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烟草的属性,有一个很著名的比喻:将香烟、雪茄和烟斗,分别比作妓女、情人和老婆。 由于可以随便请人抽香烟,所以将香烟比喻为妓女;因为很少有人在自己的家里抽雪茄,并且也不喜欢主动将自己的雪茄与其他人分享,所以将雪茄比喻为情人;由于抽烟斗需要很多清理工具,以及一段相对来说较长的安静时间,所以比喻为老婆。 中国人对雪茄的感情大抵如此。珠三角曾出现水货大量泛滥,无非就是为国人的炫耀心态服务。3年前,雪茄专营店“古巴雪茄”(La Casa Del Habano)在广州白天鹅宾馆商场开了分店,从1万支卖到3万支。尽管势头良好,他们还是在今年5月请到古巴大师级的卷烟工匠,现场演示一支雪茄的诞生,“我们想引导消费人群走向高质量的生活享受。”经理李先生说。一支古巴雪茄的价格在100元到400元,较贵的一种Cohiba,在150元到400元之间。偶尔消费一支不是难事,将抽雪茄养成习惯却需要财力和品位的支撑。大卫·杜夫雪茄在上海的经销商将中国的“中产阶层”界定为年收入10万—15万元。这是一个相当小康的群体,但不是雪茄的消费群体,目前中国能够整年消费雪茄的只属于富豪级别。古巴雪茄的目标消费层是30—50岁事业成功的商务人士,年收入在100万元以上,这仅与美国中产阶层的收入相当。“很多人知道雪茄,但不知道怎么享受。”抽一支雪茄最少也要25分钟,不仅花钱,也要愿意花这个时间。 真正懂得享受雪茄的人中流传的是另一个段子:好的古巴雪茄都是在处女的大腿上卷出来的。雪茄的制作是极为细致的手工活,少女们以腿为桌谋生,却成为抽雪茄时最美妙的幻想。在古巴,60%—70%的男性都抽雪茄,这是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中国人眼里的奢侈品,不过是另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创汇产品罢了。
苏格兰人发明了威士忌,中国人发明了威士忌兑绿茶。一位苏格兰记者报道说:“威士忌酒商做梦也没想到,他们的酒会被人这么饮用。”对此,苏格兰威士忌协会发言人耸耸肩:“我本人不会这么喝,但不同人有不同口味,享用威士忌的方法有很多。”中国的医药专家也不赞成如此饮用,酒精会兴奋神经,绿茶中的咖啡因也会兴奋神经,两者合在一起饮用,会使兴奋的力度加强,谈不上醒酒,而且对胃的刺激也特别大。 詹姆士·邦德享受威士忌的饮法是净饮,酒吧里则有一句常用语:“scotch on the rocks”,意为“威士忌加冰”,在威士忌纯粹主义者看来,唯一能够接受的掺饮方式是:加水,最好是制造同一种威士忌所使用的泉水,起码也得是苏格兰矿泉水。 的确,斋饮威士忌几乎是烧着喉咙下肚,有人曾做过实验,将威士忌兑可乐、绿茶、白水、矿泉水、红茶、啤酒、生姜水、汤力水,味道都差不多,辛辣的口感大大减轻,但威士忌独有的熏木香也消失了。威士忌纯粹主义者会这样问:既然百般掩盖、扭曲和破坏威士忌的味道,为什么还去喝威士忌?有许多口感爽甜的葡萄酒、香槟、奶酒与果味甜酒可选,但醉翁之意在于它是威士忌,而不在于正确的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