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灌水民主的味道
[打印本页]
作者:
glim
时间:
2009-1-19 20:46
标题:
灌水民主的味道
年终了,网络评论员们辛苦了,我觉得作为一个追求高雅的站的版主,有义务帮助它们转贴、创收…
中国的民主还处于感性阶段或曰灌水阶段,只不过是将一些华丽词藻转来贴去,没有参透平等、自由、人权等概念的实质与目的,只是一个劲儿地灌灌灌,正所谓:灌者如斯,不舍昼夜;相濡以沫,不如相灌于网络;滚滚长江都是水,浪花淘尽英雄,灌水民主转头空。
热衷于灌水民主的以文人居多,虽然文人未必都喜欢灌水。文人多感性,乃艺术创作所必须,但在论述政治概念时,过多的感性成分坏处多多。中国“民主人士”笔下的民主美得有些神圣,偏偏我这人对于神圣的概念会额外多一份警觉。中国一些文人笔下的民主美是朦胧美、距离美,是隔着毛玻璃看女人洗澡,看谁谁美丽。中国山水画用云雾罩住了透视规律并引发观者无限遐想,photoshop用模糊功能产生美感,但这些手法都是为艺术服务的,艺术思维方式不应该主导社会制度的构建,模糊之处应尽可能减少。神化后的民主模糊了民主的形式、基础、阶段、程度。她可能很美,然而未必,究竟如何,不妨推开毛玻璃门看个究竟。先看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民主。
使资本最大限度地增值是资产阶级的终极追求,为达此目的的最初手段是粗暴和野蛮的,只是为了可持续增值,资产阶级文人雅士发明了平等、自由、人权、民主等人性化概念。既然是人性化,那当然是好东西,所以我们都承认民主是好东西,但他们在中间放了一块毛玻璃,是看起来很美,实际上是美丑夹陈。
资本主义社会的平等、自由、人权、民主,统统被囊括在一个大麻袋里,这个麻袋就是游戏规则。这一步谈不上什么错,甚至可以说是必需的,无规矩不成方圆。问题就在于,这个游戏规则是有钱人制定的,是为上流社会的利益服务的。富人和穷人都必须遵守,看起来公正公平,结果却是对富人有利,因为这是制定游戏规则的起点。比如说选举领导人,选举法并不禁止穷人参选,但事实上穷人是选不上的,除非这个穷人才高八斗,被资本集团相中了,代表富人集团参选,然后为有钱人服务。财团出钱助选,目的就是得到更大的回报。
任何规则都不能杜绝意外,上流社会制定的游戏规则也会产生意外,比如少数无权无势的人发财了,平民百姓在政界脱颖而出,穷人状告富人胜诉。这类意外原本不是资产阶级所追求的,但这个意外产生了另一个意外:让本来不公平的游戏规则看起来公平。但这种公平只是放大后的局部,是遮挡泰山的叶子。资本主义社会,只要时间足够长,整体上一定是两极分化加速。从1971年到2007年,美国企业平均工资从每小时17.6美元降到了10美元;同期,美国企业高管与普通员工的工资比,从40:1扩大到了357:1,2008年的统计还没有出来,但我知道差距一定是继续扩大,因为华尔街倒闭时,员工失业了,但他们的高管却怀揣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美元的退职金飞走了,按照美国人的说法就是“背着金色降落伞着陆”。
不过,每小时10美元的企业平均工资还是令发展中国家垂涎三尺,受剥削就受剥削吧,我愿意。但这里有3点需要说明:1、1美元在美国的购买力不如7元人民币在中国的购买力;2、高管与普通员工的差距扩大趋势不可逆转;3、即便是普通员工的10美元也包含了对外掠夺。
繁荣富强不是民主制度的必然结果。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是民主国家,但发达国家就那么几个。美国今天在全世界的老大地位,是上天恩赐、撞大运、经济自由和民主体制共同作用的产物。西方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与殖民主义、种族奴役以及对外掠夺结下了不解之缘。西方民主制度是对外掠夺与对内民主的矛盾统一体,没有哪个国家是单靠民主制度强大起来的。墨西哥是典型的民主国家,与美国只隔了一道铁丝网,但发达程度与美国相比有天壤之别,因为美国的发展史上有太多的对外掠夺,直到今天。立陶宛从社会主义苏联独立出来后,不但自由了,而且民主了,但今天他们眼泪汪汪地在网上签名恳请俄罗斯富豪买下立陶宛,他们该为获得更大的自由高兴还是该为求人买下自己悲哀?
虽然美国的对内民主有先天缺陷,但应该承认还是比较领先的,只不过这种对内民主能否受得了两极分化不可逆转的拖累还有待观察,当高管与员工的收入比从357:1降为537:1时,不知是否还能继续下去;当由于对外掠夺能力下降(这可难说,没有一个国家能永远强盛),每小时10美元变为3美元时,对内民主不知是否还能继续下去。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之所以能击败比之人性化的“欧洲价值观”,只是因为美国对外掠夺的能力强于欧洲。而作为“华盛顿共识”升级版的“后华盛顿共识”,虽然添加了关注分配等人性内容,但在那种环境下,总趋势是被实践排挤,华尔街海啸说明经济自由主义极端化将带来恶果,而这种恶果是资本贪婪无度的天性带来的。
往前推几年,人们果断地说,“欧洲价值观”对“华盛顿共识”的挑战是软弱的,“后华盛顿共识”发起的挑战看起来很美,但实践证明依然是软弱的,唯有“北京共识”还没有败下阵来,但仅仅一个受金融海啸冲击较小不足以证明挑战的强有力,只不过是说,既然它取得了小小的成功,并且目前并没有出现败阵的征兆,我们不妨为之擂鼓呐喊,而不是鸣锣收兵。如果我有100万每年增加20万,那么,我不会选择丢进100万可能摇出500万大奖但更可能100万血本无归。
自由选举比自由经济更显得像民主标志,但实际上自由选举只是民主政治的一部分,是美国民主政治最后实现的那一部分。美国建国初期,有权参加投票的人只占人口的十分之一,这部分人是有钱人,且必须是男性。民主政体选出了很多坏首脑,外国的就不说了,台湾的李登辉和陈水扁都是糟糕透顶。当然,它又民主出了好像不那么糟糕的马英九。但是,台湾选了一个两个坏的,台湾还是台湾,大不了从龙头降到龙尾,日本纵然垂涎三尺又能咋地?儿子不认爸爸,但爸爸还是会保护儿子。中国要是快速下滑10年8年,就会从金砖四国之首降为之尾,落在印度之后,李登辉的“七块论”就可能变成现实。老鼠从楼上摔下来不过是脑震荡,换成大象那就是粉身碎骨。
我是相信有“普世价值”的,但如果某个“普世价值”让众人争得面红耳赤还没有被接受,那它肯定不是“普世价值”,比如西式民主。笼里笼统的灌水民主什么也说明不了,满打满算也就是增加经验值成为灌水队长。美国在“弘扬民主”的同时可是推翻了很多民主政府的,指导这种行为的是国家利益,民主价值要么摆在国家利益之后,要么齐头并进,起码不能摆在国家利益之前。
老百姓也喜欢民主,但更希望先解决民生。我相信民生对民主是有促进作用的,打个不是很恰当的的比方:我市市民有乱吐痰的陋习,但他们不会在洁净的步行街吐痰。奴才?猪猡?说谁呢?在民主版灌水的老鸟有几个不是锦衣玉食者?如果我是民主版的版主,只要有原创民主可选,就不会让灌水民主优先。,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