湛女也。幼有烈操。年十六,而溥遇疾且卒,顾谓之曰:“死不足恨,但痛母老家贫,赤子蒙眇,抱恨于黄垆耳!”房垂泣而对曰:“幸承先人余训,出事君子!义在偕老,有志不从,盖其命也。今夫人在堂,弱子襁褓,愿当以身少相感!”俄而,溥卒。及将大敛,房氏操刀割左耳,投之棺中。仍曰:“鬼神有知,相期泉壤!”流血滂然。助丧者哀惧。姑刘氏辍哭而谓曰:“新妇如何至于此?”对曰:“新妇少年,不幸早寡。实虑父母未量至情,割此自誓耳!”

这个后燕时代的“烈女”,她也曾操刀自残身体,但她自残的原因却不是因为有男人摸了她的耳朵,而是想要藉之向父母表示自己不再嫁的决心而已!

从汉代到唐这种自残身体的“烈女”极少(《烈女传》中仅有两个人),而其自残的目的都是表明自己不嫁人的决心,并不像明代以后那样,视异性如“AIDS”(艾滋病)一样,一旦触及就“毒蛇啮腕,英雄断臂”。

综合上述材料,我们不难发现,虽然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人(孟子)提出过“男女授受不亲”的口号,但直到唐代,男女之间的界限却并不像后世那样森严,后妃可与臣子见面(如吕后与周昌),同事之妻可与别的男子交谈(如杨敞之妻与田延年),皇帝可派大臣去爱妃如厕的地方促驾,大臣也可以把皇帝的妻子拉下宝座,光武向称“端严守礼”,但却令姐姐与臣子相见,曹孟德素来严明,却愿把故人之女介绍给在座的男性来宾,师母与门生论事,妻子与门卫辩言,平阳公主仗义,指挥家奴,收编流寇,成号令三军之元帅,至于安禄山与杨贵妃姐妹频繁往来,关系暧昧,已见诸戏剧,此类例子,所谓俯拾俱是。

只是到了宋代以后,男人和女人才成为天上的“参商”,不能相见。

需要加以说明的是,古代先哲们提出:“男女授受不亲”本是为了端正男女之间的往来,并非要人们死死遵守,所以,孟老夫子有“嫂溺,则援之以手”——嫂子掉到水里,要伸手去救她——的说法。所以,孔老夫子才可以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政治理想之实现,而降尊纡贵去见卫灵公的夫人南子。

只是到了后人手里,为了整肃江河日下的世风,才矫枉过正,把一本好“经”给念歪了。

我们今天澄清古人并非一直“男女授受不亲”这一事实,其目的并非是要为男女之间逾礼交往找“古已有之”的理论根据,而是要让大家明白:任何一种礼仪制度都有一个形成的过程,我们既不能厚古薄今,同样,也不应以今证古。



作者: qdpan    时间: 2009-12-7 09:38     标题: 树立榜样和标杆!跟土G一样,不过是装B而已

你看明清时期,色情小说多么泛滥
《金瓶梅》《肉蒲团》等等……
还有“三言”“两拍”话本小说都反映了底层社会的另一方面

那就是官府宣传是官府的事儿,老百姓该咋过还是咋过

大家看看雷锋叔叔宣传了这么多年,到大街上能见着几个???

未来的后人们,如果只凭着《雷锋日记》来景仰咱们现在的世道,还不如直接买块豆腐撞死算了
作者: pig927    时间: 2009-12-7 14:03

我也觉得烈女传上的东西,有水分..........
作者: leapriri    时间: 2009-12-7 16: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风暖云寒    时间: 2009-12-8 13:21     标题: 在朱熹老贼的歪理邪说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之前,

汉人的性心理是正常的,变态并不多。

从理学成为官方唯一合法意识形态之后,彻头彻尾的虚伪才成为中国人默认的生活方式。
猥琐,卑劣,和歹毒也都随着虚伪的蔓延茁壮成长。
作者: leapriri    时间: 2009-12-8 14:12     标题: 回复 5# 风暖云寒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qdpan    时间: 2009-12-11 09:12     标题: 古代烈女到底多疯狂,俺不晓得

不过俺再推荐一本古代笑话集《笑林广记》,
希望有空大家可以找来看一看
那才是普通老百姓过日子的真实写照,
朝廷道德说教不过类似于现在咱们的八荣八耻而已
贪污腐败包二奶,裸奔外逃黑社会

  中国有笑话书的历史由来已久,但集大成者可说非《笑林广记》莫属。此书是清代署名「游戏主人」收集而成。《笑林广记》可算是严格意义上的笑话集,语言风趣,文字简练隽秀,表现手法也十分成熟。此书分十二部,每部皆有其独特主题。一古艳(官职科名等)、二腐流、三术业、四形体、五殊禀(痴呆善忘等)、六闺风、七世讳(帮闲娼优等)、八僧道、九贪吝、十贫窭、十一讥刺、十二谬误。而这种分类的方式并非绝对的,只是为了整理并将搜集到的资料加以归类罢了。
  《笑林广记》其素材,多取自明清笑话集,或编者自行撰稿。在形式上,以短小精悍者为主。与时下普遍的数百字至千字左右的作品相较,更为少见与一般笑话书略有不同。全书对於芸芸众生里常见的贪淫、鄙吝、虚伪、昏昧、失言、惧内等现象,多所嘲讽。对於某些生理有缺陷者,也不忘挖苦戏弄。整体而言,虽难免有不够厚道之讥,但其题材为各种人、事、物之现象,因此具有扣紧社会脉动,呈显民间风俗的功能,故颇能反映世情,振龚发瞶,值得玩味。书中虽偶有涉及黄色笑话,但皆乐而不淫,聊博一粲而已。除此以外,此书对世态人情亦之讥讽,妙趣横生,令人忍俊不禁。特别在现今这个社会里,生活紧张、压力烦重,若多看些有趣的笑话,令人生多一些欢笑,亦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在本书中大部分作品抓住了生活中某丑恶现象的本质,深入揭露,一针见血。刻画人物大多用夸张手法,文字简炼生动,语言锋利,风趣幽默,结构精巧,具有很强的喜剧效果,这不得不归功于它们娴熟的表现手法,即充溢其中的夸张、幽默、滑稽与诙谐等元素。世情笑话是数量最多的一类,在《笑林广记》中占了十之七八,这里的“世情”,指的是平民社会中的人情世敌,这部分作品涵盖了世俗生活的各个方面——家庭生活、社会风貌等,批判了人性中的卑劣之处和社会中各种不良风气,如懒惰、吝啬、惧内、行贿……可以说人生世相百态尽在其中。本书题材广泛,扣紧社会脉动,颇能反映世情,具有振聋发聩的认识价值,值得玩味。而其中对世态人情的描摹和悖谬言行的讥讽,妙趣横生,令人忍俊不禁。
作者: qdpan    时间: 2009-12-11 09:20     标题: 俺把《笑林广记》六闺风部 贴给大家乐一乐

洞房佳偶


  一佳人新嫁,合欢之夜,佳人以对挑之曰:“君乃读书之辈,奴出一对,请君对之。如答得来,方许云雨,不然则不从也。”新郎曰:“愿闻。”女曰:“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你爱不爱?”新郎对曰:“洞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你怕不怕?”


 


拜堂产儿


  有新妇拜堂,即产下一儿,婆愧甚,急取藏之。新妇曰:“早知婆婆这等爱惜,快叫人把家中阿大、阿二都领了来罢。”


 


抢婚


  有婚家女富男贫,男家虑其新婚,率领众人抢亲,误背小姨以出。女家人急呼曰:“抢差了!”小姨在背上曰:“不差,不差!快走上些,莫信他哄你哩。”


 


两坦


  有一女择配,适两家并求,东家郎丑而富,西家郎美而贫。父母问其欲适谁家。女曰:“两坦。”问其故,答曰:“我爱在东家吃饭,西家去眠。”


 


两尽


  夫劝新妇解衣。妇曰:“母戒我勿解,母命不可违;夫劝我解,夫命又不可违;奈何?”正沉吟间,夫迫之,妇曰:“我知之矣!只脱去下截,做个两尽其情罢。”


 


问嫂


  一女未嫁者,私问其嫂曰:“此事颇乐否?”嫂曰:“有甚乐处,只为周公之礼,制定夫妇耳。”及女出嫁后归宁,一见其嫂,即笑骂曰:“好个说谎精。”


 


没良心


  一妓倚门而立,见有客过,拉人打钉,适对门楼上,姑嫂二人推窗见之,姑问嫂:“扯他何事?”嫂曰:“要他行房。”须臾事毕,妓取厘戥夹剪付之,姑曰:“彼欲何为?”嫂曰:“行过了房,要他出银子。”姑叹曰:“好没良心,如何反要他出。”


 


死结


  新人初夜上床,使性不止。喜娘隔壁劝曰:“此乃人伦大事,个个如此,不要害羞。”新人曰:“你不晓得,裤子衣带,偏生今夜打了死结。”


 


亲嘴


  一女初嫁,次早新郎背立,女扳其嘴,连亲数下,郎大怒曰:“如何不识羞耻?”妇应曰:“其实一时认错了,不知是你,莫怪,莫怪。”


(qdpan评:这个笑话让俺联想到某搞笑网络日志


 


  记得刚毕业不久的一天,女友给我发了一条短信:“我们还是分手吧!”
  我还没来得及伤心呢,女友又发来一条:“对不起,发错了。” 这下可以彻底伤心了……


 


  可见,在某些问题上,古今一也


 


…… ……


 


有机会逐一点评,俺就热爱低俗文学


 


作者: SHOUDAO    时间: 2009-12-11 13:17

这是真的,清代档案有记载,如一武官女上街,在桥上被一无赖摸了一下手臂,羞怒下,转尔投河。地方官员上奏旌表。清奏折里有很多真名真事,存于中国明清挡案馆。
作者: qdpan    时间: 2009-12-11 14:52     标题: 回复 9# SHOUDAO 的帖子

“模范典型”就是这么树立起来的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