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上海教授杨师群课堂讲真话被立案 各界关注发展 [打印本页]

作者: 苏州小书生    时间: 2008-12-4 13:00     标题: 上海教授杨师群课堂讲真话被立案 各界关注发展

上海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杨师群日前在博客发表文章,称两名女学生告发他在课堂上发表批评政府的言论。对于杨教授是否是“反革命”,公安如何立案,校方回应含糊低调,但引发海内外热烈讨论。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乔龙报道。


 


 


上海华东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杨教授日前在个人博客发表文章,文章提及两名女学生向上海市公安局和教委告发他在课堂上发表批评政府的言论。对此社会议论纷纷,最引人注意的是杨教授博文中提到的“反革命”一词,以及课堂上是否可以发表批评政府的言论、公安局会否立案。


 


 


本台星期三致电上海市教委党委宣传部接听电话的一名官员要求记者出示书面采访信,否则不予回答。本台又致电政法大学宣传部,工作人员表示,对杨老师的事情,校方会给一个“说法”:“今天下午,还是明天上午,学校大概会有一个说法吧”。


 


记者:哪个部门在调查他的事情?


工作人员:我也不知道是哪个部门,应该是校方,记不清是哪个部门在调查。


 


宣传部不愿透露杨教授是否被公安立案,也不愿对此发表评论。


 


人文学院一名声称对杨教授非常熟悉的老师表示:“杨老师说,他一律不接待,对外来的记者不接待”。


 


记者:你们对杨教师有何评价?


老师:我们杨老师很好的,很正常的。


 


记者:那他干嘛说,学生说他是“反革命”,学生有没有说他是“反革命”。


老师:没有说啊,你看杨老师(博客)上面还有吗?“反革命”啊,没有的呀。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替杨教授来否认博客中曾出现“反革命”一词。本台试图再次登陆杨教授的博客,但还是不成功。当记者询问老师对这两个学生的做法是否认同,老师间接的回答,其实不认同。


 


记者:那您对这两个学生的这种做法,您认同吗?


老师:我跟你说,学生让他们去,学生慢慢成熟,你知道嘛,你只有这样想。


 


 


北京异见学者陈子明认为,杨师群事件主要还是要追究体制的责任:“因为在三十年代以前,就是党化教育以前,大学教师讲什么,首先是由他自己定的,学生愿意听他的课就听他的课,不愿意就听别人的课,现在教师在课上要讲什么,不讲什么,还要照顾学生的考试利益,等等,这些都是从国民党到共产党,这种党化教育这种体制的恶果,当然国民党到台湾以后,已经逐渐改变了这个做法,如果我们说,改革开放三十年,什么变得最慢,就是教育机制”。


 


 


香港苹果日报星期三的一篇评论认为,更叫人失望的是华东政法大学校长何勤华。大学不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追求真理的殿堂,学术自由、思想自由理应是校园内所有成员共同和至高无尚的追求。今日,何勤华不仅没尽责保护老师、挺身捍衞学术自由,反而协助公安调查自己的教授在课堂上有否“反政府”言论。对于校园出现的这类告密者陈子明表示:“三十年的党化教育的时候也有,那时有所谓国民党的专业学生,学生特务,共产党后来在五十年代时候,人人都是特务,所以不需特殊的了,现在到了21世纪,愿意当特务的人少了,所以就得专门培养”。


 


 


珠江晚报星期二发表资深评论员羽戈的评论文章认为,报案者抡起的政治棍子是“反革命”。可反革命罪在1997年刑法修订之时已经被废止,那应该定什么罪呢?杨师群批评政府,可以衍生为“散布谣言”或者“诽谤”。评论说,你用脚趾头都能想出来,本是学术课堂上批评政府,政府作为公权力之代表则没有名誉权,批评政府属于《宪法》规定的公民的言论自由,如果因批评政府而涉嫌诽谤,言论自由的根基将受到毁损,最终将导致整个国家万马齐喑,道路以目。至于学校会对杨教授作出何种结论,社会试目以待。


作者: glim    时间: 2008-12-4 17:00

跟湖北那个学校的人盯人交相辉映…马上红卫兵们又出现了,温家宝是大佛的诗又念起来了,反对法国,欧盟,美帝国主义的口号又喊起来了,满赛
作者: zhangnl    时间: 2008-12-4 22:28

还有这样的罪名吗?
作者: FireOx    时间: 2008-12-4 22:3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天云易    时间: 2008-12-5 04:14

学生告老师,算言论自由不
作者: hbunny    时间: 2008-12-5 11:25

言论自由?

拉倒吧
作者: 黑总统    时间: 2008-12-5 12:10

中国的红卫兵又来了,
gd的统治需要粉丝。
作者: 座钟里的布谷鸟    时间: 2008-12-5 22:05

引用:
原帖由 天云易 于 2008-12-5 12:14 AM 发表

学生告老师,算言论自由不
“告”就是涉及“法律”(不管目前大陆存不存在)。如果两位女生同老师辩论那是言论自由,故意侮辱人格宗教信仰肤色人种生理缺陷出生籍贯或谩骂诽谤造谣人家及其父母祖宗都不是言论自由,只要老师没有故意针对两位女生的品行外貌进行恶意歪曲,只是对其思想进行评论,争辩或挖苦都不能抓起来关到牢里,她们说不过就自然而然想出把老师关进大牢,呵呵!
作者: leegavin03    时间: 2008-12-6 10:32

这两个女同学是什么人?出于对党的真诚吗?还是另有所图?公报私仇?
作者: XWXlj1201    时间: 2008-12-6 21:51

教授到底说什么话,没交代清楚。
作者: 我爱宝_马    时间: 2008-12-6 22:06

杨教授博客原文

者:杨师群
    
    今天被领导叫去谈话,说有上《古代汉语》课的学生到公安局和市教委告了我,说我在上课时批评政府,还谈到“圈圈功”、“nine评”等内容,上面已立案侦查。真令我啼笑皆非:政法大学的学生居然还和文化大革命时的思路一样,为了告发老师为反革命,可以不择手段。可悲啊!这几个中国的大学生。
    
    记得在上《古代汉语》课时,我当然会批判一些与课文有关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某些传统文化问题上如果与当今有一些关系的话,我也会联系当今和批评政府。但说我谈论“圈圈功”、“nine评”是不是太离谱了,这有必要吗?何况本人并不懂“圈圈功”,也从来没有接触过“圈圈功”,一句话我还不具备谈论“圈圈功”的资格。
    
    记得下课时有二位女同学找我,愤慨地指责我怎么能批评中国文化!批评政府!甚至眼睛里已经含有泪水。这样热爱中国文化与中国政府的同学,我很敬佩,你们有这样的权利!但为什么我就没有批评中国文化和政府的权利呢?所以我告诉她们:我也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权利,如果你们不愿意听我的课,以后不要选我的课就是了。不料,她们居然到上面去告我,甚至还添油加醋地给加我一些“莫须有”的罪名,真让我大跌眼镜。
    
    要知道,这种事情如果说它发生在清朝末年,可能还会有人相信;而要说它发生在民国初年的“五·四”时期,就不会有人相信了。你们知道那时候的青年,已经基本接受了“民主”、“自由”、“人权”的理念,所以一般不会发生这样的怪事了。而如今,却依然还会时常发生在21世纪的中国,并且就发生在中国的大学里,这就太让人匪夷所思了。想到最近中国的学校中发生的一系列怪事,我只有默默地为中国的社会和人民祈祷:什么时候中国社会才能走出愚昧?中国教育才能走上正轨?中国的学生才能比较正常的思维?
作者: 夏虫    时间: 2008-12-7 00:30

变脸术:杨教授们喷在女学生头的狗血上该洗洗了

云淡水暖


挑头:

【今天被领导叫去谈话,说有上《古代汉语》课的学生到公安局和市教委告了我,说我在上课时批评政府,上面已立案侦查。真令我啼笑皆非:政法大学的学生居然还和文化大革命时的思路一样,为了告发老师为反革命,可以不择手段。可悲啊!这几个中国的大学生。】(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杨师群博客)

跟进夯实:

【华东政法大学里的“以言获罪”…在一所政法大学里,大学教师居然“以言获罪”,这是比荒诞派小说还要荒诞的事件。…卢雪松事件和杨师群事件的共同之处在于,学生都试图将老师塑造成“反政府”的形象,以政治方式解决学术或思想问题。学生年少无知,尚可原谅(其实已经成人,仅用年少无法解释他们的无知),有关部门则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再重蹈前车之鉴。“反右”扩大化期间,坚持司法应该独立的学者甚至被公检法机构视为反动分子,等到“文革”砸烂公检法,再来重温那些学者的言论,为时已晚。】(“文化评论家”王晓渔 《南方都市报》)

保持队形帮腔:

【如今学生告教授反革命太荒唐…,“忘记了大学本应有学术自由”,难道忘了“全民互告时代”的教训吗?】(人民大学教授 张鸣《珠江晚报》)

至此,华东政法大学的两个女学生“告密”的恶名被“坐实”了,杨教授成为“告密”的“弱者”,加上教授们、“家”们的呐喊助威,引来对“告密者”的一片声讨之声,因为“文化评论家”们把社会上一系列的事件“诸如重庆‘彭水诗案’、山西‘稷山文案’、河南‘孟州书案’、陕西‘志丹短信案’、海南‘儋州歌案’、安徽‘五河短信案’、山东‘高唐网案’、辽宁‘西丰诽谤案’、四川‘通江诗案’,不胜枚举。”硬生生与杨师群教授扯在一起,杨教授顿时成了“政府不当成员”的对立面,两个女学生顿时成了“政府”的“帮凶”。

由教授们、“评论家”们、《南方都市报》们发动的这一波对两个涉世未深的女大学生的讨伐,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要不然,谁会知道华东政法大学有一位教“古汉语”,却又不讲“古汉语”,而以“批评中国传统文化、批评政府”为嗜好的“古汉语”教授杨师群呢。

可是,才过去了两三天,杨老师有点往后退了,当然,退得比较“高傲”,叫做“我其实倒希望这两个女生来找我,交流一下,为什么事情会发展到这一步。”,早不“希望”交流,晚不“希望”交流,非要把两个女生置于“评论家”、教授、《南方》们的口诛笔伐的火力之下后,才“希望”交流?杨老师为什么“希望”交流了呢,大概因为公安局说话了。

看一则报道:

【12月2日,新民网记者就华东政法大学两名女学生状告教授“反革命”一事向上海市公安局了解情况。警方表示,大学校园内的日常保卫事务都是由学校属地所在的市公安局文保分局负责,但是经过了解,有关公安部门尚未接到过类似的报案。】

这下,杨教授的依据和言之凿凿“今天被领导叫去谈话,说有上《古代汉语》课的学生到公安局和市教委告了我,说我在上课时批评政府,上面已立案侦查。”就有问题了,公安局说“尚未接到过类似的报案”,没有“报案”哪里来的“立案”?这样一来,是“被领导叫去谈话”的“领导”在说假话,还是杨教授添油加醋地说假话呢?

于是,杨教授开始留后路了,帮闲的还是《南方都市报》,12月5日登了一个专访“希望两女生再来找我交流”,其中有两段对话很值得玩味:

【南都:你还记得那堂课讲了些什么内容吗?

杨师群:记不得,我讲课的时候喜欢结合课本内容,随性发挥。…讲到传统文化的时候,会说几句针砭时弊的话。如果连这样也要追究,也太可悲了。一个大学教授,连说话的权利都没有了。】

【12月3日,杨师群在结束了一堂课后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他谈了自己崇尚独立思考、不肯照本宣科的教学风格,并坦诚这确实会让部分刚离开中学迈入大学的学生不适应。但他认为,作为老师,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无不妥。他说他不排除自己搞错了,并非那两个女生告了自己的可能性。】

奇了怪了,一个言之凿凿地说学生“为了告发老师为反革命,可以不择手段。”,居然会“记不得”那节关键的课时中自己说了什么,自己都不知所云,那么,如果真的被“立案”了,真的被询问了,杨老师恐怕也是一问三不知了吧?如果杨老师真的属于上课的内容“说过就忘”的类型,可以想见其教学风格的随意性了吧,但杨老师有“记得”自己“喜欢结合课本内容,随性发挥”,那么,那节课的“课本内容”该记得吧,按图索骥,如何“借题发挥”的也有线索了吧?

最妙的是,来了句“他说他不排除自己搞错了,并非那两个女生告了自己的可能性。”,是不是说,杨教授也“不排除”自己因为“错误”、或者为了某种目的、或者因为某种心理,在博客上借题发挥,胡乱开炮呢?杨教授和《南方都市报》这一种模模糊糊的说法,不过是想留一条宽松一些的后路,以便日后“检讨错误”。

可是,杨教授始作俑的所谓“告密”事件,在事实不清,公安局否认,杨教授“不记得”的背景下,被炒得纷纷扬扬,“评论家”们、教授们纷纷出来借题发挥,“文革”呀、“红卫兵”呀、“学术自由”呀…,就是没有为两位女同学着想过,她们以后怎样走出杨教授导演的“大批判”闹剧?如果杨教授“不排除”错了,那岂不是含狗血而喷人?

借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从我们的儿童和少年的头颅上,洗去喷来的狗血罢!


偏听则暗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