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知道在山城重庆有一座红卫兵公墓。。。。
田太权的《遗忘》把红卫兵公墓拍得跟聊斋一样。。。。
终于来到山城,坐车直奔沙坪坝公园。。。。
进了公园就满世界问:这里有没有公墓??招来一片惊异的目光。。。
老人告诉我:这个墓地早就封了。不让进。不远的地方有个岗亭,那里有人守卫。。。
“这里不接待参观。公园管理处有专人负责,我手里也没钥匙”。。。
“我是摄影家协会的,这次专程从北京来这里拍几张资料。您看能不能。。。”
一堆专业摄影器材帮我骗到了守卫的钥匙。。。
这些图片在后期的时候刻意做得比较模糊,因为我觉得这个公墓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件很模糊的事。。。
紧锁的墓门,紧锁的历史
歪斜的围墙包裹着一段逝去的血腥
墙内隐约露出的墓碑一如雾中的幽灵
斑驳的墙体上隐约地记录着这是什么地方--文革墓群
进入墓园,中间一条小路贯穿其中,两侧则默然伫立着那些已逝的灵魂
沿小路拾阶而上阴气袭人
一座座坟冢多已无人祭扫,但墓碑却依然挺立如战士
虽是讣告,字迹也已模糊,但字里行间的鲜血味道依旧刺人鼻息
革命的头颅誓死不低,这顽石刻就的丰碑却不一定永远伫立
自文革开始后,重庆就陷入空前动乱之中。1966年12月4日,就发生了造反派与“保守派”在重庆市体育场内外的数万人大规模流血冲突。这是文革中的首次大规模武斗(比以往宣传为文革首例大规模武斗的上海“康平路事件”不仅规模更大,而且时间要早近一个月)。当时盛传“保守派”的工人纠察队打死了造反派,因而在1966年12月17日由红卫兵首都三司发起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召开的“全国在京革命派为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夺取新的伟大胜利誓师大会”上,首都三司负责人所致的大会《开幕词》中便特别提到:“在这场尖锐复杂、你死我活的斗争中,同志们,在重庆,在成都,在长沙,在上海,在北京等地,我们的一些革命战友为夺取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英勇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重庆被列在发生了大规模武斗流血冲突并有造反派“牺牲”的城市的第一位。
到了1967年,毛泽东号召的“一月夺权”导致造反派分裂为势不两立的两大派,在重庆驻军支持下夺权建立了“革联会”的八一五派,为“捍卫新生红色政权”,对反对“革联会”的一派造反派进行了坚决镇压,其间,发生了许多相互进行打、砸、抢、抄、抓和对抓到的人“触及皮肉”的武斗。造反派的两派矛盾和武斗上升到主要地位。
入夏以后,重庆因反“革联会”而一度被打成“反革命”的一派造反派获得平反并恢复组织,并集结为“砸烂革联会”的“砸派”,后于7月中旬经支持该派的四川省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副组长刘结挺提议(鉴于该派已建立了红卫兵反到底司令部),改称为反到底派;革联会一派仍称八一五派。5月16日,《中共中央关于重庆问题的意见》发布,“革联会”未得到承认,中央决定另建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月底,因八一五派有人提出“谁要砸我革联会,先交遗书和脑袋”,反到底派的中学生红卫兵九一纵队便公开发表了慷慨激昂的《遗书》,表明为砸烂革联会不惜牺牲的决心。两派的武斗,不可避免地在更大规模上展开了。6月5日至8日,位于北碚区的西南师范学院八三一战斗纵队(反到底派)与春雷造反兵团(八一五派)使用棍棒、钢千、石头、石灰等进行武斗,市内两派均派人前往增援,揭开了重庆造反派两派大规模武斗的序幕。此后,随着武斗的发展,重庆大学八一五战斗团建立了“卫戍司令部”、三0一野战队等专业武斗组织,各区八一五派建立了“捍红指挥部”等武斗指挥机构,反到底派也建立了北碚猛虎团、黄山警备区等专业武斗组织。
7月1日,两派在重庆医学院附属一院武斗,使用钢千、刺刀、自制燃烧瓶等,死2人,伤数十人,附属一院门诊部被迫全天停诊。这次武斗中,重庆医学院66级毕业生、反到底派《东方欲晓》报主编于可被钢钎刺死。反到底派在市中心解放硪闹市区为于可等“烈士”举行了规模空前的“追悼大会”,“我失骄杨君失柳”的“毛主席诗词歌曲”歌声在山城上空回荡。“烈士”亲属作了悲愤的控诉发言,表示决心“化悲痛为力量”,坚决跟着毛主席继续“革命到底”。
7月7日(正值抗日战争全面爆发30周年纪念日),两派在连结市中区与江北区的嘉陵江大桥南桥头(市中区一端)武斗,八一五派在进攻反到底派占据的市二轻局大楼时被小口径步枪击毙2人。这是重庆武斗中第一次开枪打死人事件。
7月14日,路经重庆的中央代表谢富治、王力在重庆警备区司令部接见两派代表,分别作了要求立即停止武斗的讲话。陪同中央代表到渝的四川省革筹组组长张国华、副组长刘结挺上午9时发布停止武斗的六条命令。重庆国防工业系统两派(八一五派八一兵团,反到底派军工井冈山)达成停止武斗14条协议。中央代表谢富治应邀主持了签字仪式。两派代表3000余人召开“团结大会”。但协议转眼就被双方撕毁。武斗野火再次在各地燃起。
7月25日,因反到底派控制的重庆市工业学校位于连结沙坪坝区至市中区的公路中化龙桥山坡上,对来往于两区间的八一五派形成威胁,八一五派文攻武卫指挥部组织多路人马攻打工业校,两派展开大规模武斗,动用了枪支。八一五派攻占该校,但付出了血的代价:重庆大学八一五战斗团三O一武斗队一成员和一“战地摄影师”被小口径步枪击毙。重庆武斗由此升级为枪战。
随着武斗升级,7月27日至28日,重庆大型国防企业嘉陵机器厂、建设机床厂、望江机器厂等两派争相抢夺军械库和成品车间武器弹药,并向外扩散。重庆自抗日战争爆发以来就成为中国兵工企业的重要基地。文革前,又是“援越抗美”等援外斗争的重要军火基地。在文革武斗中,重庆的大型国防企业所生产的现代化武器被大量使用于武斗,使武斗规模迅速升级。
7月30日,大型国防企业望江机器厂反到底派武斗队以改装炮艇与长江电工厂八一五派武斗队对战,长江电工厂油库中弹,漏油5吨,伤亡各1人。31日,大型国防企业空气压缩机厂八一五派武斗队从厂内向鹤高路居民区发射燃烧弹,烧毁区劳动调配站、废品收购站及民房18户。
8月1日,共军重庆警备区司令部派到杨家坪地区制止武斗和进行救护的人员遭到枪击,死2人,伤10人。
8月2日,两派在大型国防企业空气压缩机厂武斗,死伤多人,动用了坦克。厂俱乐部被烧毁。重庆大学八一五战斗团三O一武斗队在参加该厂武斗中3人被击毙(其中一人为纵队长),重伤致残1人。八一五派占领全厂后,出于报复,竟枪杀“俘虏”泄愤。
8月3日,两派在大型国防企业建设机床厂大规模武斗。八一五派占据的制高点──谢家湾有名的弧形建筑“弯弯大楼”(办公楼)被反到底派用四管联发高射机枪击中烧毁;反到底派在进攻该厂军库时,中学生红卫兵九一纵队头头、红一连连长王木全等被击毙。同日,重庆军分区交通艇被反到底派望江机器厂“金猴”武斗队封锁长江航道的高射炮击沉,共军3人遇难。
8月5日,两派在建设机床厂制高点清水池大规模武斗,动用了坦克、高射机枪等武器,死22人。当时有报导此次武斗的小报文章用了“尸横遍野,血肉横飞”的语句。
8月8日,大型国防企业望江机器厂反到底派“金猴”武斗队为向建设机床厂反到底派运送增援物资,用改装“炮艇”三艘组成“舰队”,沿长江溯江而上,沿途与占据东风造船厂、红港(朝天门码头在文革中的名称)、长江电工厂等地的八一五派武斗队交战,打死24人(此为重庆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重庆市志第一卷大事记》所载数字,《南方周末》2001年4月19日《青春墓地埋葬重庆文革武斗》中错记为240人),打伤上百人,打沉“长江207”拖轮等船只3艘,打坏12艘,长江航运为之中断。这就是当时著名的“重庆八八海战”。同日,空气压缩机厂八一五派武斗队将坦克开出厂区,经沙坪坝到市中心解放碑示威,进城公路沥青路面上被压出的坦克履带印痕很久未消……
与此同时,重庆市革筹组和重庆警备区力促两派谈判,停止武斗。8月9日,两派达成《关于成立协助警司制止武斗和处理停止武斗后有关事宜的工作组的协议》和《关于处理各种武器、凶器、弹药的协议》。8月10日,重庆两派又达成《关于立即无条件释放被抓被扣人员的协议》和《关于保证伤员正常治疗的协议》。但是这些协议完全无用。转眼就被双方撕毁。
8月11至13日,八一五派攻打设于市中心解放碑西北侧市交电公司大楼(今新世纪百货大楼处)的反到底派“完蛋就完蛋广播站”据点,13日深夜大楼被八一五派以反坦克炮发射燃烧弹击中烧毁,附近数十家民房也遭火灾。当年重庆市国庆节游行照片中即可见游行队伍一侧与红旗交相辉映的交电大楼黑色废墟。
8月13日,反到底派望江机器厂“金猴”武斗队向占据着该厂区制高点郭家沱中学的八一五派展开进攻,设于该中学内的驻厂部队指挥部出面干预。冲突中,重庆军分区参谋长张廷勤和共军战士2人、工人1人遇难;“金猴”一方被打死10人。
8月18日至20日,八一五派为固守其占据的沙坪坝区,保证该区与市中区之间的道路畅通,打掉位于两区之间大坪、潘家坪一带的“拦路虎”,凌晨向这一地区反到底派占据的石油路重庆河运学校、邮电器材厂和潘家坪高干招待所(国宾馆)、大坪重庆医学院等地发起总攻,两派展开大规模武斗,使用了榴弹炮、三七炮、高射机枪、坦克等武器,死伤百人;河运学校、医学院、潘家坪高干招待所房屋被打坏,邮电器材厂一幢宿舍被八一五派前线总指挥、重大八一五头头下令炸毁;仅潘家坪高干招待所房屋和设备损失即达400余万元。另据重庆市博物馆统计,文革前陈列于潘家坪高干招待所供国家领导人观赏的馆藏珍品碧玉香炉等10件珍贵文物在武斗中流失,当时估计损失127.5万元。
为配合大坪、潘家坪地区武斗,重庆大学八一五战斗团三O一武斗队驻空气压缩机厂的三三、三四、三五、三七纵队参加攻打反到底派占据的九龙坡黄桷坪王家大山重庆电力学校,在武斗中死8人,伤7人,是重庆大学八一五战斗团在文革武斗中损失最大的一次。反到底派军工井冈山一武斗队头头李鲁沂在增援电力学校时被击毙。反到底工总司武斗头头邓长春闻讯后在武斗“舰艇”《反到底一号》(即原人民5号)上举行追悼会,下令枪毙八一五派俘虏2人,抛尸江中,为李鲁沂“祭灵”……
8月22日,重庆警备区司令部3辆小车送在市革筹组工作的军队干部回警备区听报告,途经两路口时,遭到占据路口制高点山城宽银幕电影院封锁交通的反到底派工人造反军一支队武斗队枪击,死处长1人,伤副处长等5人……
说到文革中的武斗,人们通常都会提到1967年7月22日江青在接见河南二七公社一派造反派时那个关于赞同“文攻武卫”口号的讲话,有人将那个得到江青赞同的口号误传为是江青“提出”的,甚至认为大规模武斗就是那个讲话挑起来的。其实,文革中如此普遍、如此大规模的武斗,岂能是一两个人就挑动得起来的?实际上,在江青讲话之前,各地大规模武斗已呈燎原之势。而且,“文攻武卫”这个口号本是群众组织提出来的,而早在江青公开肯定这一口号之前,重庆武斗的双方就已经分别都有了与“文攻武卫”基本精神相似的提法,各自都提出了要打一场武斗的“人民战争”的号召。
7月5日,八一五派西南师范学院春雷造反兵团《春雷》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打一场人民战争,粉碎反革命复辟逆流》,提出:“我们对敌人不能抱丝毫幻想,也不能单纯依赖专政机关”,“我们必须奋起自卫”,“只有这样,才足以制止反革命的武斗歪风”,“只有用这种人民战争的方法,才能捍卫斗争大方向”,声称“七月血战的战鼓早已敲响”,号召“打一场漂漂亮亮的人民战争”。
7月13日,反到底派军工井冈山望江东方红公社和重庆井冈山红卫兵总部合办的《井冈山》报发表长篇专论《人民战争救山城》,文中以江青6月3日讲话提出的“对自卫的武斗不能反对”为依据,提出“我们必须拿起武器来,给予打人杀人的凶手以沉重的反击!”“用革命的武装力量和强大的政治攻势来制止武斗!”号召打一场“千千万万革命人民粉碎李任死党反革命围剿的自卫反击的人民战争”
重庆如此大规模的武斗,使得“无产阶级司令部”也深感震怒。
1968年6月,担负着国防科研、生产重要任务的第七机械工业部两大派“九一五”和“九一六”在北京市郊爆发“南苑大武斗”。事后,周恩来把七机部造反派“九一六”头头叶正光(抗日战争中著名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将军之子)找去进行严厉批评时,就说:“你们打得还不够格,你们向重庆学习嘛,也去烧房子,也去开坦克。”
被后人描画过的豪言壮语依然透出当年的血腥味
警备区。。中学。。。悲哀!
一座墓碑下不一定只有一个逝者
碑上的四个字让多少热血青年为之疯狂,如今被镌刻在墓碑上却显得格外的荒谬
八一五派的“烈士”
今天那些阳光灿烂的笑脸有谁能体会到这誓言背后是何等的虔诚与狂热
墓碑上的字迹都是用的“毛”体
名字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逝,墓碑终将倒塌
让人联想到天安门前的。。。如今却被荒芜所包围
"文化大革命",按照毛泽东的"最高指示"和中共中央的有关决定,以及当时"无产阶级司令部"领导成员们的一再强调,其斗争的重点、大方向是中国共产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文革中的中央"一号专案",就是打击中共党内所谓"头号走资派"刘少奇的大冤案。然而,在这场始终强调"大方向",始终强调要把矛头对准"党内走资派"的文革运动中,在重庆,却出现了一起把斗争矛头对准原国民党军起义将领、民主党派成员的奇冤大案--重庆"一号专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这起大冤案是怎么炮制出来的?重庆陷入"全国内战"炮火要了解重庆"一号专案"炮制出笼的背景,就得了解重庆文革中的武斗。武斗,本来是伴随著大规模群众性政治运动而产生的一种很难避免的现像。若再加上领导者左倾路线、左倾思想的指导,则必然会更加恶性发展。因此,尽管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在"文化大革命"一开始时就作出了"要用文斗,不用武斗"的规定,但这场"史无前例"的文革运动毕竟是集左倾路线、左倾思想之大成,武斗不但不可能避免,而且只会出现"史无前例"的高潮。自文革开始后,重庆就陷入空前动乱之中。1966年12月4日,就发生了造反派与"保守派"在重庆市体育场内外的数万人大规模流血冲突。这是文革中的首次大规模武斗(比以往宣传为文革首例大规模武斗的上海"康平路事件"不仅规模更大,而且时间要早近一个月)。当时盛传"保守派"的工人纠察队打死了造反派,因而在1966年12月17日由红卫兵首都三司发起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召开的"全国在京革命派为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夺取新的伟大胜利誓师大会"上,首都三司负责人所致的大会《开幕词》中便特别提到:"在这场尖锐复杂、你死我活的斗争中,同志们,在重庆,在成都,在长沙,在上海,在北京等地,我们的一些革命战友为夺取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英勇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重庆被列在发生了大规模武斗流血冲突并有造反派"牺牲"的城市的第一位。到了1967年,毛泽东号召的"一月夺权"导致造反派分裂为势不两立的两大派,在重庆驻军支持下夺权建立了"革联会"的八一五派,为"捍卫新生红色政权",对反对"革联会"的一派造反派进行了坚决镇压,其间,发生了许多相互进行打、砸、抢、抄、抓和对抓到的人"触及皮肉"的武斗。造反派的两派矛盾和武斗上升到主要地位。入夏以后,重庆因反"革联会"而一度被打成"反革命"的一派造反派获得平反并恢复组织,并集结为"砸烂革联会"的"砸派",后于7月中旬经支持该派的四川省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副组长刘结挺提议(□于该派已建立了红卫兵反到底司令部),改称为反到底派;革联会一派仍称八一五派。5月16日,《中共中央关于重庆问题的意见》发布,"革联会"未得到承认,中央决定另建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月底,因八一五派有人提出"谁要砸我革联会,先交遗书和脑袋",反到底派的中学生红卫兵九一纵队便公开发表了慷慨激昂的《遗书》,表明为砸烂革联会不惜牺牲的决心。两派的武斗,不可避免地在更大规模上展开了。 6月5日至8日,位于北碚区的西南师范学院八三一战斗纵队(反到底派)与春雷造反兵团(八一五派)使用棍棒、钢千、石头、石灰等进行武斗,市内两派均派人前往增援,揭开了重庆造反派两派大规模武斗的序幕。此后,随著武斗的发展,重庆大学八一五战斗团建立了"卫戍司令部"、三0一野战队等专业武斗组织,各区八一五派建立了"捍红指挥部"等武斗指挥机构,反到底派也建立了北碚猛虎团、黄山警备区等专业武斗组织。 7月1日,两派在重庆医学院附属一院武斗,使用钢千、刺刀、自制燃烧瓶等,死2人,伤数十人,附属一院门诊部被迫全天停诊。这次武斗中,重庆医学院66级毕业生、反到底派《东方欲晓》报主编于可被钢千刺死。反到底派在市中心解放硪闹市区为于可等"烈士"举行了规模空前的"追悼大会","我失骄杨君失柳"的"毛主席诗词歌曲"歌声在山城上空回荡。"烈士"亲属作了悲愤的控诉发言,表示决心"化悲痛为力量",坚决跟著毛主席继续"革命到底"。 7月7日(正值抗日战争全面爆发30周年纪念日),两派在连结市中区与江北区的嘉陵江大桥南桥头(市中区一端)武斗,八一五派在进攻反到底派占据的市二轻局大楼时被小口径步枪击毙2人。这是重庆武斗中第一次开枪打死人事件。 7月14日,路经重庆的中央代表谢富治、王力在重庆警备区司令部接见两派代表,分别作了要求立即停止武斗的讲话。陪同中央代表到渝的四川省革筹组组长张国华、副组长刘结挺上午9时发布停止武斗的六条命令。重庆国防工业系统两派(八一五派八一兵团,反到底派军工井冈山)达成停止武斗14条协议。中央代表谢富治应邀主持了签字仪式。两派代表3000馀人召开"团结大会"。但协议转眼就被双方撕毁。武斗野火再次在各地燃起。 7月25日,因反到底派控制的重庆市工业学校位于连结沙坪坝区至市中区的公路中化龙桥山坡上,对来往于两区间的八一五派形成威胁,八一五派文攻武卫指挥部组织多路人马攻打工业校,两派展开大规模武斗,动用了枪支。八一五派攻占该校,但付出了血的代价:重庆大学八一五战斗团三O一武斗队一成员和一"战地摄影师"被小口径步枪击毙。重庆武斗由此升级为枪战。随著武斗升级,7月27日至28日,重庆大型国防企业嘉陵机器厂、建设机床厂、望江机器厂等两派争相抢夺军械库和成品车间武器弹药,并向外扩散。重庆自抗日战争爆发以来就成为中国兵工企业的重要基地。文革前,又是"援越抗美"等援外斗争的重要军火基地。在文革武斗中,重庆的大型国防企业所生产的现代化武器被大量使用于武斗,使武斗规模迅速升级。 7月30日,大型国防企业望江机器厂反到底派武斗队以改装炮艇与长江电工厂八一五派武斗队对战,长江电工厂油库中弹,漏油5吨,伤亡各1人。31日,大型国防企业空气压缩机厂八一五派武斗队从厂内向鹤高路居民区发射燃烧弹,烧毁区劳动调配站、废品收购站及民房18户。 8月1日,共军重庆警备区司令部派到杨家坪地区制止武斗和进行救护的人员遭到枪击,死2人,伤10人。 8月2日,两派在大型国防企业空气压缩机厂武斗,死伤多人,动用了坦克。厂俱乐部被烧毁。重庆大学八一五战斗团三O一武斗队在参加该厂武斗中3人被击毙(其中一人为纵队长),重伤致残1人。八一五派占领全厂后,出于报复,竟枪杀"俘虏"泄愤。 8月3日,两派在大型国防企业建设机床厂大规模武斗。八一五派占据的制高点--谢家湾有名的弧形建筑"弯弯大楼"(办公楼)被反到底派用四管联发高射机枪击中烧毁;反到底派在进攻该厂军库时,中学生红卫兵九一纵队头头、红一连连长王木全等被击毙。同日,重庆军分区交通艇被反到底派望江机器厂"金猴"武斗队封锁长江航道的高射炮击沉,共军3人遇难。 8月5日,两派在建设机床厂制高点清水池大规模武斗,动用了坦克、高射机枪等武器,死22人。当时有报导此次武斗的小报文章用了"尸横遍野,血肉横飞"的语句。 8月8日,大型国防企业望江机器厂反到底派"金猴"武斗队为向建设机床厂反到底派运送增援物资,用改装"炮艇"三艘组成"舰队",沿长江溯江而上,沿途与占据东风造船厂、红港(朝天门码头在文革中的名称)、长江电工厂等地的八一五派武斗队交战,打死24人(此为重庆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重庆市志.第一卷.大事记》所载数字,《南方周末》2001年4月19日《青春墓地埋葬重庆文革武斗》中错记为240人),打伤上百人,打沉"长江207"拖轮等船只3艘,打坏12艘,长江航运为之中断。这就是当时著名的"重庆八八海战"。同日,空气压缩机厂八一五派武斗队将坦克开出厂区,经沙坪坝到市中心解放碑示威,进城公路沥青路面上被压出的坦克履带印痕很久未消与此同时,重庆市革筹组和重庆警备区力促两派谈判,停止武斗。8月9日,两派达成《关于成立协助警司制止武斗和处理停止武斗后有关事宜的工作组的协议》和《关于处理各种武器、凶器、弹药的协议》。8月10日,重庆两派又达成《关于立即无条件释放被抓被扣人员的协议》和《关于保证伤员正常治疗的协议》。但是这些协议完全无用。转眼就被双方撕毁。 8月11至13日,八一五派攻打设于市中心解放碑西北侧市交电公司大楼(今新世纪百货大楼处)的反到底派"完蛋就完蛋广播站"据点,13日深夜大楼被八一五派以反坦克炮发射燃烧弹击中烧毁,附近数十家民房也遭火灾。当年重庆市国庆节游行照片中即可见游行队伍一侧与红旗交相辉映的交电大楼黑色废墟 。 8月13日,反到底派望江机器厂"金猴"武斗队向占据著该厂区制高点郭家沱中学的八一五派展开进攻,设于该中学内的驻厂部队指挥部出面干预。冲突中,重庆军分区参谋长张廷勤和共军战士2人、工人1人遇难;"金猴"一方被打死10人。 8月18日至20日,八一五派为固守其占据的沙坪坝区,保证该区与市中区之间的道路畅通,打掉位于两区之间大坪、潘家坪一带的"拦路虎",凌晨向这一地区反到底派占据的石油路重庆河运学校、邮电器材厂和潘家坪高干招待所(国宾馆)、大坪重庆医学院等地发起总攻,两派展开大规模武斗,使用了榴弹炮、三七炮、高射机枪、坦克等武器,死伤百人;河运学校、医学院、潘家坪高干招待所房屋被打坏,邮电器材厂一幢宿舍被八一五派前线总指挥、重大八一五头头下令炸毁;仅潘家坪高干招待所房屋和设备损失即达400馀万元。另据重庆市博物馆统计,文革前陈列于潘家坪高干招待所供国家领导人观赏的馆藏珍品碧玉95炉等10件珍贵文物在武斗中流失,当时估计损失127.5万元。为配合大坪、潘家坪地区武斗,重庆大学八一五战斗团三O一武斗队驻空气压缩机厂的三三、三四、三五、三七纵队参加攻打反到底派占据的九龙坡黄桷坪王家大山重庆电力学校,在武斗中死8人,伤7人,是重庆大学八一五战斗团在文革武斗中损失最大的一次。反到底派军工井冈山一武斗队头头李鲁沂在增援电力学校时被击毙。反到底工总司武斗头头邓长春闻讯后在武斗"舰艇"《反到底一号》(即原人民5号)上举行追悼会,下令枪毙八一五派俘虏2人,抛尸江中,为李鲁沂"祭灵" 8月22日,重庆警备区司令部3辆小车送在市革筹组工作的军队干部回警备区听报告,途经两路口时,遭到占据路口制高点山城宽银幕电影院封锁交通的反到底派工人造反军一支队武斗队枪击,死处长1人,伤副处长等5人说到文革中的武斗,人们通常都会提到1967年7月22日江青在接见河南二七公社一派造反派时那个关于赞同"文攻武卫"口号的讲话,有人将那个得到江青赞同的口号误传为是江青"提出"的,甚至认为大规模武斗就是那个讲话挑起来的。其实,文革中如此普遍、如此大规模的武斗,岂能是一两个人就挑动得起来的?实际上,在江青讲话之前,各地大规模武斗已呈燎原之势。而且,"文攻武卫"这个口号本是群众组织提出来的,而早在江青公开肯定这一口号之前,重庆武斗的双方就已经分别都有了与"文攻武卫"基本精神相似的提法,各自都提出了要打一场武斗的"人民战争"的号召。 7月5日,八一五派西南师范学院春雷造反兵团《春雷》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打一场人民战争,粉碎反革命复辟逆流》,提出:"我们对敌人不能抱丝毫幻想,也不能单纯依赖专政机关","我们必须奋起自卫","只有这样,□足以制止反革命的武斗歪风","只有用这种人民战争的方法,□能捍卫斗争大方向",声称"七月血战的战鼓早已敲响",号召"打一场漂漂亮亮的人民战争"。 7月13日,反到底派军工井冈山望江东方红公社和重庆井冈山红卫兵总部合办的《井冈山》报发表长篇专论《人民战争救山城》,文中以江青6月3日讲话提出的"对自卫的武斗不能反对"为依据,提出"我们必须拿起武器来,给予打人杀人的凶手以沉重的反击!""用革命的武装力量和强大的政治攻势来制止武斗!"号召打一场"千千万万革命人民粉碎李任死党反革命围剿的自卫反击的人民战争"。重庆如此大规模的武斗,使得"无产阶级司令部"也深感震怒。 1968年6月,担负著国防科研、生产重要任务的第七机械工业部两大派"九一五"和"九一六"在北京市郊爆发"南苑大武斗"。事后,周恩来把七机部造反派"九一六"头头叶正光(抗日战争中著名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将军之子)找去进行严厉批评时,就说:"你们打得还不够格,你们向重庆学习嘛,也去烧房子,也去开坦克。"(任捷《火箭在发射--任新民传》144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版。该书将"南苑大武斗"时间误记为1967年,据《天涯》杂志发表的时任七机部军管会负责人杨国宇的《将军军管日记》记载,应为1968年) "国民党残渣馀孽"与"武斗黑手" 1968年6月2日,取代原中共重庆市委和市人民委员会的文革"新生红色政权"重庆市革命委员会成立。支持八一五派的驻军领导蓝亦农、白斌分别担任正、副主任。两派头头各数十人(其中一些是直接指挥和参与武斗的头头)进入革委会担任了委员、常委职务,其中各有二人担任副主任。市革委下设四个组(为表示"革命化"和"精简机构",以往的党政机关部、委、局等办事机构名称不再使用,而代之以听上去小得多的"组"),其中之一为"人民保卫组",即公检法军事管制委员会(两个牌子,一套班子,不过公检法军事管制委员会早在此前的2月即已成立)。 6月4日,市革委主任蓝亦农在市革委全委会上布置对"钻进两派"的所谓"国民党残渣馀孽"进行清查。随后,市革委人民保卫组(即市公检法军管会)布置对全市原国民党起义将领、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统统视为"国民党残渣馀孽")进行调查摸底,列出逮捕、拘捕、集训、管训名单。 --"国民党残渣馀孽"是文革发展到此一阶段时提出的新概念。1968年4月10日,《人民日报》、《共军报》发表社论《芙蓉国里尽朝晖--热烈欢呼湖南省革命委员会成立》,其中公布了毛泽东的一段"最新指示",称"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广大革命人民群众和国民党反动派长期斗争的继续"。在这篇社论中和同时发表的湖南省革命委员会成立庆祝大会《给毛主席的致敬电》中,出现了"残留下来的国民党反动派馀孽"和"国民党反动派残渣馀孽"的提法。文革中的许多概念都是模糊不清,可作随意解释的。这个概念很快便被简化为"国民党残渣馀孽",进而,凡历史上与"国民党"三个字沾过边的人,哪怕是当年的国民党左派,国民党民主派,曾与中共风雨同舟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的成员,在国民党政府机关工作过的小公务员,甚至抗日战争时期在国民党部队当过兵、为民族解放流过血的人员,都统统被算作了"国民党残渣馀孽"。在对"国民党残渣馀孽"进行大清查的同时,6月27日,重庆市公检法军事管制委员会将原市公检法机关的领导干部143人送往巴县武装看管、隔离审查(至10月结束)。在此期间,仅市公安局处以上干部就有10人遭到残酷批斗。此外,军管会还在重庆市公安局各分、县局成立了以"砸烂公检法"为宗旨的"斗批组",建立了诬陷迫害原市公安局局长刘佑东、副局长王一的"专案组"。--"砸烂公检法",使文革中大批冤案的炮制出笼更加畅通无阻。就在"新生红色政权"刚刚建立之后,就在重庆市和各区、县公检法军管会展开对"国民党残渣馀孽"的调查摸底期间,重庆两大派的大规模武斗继续恶性发展。 6月12至13日,两派在北碚第十三中学(今兼善中学)和北碚区新华书店武斗,死6人。八一五派攻占反到底派猛虎团占据的新华书店大楼,在武斗中被击毙的猛虎团头头王树良等3人被暴尸街头示众三天。八一五派随后实行戒严并挨户搜捕反到底派人员。据目击者称,当时一些手提冲锋枪挨户搜查的女中学生有如凶神恶煞,令人望而生畏。 6月30日至7月2日,两派在建设机床厂大规模武斗,动用了三七炮、四联高射机枪、水陆两用坦克、野炮、履带火炮牵引车、轻重机枪等,八一五派攻占全厂,随后从厂内 6月30日至7月2日,两派在空气压缩机厂大规模武斗,动用了三七炮、四联高射机枪、坦克、装甲车、轻重机枪等,八一五派攻占全厂。 7月6日,两派在江北大石坝地区大规模武斗,动用了轻重机枪、高射机枪、三七炮、120榴弹炮、火箭筒等,江陵机器厂4个车间和中心计量室、厂内家属区、街上居民区遭连续炮击,若干精密机床、计量仪器遭破坏,厂内203小学和一些家属区房屋及石门街上民房被打坏。伤亡多人。驻军领导召集两派头头谈判,达成于11日20时停火的协议。但签字1个多小时后(次日凌晨)武斗又重新开始。 7月7日至9日,两派在大坪地区大规模武斗,动用了轻重机枪、高射机枪、三七炮、炸药等。八一五派攻占后字242部队、煤炭设计院、地质部第二普查大队、重庆医学院及其附属第一医院等单位。多处房屋被毁,重医一院药房、库房、材料科被抢劫一空,大量贵重医疗设备遭到破坏。伤亡多人。后字242部队反到底派"红总"头头张龙宝在撤离途中被击毙。这一时期两派在大坪、杨家坪地区的大规模武斗,使国家财产遭受严重损失,群众死伤惨重,两路口至杨家坪无轨电车线网被打坏,导致全线停车一年馀这时,各地愈演愈烈的大规模武斗已经对毛泽东的文革部署起到了极大的干扰破坏作用,"无产阶级司令部"不能再听任其发展。于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连续于7月3日发出针对广西地区发生破坏铁路交通、抢劫援越物资、冲击军队、抢夺武器等事件的《布告》(习称《七三布告》),于7月24日发出针对陕西地区连续发生抢劫银行、烧毁仓库、中断交通、抢夺武器等事件的《布告》(习称《七二四布告》)。
接著,7月28日,毛泽东与林彪在周恩来、陈伯达、康生、江青、姚文元、谢富治、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汪东兴等陪同下召见首都红卫兵"五大领袖",毛泽东专门谈了制止武斗问题,严厉指出:"如果有少数人不听劝阻,坚持不改,就是土匪,就是国民党,就要包围起来,还继续顽抗,就要实行歼灭。" 在这样的形势下,重庆的"全面内战"□终于平息下来--可见,只要最高决策者一旦不再对"全面内战"抱观望、默许甚至欣赏、纵容的态度了,局面是可以马上改观的。 8月10日,重庆警备区召开支左领导小组□头会,传达林彪关于"制止武斗是当前的战略部署"、"当前谁离开制止武斗,谁就是离开中心"的指示。 8月22日,因武斗外逃的反到底派群众首批4500馀人从成都遣返,到达重庆火车站。以后数日,每天都有数千反到底派"难民"返回重庆。 9月5日,重庆两派分别举行纪念《九五命令》下达一周年大会,并分别到警备区上缴武器。许多武斗人员在缴枪途中最后"过把瘾",拼命对空鸣枪,山城上空一时枪声大作,震耳欲聋。 9月23日,重庆市革委会、警备区作出《贯彻执行省革委、成都军区〈关于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七三布告》和《七二四布告》的决定〉的决定》,严令一切群众组织、团体和个人,必须于10月15日前无条件上缴一切武器、弹药、运输车辆,拆除武斗工事、据点,解散一切专业武斗队。 10月15日,重庆市两派群众组织在人民大礼堂集会,宣布从即日起撤销各自总部,解散组织。此后,重庆主城区及附近地区两大派群众组织间真枪实弹的全面内战基本平息。严刑逼供炮制冤案就在群众组织间的武斗渐趋平息的同时,重庆打击"国民党残渣馀孽"的行动开始了。
(注:文字资料系转帖。)
万岁。。。。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阳光偶尔会洒在冰冷的石头上,但沉睡在泥土下年轻的灵魂们却依旧冰冷
当年高举在手中的革命火炬如今化作墓碑上斑驳的印记
爬上墓碑的生机。。。
这墓,这碑,都已随着岁月的流失而渐渐模糊不清了
一个年轻的士兵来到这片被锁住的历史遗骸中寻找逝去的亲人。坚定的脚步与军姿告诉我,那段历史离他很远
坟墓们静静地注视着这个茫然的后辈。。。
荒冢一堆草没了。。。
墓园的围墙外一排凉棚,喝茶的喝茶打麻将的打麻将,一片和谐。。。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