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缅甸的过去与现在 (读一篇文章就了解缅甸历史) [打印本页]

作者: phoenixsun    时间: 2008-12-28 03:53     标题: 缅甸的过去与现在 (读一篇文章就了解缅甸历史)

温教授和貌强合述

貌强
 
│ 老战友老同学温教授(Prof. Dr. Win)应邀在欧美名大        │
│ 学讲授缅甸联邦史与当今缅甸问题,影响不凡。     │
│                           │
│ 以下是在荷兰田园风光下的一场生动有趣座谈会,温教授 │
│ 的荷兰学术界老友、貌强的教育界同学、以及华侨学校师 │
│ 生等,齐聚听取温教授的录音教学讲话。凡有不明之处, │
│ 就由貌强加以讲解与补充,讨论热烈。         │


(以下,温教授简称“温”;貌强简称“貌”;学者简称“学”;华
侨简称“华”;老华侨简称“老”;学生简称“生”;其他人的发问
问和貌强的回答简称“问”、“答”。)

骠国(Pyu)

温:缅甸联邦主要民族──缅族、孟族、克伦族、克耶族、掸族、克
  钦族、钦族、若开族等,在历史上先后建立过各自的独立王国或
  城市国家。

  从考古学发现来说,第一进入缅甸境内的,应是骠族。他们在公
  元前一世纪,在中国去印度的沿途商旅要点,建立了城市王国如
  Binnaka、Mongamo、Sri Ksetra、Peikthanomyo、Halingyi等。
学:温教授对我们说过,老友貌强研究历史,博览过有关这方面的中
  国史书杂记,不知貌强先生能否稍加详告骠族史?
貌:我想起我的华文启蒙小学──仰光21条街中华国民学校,它的校
  歌开头是:“仰光首府,骠国旧京。……”其实不对。在我出生
  地伊勒瓦底江三角洲,世世代代生活的孟族克伦族谁都知道:仰
  光本是名不见经传的孟族小渔村,当地捕鱼人家历来称之为达贡
  (Dagon),意为绿茵乡巴。1757年消灭孟国的缅王雍籍牙,在
  达贡渔村宣布“敌人没有了”,从此改称达贡为仰光(敌人没有
  了)。1824年英国发动第一次侵缅战争,才开始设立仰光为首府
  ……。因此仰光首府,并非骠国旧京──与古老骠国风马牛不相
  及。

  翻查三国两晋南北朝(220年~589年)时期的《西南异方志》与
  《南中八郡志》等书,会发现有骠(剽、_、缥、漂越)国的记
  载:“位于永昌西南三千里,君臣父子,长幼有序”,首都卑
  谬,在伊勒瓦底江下游,《大唐西域记》称其为室利差_罗,即
  巴利文Sri Ksetra,《缅史》Tha-yay-khit-tayar,《新唐书》
  则称朱波、突罗朱、徒里掘(Tircul)等。八世纪时,骠国疆土
  北至南诏──即今天云南德宏和缅甸交界地带,东至陆真腊──
  即今泰国、老挝、柬埔寨接壤地带,西至东天竺──即今印度阿
  萨姆邦等地,拥有整个伊勒瓦底江流域,共计9个城镇、18个属
  国、298个部落。

  802年,即唐朝贞元十八年,骠王派王子舒难陀率“骠国乐团”
  访问中国,并在长安宫廷中精彩演出。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叹为观
  止,为此写了《骠国乐》名诗。

  832年,即唐大和六年,骠国被云南南诏征服,后再被缅族蒲甘
  王国同化。

孟国(Mon)

温:公元六世纪,在当今泰国Chao Phra山谷与缅甸丹那沙林山脉的
  广大地区,出现过Dvaravati孟王国,11世纪被同族的高棉吴哥
  王朝兼并。

  深入缅甸境内的高棉同族──孟族,接受了古印度文化与上座部
  佛教,早在六~七世纪就建立了直通(Thaton)王国,825年建
  立了勃固(Pegu)王朝。孟族的最后王朝叫汉莎瓦地(孟名
  Hongsawatoi,缅名Hanthawaddy)。八世纪的阿拉伯地理学家称
  孟王国为Raman'n'adesa或Ramanna。
学:愿听听貌强先生有关孟族史的高见以及中国史书的记载。
貌:孟族是蒙古人种南亚类型,操孟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由古印度梵文与巴利文,他们创造了孟─高棉─文──公元600
  年就出现孟文碑铭,公元609年出现古高棉文(古柬蒲寨文)碑
  铭。

  据中国正史、野史、古书等记载:孟族在公元前就建立克里斯
  国,公元三世纪建林阳国,六~八世纪建投和国、罗斛国、堕和
  罗国、堕罗钵底国(Dvaravati)、弥臣国(Lbircin)、土瓦
  国、丹老国、古喇国等──皆为城市小国,此后建了直通王朝
  ──又称黄金国(有史学家认为黄金国公元前建于泰国境内湄南
  河中下游,巴利文Suvarnnabhumi,东汉杨孚的《异物志》称金
  邻国,三国时的朱应、康泰称金陈国,六世纪后称堕罗钵底国
  Dvaravati),1057年为蒲甘王朝缅王阿努律陀所灭;825年建的
  孟族勃固王朝,14世纪缅族阿瓦王朝称其为登笼国──孟族别名
  登笼族即由此而得。1757年贡榜王朝缅王雍籍牙彻底消灭了孟国
  勃固王朝,从此孟族亡国。

  孟─高棉(Mon-Khmer)国力强盛时期,地跨缅甸、泰国、高棉
  (即今柬蒲寨),人才辈出。当代高棉高僧Sanghapala,曾到中
  国南朝齐梁(公元506~518年)帮译佛经共11部48卷,梁武帝礼
  待其为家僧。

缅族(Burmese/Bamar)

温:现在大缅族登上历史舞台了。

  缅族来自甘肃一带,公园849年在缅甸中部吸纳了骠族遗民,并
  利用其统治真空,建立了蒲甘王朝。缅族孤独与默默无闻地熬到
  11世纪,终于在精明强悍的阿努律陀(Anawrahta 或Anurud-
  dha,1044~1077年在位)领导下,向南征服了孟王国直通,迎
  来了上座部佛教,接着东征西战,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缅甸帝
  国。在12世纪中叶,东南亚的大部分地区,不是臣属高棉王朝,
  就是归附蒲甘王朝。

  后来,蒲甘王朝的土地与资源被实力坐大的僧侣集团占据,蒙古
  帝国又由北方步步进逼。蒲甘王朝的最后统治者Narathihapate
  (1254~87),在1277年轻率挥兵入侵蒙古帝国的云南,在
  Ngasaunggyang一战大败而仓惶逃回缅甸腹地,1287年被亲子杀
  害。蒙古大军追击逃军,横扫缅甸第一帝国而结束了蒲甘王朝。
  1289年,蒙古大军就在废都蒲甘,建立了一个傀儡政权。
貌:缅族是缅甸联邦的主体民族,占总人口约四分之三,多集聚在伊
  勒瓦底江的中下游与三角洲一带,属蒙古人种南亚类型,乃中国
  甘肃羌族后裔,操缅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族不断游牧南
  移,公元二世纪前后,沿丽江─勒瓦底江顺流南下,七世纪抵达
  缅甸中部胶栖(Kyaukse),八世纪因南诏崛起而南迁受阻。当
  南诏与四邻混战时,又乘机南下,越过掸邦高原,一部分占领曼
  德勒一带,一部分占据敏布(Minbu)地区,填补了亡国的骠族
  真空,并同化骠族,接着就建蒲甘城,在石碑上自称米玛或米罗
  玛,以胶栖与敏布为农业基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兵强马壮
  后,缅族继续扩张实力到整个伊勒瓦底江中下游。

  文字方面:11世纪时缅族取孟文字母创造了缅文,大量吸收孟族
  掸族与古印度佛教婆罗门教等的先进文化,从此,缅族诗歌文学
  蓬勃发展,接着突飞猛进,几个世纪后,走在各族人民的前面。

  姓氏方面:缅族男女有名无姓,男子自称与称呼后辈时,名前加
  “貌”(Maung),如貌强、貌埃;称呼所有男性长辈与有地位
  者时,名前加“吴”(U),如吴努、吴丹。女子自称与称呼后
  辈时,名前加“玛”(Ma),称呼所有女性长辈、有地位者、已
  婚者时,名前加“杜”(Daw),如昂山素姬自称玛昂山素姬,
  全国上下则尊称她为杜昂山素姬。

  缅族强悍、自尊、善学、善变,是后起之秀,在政治、经济、军
  事、文化、艺术等方面,发展得比其他土族快。缅族曾三次统一
  缅甸,建立了第一缅甸帝国(1044~1287)、第二缅甸帝国
  (1531~1752)、第三缅甸帝国(1752~1885),威震东南亚与
  云南。

掸族天下(Shan Dominion〔1364~1555〕)

温:蒲甘王朝瓦解后,1364年,缅族才在阿瓦城建立了缅族阿瓦王朝
  (1364~1527)。

  当时环视东南东北:云南边境一带傣族如勐卯掸族等,时常袭击
  阿瓦王朝,因而战事不断。统治中国的明朝也劝解不来。最后象
  明朝与云南傣(掸)族的麓川平缅战争(Luchuan-Pingmian
  Campaigns 1436~49.),竟然也祸及阿瓦王朝。

  当时下望南部:孟族起先在莫达马(Mataban)城,后来在勃固
  城,建立了孟王国。孟王Rajadhirat(1383~1421)时期,勃固
  孟王国与阿瓦缅王国断断续续打了40年战争。勃固孟王国女
  王Bana Thau(缅史称她为Shin Saw Bu,1453~72在位)统治时
  期终算和平安宁;传位给Dhammazedi(1472~92在位)后,勃固
  孟王国发展为贸易与上座部佛教的中心。
学:请介绍介绍缅史里的掸族三兄弟与掸土司制度等。中国称傣族,
  泰国称泰,缅甸称掸,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貌:掸族自公元初已定居“永昌徼外”,即今中缅边境。缅甸蒲甘王
  朝灭亡后,掸族三首领Athinkhaya、Yazathinkyan与Thihathu
  ──即缅史所称之掸族三兄弟就乘乱夺权。幼弟Thihathu于1312
  年建彬牙(Pinya)王朝,其子Saw Yun于1315年建实皆
  (Sagaing)王朝。三兄弟与子侄等都迷恋王位权势,因而弟杀
  兄,子杀父,欺上(包括欺骗中国朝廷)瞒下,尔诈我虞,互相
  残杀。彬牙王朝传到第六代Uzanapyaung,在1364年就亡国
  了。而实皆王朝末代国王Minbyauk Thihapate,也在1364年被他
  所流放的缅族将领Thadominbya杀死。

  即在同年(1364年),该缅族将领Thadominbya在阿瓦城建立了
  缅族阿瓦王朝。

  傣(掸)族使用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生活在中
  国云南、缅甸掸邦、泰国、老挝等。傣族自称“傣仂”、“傣
  雅”、“傣那”、“傣绷”等。

  中国汉晋时称其为“滇越”、“掸”、“擅”、“僚”或“鸠
  僚”。唐宋时称“金齿”、“黑齿”、“茫蛮”、“白衣”等。
  元朝时“白衣”又写作“百夷”、“白夷”、“伯夷”等。清以
  后称“摆夷”。二战后根据傣族人民的本身意愿,在中国统一称
  傣族。

  翻查中国史籍,远在公元一世纪就有傣族先民记载。公元109
  年,汉武帝开发西南夷,建置益州郡,傣族就生活在益州郡的西
  南边疆。公元69年,中国增设永昌郡,傣族生活区就在永昌郡
  内。东汉时,傣族首领多次派遣使者,带着音乐师和魔术家到洛
  阳献乐、演艺,被赐予金印、紫绶,首领被封为“汉大都尉”。
  公元八~13世纪,傣族地区先后隶属于云南南诏蒙氏政权和大理
  段氏政权(彝族、白族为主体)。元代,傣族地区隶属于云南行
  省。

  土司制度开始于元代的民族地区。元朝在云南西部傣族地区,设
  置了金齿宣抚司,管辖德宏等地傣族;在云南南部傣族地区,设
  置了彻(车)里军民总管府,管辖西双版纳等地。明代又加固了
  元代的统治基础,在西部设麓川平缅宣慰司;在南部设车里军民
  宣尉司,并设较小土司区,全面推行土司制度。在广大傣族地
  区,一般任用世袭的土司、土官,以加强统治。清代基本上沿袭
  元、明两朝旧制;但在社会经济较为先进的内地傣族地区,则实
  行“改土归流”政策,委派流官进行直接统治。国民党政府时
  期,在边疆傣族地区成立县和局。

  在缅甸的傣族虽然历来自称傣族,但缅甸人一直叫他们为掸族,
  而中国自汉朝就用“掸”字。1339年今泰国境内暹国与罗斛国合
  并,中国史籍称之为“暹罗”,英文写为Siam,因而不少史学家
  认为“暹”其实就是“掸”。据1983年统计,掸族约240万人:
  80万人生活于掸邦,其余散居于克钦邦克耶邦钦敦上游杰沙与下
  缅甸。

东乌王朝(Taungoo Dynasty〔1486~1752〕)

温:1527年阿瓦王朝被掸族攻占。缅族纷纷南下,逃亡到东乌,东乌
  遂成缅族中心。东乌缅王Tabinshwehti(1531~50)南征北战,
  几乎统一了缅甸。

  此时,东南亚形势已经剧变:掸族在泰国(Siam;暹罗)建阿俞
  达耶(Ayutthaya)王国。葡萄牙武装船队东来,占据了马
  六甲。欧洲商人不断涌到,缅甸又一次成为重要贸易中心。

  Tabinshwehti的妹夫莽应龙(Bayinnaung 1551~81)继承王位
  后,攻占了四周国家:比如1560年侵占了马尼布尔(Mani-  
  pur),1569年毁灭了暹罗阿俞达耶。莽应龙之孙Anaukpetlun,
  再次统一了缅甸,并毅然决然反击葡萄牙的进攻。

贡榜王朝(Konbaung Dynasty〔1752~1885〕)

温:缅族村长雍籍牙(U Aungzayya),成功地击退了孟族力量后,
  建立了缅族贡榜王朝。1760年雍籍牙占领丹那沙林,但进攻暹罗
  阿俞达耶却没成功。其次子Hsinbyushin(1763~76)再次进军
  暹罗阿俞达耶,次年底攻毁全城。中国惧于缅甸势力的扩张,在
  暹罗王国的投诉下,四次(1766~1769)派兵远征缅甸,但全被
  Hsinbyushin成功地驱逐回中缅边境。雍籍牙的另一子Bodawpaya
  1781~1819在位时,虽丢失了暹罗阿俞达耶,但却在1784年征服
  了阿拉干(Arakan),1793年夺得了丹那沙林(Tenasserim),
  增补了缅甸第三帝国版图。

  1824年元月,缅王Bagyidaw(1819~37在位)派班杜拉将军攻占
  阿萨姆(Assam),正面损伤了英国在印度的利益。结果末代国
  王锡袍王(Thipaw)1886年被英国掳走印度而亡国。

英属缅甸(British Burma)

温:缅王的扩张政策,制造了英国属地印度与缅甸的边区纠纷。边区
  难民的涌入,边界线的模糊不清,缅军的犯境巡逻等,促使英国
  联合暹罗,发动了第一次英缅战争(1824~26)。战胜国英国迫
  使缅甸签订Yandabo条约,割走了缅甸先前占据去的阿萨姆、马
  尼布尔、阿拉干。英国于1852年再发动第二次英缅战争,又割走
  勃固省,与先前的占据区兼并,合称为下缅甸(Lower
  Burma)。
貌:从英、缅第二次战争后至缅甸独立,即1852年至1948年,英国占
  领的伊勒瓦底江与锡当江流域,以及丹那沙林、阿拉干等缅族主
  居地区,称之为缅甸本部(Burma Proper)。首都为仰光,七个
  专区为勃固专区、曼德勒专区、实皆专区、马圭专区、伊勒瓦底
  专区、阿拉干专区、丹那沙林专区等,一个特区是钦族特区。

温:末代缅王锡袍暗中策划联合法国对抗英国,以夺回失地。当时英
  国看到法国刚刚大败中国,准确地预料到宗主国中国不会出兵保
  护缅甸,于是在1885年末再发动第三次英缅战争,把整个缅甸纳
  入英国属地。
貌:当时贪污腐败的清廷,被船坚炮利的西方列强屡屡打败,正忙于
  不断对外道歉、割地、赔款、开通商口岸;而国内洋务运动、改
  良运动、革命运动又风起云涌,清廷处于里外交困,自身难保境
  地,不可能保护昔日的进贡盟国。

温:掸族、孟族、克耶族(即克伦尼族)等长期与缅族共存。这些非
  缅族土族发现被英皇统治比缅王好处很多,就纷纷靠拢英国。英
  国也发现这些土族恭顺、忠诚、卖力、善战,就开始向这些非缅
  族招兵,编入英国殖民地战斗部队。

  英国在1886年把缅甸划入英属印度一省,以仰光为首都。随着缅
  甸贡榜王朝的灭亡,以及各宗教各土邦的相互隔离,缅甸传统社
  会发生迅速质变。苏伊士运河开通后,缅甸白米柚木出口激增,
  因而需要开荒大片耕地林地。英国多征用印度人为公务员,缅族
  几乎不被征收入伍。国家是繁荣昌盛了,但收割的不是缅族(请
  参阅George Orwell's novel Burmese Days for a fictional
  account of the British in Burma)。

  20世纪初的缅甸知识分子新一代,深信通过改革可以改善缅族处
  境。1920年代的宪法改革,促成了在印度管辖下获得有限的立法
  权与缅甸自治权,以及一所大学。大学生后来又催生了多次民族
  运动。
貌:1931年11月27日至1932年1月12日,英国政府邀集缅甸各界代表
  共24名,到伦敦开缅甸圆桌会议,讨论缅甸要不要从印度管制下
  分治问题。缅甸代表在圆桌会议上一致要求“在大不列颠范围内
  的充分自治权”。1932年11月,英国仅让缅甸全民公投决定分不
  分治。虽然缅甸多数票反对分治,然而在1937年4月1日,英国政
  府还是强行把英属缅甸与印度简单分治,不考虑缅甸代表们提出
  的“在大不列颠范围内的充分自治权”的要求。


二战与日本(World War II and Japan)

温:一些缅族民族主义者预见:在二战中支持英国,就能换得英国的
  让步。然而“德钦”(主人翁)派缅甸人,则无论如何都不支持
  英国。昂山与其他“德钦”们在1939年8月共同建立了缅甸共产
  党,积极寻找各种机会与外援争取独立。《马克思文集》与爱尔
  兰Sinn Féin运动资料等,大量在政治活动家圈中流传研读。昂
  山还与人合创“人民革命党”(People's Revolutionary
  Party,二战结束后改了名的“社会党”Socialist Party),他
  也引导出“缅甸出路社”(Freedom Bloc)的组织。他以这些组
  织领袖的身分,与“我缅人党”、“全缅学生会”、爱国“僧侣
  会”、巴莫的“贫民党”互相呼应,壮大声势。
貌:其实,1938年8月15日创建缅共的德钦昂山、德钦丹吞、德钦
  梭,提倡议会民主的德钦努、德钦妙、德钦拉波(以上都是德钦
  派),以及创建贫民党的巴莫博士等缅族领导人,鉴于各党各派
  目光短小、各行其是,杂乱无章,就在1939年10月成立了反英统
  一阵线──缅甸出路派(缅文名Myanma Thwet Yat Lan Gain,
  英文名“缅甸自由同盟”,Freedom League of Burma),极力
  主张共同反对西方殖民主义,求同存异地争取缅甸独立。当时大
  家推举巴莫博士为主席,昂山为总书记,其余为领导成员。他们
  的斗争口号是:“英国的困难,就是缅甸的独立出路”。

温:当“我缅人党”、“缅甸出路派”等号召全国大起义时,英国开
  始对昂山等反英领袖进行大逮捕。昂山逃到中国,企图与中共联
  系。一直追踪昂山的日本特务,在厦门向昂山提出条件:参加铃
  木(Suzuki)上校领导的秘密情报组织日本南部机关(Minami
  Kikan),去斩断缅甸公路(即西方援助中国的滇缅输血线),
  以换取日本支持缅甸起义。于是昂山迅速潜回缅甸,召集29青年
  人,带他们到中国海南岛接受日本军训──他们就是每个缅甸人
  都知道的“30志士”。
貌:1940年6月,巴莫博士、德钦丹吞、德钦梭,德钦努等因反英言
  论而被英国当局投入永盛(Insein)狱。1940年8月,获悉德钦
  昂山秘密远潜中国厦门后,德钦丹吞、德钦梭,德钦努等左倾领
  袖就赶紧共同发表“永盛宣言”(Insein Sadan),明确指出当
  前的头号公敌是法西斯。缅甸要独立,必须先暂与英美结盟,共
  同打倒头号敌人法西斯。

  1941年这些“左倾”的缅甸出路派领袖们,被英国转移至缅甸中
  部敏建(Myin Gyan)监狱看管。他们把永盛宣言修改为《敏建
  宣言》,再次忠告所有革命志士与全体缅甸人民:妄想与日本法
  西斯联合以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完全是错误观点与行为。德钦梭
  在1943年元月就毅然决然领导缅共武装抗日,并与各民族民主力
  量在1944年8月23日成立“缅甸消灭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
华:当时在我国东北、江北、江南以及南京等,日本法西斯不是在残
  酷大屠杀中国人民吗?昂山奈温等怎么还那样天真轻信法西斯日
  本皇军会帮助黄种人赶走白种人?怎么可以一厢情愿于所谓的大
  东亚共存共荣圈?当年法西斯是人类最凶恶的敌人呀!这不是为
  赶豺狼而引虎入室──不仅祸国害民,还给邻国致命伤吗?
貌:当时整个日本占领区的中国人民,的确早就被屠杀虐待得惨不忍
  睹──举世皆知。国民党政府与千千万万难民因而避难重庆,然
  而日本皇军却紧追不舍,一路追杀,空军不停地狂轰滥炸,重庆
  上空经常出现日本轰炸机。……日军一心想围剿与赶尽杀绝胆敢
  抗日的中国人。想当年:仅剩一条滇缅公路,让世界能支援中国
  四万万无辜灾民难民。正如温教授所说:缅甸人受英国百多年殖
  民统治,非常厌恨英国人,非常渴望独立自主,于是乎,非常急
  躁冲动,非常饥不择食地迎虎入室。

温:1941年12月,日军占领曼谷,昂山成立“缅甸独立军”(Burma
  Independence Army),翘首以待日军1942年侵略缅甸。1942年
  缅甸独立军带领日军入缅时,独立军人数激增,许多地方官员甚
  至罪犯都自封属于缅甸独立军。他们开始无法无天地虐待土族,
  特别在克伦族与缅族之间播下仇恨与不满。在日本指导官的选拔
  与昂山将军的领导下,不正规的缅甸独立军(Burma Defence
  Army)被改编为正规军──“缅甸防卫军”,巴莫博士被推为国
  家元首,昂山为战争部长,缅共领袖德钦丹吞为土地与农业部
  长,社会主义党领袖德钦努与德钦妙等也皆成内阁要员。当日本
  在1943年宣布缅甸独立时,缅甸防卫军又被迫改称为缅甸国军。
貌: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顾问”急忙助送昂山、
  奈温等30志士12月26日抵达泰国,让他们在曼谷缅侨区与泰缅边
  募缅民共1,500人,组成了“缅甸独立军”,赶到缅甸境内鼓动
  缅甸人民挑粮、担水、开路欢迎日本皇军。1942年1月4日,“缅
  甸独立军”引导12万日本皇军,由泰缅边界沿三佛塔路(Three
  Pagoda Road)开进缅甸南部(Lower Burma),元月末,日军占
  领毛淡棉(Moulmein),3月3日渡过锡当江(Sit Taung
  River)。英军不战而仓惶撤退到缅甸中部,3月8日,日军就接
  管了首都仰光。
学:众土族说日本特务铃木的“缅甸独立军”,带日本法西斯军来残
  杀他们,真的吗?
貌:昂山─奈温的“缅甸独立军”占领仰光时,已壮大到二万多人,
  他们龙蛇混杂,有的积极带领日军到处搜寻、杀害他们所谓的
  “英国走狗”、“帮凶”、“同情者”、“里通英国”的同胞与
  兄弟民族。要知道英国统治缅甸南部百多年哟!众土族中,缅甸
  南部的克伦族人民首当其冲──尤其是克伦族基督徒,接着是孟
  族、克伦尼族、掸族、克钦族、钦族……这就大大加深了缅族与
  众土族的历史仇恨与猜忌,其祸害遗毒至今仍然猛烈无比。

  1942年5月日本皇军占领了全缅甸,1943年8月1日宣布“缅甸独
  立”,改编“缅甸独立军”为“缅甸国防军”,任命昂山为总司
  令,并成立“缅甸独立政府”,任命巴莫博士(Dr. Ba Maw)为
  国家元首兼傀儡政府总理,德钦妙(Thakhin Mya)为副总理,
  昂山将军为国防部长,德钦努(即独立后的吴努U Nu总理)、德
  钦丹吞、吴登貌等三人分别为外交、农业、司法部长等……。

  缅甸众土族不能理解缅族领袖为何与法西斯精诚合作,因而惶惑
  不安,晕头转向。

  其实,当时实权紧紧掌握在各“日本顾问”手里。缅甸历史教科
  书闭口不提的一件事:就在“缅甸独立”这天,“缅甸独立政
  府”就被迫与日本国签订了同盟条约,宣布支持日本的侵略战
  争,还正式向英美两国宣战………。

  面对缅族领袖们眼花缭乱的合纵、连横、善变策略,看着“缅甸
  独立政府”支持法西斯日本的侵略战争,还正式向英美两国宣
  战,众土族个个目瞪口呆。
学:协助日本断绝中国唯一外援,让中国人民遭遇空前浩劫,对自己
  有多少利益暂且不计算,仅仅让缅甸人民遭受空前未有的法西斯
  迫害与煎熬,让缅族与众土族之间至今仍然离心离德,这些已经
  “大大地”得不偿失了。如果大老板日本战败后,支持大老板日
  本侵略战争的所有战犯帮凶,一律被送上东京军事法庭,那么这
  些助纣为虐的战犯帮凶,不是最“大大地”身败名裂?不是最
  “大大地”遗恨终生?成为最“大大的”被日本愚弄者?(该洋
  学者也是汉学家,他用汉语讲,并以日式汉语用了“大大地”、
  “大大的”,惹得华侨华人们会心微笑)。
貌:据说同盟军总司令当时已经承诺:只要昂山他们反戈一击日军,
  将功赎罪,就既往不咎──战后英美中同盟军的确遵守诺言。正
  如缅甸人说:一方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另一方是识时务者为
  俊杰。
老:我们十分清楚中国远征军帮助过缅甸抗日,死伤数十万。他们在
  缅甸的十多万人无名乱草坟,至今国民党不扫墓,共产党也不关
  心,中国人民不甚了解,缅甸人更认为没这回事──就如北韩不
  承认中国志愿军帮他们打韩战。
貌:说来话长。在日军的猛烈进攻与包围下,一心想尽快撤退到印度
  大本营的英军,赶快按照中英两国1941年12月23日签署的《中英
  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北望中国紧急求助。2月16日,中国远
  征军第五、第六军由云南边境向缅甸南部与东部地区紧急挺进,
  在英缅军总司令胡敦的统一指挥下,一致对日作战。

  日本皇军争分夺秒:占领仰光后,立即兵分两路:一路自勃固
  (Pegu)北上,向英军与中国远征军进攻,2月30日占领东乌
  (Taungoo),再迅速沿铁路北上,直取曼德勒。另一路日军则
  沿伊勒瓦底江北攻卑谬(Pyi Myo),在4月份,已成功地把
  7,000英军与数千美国传教士围困于仁安羌(Ye Nan Gyaing)油
  田。

  中国远征军也只争朝夕:日夜火急行军勇往解围。他们不惜孤军
  深入,以少胜多地在仁安羌产油区打了胜仗,令被解了围的
  7,000英军与数千美国传教士感激不尽,立即飞快撤回印度。
生:那为什么缅甸国土上有中国远征军十多万人无名乱草坟?
貌:说来唏嘘心酸。1942年3月,戴安澜将军的第200机械化师,在东
  乌被数量多过自己数倍的日军第55师团包围,苦战七天七夜,伤
  亡惨重,整个东乌市变成一片废墟。戴安澜200师余部孤立无援
  地战至3月底,终因弹尽粮绝而突围速撤。日军由泰国清迈迅速
  调遣数团奇兵,争分夺秒向中国边界乘虚突击包抄,4月28日就
  切断滇缅公路,堵死了中国远征军的退路;另一路日军则乘胜追
  击往印度急退的英军。但英军成功地退入印度,留下十多万中国
  同盟军在缅甸深陷敌地,背腹受敌。滇缅公路又被切断封死,因
  而四顾无援。5月上旬,西路中国远征军只好远走印度;而中路
  与东路的中国远征军,则越过疟疾流行的缅北野山、恶水、荒
  林,绕道退入云南,死、伤、病极其惨重。8月上旬,三路中国
  远征军虽安然退到印度与滇西,但数十万大军仅剩四万人!──
  在缅甸战区就这样留下了十多万无名英魂!

  日军因大获全胜而斗志昂扬,5月1日攻入曼德勒,乘胜进军八莫
  (Bamaw),密支那(Myit Kyi Na),逼近云南边境。缅甸全境
  就这样落入日军手中。
老:英军不管在缅甸或东南亚或香港,怎么不打仗却一直在逃跑?
貌:要知道英国的战略:是放弃香港、新加坡、马来亚、缅甸等,快
  马加鞭退回印度,固守印度大本营等待反攻时机。滇缅公路是中
  国的输血线,并不是英国的生命线。
学:怪不得日本右派,至今还在说东南亚人民如何欢迎、配合、感谢
  当年日军解放了他们。可惜奈温已经去世,不能作证了。
貌:英军与中国军1944年夏季联合反攻。日军先下手为强,十万精兵
  越过印缅边界,反向印度英泊尔大举进攻。英印军队早在大本营
  深挖洞,广积粮,以逸待劳,严阵以待。就因天时、地利、人和
  而捷报频传。日军大败而退回缅甸!

  形势急转直下:中、美、英等同盟军由缅甸北部向南部大反攻大
  扫荡,大灭日军威风,也使缅甸各族人民清清楚楚看到日本兵败
  如山倒,终于无比增强了反日必胜的信心。
学:缅共与昂山等领导的“消灭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紧密配合
  英、美、中三国抗日同盟军,不是在1945年3月27日举行了抗日
  大起义?从此这天就是缅甸抗日节呀!
貌:早在1939~40年,缅共就坚信日本法西斯是当代人类的第一敌
  人。当缅共第一任秘书长昂山去担任日本傀儡国防部长与总司令
  时,德钦梭被选为缅共第二任总书记。1943年,德钦梭就开始领
  导缅共秘密武装抗日。他积极游说日本傀儡国防部长与总司令昂
  山、缅甸议会民主抗日派、各土族抗日领袖们,转告他们:

  1、日本、德国、意大利法西斯们江河日下,节节败退,快要投
    降了。
  2、1943年10月至1945年3月共17个月,中国军队在缅甸北部杀
    死日军4.8万余人,俘虏日军647人,为缅甸收复了八莫、腊
    戍(Lashio)等50座大小城镇,解放了缅甸领土八万余平
    方公里。
  3、在中、美同盟军的大力支援下,主力英军也由印度开始大举
    反攻缅甸了。在克钦族、钦族、掸族等各土族的支援下,
    1945年初,英军收复了瑞波(Shwebo)、望濑(Mon
    Ywa)、良宇(Nyaung Oo)三大重镇,3月3日攻克了军事重
    镇密铁拉(Meik Ti La),20日光复了旧皇都曼德勒。下一
    步,同盟军南下直取首都仰光了。
  4、同盟军总司令承诺:只要昂山武装部队反戈一击日军,将功
    赎罪,就既往不咎。……于是,在1944年8月23日,缅共与
    昂山等终于秘密组织成功“消灭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紧
    密配合英、美、中三国抗日同盟军,就在1945年3月27日,
    在缅甸南部各地举行了抗日大起义。昂山领导的缅甸国防
    军,出其不意向兵败如山倒的日军狠狠反戈一击……。5月1
    日就光复了首都仰光,大大地振奋了缅甸全国上下民心、军
    心。

  仅仅在下缅甸,日军被昂山的缅甸国防军、缅共人民军与英美同
  盟军等毙伤共1.3万人,俘虏200余人。日军目睹众叛亲离,同时
  惊见各路义勇军高举反日义旗,喊杀连天,自知大势已去。

缅甸独立(Independent Burma)

温:随着日本投降,英国军事局以Civil Affairs Service Burma神
  圣名义,动用军事预算费荣誉归来。

  共产党、昂山、社会党之间发生政略分歧了,作为独立先锋的
  “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开始分裂了;1946年7月,缅共领袖
  德钦丹吞被迫辞去“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秘书长之职;昂山
  开始与英国谈判,在1947年元月27日,成功地签了昂山─爱德礼
  协议。

  当时几乎所有土族都想各自独立。一直效忠英国的各土族军队
  ──尤其克伦族、钦族、克钦族、掸族等,由于大缅族主义缅军
  一有机会就欺压他们,因此不信任大缅族主义军队,更乐意与英
  国保持友谊,与大缅族主义保持距离。

  昂山成功地劝服掸族土司、克钦族土司、钦族首领,在1947年2
  月12日签订了彬龙协议,让各族统一在缅甸联邦内,争取共同独
  立──该日子从此就成为联邦日。克伦族拒绝参加会议,阿拉干
  族与孟族早在缅王时期就属于缅甸一部分,而克伦尼也早就独立
  建国,因而他们皆不被邀请。
貌:签彬龙协议(Panglong Agreement)时大家一致同意:各邦各族
  都拥有民族平等与自决权。在多党联邦制基础上,大家向英国争
  取缅甸联邦的共同独立。

温:1947年7月19日,惨案发生了:二战时期的缅甸保守总理吴素
  (U Saw)策划枪杀了正在开内阁会议的昂山与土族首领。
貌:吴素生于达雅瓦底(Tharrawaddy)县,1928年进入缅甸殖民地
  立法议会议员。1935年赴日本,回国后鼓吹同日本合作。1938年
  创建爱国党。1939年任殖民地政府部长,1940~41年任殖民地政
  府总理。1941年赴英国谈判,回国途中同日本人秘密会谈,明示
  愿意协助日本进攻缅甸。1942年1月,吴素总理因而被英国当局
  逮捕,流放到非洲乌干达。战后才获释放。回缅甸后,吴素重整
  其爱国党,继续鼓吹民族独立解放。1946~47年吴素又被人民选
  为英属缅甸总督行政委员会(临时政府)委员,1947年1月跟随
  昂山率领的代表团赴英国谈判。
学:西方报导吴素一向不满昂山一群人:

  1、盲从日本──把缅甸武装力量按日本意志改编来改编去。
  2、自我吹嘘──山穷水尽而与英国合作,反戈一击日军后,又
    自称为“爱国军”。
  3、盲从东南亚盟军司令部蒙巴顿──签丧权的《康提协定》
    (Kandy Agreement)大量缩减缅甸国防军,把大部分“爱
    国军”扫地出门。
  4、盲目退让──让英国殖民主义卷土重来,换取对自己支持。

貌:吴素是“爱国党”主席,一向自命最爱国,痛斥其他人不坚持民
  族利益,只看眼前利益往上爬。他辩称因此才策划在7月19日枪
  杀昂山及六名政府部长。他在12月被缅甸法院判处死刑,1948年
  5月执行。

温:独立的第一年,就面对一连串的叛乱:德钦梭领导的缅共红旗,
  德钦丹吞领导的缅共白旗,波拉勇领导的白色志愿军,阿拉干的
  穆斯林(现在叫Rohingyas)、克伦族联盟等先后造反,各自分
  道扬镳。缅甸北部穷乡避壤也被中国国民党逃军控制。
貌:缅族政党与各武装部队主要不满1947年8月29日秘密签订的《缅
  英防御协定》──被作为缅甸独立协议的组成部分。所有造反政
  党与独立军队都一致认为:该秘密协定以协助训练缅甸国防军为
  名,实质上是让英国军事代表团常驻缅甸,并使用缅方的港口与
  机场──这是英国继续军事控制缅甸,缅甸独立是镀金假货的铁
  证。而众土族的纷纷造反,则是反对大缅族主义。就如温教授所
  强调:缅族领袖们老说只要民主到来,众土族的民族平等问题就
  迎刃而解。然而,一获得独立,立刻就迎来了大缅族主义。

  由于该缅英防御协定有效期为三年,缅甸政府在1953年1月宣布
  期满废除就完事了。而大缅族主义呢?众土族认为被历届政府一
  脉相传;1962年3月2日奈温废除《宪法》后,历届独裁军政府一
  直对众土族烧、杀、抢、奸,穷凶极恶,把大缅族主义推向最高
  峰。

温:缅甸对世界大事坚持自主与保持中立──缅甸是首先承认以色列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之一。
貌:1950年6月8日,缅甸联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1954
  年5月15日,缅甸拒绝参加美国倡导的反共反华包围圈──《东
  南亚条约》;6月8日,周恩来访问缅甸,与吴努总理联合声明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12月28日,缅甸、印尼、锡兰、
  印度、巴基斯坦等召开“茂物会议”,倡议召开亚非会议;1960
  年元月28日,缅甸与中国签订《缅中友好与互不侵犯条约》与
  《关于两国边界协定》,10月1日签订《缅中边界条约》;1961
  年元月9日,签订《缅中经济技术合作协定》;1962年3月2日缅
  甸奈温军政府夺权上台,1967年策划杀华反华逆流,转移人民对
  将军们祸国殃民的怒火;1970年5月14日,通知中国《缅中友好
  互不侵犯条约》期满结束,不再续约。

温:1958年国家经济开始起飞,可惜执政党(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
  盟)开始分裂两半:吴努与吴丁领导一派,巴瑞觉迎领导另一
  派。国会对吴努提出的不信任案,在左倾反对党“民族团结阵
  线”的支持下被否决掉。“民族团结阵线”一向被怀疑有缅共背
  景。军队强硬人物疑虑缅共假手“民族联合阵线”与吴努私通,
  魔掌开始伸进来了。于是逼迫吴努“邀请”三军参谋长奈温组织
  看守政府。人们认为这是“第一次军事政变”。
貌:左倾反对党“缅甸联邦民族团结阵线”,成立于1955年11月,由
  缅甸工人党、我缅人协会(即德钦党)、缅甸人民团结党、正义
  党等13政党团体所组成。13政党团体“缅甸联邦民族团结阵线”
  一致主张政府必须:

  1、代表各阶级各民族各阶层人士;
  2、与地下革命武装力量和平谈判,结束内战,实现国内和平;
  3、改善人民生活,解决工人失业与农民缺地问题;
  4、实现各族人民一律平等;
  5、外交政策指导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该13政党团体统一阵线“缅甸联邦民族团结阵线”,在1956年大
  选获36%选票,占人民院45席位,成为最大的反对党。

学:“缅甸消灭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缅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
  盟”、“缅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廉洁派”、“缅甸反法西斯
  人民自由同盟巩固派”、“瑞迎派”、“努丁派”、“缅甸联邦
  党”等……眼花缭乱,到底怎么一回事?
貌:1944年8月23日“缅甸消灭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在仰光秘密成
  立,1945年8月改称“缅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首任主席
  为昂山将军,秘书长为缅共主席德钦丹吞。1945年3月配合中英
  美联军反日,取得胜利。8月,发表《尼杜林宣言》,要求组织
  民族政府,实现缅甸独立。1946年7月,反对英国重返缅甸;9
  月,因参加英国总督的“行政委员会”(临时政府),缅共愤而
  退出同盟。1947年4月举行制宪会议选举,昂山将军组织了临时
  政府。7月,昂山内阁被杀,由吴努任“缅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
  同盟”主席兼政府总理。1948~49年,德钦梭领导的缅共红旗,
  德钦丹吞领导的缅共白旗,波拉勇领导的白色志愿军等先后退出
  与“缅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各自分道扬镳。阿拉干的穆
  斯林,克伦族联盟,克钦独立军等也起来造反。1948~58年,
  “缅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一直是执政党,曾举办国内和
  谈,但谈谈打打,双方指责对方反动或反革命或反人民。1958
  年5月“缅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本身分裂,吴努派与从社
  会党分化出来的德钦丁德钦觉吞共组“缅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
  盟廉洁派”,简称“努丁派”,联合左倾反对党“缅甸联邦民族
  团结阵线”,共同对抗吴巴瑞吴觉迎的“缅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
  同盟巩固派”,简称“瑞迎派”。1958年9月26日奈温第一次政
  变,组织了“看守政府”;1960年2月“努丁派”选举获胜而重
  新执政;3月,“缅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廉洁派”改名为
  “缅甸联邦党”。
学:奈温说他拯救了缅甸,难道“缅甸联邦党”也跟奈温随后的“缅
  甸社会主义纲领党”一样祸国殃民,对众土族赶尽杀绝吗?
貌:“缅甸联邦党”与其下属组织缅甸经济贸易总会、全缅农民协
  会、缅甸自由妇女协会等,代表缅甸中小资产阶级与地主富农的
  利益。

  对内:“缅甸联邦党”灵活和谐地对待国内民主与和平问题,平
  心定气地对待掸族、钦族、克钦族、克伦族等各土族所要求的民
  族平等与自决权问题;

  对外:“缅甸联邦党”采取和平中立的外交政策,重视中缅友
  好。

温:奈温看守政府举办了1960年大选,吴努的“联邦党”以多数票胜
  利组阁。但第一任总统(1948~52)掸族大土司苏瑞泰发动“掸
  族联邦运动”,强烈要求松散的联邦制后,被认定搞分裂,局势
  就动荡不安了,于是就发生了1962年3月2日的第二次军事政变。
貌:1960年大选获胜后,吴努的“联邦党”推选德钦丁为党领袖,吴
  埃貌为主席,德钦觉吞为副主席,吴努出任总理。1962年3月2
  日,奈温“缅甸革命委员会”发动“革命”政变,废除宪法,把
  在仰光广播电台大厅召开修宪大会的缅族政党“牛鬼蛇神”与众
  土族领袖“分裂主义者”统统送狱。1964年3月,奈温“缅甸革
  命委员会”把全国政党团体“狐群狗党”统统取缔。从此,缅甸
  只剩下奈温“缅甸革命委员会”的“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领导
  一切;从此,将军们独断独行,横行霸道至今;从此,缅甸由东
  南亚国泰民安富国,逐渐沦为世界最穷国之一。

第二次军事政变(2nd Military Coup)

温:奈温军政府刚夺权不久,就在1962年7月7日,悍然镇压仰光大学
  校园内和平示威的学生,枪杀100多名。
貌:温教授与我当年都在上大学,目睹在仰光大学校园内和平示威的
  同学们被枪杀,学联建筑无辜被爆毁,两人都义愤填胸,两人都
  不满军政府用枪杆子解决一切,两人都痛恨军政府废除《宪
  法》,进行无法无天独裁统治。奈温当时一口咬定:掸族、孟
  族、若开族、克伦尼族等众土族是联邦主义者,要分裂国家;而
  他奈温领导爱国缅军,拯救了分崩离析的国家与水深火热的人
  民。

  温教授与我恨1962年3月2日废除了《联邦宪法》,恨1962年3月2
  日非法逮捕民选国家领导与众土族领袖,恨1962年3月2日,《彬
  龙协议》精神与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彻底被破坏,缅甸联邦从此
  名存实亡。

温:奈温的革命委员会与各路叛军在1963年举行过和谈,但毫无结
  果。奈温逐步迅速转化缅甸为他心目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并
  与外界隔离。他创立“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以一党专政控制
  一切。他国有化工商业,以牺牲农业的代价发展工业,所以经济
  发展停顿。
貌:奈温军政府1962年7月4日成立“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1963年
  元月1日将石油公司“收归国有”;1963年10月颁布《国有化法
  令》,派军队无偿没收所有工厂、矿场、制造业、工商企业,最
  后学校也被无偿“国有化”;1964年解散所有政党、团体,实施
  “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一党专政。从此,独裁将军们一路倒行
  逆施,全国上下无人胆敢批评,因为等待评政者的是监狱。
生:军政府如何欺压歧视缅甸华侨华人与炎黄子孙?
貌:以缅甸社会主义国有化名义,华侨华人的生产资料、维生企业、
  商店等被无偿夺走;物主企业主们统统被扫地出门而立刻变成一
  无所有。华侨华人的学校与教育设备等被无偿占有,华侨华人的
  教师们被赶出校门。广大炎黄子孙呢──从此不得在自己学校学
  习本族语言文化了。随着全国流通的大钞票被无偿作废,1965~
  66年,全国经济危机来临,油盐柴米开始短缺;1967年初,全国
  米荒出现。1967年6月26~27日,军政府派暴徒按计划围攻华侨
  华人住家及小本经营商店、茶餐厅等,烧、杀、抢、劫,以转移
  人民的不满。

  我当时身为缅甸工业发展局成员,一直在为国家工业发展贡献力
  量,岂料差点死于下班回家的杀华反华血腥路上。该年10月24
  日,我悲愤绝望地出国留学兼避难。到欧洲,我惊见军政府也下
  令解散所有缅甸学生会。我们德国缅甸学生会出于留学生的实际
  需要,不听从命令。结果四名领导人Thein Win主席,Khin
  Maung Htwe副主席,Min Zaw(即吕海滨)财政,Kyaw Win秘书
  长等四大“钦犯”,被强行逮捕回国。我们据理抗议与四处控
  诉,结果全被打入黑名单,留学奖金被取缔,家长们都遭到迫
  害。无比愤怒之余,我们开始出版“战斗的孔雀”(Khut
  Daung),为全国被压迫的各族人民与被迫害的各阶层人士奔走
  呐喊,每年7月7日,隆重纪念被军政府枪杀的我仰光大学师兄弟
  ……。从此半工半读,走向抗争到底的风风雨雨不归路。虽然缅
  甸军政府不要我为缅甸人民服务,我庆幸能以德国注册食品化学
  家职业,受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品检验局欧洲食品法律顾问,
  为中国食品出口德国荷兰,贡献微薄力量──不愧母校南洋中
  学、仰光大学、德国大学与研究院等对我的教育与培养。

温:1974年元月,新《宪法》出台了,接着人民代表大会产生了。
  1974年5月开始,因贪污、通货膨胀、粮油短缺──尤其米荒,
  示威浪潮由仰光横扫全国。

  仰光因盛(Insein)铁路工人被逮捕了,达迈与新马莱
  (Thamyaing and Sinmalaik)纺织工人被军队枪杀了,1974年
  12月,因联合国秘书长吴丹葬礼而引发的全国最大反政府示威,
  爆发了。1976年3月23日,因和平纪念20世纪缅甸最伟大的民族
  领袖诗人兼作家德钦哥德迈(Thakin Kodaw Hmaing)百岁诞
  辰,百多名学生被拘捕。1978年的一项对阿拉干穆斯林Rohingya
  的军事行动,25万难民逃往邻国孟加拉。
貌:德钦哥德迈1875年生于卑谬县农民家庭,精通佛教、缅文、巴利
  文、古今文史等,1911年任《太阳报》编辑,并创办缅甸第一所
  国民学院,教授历史与缅文。他的作品,多是讽刺与揭露英国殖
  民统治,嘲笑出卖民族利益的政客,歌颂缅甸农民起义,唤醒爱
  国爱民崇高意识。英国与日本统治时期,他积极参加反英与反日
  民族解放运动。1934年任“我缅人协会”(德钦党)名誉主席,
  1945年任“我缅人协会”主席。50年代起,他先后担任缅甸国内
  和平委员会主席、缅甸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缅甸中国友好
  协会名誉主席、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缅甸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等
  职。1950年缅甸政府颁他“文学艺术卓越者”称号,1955年获
  “加强世界和平”斯大林国际奖。缅、中两国人民都爱戴他。

第三次军事政变(3rd Military Coup)

温:军政府对外援放宽限制,促使经济开始发展。然而,在1980年
  末,通货膨胀,国债上升,致使经济出现危机。1987年9月,军
  政府重施故技:大钞票无偿作废,并向联合国申请缅甸列名为最
  不发达国家。1981年奈温宣布退休,辞去国家主席职位,只任职
  “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主席。1988年7月23日,奈温突然宣布
  连这主席职位都不要,于是在1988年8月8日,惊天动地的8888民
  主运动爆发了。

  苏貌(Saw Maung)将军发动的第三次军事政变也跟着上演了。
  1989年,新军政府把英文国名Burma 改为Myanmar。1991年,昂
  山素姬荣获诺贝尔和平奖,而新军政府面临经济制裁。1992年4
  月,丹瑞大将取而代之苏貌将军职位,他释放阶下囚吴努,松绑
  软禁在家的昂山素姬。1995年丹瑞大将进一步恢复昂山素姬的自
  由,唯不许她离开仰光。在此之前,丹瑞大将就已允许在1993年
  元月开国民立宪大会,条件是未来政府中军队必须扮演重要角
  色。国民立宪大会停停开开,唯将军马首是瞻。全国民主联盟受
  不了气,1995年末走出大会表示抗议。于是国民立宪大会在1996
  年3月解散了,不立宪了。

  上世纪90年代,军政府也跟边区土族叛军举行和谈,钦纽将军成
  功地与果敢叛军、佤族叛军、克钦族叛军等达成停战协议。克伦
  族叛军KNU不愿谈判,即使军政府1995年春季捣毁了KNU主
  要根据地Manerplaw,克伦族叛军仍旧不肯坐到谈判桌旁。控制
  掸邦大部分地区的军伐毒枭昆沙,1995年12月却与军政府达成交
  易而投诚。

  立宪国民大会开不成后,军政府与全国民主联盟关系紧张起来,
  全国民主联盟在1996年与1997年遭到两次镇压。1997年11月,军
  政府改“国家法律秩序恢复委员会”为“国家和平发展委员
  会”,但换汤不换药。鉴于缅甸继续侵犯人权,1997年美国加强
  制裁,2000年欧盟也跟随。2000年9月昂山素姬又被软禁在家,
  2002年5月,她又被允许出游仰光之外,同时军政府又开始和解
  谈判,但谈判陷入僵局。在2003年5月,昂山素姬车队遭到亲政
  府暴徒袭击后,昂山素姬再次被监管,从此她被软禁在家,一直
  到今天。她的全国民主联盟再次遭到大规模镇压,许多领导被逮
  捕,所有办公室几乎被关闭。2003年8月,钦纽将军宣布七步
  “民主路线图”,但计划没有时间表,也没有任何条件限制与独
  立监督机构。因此,西方各国与缅甸邻国对路线图产生疑虑而屡
  屡评击。

  2005年2月17日,军政府重开国民大会──自1993年以来的第一
  次,但旨在重写宪法。大家看到的是:包括全国民主联盟在内的
  主要民主党派团体,都被拒之门外。参加会议的都是军政府一手
  挑选与操纵的小党小派。2006年元月,国民大会又被暂停。

  2005年11月,军政府突然开始把首都由仰光迁往彬马那郊外秘密
  选定的无名之处。该地方老早就在秘密策划与建设,为的是远避
  另一次的8888起义。在2006年3月27日建军节,军政府宣布首都
  名叫内比都,意即皇都。
貌:自1962年非法夺权至1974年,是缅甸法西斯将军们无法无天的13
  年。迟至1974年,奈温的“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Burmese
  Socialist Program Party)才炮制了《基本宪法》,继续实施
  “缅甸社会主义”一党专政。由于民主与基本人权全被践踏无
  存,经济崩溃,人民忍无可忍,1988年才爆发8888全国民主起
  义,让“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与其炮制的“基本宪法”寿终正
  寝。

  众土族认为:缅甸联邦的根本问题,是因为《彬龙协议》与《联
  邦宪法》赋予的各邦各族平等权与自决权被彻底剥夺,民主与人
  权被彻底践踏所致。只有发扬昂山将军与众土族领袖制订的《彬
  龙协议》精神,建立真正的联邦制,缅甸联邦才能走向国泰民
  安,繁荣富强。

  我那亲密战友──掸民主联盟秘书长赛万赛(Sai Wansai)说:
  “缅甸联邦Union(缅文Pyidaung-zu)of Burma,意即聚合千邦
  或千国(Pyidaung-zu)之缅甸,更正确地翻译,应是“缅甸合
  众国”,是由众多不同的民族国家聚合而成,这些民族国家,一
  律平等,谁也不比谁优越或低下。大缅族主义者说我们是少数民
  族,少数必须服从多数。其实,在我们各土族邦,土族是主体民
  族,缅族才是少数民族。他们少数必须服从我们多数才对。赛万
  赛呼吁各邦、各族、各党、各阵线、各邦军、各网站、各社团、
  各妇孺父老兄弟,积极重建真正联邦,把民族文化、语言、传
  统、自尊心、价值观等发扬光大,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赛万赛语重心长地指出:目前,缅甸军政府正在动用其权威与傀
  儡,策划通过2010年伪选举,无限制地延长军人独裁统治。

温:缅甸虽是亚洲国家,但他的缓慢发展程度与过程,却更象后殖民
  地的非洲。受英国近百年的殖民统治,缅甸虽继承了自由市场与
  议会制,但宛如许多非洲国家,转化不入实质性的民主制度。英
  国殖民统治的所谓自治基础与议会制,独立后没有给多民族的缅
  甸联邦社群带来国家认同感。缅族精英统治者的社会主义与经济
  集权思想行为,让市场经济越来越远。边缘化了的非缅族的不满
  情绪,掌了权的缅族之间的争权夺利,共同发酵出:组织最严密
  的军队打出安定团结口号,出来政变夺权。
貌:爱国党主席兼英殖民政府总理吴素,比昂山更早联日驱英,1947
  年还跟昂山一起赴英争取独立。但他竟然暗杀了昂山内阁一干
  人,指责别人出卖国家人民利益者。

  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首先驱逐成员缅共出门,缅共接着分裂为
  红旗与白旗;后来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又分裂为廉洁派与巩固
  派……原因是:个个认为自己最革命最正确,对方是分裂主义、
  修正主义、反革命或投降派。

  1962年成立的奈温“革命委员会”与其后的“缅甸社会主义纲领
  党”,也因路线斗争而把“革命不坚定分子”清扫出“革命大
  门”。然而,最革命的军队之父奈温,最后也被部下爱将软禁。
  爱将夺权后,立刻唾弃奈温的所谓缅甸社会主义纲领,重拾自由
  市场经济与多党议会制,但却想用《宪法》锁定“一切必须由他
  们军队领导”。奈温遗留的大缅族主义军队呢?──1992年开始
  由丹瑞─貌埃─钦纽三头马车领导,2004年钦纽被铲除,丹瑞积
  极策划皇家式朕即天下的统治。

  大缅族主义唯我独尊地半世纪折腾来折腾去,经过互相残杀祸国
  殃民一大段时期之后,重新回到原起跑线……可怜的是半世纪饥
  肠辘辘、衣不蔽体、无人权、无受教育权的工农草根老百姓。
学:我认为高级知识分子与领袖投机取巧最要不得,留下无穷后患与
  灾难。象昂山是缅共创建者,也是缅共第一任秘书长,早就认定
  法西斯是第一敌人。他潜逃厦门去联系抗日的中共,怎么摇身一
  变,却支持日本切断中国的滇缅公路输血线,以换取日本对他的
  支持?变化太快了!奈温受的是日本法西斯军国教育,对人民尤
  其众土族做的是烧、杀、抢、奸,然而口口声声却大喊“缅甸社
  会主义”“工农劳动人民至上”、“联邦大家庭万岁”,太不可
  思议了。丹瑞─貌埃─钦纽三头马车,三口一声“团结”与“依
  法治国”。在团结声中,4年前钦纽就已锒铛入狱了;今年全民
  公投所通过的伪宪法,明确规定着“”军队领导国家”,于是,
  丹瑞─貌埃两头马车开始大喊“依法治国”了。
生:好汉不吃眼前亏嘛!我们现代年轻人也个个是这样的!

  做了日本的缅甸傀儡国防部长与总司令后,眼看日本快崩溃,反
  戈一击日军,再换取英国的支持。……这不是好汉不吃眼前亏
  吗?失敬失敬!

  奈温1958年当“看守政府”头头,1962年索性夺权,摇身一变为
  “缅甸社会主义革命政府”主席,高高在上,这不是乱世枭雄随
  机应变吗?佩服佩服!

  如果三头马车三马嘶声,两声嘶叫不是更少杂音?最后民主集中
  成万众一声,不是最能纲举目张?

  不能“死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嘛!………

  嘻嘻!如果你们一定要以道德定罪,就让反日有功的亲日好汉
  们,以及反对昔日老和尚打伞,发誓明日要“依法治国”的将军
  们,将功赎罪好吗?

  人家中英美同盟军都既往不咎呢!我们地球人更应胸怀世界!

  对识时务的英雄豪杰,必须青睐!几千年出不了几个哟!
老:急功近利要不得!但知错必改,善莫大焉!人无完人,金无足
  赤!要原谅人犯错。和为贵,切记切记!

橙黄色革命(Saffron Revolution)

温:2000年后,缅甸军政府与世界来往增加了。2003年见到将军们再
  次拘禁昂山素姬,美欧加强了制裁。缅甸的经济发展与前途,以
  及国际社会对它的态度,显然取决于它的民主与人权的进展程
  度。2007年9月僧侣界发动大规模示威,要求民主改革时,军政
  府的粗暴反应引起国际的广泛评击。大骚动促使国民大会通过的
  新《宪法》草案,在2008年5月进行了全民公投表决。全民多数
  票所赞成的伪宪法,又让军政府答应2010年举行大选。

  然而,全民公投的计划,又被大自然灾害干扰破坏。2008年5月3
  日,Nargis强烈台风横扫缅甸中南部伊勒瓦底江三角洲,千千万
  万村民与其村庄不见踪迹。对如何接受救灾物质以及救灾人员让
  不让进入灾区,军政府举棋不定,因而死亡人数激增,于是惹来
  国际强烈不满与评击。

  缅族的建国史错综复杂,掸族、克伦族、孟族、阿拉干族、克钦
  族、钦族、克伦尼族等众土族的历史也充满血泪。大家庭你中有
  我,我中有你,参杂在一起。换句话说:缅甸是各族移民──藏
  缅、傣华、孟高棉等三大语族的汇聚地。

两大问题(The Two Problems)

温:缅甸有两大问题:民主问题与民族问题,两大问题正如铜板的两
  面,不能分开。

  几乎所有缅族都染有大缅族主义痼疾,他们个个居高临下对待其
  他土族。缅甸将军们再把大缅族主义推向高峰,一手制造了:

    一个国家──缅甸,
    一个民族──缅甸人,
    一个宗教──上座部佛教。

  为了制造一个缅甸人民族,他们清洗其他民族──许多土族已经
  被灭绝了。为了制造一个宗教,他们迫害其他教徒──尤其基督
  教徒。钦族、克钦族、克伦尼族、部分克伦族等信仰基督教。缅
  军也迫害穆斯林。Mujahids/Rohingyas主体就是穆斯林。

  显然,大缅族主义缅甸将军们不要缅甸联邦,他们要的是单一国
  家──就象法国、西班牙、英国。

  所以,大缅族主义缅甸将军们诅咒联邦制,谩骂要求联邦制者为
  叛国贼,并不足为奇。

  另外,民主斗士多为缅族──在国内是昂山素姬与其全国民主联
  盟,在国外则主要流亡聚居于英国。这些缅族流亡群体与缅族将
  军们一样地高举大缅族主义旗帜。他们说:只要民主复兴,一切
  问题就迎刃而解。在1962年军政府夺权上台前,他们就这么诱骗
  过众土族。

  以上两大问题不解决,缅甸总会是东南亚的麻烦制造者。
问:常听人说及8888年代,谈谈您们的看法?
貌:温教授博士(Prof. Dr. Win)是清迈大学教授,欧洲委员会欧
  洲学院亚洲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学者,流亡美国的缅甸联邦民族联
  合政府的前顾问,《亚洲论坛》的助理编辑,缅甸文摘的赞助
  者。

  我与温教授都是62年7月7日校园大屠杀的见证者。但温教授在88
  年代才公开走出缅甸,他自称属于8888年代。

  温教授认为:目前国内的8888年代领袖,如Min Ko Naing等,虽
  然8888精神高照,但被上了手镣脚铐,动弹不得。成千上万流亡
  国外的其他知识分子,除了一部分人仍然高举8888精神,到处奔
  走呼号外,不少人却安坐电脑后面闹革命,自诩是网络战士──
  国内称他们为扩音器外交家。他们也有人升华为周末政治家,在
  周末集会大发牢骚──国内给他们缅语外号4B,即Bae Htaing、
  Baing Kya、Bu Pyaw、Ba Hma Ma Loke Bu,意即靠边站,穷光
  蛋,怨天尤人,什么都不做。温教授奉劝他们还是少点高谈阔
  论,多些埋头苦干;再不,就去搞搞慈善事业或人道工作吧!

  温教授还指出:有些“领导”“弃暗投明”了,有的应将军们之
  盛邀而回国访问去了──就如Z博士。温教授痛心绝大多数8888
  年代人跟民主运动越离越远。全缅学生与青年总会ABSDF的
  分崩离析,要归罪于奈温军政府的缅甸社会主义路线教育──让
  8888年代学生青年们绝大多数不知民主为何物,因此必须接受再
  教育,学习民主精神……。

------------------------------------------------------------

问:温教授以前不是说过流亡国外的缅甸人高达三~五百万名?
答:温教授说,就因为国内一塌糊涂,外流越来越多。有的奈温时期
  就出国──多数是专业人员或学者到西方求职讨生活。8888大屠
  杀大镇压后,外流规模最大,大量政治活动家也外逃。政治活动
  家们满怀激情要推翻军政府,推动缅甸民主变革。在美国与欧盟
  的鼓动与帮助下,政治活动家们成立各类特别小组,学习各方面
  的上层建筑知识,比如有的学经济改革知识,有的学法律改革知
  识,有的实习政治辩论与自由出版知识……为建立民主缅甸而在
  积极准备。一旦时机成熟,这些精通缅甸国情的政治活动家们,
  懂民主自由人权的斗士们、精通业务的职业家、科技专家、政治
  学专才等,既是缅甸各建设领域的重要骨干,也是国际合作者支
  援者的称心桥梁与得意伙伴。

问:缅甸人民能自己解决自己问题吗?
答:看了半个世纪的缅甸发展,温教授肯定缅甸人民无法自己解决自
  己问题──族群与族群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政党与政党之
  间,左派与右派之间,都在吵架、打架、分裂、分道扬镳。但有
  一个公约数:所有土族与所有民主力量都最恨缅甸将军们──缅
  甸将军们最强大、最凶横、最霸道、最无法无天。但缅甸军政府
  被推翻后,温教授又怕缅甸会“巴尔干化”──联邦大家庭大崩
  溃大瓦解。温教授时常引用民间笑话:“两个缅甸人在一起,会
  出现三个党”──即产生两个政党加一个统一阵线。

  温教授寄希望于外界帮助解决缅甸的目前悲剧。比如美国、东
  盟、印度、中国等共同研制一套解决方案,让缅甸三方──军政
  府,众土族力量,昂山素姬(温教授深信全国民主联盟与民主力
  量听她的)商讨,争取国内大和解。当然,由东盟领导这项工作
  算最适当。但欧洲─缅甸办公室主任韩永贵说过:东盟比缅甸更
  需要对方。所以,三方对话还必须配合国际制裁国际监督等庞大
  压力才行。

问:谈谈对丹瑞等将军们的看法好吗?
答:追本穷源:缅军是二战日本法西斯皇军训练出来的后代。虽然快
  70年了,法西斯阴魂仍然不散。

  丹瑞大将自诩是神武缅皇再世,他一切遵循皇家传统与星象家指
  点。他笃信权力来自神授,而非来自人民。他以恐惧与威严手
  段,让人民服服贴贴、唯唯诺诺。他一边继承奈温将军的独裁衣
  钵,另一边剔除奈温1988年犯下的统治缺陷,以免重蹈覆辙。

  从奈温到丹瑞,将军们口口声声无不在说:西方民主意识形态不
  适于缅甸文化。若不用铁腕手段坚决果断行事,国家必定分裂。

  且看将军们如何“抛弃殖民政府的首都仰光,大举迁往内必都皇
  城”吧:

  1、铺张浪费,尽显皇家风范。
  2、破殖民政府之旧式建筑风格,立新皇都气象。
  3、深迁内地:A、预防美欧海上突击;B、拉进围剿众土族叛
    军的距离。

  丹瑞刚掌权时,民主地改奈温个人独裁为丹瑞─貌埃─钦纽三头
  马车。2004年排除了钦纽将军后,又企图回归个人独裁统治。

  丹瑞置12军官于皇殿下,分管重要部门,等级分明。内阁官员
  内,只有两个“不很象军官”。内阁每月开一次会议,每年12皇
  殿军官与内阁官员开三次大会,共同讨论与制定军事经济等国计
  民生大事。

  舵手丹瑞大将肩扛特别项目与边界工程委员会主席重担,御驾亲
  理重要自然资源与国民经济企业如矿业、农业,林业、能源工程
  等,以及公共建设如铁路、公路、桥梁、水坝、灌溉等。

  副手貌埃将军是贸易政策主席,掌管国内外贸易领域大大小小决
  策与政策,每星期开一次会。

  上司奈温秉承太上皇日本皇军遗风,习惯于军队式独裁领导。丹
  瑞貌埃一脉相传;丹瑞自诩皇上,更是趾高气扬,孤家寡人,独
  断独行──他高高在上,从来不征求下面的意见。下属们总是战
  战兢兢听命,从来不敢提意见。

  可怜全国大小官员为了保官保命,唯上是尊,唯命是从。全国上
  上下下无不看风使舵,毫无责任感。军令、政令、指令遇到麻烦
  或行不通,就互相推诿责任,找替死鬼。最倒霉的是无权无势、
  无依无靠、逆来唯有顺受的底层干部。

  丹瑞貌埃一边强化对主要商品与自然资源的中央集权经济,另一
  边松绑对中小企业的控制,引进外资,搞活市场经济,大大地增
  加税收。

  统治缅甸的将军们,历来都是极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个个仇
  外。他们告诉人民:西方只想通过新殖民主义置缅甸于其影响之
  下。唯有煽动仇外反外,他们才能合法继续军事统治下去。对将
  军们来说,战场上只分战胜方与战败方──胜者为王,败者为
  寇。他们口口声声:为了捍卫“人民”国家的安全与“人民”政
  权的巩固,可以无所不用其极──不管国际如何愤怒或谴责。

问:缅甸扫毒工作如何?
答:象缅甸与北韩这样的小国家,总爱拿毒品问题与拐带妇女问题等
  作为行使国家主权的工具。他们利用这些工具,干扰分裂邻国,
  制造麻烦事件,以达其不可告人目的。这些都是缅甸与北韩别有
  用心的策略。

问:怎么看待美欧的制裁?
答:在下貌强认为美国的缅甸政策以美国利益为依归,所以暗藏忧虑
  中国崛起的因素。但老战友温教授温深信美国的制裁目的,主要
  是让缅甸军政府孤立无援而有所顾忌与收敛。他说,象北韩,你
  制裁他,他可能还是我行我素。然而,一般说来,你施压一下,
  他才会动一下──缅甸军政府正是这样。如果美国欧盟不施加压
  力,将军们会更加胡作非为。现在问题是,制裁力度不够大,也
  不一致──有的国家如美欧采取制裁,有的国家如缅甸邻国则不
  制裁,因此制裁效果不彰,达不到欧美的原定目标。奈温“缅甸
  社会主义路线”时期强调自力更生,不跟欧美西方来往。他只要
  抱着中国,还是能生存,所以他更不怕制裁,更不怕孤立。所以
  孤立他,制裁他,作用都不大。丹瑞貌埃靠中国、印度、东盟,
  所以孤立他,制裁他,难度更大。

问:怎么看区域国家东盟中国印度日本的缅甸政策?
答:东盟的“建设性接触”政策是在不干涉成员国内政的基础上,与
  缅甸进行石油天燃气矿产等贸易,东盟自己不干涉缅甸内政,也
  不同意联合国安理会干涉,这点与中国相同。

  印度虽然是民主大国,但由于需要缅甸的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
  源,也需要通道横过缅甸走向东南亚,所以正在加紧跟中国竞争
  对缅甸的影响力。

  中国与吴努自50年代就共同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在,在不
  干涉缅甸内政与互助互利的基础上,继续与缅甸进行石油、天燃
  气、矿产、贸易互补等,也尽力为缅甸修路、筑桥、建水电站、
  学校、医院等。在西方,不少政治活动家跟着美国政策大骂中
  国,但从中国方面讲,虽明白缅甸军政府不得民心,但双方严守
  两国签订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而互助互利,双方都认为缅甸问
  题,该由缅甸各族人民自己解决。试问:请求外国派兵干涉,不
  是要上演伊拉克第二吗?不是类似昂山奈温等带日本军侵略缅甸
  那样吗?事后即使发现大错特错──即对不起自己人民,也对不
  起中国人民,然而,如果没有1945年3月27日本兵败如山倒时那
  样反戈一击的机会,就无法建功赎罪了。试问“新30志士”们是
  否又患了“旧30志士”的急功近利痼疾?难道大家忘却了文革时
  期毛泽东时代,中国牺牲自己侨民的正当利益(按毛的阶级斗争
  观点,华侨是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是斗争对象)与国与国的
  正常外交关系,大力支持缅共进行人民解放战争吗?还好邓小平
  上台后,中国的外交政策又回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严格遵循
  联合国宪章与国际惯例。这不好吗?──中国与缅甸等东南亚国
  家现在互通有无,互相谅解照顾,大家平等合作范围与双赢收益
  越来越大,既利国利民,也利全球化。当然,也应看到:云南省
  长不高兴缅甸对云南的毒品贸易与艾滋病传播,也不愿西方的民
  主人权冲撞它的共产党专政。

  日本想方设法靠近缅甸。日本对中国的影响力极端敏感,尤其自
  90年代中期。一方面,日本怕中国取代日本的历来影响力;另一
  方面,日本努力促进缅甸的民主与管理制度。据我们所知,日本
  的困难可不少。

  温教授深信:中、日、印、东盟等列强对缅甸虎视眈眈。缅甸想
  跟群虎轮流玩游戏,谨防群虎被几番玩弄后,会联合起来肢解缅
  甸,各自兼并靠近它的那一块。

  我们不是鼓励或主张美、日、印、中、东盟等吃掉缅甸。我们是
  想说:为了不让缅甸成为区域麻烦与祸害制造者,美、日、印、
  中、东盟等应不应该联合起来,软硬兼施,迫使将军们释放诺贝
  尔和平奖得主与众土族领袖,进行全国大和解,恢复宪政民主制
  度?这样,既拔除了鲠喉的区域鱼刺,也结束了缅甸半世纪悲
  剧。

问:能不能再多谈谈美国欧盟西方对缅甸的目标与手段?
答:在下貌强还是认为美国的缅甸政策,其核心是美国利益第一,其
  中含有应对中国崛起的元素。但温教授还是坚定认为美国真的希
  望东南亚和平稳定,真的希望东盟更巩固、更团结、更强大、更
  合作──这符合美国利益。美国不愿见到东盟的安全受到威胁或
  损害。缅甸局势的恶化、种族灭绝内战的深化、人口的走私与妇
  女的贩卖、毒品的种植与买卖、艾滋病与传染病的传播、与北韩
  的神秘关系等等,无不影响区域的安全与稳定,尤其直接损害泰
  国、印度、中国等的切身利益。美国希望见到民主的、尊重人权
  的、多党联邦制的、自由市场经济的缅甸联邦,所以美国才赞成
  缅甸全国和解,改革开放,恢复民主宪政。

  卢旺达与南斯拉夫的种族灭绝战告诉我们,任凭事态自然发展,
  结局多悲惨。但象入侵伊拉克,后果也是千孔百疮,民主政治、
  自由市场、安居乐业等遥遥无期。

  从东帝汶、科索沃例子中可总结经验:“预防性外交”与“冲突
  性决议”两手交替并用,可奏奇效。回顾1993/94年,美国、欧
  盟、澳洲各自对军政府进行有关人权与民主改革的“关键性对
  话”,收获不少。所以,必须整理出一套“萝卜与棍棒”交替并
  用、软硬兼施的有效策略,既要接触,却不可姑息。为了预防传
  染病,消灭贫穷,以及普及教育与卫生知识,联合国安理会必须
  有所行动,国际社会也必须加强援助。

  自1990年以来,对波斯尼亚、科索沃、Srebrenica、卢旺达等,
  实行过以武力为后盾的人道主义干涉。

  试问:有没有不用武力的软势力人道主义干涉,以减轻对草根贫
  民的伤害与痛苦?──这是温教授与在下貌强最感兴趣与最需要
  的。

  亚洲国家自1945年以来,大多受到外国占领或共产党叛乱或内部
  分裂。然而,一旦获得和平稳定,立刻就优先发展经济、生产、
  教育、公民社会建设等──只有缅甸、北韩、老挝三国例外。缅
  甸将军们以西方民主、自由、人权会伤害缅甸文化与价值观为借
  口,不鼓励发展科学、政治学、公民社会学等;以国家安全与民
  族团结为理由,缅甸将军们严限公民正当活动与知情权。四周国
  家都快步跑入融入地球村了,缅甸将军们还在执行与外隔绝的井
  底蛙孤立政策。

  1989年柏林墙倒了,苏联东欧瓦解了,因而1989年成了分界线。
  1989年以前,一个国家只要反共,美欧对其独裁,违反民主人权
  之事,睁一眼闭一眼。所以反共的缅甸,美欧不大为难它。1989
  年后,苏联东欧瓦解了,地球村进入“新世界秩序”了,美欧就
  高举民主人权了,于是缅甸就逃避不过厄运了。对当时侵犯民主
  人权的东帝汶,东盟不是参加联合国维和部队一同打吗?后来出
  现索马里、卢旺达、安哥拉、苏丹、阿富汗、南斯拉夫、车臣等
  事件,政治、宗教、种族等问题错综复杂,于是“不干涉内政”
  抬头了,对于民主人权,出现了东方西方不同观点。东盟推出
  “亚洲价值观”对抗欧美的民主人权。缅甸声明“反对西方新殖
  民主义”而加入东盟,就受到东盟保护了。当欧美动用缅甸侵犯
  人权而要求东盟采取行动时,东盟着眼于缅甸的巨大经济利益,
  首先以“不干涉内政”应付;实在走不通时,就举“建设姓接触
  政策”蒙骗过关。话要说回来,因为接受缅甸成为成员国,东盟
  也受到欧美与自己内部的批评与压力;甚至有成员国提议把碍手
  碍脚、死不悔改的缅甸驱逐出东盟。这类批评与压力,有可能催
  逼缅甸将军们审时度势,不得不逐步走向民主。

问:欧盟对缅甸军政府的政策如何呢?
答:老战友温教授曾经在欧盟工作过。他认为欧盟对东南亚的影响
  力,没有美国、东盟、中国、印度等那么巨大,欧盟主要是经营
  技术转让,贸易,投资,政治咨询等而已,所以欧盟的首要希望
  是局势平稳,国泰民安。欧盟对贫穷落后、将军独裁的缅甸,兴
  趣不大。欧盟不深思熟虑,就跟美国采取了制裁行动,但并不成
  功。发现错误后,欧盟才加重缅甸境内、外的人道援助,实际惠
  及难民、烟民、艾滋病人、传染病人、疟疾病人、失学兼营养不
  良的儿童等。

  温教授说他不能理解:中国、越南、老挝、北韩、利比亚以及好
  多非洲与拉美国家,不是也都有民主人权问题吗?为何唯独缅甸
  侵犯人权,道义上就不能容忍,因而独挑缅甸军政府进行制裁?

  制裁的最受伤害者,是军政府还是人民呢?说老实话:将军们没
  受重伤,老百姓却深陷苦海而死去活来哟!口口声声要缅甸将军
  们释放昂山素姬,难道不知道:释放这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缅
  甸国父女儿,就是要军政府倒台吗?将军们不怕被制裁,但最怕
  失去政权呀!将军们只有见到自己天下已定,并无大碍或无意外
  了,才会释放她昂山素姬。

  欧洲─缅甸办公室主任韩永贵,是缅甸第一任总统苏瑞泰的儿
  子,他大哥Chao Tsang是温教授与貌强的仰光大学英文老师。
  1962年奈温废除联邦宪法,囚禁苏瑞泰等众土族领袖,实行独裁
  统治时,韩永贵母亲与大哥就领导掸邦人民进行反抗。韩永贵目
  前是欧盟研究缅甸问题解决方案的智囊。

  韩永贵读完温教授对欧盟的见解后,告诉貌强以下六6点:

  1、我们是民主倡议者,所以温教授有权自由表达意见。
  2、欧洲─缅甸办公室在1997~99,2001~04一直获得欧洲委员
    会的支助;现在的活动经费,是得自加拿大、丹麦、挪威、
    瑞典。
  3、欧盟对缅甸影响力不大,所以重视与东盟、印度、中国等的
    合作,希望由他们主导解决缅甸问题。
  4、在道义上,欧盟不能接受缅甸军政府的胡作非为,尤其侵犯
    人权──这就是制裁的主因。然而,欧盟也意识到义愤解决
    不了缅甸问题,必须给予缅甸人民实质性的帮助。所以人道
    援助才不断在加强。老实说:单靠制裁或单靠人道援助并不
    可能解决缅甸问题。所以欧盟才支持联合国出头与东盟印度
    中国合作,力争解决缅甸问题。
  5、如果外交政策是道义上不容侵犯人权,则目标就是立即更换
    政府。然而这完全不可能:A、缅甸军队会枪杀任何反对
    者,囚禁杀而未死的任何造反者。B、包括现届军政府在内
    的缅甸历届政府,无不置身于中国影响力内;而世界上现在
    谁也不想挑战中国。C、世界强国对缅甸当前国内均势感到
    满意。改动目前均势,无论在战略上或经济领域内,对任何
    一方都无益。
  6、缅甸国内稳定是关键。只要当今军政府有办法──包括动用
    武力在内,解决缅甸现今政治、经济、社会等问题,保持国
    内稳定,就会有生存的可能性。不过,迹象显示:缅甸军政
    府目前各方面都在走下坡路。

问:昂山素姬的非暴力战略,行得通吗?
答:行不通!正如掸族民主联盟秘书长赛万赛所言:印度圣雄甘地的
  非暴力战略,只能对付讲民主讲人权的政府;对独裁强暴政府,
  就失去效用了。

  军政府只相信枪杆子出政权。去年9月僧伽领导的和平有序示
  威,不是非暴力吗?还不是被刀枪、棍棒、子弹、炸弹等暴力镇
  压?!昂山素姬与她的全国民主联盟不是喊了20年非暴力运动
  吗?军政府有还政给民选的他们吗?没有!国家大事跟他们商量
  过吗?争取意见过吗?没有!经过20年镇压与经营,军政府各方
  面摆平了,更得心应手了,更强大了,对所有反对派就更强硬
  了。20年来,昂山素姬老被软禁在家,她的党总部动弹不得,各
  地办公室几乎都被关门了;在胜选议员中,被迫退党的与退休的
  约40%,老死病死的已超20%,剩下的大多在垂头叹息。就是明天
  还政给你,你有可能组政、执政、施政吗?敌人磨刀,你不磨
  刀,行吗?!

  再看众土族反对力量:与军政府签停战协议的各土族叛军,现在
  各得其所,唯恐失去既得利益;象在泰缅边界的孟族叛军,靠着
  天时地利人和而左右逢源──获泰缅两边的贿赂,他们最怕改变
  现状。

  而那些不肯妥协不签和平协议的叛军,被军政府穷追猛打得落荒
  而逃;他们队伍里面的不坚定分子又不断受到离间分化而准备缴
  械,因此他们各自为各自的武装斗争与清理门户而自顾不暇。

问:伦敦的缅甸人如何?
答:温教授在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多次座谈过。他发现英国是
  缅族知识分子最多最集中的地方。

  伦敦的缅甸人高喊“团结一致,共同对敌”的口号。

  温教授认为:“团结一致,共同对敌”实在美中不足,因为反对
  军政府的,主要有两大力量──缅族的民主力量与非缅族的众土
  族力量,两大力量的政策、方针、立场──尤其对联邦制,有同
  有不同。

  温教授说:缅族的民主力量与非缅族的众土族力量,必须“求同
  存异,团结一致,共同对敌”,才是上上策。

(貌强〔Maung Chan〕:缅甸华族)

 http://www.asiademo.org/news.php?id=1109&charcode=GB2312

作者: xwy2006    时间: 2008-12-28 11: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492418    时间: 2008-12-28 15:23

知道了点缅旬历史
作者: oewz    时间: 2008-12-28 16:25

这跟我们关系不大啊,哈哈
作者: chengxz    时间: 2008-12-28 23:38

写的挺全面,就是忒以的啰嗦了
作者: TANGk    时间: 2008-12-31 08:53

谢谢分享,写的很详细。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