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转:《辛德勒名单》与《南京,南京》
[打印本页]
作者:
yumena
时间:
2009-5-1 19:16
标题:
转:《辛德勒名单》与《南京,南京》
《辛德勒名单》与《南京,南京》。
很多自称很懂电影的人喜欢这么说话——既然《辛德勒名单》可以赚钱,为什么《南京,南京》不能赚钱?可《辛德勒名单》和《南京,南京》是一回事情,能类比么?答案是:不能。这里先根本不谈电影艺术与技术方面的任何问题。首先,《辛德勒名单》不是犹太民族国家——以色列国投资和出品的电影。其次,《辛德勒名单》是一部美国电影,即使导演斯皮尔博格是犹太人,但他不是以色列公民,而是纯粹的美国公民。然后,《辛德勒名单》的宣传与赢利对象不是那些被大屠杀的受害者——犹太民族和犹太国家以色列,而是美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观众。进而言之,以色列国不拍犹太大屠杀的商业大片是因为他们害怕、回避和忘记了他们民族的耻辱与仇恨么?不是。以色列不是没有电影的文化沙漠,他们也不乏世界电影范围内的佳作。可是以色列没有去拍他们的祖先被人大屠杀的电影,因为直到上个世纪末,甚至直到今天,以色列国和它的人民从来没有放弃过追捕、追杀那些曾经屠杀过他们的纳粹刽子手,犹太人从来没有忘记过他们所受的屈辱,他们从来没有忘记过复仇。
可能又有人会对以色列和它的人民的这种意识行为很不以为然,因为他们会说,正是犹太人和以色列国的这种铁血复仇,才导致了今天中东成了个火药桶。关于以色列,关于犹太人,关于中东,那说起来就是连个图书馆可能都要设置专门阅览室了,可是以色列及犹太人的这种举动,不是没有被人质疑过,那些喜欢看电影的人不要忘记斯皮尔博格还有部电影——《慕尼黑》,来探讨犹太人、犹太国家与阿拉伯人、穆斯林的关系,可那却是一部颇为失败之作。这说明了什么呢?电影,只是一种表达意识的工具,但不代表它具有一贯的正确性,同是电影艺术史上的名作,《一个国家的诞生》因为它在电影史上的伟大地位而就能代表它所歌颂的“三K党”和这个种族主义主题也正确?《意志的胜利》因为它的电影成就就能代表它所歌颂的“法西斯德国”的主题正确?!即使就是《辛德勒名单》为斯皮尔博格创造了其电影生涯的顶峰,可是真的就正确得无懈可击了!?NO!至少库布里克就不这么认为,当《纽约时报》在吹捧斯皮尔博格的《辛德勒名单》让“斯皮尔博格先生确信,通过此片人们会以不同的角度去认识那场大屠杀,以及他本人”时,库布里克是怎么回答的——“《辛德勒名单》是关于200个活着的犹太人的故事。而大屠杀是关于6百万死去的犹太人。”
艺术家们其实是有权力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由DI从事他们的艺术创作,表达他们的艺术思想,中国的电影导演们也同样有这样的权力,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就可以把他们自己的意识强加于人,他们更没有权力在表达他们的意识的同时进行道德绑架。而对一种艺术个人或者艺术小集体的意识的过度解读和过度夸大,任何人都有权力予以拒绝与不合作,更不用谈去拒绝那些通过道德绑架来谋取私利的行为与举动。可是,《南京,南京》的创作者们在拼命DI强调着他的个人意识,《南京,南京》的制片者们在拼命DI叫嚣着“爱国主义”的集体意志,《南京,南京》的拥护者们在拼命DI攻击和辱骂着持不同意见者。。。这种种现象融合到了一起,就恰好造就了在中国,有了《南京,南京》这么一个“商业消费着国耻”的怪胎了。
偶不算很喜欢以色列,但偶崇敬这个性格刚烈的国家从来不拿自己的民族苦难与屈辱来做商业交易和销售。偶还算喜欢《辛德勒名单》的电影叙事与手法,但偶更尊重敢于说出自己意见的库布里克。偶从来没有忘记过“南京大屠杀”这样的国家民族耻辱,但偶对正在商业销售着它的《南京,南京》说“不”。
作者:
onlylonely
时间:
2009-5-3 17:33
标题:
和楼主想法一样
。。。
作者:
38383838
时间:
2009-5-7 17:48
感觉辛德勒名单 拍得很有深度
作者:
逍遥自在的
时间:
2009-8-10 18:54
没看过南京,多年前看过辛德勒名单,经典好片。
之后,把斯皮尔伯格的片子找了好多来看,很多经典好片。
作者:
=Era=
时间:
2012-8-13 18:28
前面那位和后面那位水平本来就不一样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