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汉人街上无汉人!
[打印本页]
作者:
roxxe
时间:
2009-7-9 12:17
标题:
汉人街上无汉人!
“花城没花;西大桥没桥;汉人街上无汉人”。这是每个到伊犁来旅游的游客都会听到的一句关于伊宁市的顺口溜——伊宁三大怪。也许每个城市都有它让外地人感到新奇和不解的地方,在这些让人感到奇怪的现象背后都会有一个故事或一段掌故耐人寻味。 所谓“汉人街”是伊宁市老百姓对位于伊宁市南市区那片老居民区的习惯称谓。在伊犁50岁上下、土生土长的老伊宁人,一打听,有百分之六七十的人都或生或长在汉人街。在他们童年的记忆中,伊宁市就是汉人街,汉人街就是全部的伊宁市。在行政划分中汉人街属于伊宁市琼库勒克街办管辖,维吾尔语为“大桥”之意,但在伊宁市的市区图上,你可以找到东梁街、巴哈尔街、喀什街的名字,却无法找到汉人街这个名字,但来到伊宁市,只要你打听汉人街在那里,没有一个伊宁市人会不知道。如同到喀什旅游必定要去看看香妃墓一样,到伊宁市来旅游如果不到汉人街,似乎总有一种虚此一行的感觉。这里浓郁的维吾尔族风情每年都会吸引大批游客。 可是,汉人街上的汉人那里去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不是一句话可以说完的,牵涉到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还牵涉到伊犁屠杀。说远了,可以直接从维吾尔民族在新疆兴起,伊斯兰灭佛开始,在一次又一次的大屠杀中,汉人街上的汉人彻底消失。新疆的民族问题,不是某一个政府的问题,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政府,寿命都不过几百年,但是民族融合,需要上千年,期间不断的走弯路,不是三言两语的事情。但是一个基本的准则,那就是“维吾尔”这个词的本意,就是“融合”,中国的主体民族是个胸襟博大的民族,用开放的胸襟彻底融合维吾尔,才是唯一的出路。本贴不过抛砖引玉,是看了置顶贴有感而发。 可参考:《新疆佛教艺术》原名《Die Buddhistische spaetantike in mittelasien》,直译为《中亚佛教中的晚期古希腊罗马艺术》,该书记录了1902年至1914年四支德国探险队在新疆地区进行考古发掘和考察工作的成果,以及关于这些成果科学研究的概貌。 “维吾尔”是汉文对“UYGUR”一词的音译,意为“联合”、“同盟”
[
本帖最后由 roxxe 于 2009-7-9 11:38 AM 编辑
]
作者:
songet
时间:
2009-7-9 13:02
漢軍威武!!!!!!!!!!!!!
作者:
bhsin
时间:
2009-7-9 15:03
这两天学到一个新词: Uyghur
作者:
roxxe
时间:
2009-7-10 02:11
版主大大,你改就改吧,我没意见,但是麻烦排一下版啊。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