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服务器版操作系统,更多的人可能会想到微软旗下的Windows Srver版服务器系统,包括Windows Server 2000、2003以及目前新推出的Windows Server 2008等。另一类是UNIX,代表产品包括HP-UX、IBM AIX等。对于Linux系统来说,也是在最近几年脱颖而出,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得到了不少个人以及企业级用户的青睐。
SUSE是德国最著名的Linux发行版,在全世界范围中也享有较高的声誉。SUSE自主开发的软件包管理系统YaST也大受好评。SUSE于2003年年末被Novell收购。openSUSE 是 Novell 公司发行的企业级 Linux 产品的系统基础。openSUSE 成为 Linux 黑客和应用软件开发者的首选平台。
优点:专业,易用的YaST软件包管理系统
缺点:FTP发布通常要比零售版晚1~3个月
软件包管理系统:YaST (RPM), 第三方APT (RPM) 软件库(repository)
Fedora发行版
Fedora 项目是由 Red Hat 赞助,由开源社区与 Red Hat 工程师合作开发的项目统称。由Red Hat公司提供收费技术支持和更新的Red Hat Enterprise Linux,以及由社区开发的免费的Fedora Core。Fedora Core 1发布于2003年年末,而FC的定位便是桌面用户。
优点:拥有数量庞大的用户,优秀的社区技术支持,许多创新
Debian 使用 Linux 核心(操作系统的最重要部份),但大部份的基本工具则来自 GNU 计划,因此我们称为 GNU/Linux。最早由Ian Murdock于1993年创建。Debian系统分为三个版本分支(branch): stable, testing 和 unstable。截至2005年5月,这三个版本分支分别对应的具体版本为:Woody, Sarge 和 Sid。其中,unstable为最新的测试版本,其中包括最新的软件包,但是也有相对较多的bug,适合桌面用户。testing的版本都经过 unstable中的测试,相对较为稳定,也支持了不少新技术(比如SMP等)。而Woody一般只用于服务器,上面的软件包大部分都比较过时,但是稳定 和安全性都非常的高。
优点:遵循GNU规范,100%免费,优秀的网络和社区资源,强大的apt-get
缺点:安装相对不易,stable分支的软件极度过时
软件包管理系统:APT (DEB)
Linux操作系统是Unix操作系统的一种克隆系统。它诞生于1991年的10月5日(这是第一次正式向外公布的时间)。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图片查看Linux系统在各个时间段发行的不同版本。
以上的两张图片不需要做过多的文字说明便可以清晰地看到Linux家族的“发家史”,回首服务器操作平台,过去的几年中Linux和Windows两大操作系统环境一直主导着服务器系统领域。并且随着Linux服务器系统的不断推广与应用,使得更多的IT企业都在尽量尝试。而随之而来的平台与平台之间的兼容成为很多技术人员头痛的事情。为了降低部署成本与运营成本,企业需要的是一种标准化系统来运维,而对于这种整合技术来说,微软公司的Windows Server 2008中已经提供了Hyper-V管理程序。
Novell公司与微软进行合作之后推出的Linux SUSE版本服务器操作系统也可以多少弥补平台整合问题,SUSE版可以作为客户端在Windows Server 2008顶部运行,从而保证了SUSE Linux与Win server 2008兼容一样的硬件资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平台兼容,从而降低企业部署成本。总之,只要是好的东西都会得到大家的认可,我们也希望不管哪一方推出什么产品,市场是最好的检验地方,至于能否在市场上“谁与争锋”那还要看各家的底气是否尚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