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左路军3号
谈论这个问题之前,先说一下什么样的舆论观念影响稳定:
1、牵扯到众多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政策、消息、传闻影响稳定。比如电价、油价将要调整的政策信息;比如,在房价快速涨升的环境下,权威部门预测或者出统计信息,称“在刚性需求、土地稀缺”的大背景下,房价将长期处于涨升态势;比如在粮食价格已经大幅涨升的时候,传出粮食库存不足或国家粮食总体短缺的消息;在通货膨胀严峻的形势面前,传说客运票价天然气价格将要调整的消息。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信息的发布或传授,影响每个百姓的经济利益,引起他们生活出行决策的改变,影响他们的消费预期。因此这一类信息,容易引起社会的巨大反响和不稳定。
时下媒体在这一类信息的刊登发布过程中,往往没有规范的程序或颇具引导性的解释说明。即使网上或其他非主流媒体出现了某些不准确的传闻,也很少见到有关部门或权威媒体及时澄清避谣。以至一段时间以来,以为粮食要暴涨了,燃气要调价了,传言政府认为“房价还要涨”等等信息,就造成了不止一个地方的群众人心惶惶,抢购或急购某些商品。还有就是对证券市场有影响的传闻,未得到详细的说明和澄清,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舆论观念。
2、社会不良现象,在网络等非主流传媒炒作成万人瞩目的焦点,未有人出面说明事情原委,也未明确将采取采取什么措施予以善后,这样的舆论现象长期发生亦会影响社会稳定。
当电力企业一名抄表员年收入10万,在网上热炒的时候;当某个大学校门建筑费用竟花8000万在网上热议的时候;当一些地方政府豪华办公楼被网络曝光的时候。如果没有相关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出面解释原委,表明对这些现象问题的态度,未来如何处理和应对。长期的热议,就会演变为对一些机构和政府部门的怨气,造成公众与政府部门和政府官员的矛盾。一个显著不同的例子是,成都市政府对网络热议其地震后第三天搬入投资12亿建设的豪华办公楼一事,采取积极的回应措施:迅速做出决定出让办公楼,所得款项全部捐给地震灾区。使得这个可能给政府形象和社会稳定带来影响的舆论事件,由此改变了作用的方向。
3、虚假事件与虚假事故的舆论信息会影响社会稳定。本来是10个非典患者,却硬发布新闻说只有8个;明明有两个怪病病人住院,却说本地没有出现怪病;明明有不法分子捣乱破坏,却说根本没有发生过类似事情。网络上不准议论,报刊不许涉及,这就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似乎社会发布的任何信息都是经过编排的,人们所知道的一切,实际情况都要严重得多。这种对舆论的理解,还给谣言以及外媒的虚假报道提供了可乘之机。
有了第一时间最权威的及时报道,谣言不攻自破;有了国内主流大报大刊的第一手资料,外媒就没有从中作醋的市场。实际上,客观真实的社会事件与自然事故的报道并不影响社会稳定。现在公众的社会心理承受力大大增强,看到见到的现象多了,更由于我们社会的非正常事件事故比起其他国家少得多,全面客观的报道又有什么问题呢?如果耽心一些突发事件的广泛报道会引起误解和带来社会混乱,我们还可以用权威人士的评论和分析文字加以引导,或者将突发消息与事件的解释分析一同发布。
4、涉及改革取向、改革态度以及改革方针变化的舆论观念,会带来社会不稳定。
正在讨论国企转制存在的诸多问题,此时如果有机构或官员表示,停止或不再进行企业转制,这种舆论信息带有方向性,有关部门应解释并加以明确,否则会造成人们对国家政策走向上的误判;还比如,正在进行助人为乐的宣传活动,与此同时又不加评论的报道某法官对助人为乐者的不公正判决;正在提倡解放思想,鼓励创新,却突然对某个突破性的观念大加讨伐。这种带方向性的决定事物性质的标志性事件的出现,有关部门如不申诉原因、作出说明,防止影响社会稳定的负面作用出现,就会有问题。
有关部门作出申明,一方面是对标志性的社会事件做出权威正规的评判,以引导各方面正确处理同类事件;另一方面,是向社会各方面乃至向国内外人士表明政府的立场,明确政府的价值取向。这些工作忽略了或做迟了就会产生诸多猜疑:政府的政策是不是要变了,正在进行的改革是不是要改弦易章了,从而造成社会不应有的慌乱,造成人心不应有的动荡。
什么样的舆论观念不会影响社会稳定
一、新旧观念的争论与竞争不会影响社会稳定
首先观念之争属于抽象的理论之间的争斗,它们对现实生活没有直接的影响;其次,即使抽象的理论斗争中先进观念战胜了落后观念,即使新的哲学观念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们也不会对社会稳定产生任何大的影响。破除“两个凡是”确立真理标准,本是对现实生活影响很大的哲学观念更新,却没有对社会稳定产生值得一提的影响,说明了这一点。同样的道理,即使政治改革这个在过去非常敏感的思想观念,今天郑重的在17大报告中提出;即使民主政治、选举制度、权力制约、文化改革这些敏感的政治观念被17大报告以很大的篇幅加以强调,从理论观念变化的角度看,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突破。但这些观念的提出和宣传,并没有对现实政治产生多么大的震动,更谈不上对社会正常运行产生大的影响。由此推论,关于本体论哲学观念的探讨,关于辩证法与制度主义的竞争,关于普世价值与宪政观念的讨论争鸣,是不会影响社会稳定的。
二、新旧社会科学范式的竞争取代不影响社会稳定。
现代西方经济学取代计划经济学,传统政治经济学让位于新制度主义经济学,辩证法范式与系统论范式取代,形而上学哲学范式被实证主义或分析哲学范式取代,还有历史学、社会学、美学中许许多多旧范式被新范式取代的事情,几乎都是在社会没有感觉的情况下逐渐实现的。说这些理论观念的讨论传播会影响稳定,简直可以说是气话。
三、探究各类社会现象产生原因的舆论观念不影响稳定,还有利于社会稳定。
社会各类好的现象和弊端形成的原因,是公众和各级政府官员希望了解掌握的,针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文章,不论出自什么人之手,不论分析的深刻还是稚嫩,都只会对解决问题、推行合理的方针政策有好处,对民众理性认识社会现象有帮助,不会对社会稳定产生丝毫的负面影响。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