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评论员(五毛党)速成培训手册
一、绪论
网络评论员的兴起及网络评论员何以称为五毛党?
凡事物者,皆有其历史之成因,“五毛党”一词亦然。
而要较清楚地了解“五毛党”的渊源,则不可不牵扯到另一名词——特务。所谓特务,是指混入敌方内部执行特别任务的地下人员,由此性质,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间谍”,但从字面上浅层分析,间谍以获取敌方信息为要务,特务则可能除此之外,往往还要进行破坏活动,再者,从“特别任务”该词本身具有的词义看,它有着针对性,即针对某一既定的任务,因此可见,两者有一定的区别。书面上的词义虽如此,但实际上,在现实中要把这两者严格地区分开来,还是相当的困难,如前文所示,特务与间谍在分工上往往不可避免地混淆相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由于本文也无意拘泥于该问题,故不再作详述。
特务该词出现之初,属性上并无褒贬之分,如:共军过去便设有特务连此类的机构(现在是否尚保留,不得而知),但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种文学影视作品对群众观念的影响,特务便在中国语境中渐渐成为了贬义词,“风高月黑之夜,鬼鬼祟祟地活动于阴暗的角落,进行着见不得人的破坏活动。”——恐怕很多中国人看到特务一词时,下意识里想到的就是这些吧。
时光荏苒,历史的车轮驶过二十世纪末期,中国社会也渐渐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的传播更为无孔不入,防不胜防。与过去的传统媒体不同的是,互联网本身的特点使其让人难以掌控,不言而喻,这对我党的意识形态箝制工作是很具颠覆性的。虽有专家殚精竭虑,想出诸如设置敏感字过滤系统等措施,但实践证明,收效甚微。
互联网本身又具有即时互动交流之功能。时有网络暴民啸聚于各大小论坛,非议政局,彼此遥相呼应,尘嚣日上。对此,也时有根正苗红、受我党多年教化而品性纯良的顺民挺身而出,与之争斗,并将此等破坏安定团结的暴民称为“网络特务”,简称网特。网络暴民当然也不甘落后,经过一番异想天开的想象,认为对方必定受聘于朝廷,更甚者,有人荒唐地认为:对方可能是按件计酬,大概发一贴报酬为五毛人民币云云。因此,网络暴民将对方讥为“五毛党”。这便是五毛党的雏形。
显而易见,五毛党的始作俑纯属无稽之谈。
在互联网大背景下,虽有“五毛党”与“网特”作斗争,但不免势单力薄,长此以往,姑不论有哗变的危险,单就政府的光辉形象、不容置疑的权威、以及思想统一的工作而言,就已经深深地受到了损害。新的形势,对政府的工作自然提出了新的要求,受聘于政府的一大批网络评论员便应运而生。网络暴民沿袭了以前的称谓,同样冠之以“五毛党”,对于这些网络评论员而言,获此称谓虽很无辜,但也算是名至实归。当然,在大批网络评论员涌现之前,原本就有网络评论员这一职业,但这些旧五毛党一般只偶尔写几篇无关痛痒的言论,悬之网上而已,新涌现的五毛党则深入各论坛,与网络群众打成一片,和网特展开斗争。这便是真正五毛党的成形。
需要申明的是:本手册将网络评论员称为五毛党,决无讽刺意味,完全是为了让本手册更通俗易懂而接受约定俗成。以前有无聊者为了给妓女讨公道,一直为了把妓女的称呼改为性工作者而奋斗,可是,这有区别吗?哪怕你把妓女称为圣母,她还是照样卖淫啊不是?所以,我呼吁广大网络评论员随遇而安,心安理得地接受五毛党这一约定俗称,以这个群众喜闻乐见的称谓深入群众当中,不是更利于展开工作吗?再者,从五毛党该称谓的形成过程来看,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网络评论员已经深入到了群众当中,这完全和我们一贯提倡的“走群众路线”是不谋而合的,也因此,五毛党徒应以该呼谓为荣,而不应为耻。
在本人的印象中,五毛党所从事的是一件极神圣的工作,他们深入细致地为国家的思想政治宣传工作作着默默无闻的奉献,或左右舆论,或拔正视听,或引导思潮,凡此种种,无不是以将党和国家的思想温暖带给每个网民为已任,是党和国家在意识形态或泛意识形态战线上不可或缺的补充,为淡化社会矛盾,建立和谐社会方面贡献着不可忽视的力量。总之,五毛党的出现是党和国家与时俱进改变工作方法的体现之一,五毛党干的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冒的是时刻被暴民问候列祖列宗的危险,五毛党人的精神,是专门利人毫不利已的牺牲精神!
然而,五毛党由于历史较短,所以既无现成经验,又无可供参考的培训教材,加之五毛党成员良莠不齐,此现状令人堪忧。笔者这本五毛党速培训手册,目的就是为五毛党的工作进行理论性和技术性的指导而提供支撑。由于鄙人水平有限,遗漏之处在所难免,希各位读者斧正为盼。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