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强硬对待少数民族是强汉之本 [打印本页]

作者: 中国鬼    时间: 2009-7-7 03:45     标题: 强硬对待少数民族是强汉之本

王震当年在军队有个外号叫王胡子,打仗作风强硬,为人性格火爆。王震大军到新疆是新疆人民非常的由衷欢迎的。当时南疆一些维族贵族不满特权被取消,和一些地痞,教士实行一些小骚乱,但都是几十人,规模非常小,难度比当时镇/压丝绸之路上土匪简单多了,根本无法和共军对抗。王震的强硬也是令人害怕的,当年如果那个维族村子收留了杀害了共军战士的叛乱分子,王震马上令人包围整个村子,限令在规定时间交出来,如果不交出来,共军会自己先把嫌疑犯干掉,而且按牺牲的共军5-10倍数额来补偿,曾经有个村子因为在抓人时抵抗再杀害共军,结果被大炮轰平。王震的强硬使南疆维族不敢造反。俗话说:不用霹雳手段不显菩萨心肠,正是王震将军的强硬,起到威慑作用,结果解放后新疆到80年代后期以前新疆没有任何叛乱,死人比西藏少得多。据说当年王震可以给维族拿来吓哭闹的小孩,王震逝世后,南疆有老维族放鞭炮的。但是有硬的也有软的,当年的共军无偿给维族人民开放土地,教育,妇女解决再也不用包头巾和依靠男人生活,取消多妻制都是南疆绝大多数人民所拥护的。无论历史怎么变化,王震将军平疆的意义对我们强调资源和后方的中国来说非常伟大。   王震一个伟大之处就是创建了建设兵团,这些都是共军就地转业的。平时是民,战时是兵,这些建设兵团分各个连队散在最边远地方,地理形势就是其它民族就在建设兵团的包围之中,任何叛乱建设兵团封锁道路就是要关门打狗了。伊犁叛乱那一次,库尔勒建设兵团(6师)、博乐建设兵团(9师)伊犁建设兵团(7师)马上派人发放武器,包围了叛乱的维族分子。叛乱分子满街杀汉人,提出“杀汉灭回”的口号,烧人民币。当年建设兵团少壮派在包围后强烈要求杀光维族,保证伊犁不再叛乱,被中央硬压下去,但是中央折中同意如果戒严后任何三个维族成年男人一起上街就杀掉。最后抓了20多名头目,宣判枪毙,维族人要劫法场,在出发前作了道场,意思是再死就可以升天了。但是真正到法场,武警一冲锋前放倒领头几个,看到来真的,其它人都化禽鸟散了。   新疆本来80年代中以前王震在新疆时根本无分裂问题,如我们著名原子弹研发基地马兰基地就是在南疆(现在新疆第二打寻呼台就是叫马兰台)。后来中央领导对民族分裂势力没有意识到厉害,政策比较宽松。结果慢慢就严重到90年代的恐怖爆炸。其实现在分裂还是非常不成气候的,因为几次叛乱后中央又政策变严,象爆炸的恐怖分子因为在无法找到信任不得不将经费和文件都埋藏在北的五家渠一个电力铁塔下面,人都抓到了,也招供枪毙或判刑了。   真正新疆的分裂势力大本营现在在阿克苏,而不是外电所瞎扯说的喀什,为什么呢?因为喀什那面9公里就是新疆南疆军区大本营疏勒,这是个因为住军多而形成的县城,这个军队是为了对付印度的,对小小的叛乱当然不在话下。99年初喀什地区泽普县发生分裂分子爆破火烧派出所事件导致3人死,结果军队装成武警出动,7个参加叛乱家伙,一个活抓,5个打死,一个逃去阿富汗。这样的下场不是其它要叛乱的人所不害怕的。现在阿克苏叛乱主要是农村宗教势力和城市个体户,宣传杀一个汉人或者一个维奸(维族干部)就可以升天堂。所以阿克苏发生了5、6起看果园的无辜汉族农民被杀事件。   98年以后叛乱再难以起气候还跟恐怖分子训练营被军队摧毁有关。据说:97年底,和田墨玉县维族副县长被人杀害,据群众了解墨玉县一年多有很多陌生人到县城,结果终于查到离县城100多公里沙漠里面的恐怖分子训练基地,那个基地选得特别好,有一个泉眼,但周围没有人活动,要到那里唯一交通工具就是骆驼,连坦克都无法进入。最后军区调了两架武装直升机从天往下打,因为恐怖分子反抗,最后用汽油弹炸了,因为缺氧,地下工事里整整100多人全部死了。另外阿克苏几个设置在果园里的基地也被摧毁,这样就消灭了主力军
作者: 老西    时间: 2009-7-7 04:07

LZ,撇开新疆的事儿,咱先说说“汉”!!!

何谓汉??具体定义一下——

是“华夏族”?

刘彘所振兴的王朝简称??

先在定义上搞清楚!!!否则名不正则言不顺!!!

望楼主给偶上一课!!!先说好,不许骂人!!!
作者: winppo    时间: 2009-7-7 05:01

刘彘....后汉。。好像是川府之地

都21世纪了,民族矛盾通过打打杀杀,只能越搞越烂
作者: 中国鬼    时间: 2009-7-7 05:51

过于软弱的民族政策导致了这些悲剧的发生,这是我国政府在民族问题上的败笔。因此,在对待少数民族问题上,政府不能过于偏袒,至少要和对待汉族人一样的政策,才会实现民族的真正平等
作者: winppo    时间: 2009-7-7 11:57

“对待汉族人一样的政策”?

所谓的民族融合 亦指民族消亡或者说是吞并其他占少数的民族。何谓民族之根,也就是指的民族史上代代相传不断发扬光大的民族文化。

能够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才是一个真正开明的政府需要做的,经济或者生活上的一些民族优惠政策,只能在初期对稳定各民族关系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对待少数民族不能单纯的以政策上的优惠就能相安无事。
作者: loveqi2046    时间: 2009-7-7 14:04

对待少数民族不能单纯的以政策上的优惠就能相安无事。顶
作者: michael9526    时间: 2009-7-7 14:17

在分裂问题上必须要强硬,在其他方面应该是包容。
作者: FireOx    时间: 2009-7-7 15:01     标题: 回复 2# 西北偏北1978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uangweiwei    时间: 2009-7-7 17:13

强汉是共党的事,你只是屁民。汉族的屁民还不如少数民族的屁民优待。
作者: 海洋88    时间: 2009-7-7 18:10

好好阿好好
作者: j_bf    时间: 2009-7-7 20:37

同意9#的看法。
作者: sjwjqyds    时间: 2009-7-7 20:59

要学学以色列的沙龙,软硬两手都要用
作者: 老西    时间: 2009-7-9 02:22

引用:
原帖由 FireOx 于 2009-7-7 11:01 AM 发表 单从DNA检测结果而言,当今已不存在纯种的汉人,就像你同样也找不出纯种的日耳曼人、斯基泰人、腓尼基人等等等等 现在的汉族概念如果历史延续的民俗风尚(这其中包括文化、伦常等等)而论,则较为妥切。 ...


 


兄弟啊,你的话偶赞成!!!


可你想想,现如今文化、伦常等等,还··················


我就不想说了,烦!


作者: jiyulong-bj    时间: 2009-7-9 09:47

所谓的民族之争,实际上是人性排外的一种表现形式罢了;
试想一想,如果大家都是一个民族,矛盾依然会产生,只是另外找一介口而已。
作者: 169170171    时间: 2009-7-9 12:33

引用:
原帖由 西北偏北1978 于 2009-7-7 12:07 AM 发表 LZ,撇开新疆的事儿,咱先说说汉何谓汉??具体定义一下—— 是“华夏族”? 刘彘所振兴的王朝简称?? 先在定义上搞清楚!!!否则名不正则言不顺!!! 望楼主给偶上一课!!!先说好, ...


 


你说说汉和华夏族啥意思?


啥区别?


作者: 老西    时间: 2009-7-9 14:33     标题: 回复 17# 169170171 的帖子

华夏族于炎黄时代形成于黄河流域。
大约在距今7000年到10000年以前,黄河流域中原地区已经出现农耕部落,传说史上“三皇”中的神农,便是中原地区农业文明发展的象征。到距今4000多年前,各部落首领争衡于中原,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蚩尤三大部落鼎足而立的局面。黄帝居中央,炎帝在南方,蚩尤在北方,三者皆渊源于神农,据载黄帝、炎帝皆少典之子,蚩尤亦以神农之后得医药真传并以铁器闻名。炎帝与蚩尤争战,炎帝不敌而求助于黄帝,黄帝九战而不胜,终于涿鹿之战大败蚩尤。遂后更多部落归附黄帝,黄帝被推为天下共主,神农正系部落首领炎帝不服,炎帝、黄帝争战。黄帝胜于阪泉之战,代炎帝而为天子,炎黄两大部落融合,并融合其他归附及降服的部落,逐渐形成华夏族。黄帝时代为洪水以前中国最盛之时代,诸圣同现,宫室、衣裳、舟车、弓矢、文书、图画、律历、算数并兴,是华夏文明发展的奠基时代。
因汉朝为五胡乱华之前中国最后之最有声威的大一统时代,因而“华夏人”逐渐被“汉人”的称谓取代。以后西戎、匈奴、鲜卑等许多少数民族又部分或全部融合于汉族当中。
到了现代,又将中国主体民族汉族和各个少数民族统一称为中华民族。

————这是维基百科上的词条!

注意:黄帝以后尧、舜、禹等时代及之后夏、商、周直至秦、汉时代,华夏族逐渐壮大,已融合了东夷、吴、越、楚、巴、蜀、羌等众多原始部族。
说明,纯粹意义上的汉族只是个概念!!!
而个人认为:自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经济、文化逐步南迁,至南宋到达顶峰,中国版图“人文版图,不是地理版图”内的各民族一直在不断的融合,至今也没有停止!
根据相关遗传学报道(具体出处我不记得了,待考,就算是备注资料吧···):华夏族的较显著特征是——内小耳呈“3”字型,双眼眼角内侧有可见的“小红点”。
所谓汉族,来源于武帝时的汉朝,一个王朝的称谓,不难看出,国家的强大,是各民族的归宿,很难想象,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没有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其自身发展的新陈代谢将如何完成???
我所发的前贴只是想说明——民族问题从来就不是制约中国发展的主要因素!
目前,很明显有人在刻意拿民族问题挑事,而挑事儿的目的何在呢?谁最得利?
是汉人?是维吾尔人?最低层的百姓永远是受伤害最深的!
至于维吾尔人,其受教育程度低,地域较闭塞,固然和他们自身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心理有很大因素!
但是,公众的教育、思维以及其他方面的进步,作为ZF,是有义务加以引导和推进的!
此次疆独暴动,谁相信ZG强大的安全系统实现毫不知情,事后,不到24小时,所有所谓的“三股势力”统统曝光!这样的工作效率,简直令人发指——尤其是1000多名在押暴动嫌疑人还在审查阶段········

借用一句驴友的话:这叫“乾坤大挪移”!!!!
作者: legend_teng    时间: 2009-7-9 15:19

扯淡,子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自打五胡乱华以来,就都是杂种了, 还搞啥血统论,强汉论  杂交在生物学上是很有提高基因的进步意义滴
作者: after.sun    时间: 2009-7-9 17:49

没有博爱,就会岐视其它少数民族,这是儒家害的。
作者: fireofwind    时间: 2009-7-9 18:48

我是生活在内地的回族,可以说基本被汉化,除了饮食有禁忌在其他生活习惯等等与汉族无异,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享受什么政策我不知道,我们散居的少数民族能得到的是中考高考时多加5分和允许生育二胎。

作为政策的受益者,我也觉得目前的政策存在很大问题,举个例子,政策规定散居少数民族高考加5分,自治县等聚居地区少数民族加10到15分不等,于是就总有人把自己的户口迁移到聚居区,甚至有很多汉族改变自己的民族,当然,只是户口本上的名号而已。

我所亲见的比较极端的例子是一个居住在满族自治县的朝鲜族同学,为了把加分由5分改为10分将自己的民族又改为满族。听我的同学讲前几年他们家那边要划满族自治县,为了达到标准只要是片区以内的居民,不管以前是什么民族,所有人都被改成了满族。因为获得少数民族自治县的名号后会有很多财政上的支持,领导有油水可捞,老百姓也能享受优惠政策,大家皆大欢喜。
作者: hifollowme    时间: 2009-7-10 03:36

自强才能强,对兄弟强硬有什么意义。
所有的关于种族的偏见都是罪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